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十年回忆之贺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8日 08:49  新浪财经

  1990年到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第二十个年头。如今它正如一个青年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偶尔会犯些小错误,从中吸取教训,然后更加健康和壮大。

  他还是一个非正常成长的年轻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太多的希望和呵护,被寄予了太厚重的责任。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些长辈,目睹了他们的出生和成长、时时给予鞭策和激励、处处送出关怀和温情。

  在二十年之际,他们对这个青年人有什么话要说?哪一些成长的故事令他们记忆深刻?他们如何憧憬和规划他的未来?

  新浪财经陆续推出“二十年记忆”约稿,由亲历证券市场二十周年的代表人物来为您讲述他们的“二十年记忆”。

图为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贺强教授。
图为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贺强教授。

  贺强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

  1990年12月19日,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这一天数百名中外贵宾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的庆典。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改革开放的特区隆重地举行了开业典礼。这两个特殊的日子,已经作为辉煌的起点,载入了史册。

  沪深两家交易所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也象征着中国百年证券的历史长河,千折百回,历经险阻,终于汇流成涛天的大潮,即将朝着无垠的大海奔去。二十年的历史表明,证券市场的诞生顺应了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但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提供了样板,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了动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金融意识,有力地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大业初创,春意难忘

  1991年初,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时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活了,全盘皆活。这在理论上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不仅给“股票市场到底姓社姓资”的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也许至今仍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说得清,如果没有邓小平在这年年初的南巡谈话,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股市后来会不会夭折;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明白,如果没有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中国证券市场不会达到今天这样一种规模。

  1992年,是值得回味的一年。

  这一年电真空B股和深南玻B股先后上市,掀开了新中国利用股票在国际市场上直接融资的历史一页。

  这一年鄂武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拉开了深沪证券市场由地方性市场走向全国性市场的序幕。

  这一年成立的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标志着证券市场的监管已进入规范化阶段。

  1992年,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证券市场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教训。深圳原野股票停牌事件给管理层第一次提出了如何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关的问题,也给投资者提出了怎样回避上市公司带来的风险问题。深圳“8·10风波”,则更是为我们提出了到底应当如何发展证券市场的问题。

  1992年,深沪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也第一次品尝到了股市暴涨暴跌是一种什么滋味。大暑之后有大寒的股市评论文章,则给新闻媒体提出了舆论怎样介入证券市场的崭新课题。

  治理整顿,曲折发展

  1993年至1995年,国家实行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证券市场受宏观经济形势特别是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十分明显,股市在曲折中艰难发展。

  1993年沪市有5次反弹向上突破千点大关,但随后又相继跌破1000点。大盘的大起与大落,股民的欢乐与痛苦,给股市谱写了一曲希望与低迷并存的主调。

  尽管宏观大环境不容乐观,但在一些有利因素的推动下,1993年的证券市场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93年股票发行首次实行额度制,股票发行与上市规模迅速扩大,为支持经济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其他证券交易的品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证券市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4年,全国通货膨胀率高达21.7%,为了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坚决实行全面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受此影响,股市不断下滑。面对低迷的股票市场,中国证监会的领导分别于3月和7月份提出了“四大救市政策”和“三大救市政策”,由此引发了股市8、9月份的牛市行情。沪市两度突破了1000点大关,但终因宏观形势并未根本改变,股市在维持了两个月的牛市行情后再次滑落。

  同时,管理层在证券市场中提出了以债市为主的方针,国债的发行规模迅速扩大,国债期货市场交易异常火爆,出现债市压迫股市的现象。

  1995年各路游资云集国债期货市场大肆炒作,“327事件”和“319事件”不断爆发,过度投机造成了恶劣影响,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暂停期货交易。

  下半年,长虹“转配股”违规上市受到处罚,市场各方应如何来共同遵守游戏规则,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

  9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市场融资”等政策,则意味着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年轻的证券市场已从试验阶段走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牛气冲天,加强调控

  经过前三年的治理整顿,宏观政策已由紧转松,货币政策由“双紧”转变为“适度从紧”。1996年,被称为中国股市的“准黄金时代”。尽管这一年的开端并不理想,但春节后,股市出现了不断上扬的大牛市行情。5月和8月央行的两次降息,标志着紧缩了3年的货币政策开始放松。随着大量资金流入股市,沪深股市一路走高,一轮罕见的大牛市行情出现了。

