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十年回忆之周正庆:5-19行情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7日 08:52  新浪财经

  1990年到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第二十个年头。如今它正如一个青年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偶尔会犯些小错误,从中吸取教训,然后更加健康和壮大。

  他还是一个非正常成长的年轻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太多的希望和呵护,被寄予了太厚重的责任。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些长辈,目睹了他们的出生和成长、时时给予鞭策和激励、处处送出关怀和温情。

  在二十年之际,他们对这个青年人有什么话要说?哪一些成长的故事令他们记忆深刻?他们如何憧憬和规划他的未来?

  新浪财经陆续推出“二十年记忆”约稿,由亲历证券市场二十周年的代表人物来为您讲述他们的“二十年记忆”。

图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周正庆。图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周正庆。

  ——“政策市提法本身就是片面的”。

  这20年,资本市场发展确实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使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

  比如,当股市出现一些波动,遇到一些挫折时,我们究竟该怎么办?该不该干预?这里有认识问题,也有方法问题。而“5·19”行情至今仍然有我们能够借鉴的东西。

  “5·19”行情是怎么发生的呢?1998年我正式到证监会任职后,遇到了当时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即资本市场持续了近两年的低迷走势,上证指数在1100点左右徘徊,市场信心不足,不少股民被套。

  面对此情此景,我认为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在市场持续发展状况不佳的时候,证券主管部门有没有责任,要不要做工作?政府可不可以适度干预市场,还是任其自然发展?经过考察,国内外资本市场无一例外地都会用政策和措施去支持和引导股市健康发展,唯一的区别是干预的时机和手段不同而已。

  “政策市”这个提法本身就是片面的。

  因为证监会是资本市场的主管部门,股市发展的好与坏,与证监会的工作密切相关。总结经验,资本市场持续向上稳定发展时,才能发挥好作用和大作用,相反,当它持续低迷时,其正面贡献就非常有限。

  当时我们经过研究讨论后形成一致的认识,在市场持续低迷时证监会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工作,用正确的政策和措施去推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经过认真、深入地调查研究之后,1999年3月底我们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若干政策的请示》报告,提出了六项政策措施,其中针对A股的三项为:

  一是,要认真贯彻《证券法》,抓紧落实各项配套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抓好证券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包括要坚决纠正证券公司挪用客户保证金的问题,要查处证券公司、上市公司以及中介机构违法违规的行为;教育和培训证券监管干部队伍,加强监管队伍的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和秉公执法,以提高证券市场的监管水平。同时要改革股票发行体制,公开审批秩序。   

  二是,要解决证券公司合法的融资渠道:允许有条件的证券公司申请加入全国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市场,可以进行不超过7天的信用拆借;按照证券法规定,证券公司可以以自有证券做抵押进行贷款;允许证券公司发行金融债券。

  三是,扩大证券投资基金试点。股市低迷除去市场信心不足外,缺乏机构投资者也是重要的因素。要加快发展机构投资者队伍,使他们在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扩大。

  另外,报告中还提出了一些关于B股的针对性措施。

  这六项政策措施公开后提升了市场的信心,上证指数从1100点上涨到1300多点,我把这轮上涨定义成正常地恢复性上涨,并不是什么“井喷”。

  市场恢复正常,股民解套,信心大增,皆大欢喜,从1999年5月到2001年6月,形成了两年的慢牛行情。这就是“5·19”行情的始末,

  我们可以从“5·19”行情得出这样的结论:身为证券主管部门,必须时刻密切地关注市场发展,加强调查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推动其健康发展。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市场持续低迷是因为我们的一些政策制度需要完善,需要加强,需要推进。资本市场如果用正确的政策和舆论去引导,就会健康向上发展,相反如果有错误的舆论和政策影响,就会出现波动或持续低迷。

  证监会前主席周正庆口述  新浪财经马超彦整理成稿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