  火爆行情带来了股市的过度投机。一些不负责任的大户狂炒“概念”,违规行为呈现出速增趋势。管理层连续颁发了“十二道金牌”调控股市,但都未抑制住股市的过度投机。面对这种极度过热的情形,《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文章口气严厉、措辞强硬,表明了管理层加大干预力度的决心。同时,管理层采取恢复沪深两市涨停板制度等一系列调控政策,沪深两市狂泻不止,出现大盘跌停板的现象。一个持续了将近一年的大牛市,终于在回调过程中走到了年底。

  进入1997年,经过了充分回调的股市又开始得到复苏,深沪股市最终形成了沿着45°角一直向上运行的大牛市行情。由于过度投机的现象又一次抬头,管理层加强了对股市的调控,不仅追加了新股发行上市额度,而且将股票交易印花税由3‰提高到5‰,同时禁止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炒作股票,股市过度投机的现象终于得到有效制止。

  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日趋严重。由于我们采取的措施得当,抵御住了境外危机的影响,股市也因为提前进行了调控,没有出现类似东南亚各国股市大幅暴跌的现象。

  利好频出,走向规范

  1998年,国际上东南亚金融危机蔓延,国内长江、松花江洪水泛滥,内忧外患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与股市的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货紧缩状况,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制定出全面松动的金融政策,给股市提供了强有力的基本面支持。沪市指数数次探至千点大关附近,都凭借政策力量最终化险为夷。

  这一时期,中国证券市场在制度建设和基础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为了增加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引导小户合理投资,稳定股市,证券投资基金金泰、开元于4月正式挂牌,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可转换债券历经多时酝酿也正式登台,这是增加证券投资工具,丰富证券品种的重要举措。此后,有关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给中国股市的融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更多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敞开了大门,为证券市场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为重要的是,12月《证券法》的颁布,使中国证券市场从此走向了依法“治市”不断规范的新时期。作为新中国第一部证券法典,为证券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1999年上半年,按照《证券法》的精神,信托与证券脱钩的工作开始进行,证券公司也出现大重组、大合并的趋势,受此影响股市出现下滑的走势。但从5月19日开始,股指在科技网络股的拉动下不断上扬。6月《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到6月30日,沪市创下了1756.18点的历史最高点。

  规范与发展的新世纪

  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是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和逐步规范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的证券市场经过风雨,走过坎坷,但发展壮大是其主旋律。新世纪的证券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发展和规范仍是证券市场的两大主题。当二十一世纪的帷幕徐徐升起,中国的证券市场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不断走向辉煌。

  在经济全面向好和利好政策推动下,龙年首日,深沪股市放量大涨,深综指与上证指数分别上涨9.36%、9.05%,成交金额近500亿元。随后几日,又创出日成交900亿元的天量,亿安科技、清华紫光股价突破百元大关。7月19日沪市实现了两千年两千点,11月下旬,沪市创出2125点的历史最高点。

  此后,我国的证券市场发生了更为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是深幅调整的一年,2001年是稳定发展的一年,2003年《证券投资基金法》颁布,大力倡导价值投资理念,市场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2004年“国九条”的颁布,不仅确立了证券市场的重要地位,而且为证券市场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使得今后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2006年,我国的经济走势与世界经济运行出现共振,在政策的积极配合下,股票市场走上了一轮空前的大牛市行情,并延续到了2007年。2008年我国的证券市场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进入了空前的调整之中,同时凸显出的是证券市场避险功能的缺失。2010年股指期货的推出和融资融券的试点,表明了管理层完善市场功能、提升市场质量的勇气和决心。

  这些年,我国初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证券期货法律体系,为市场规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市场质量和结构的日益改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机制和中介机构在市场的筛选、定价、调节供求中越来越重要,为发挥市场的功能和推进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结束语

  纵观全局,我国证券市场二十年的辉煌历程充满了荆棘,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们逐步走进一个全新的时代,辉煌的时代。证券市场带给人们的不只是资金与金钱,还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规则。但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正确把握证券市场的功能和作用,防止偏离正确的轨道。证券市场今后的改革与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只有逐步解决阻碍市场发展的基本问题,才能使得我国的证券市场与国际接轨、跨向世界,实现国际化的大发展!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