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汽车行业:景气新阶段谁主沉浮 (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14:23 顶点财经

  之后的1981-1990年,得益于日本经济的持续景气,日本国内汽车市场明显呈现出比70年代更强劲的增长。并在1990年市场规模达到高峰,为777.75万辆,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4.26%,但也难以重现快速发展阶段高达20.33%的快速增长。

  2.4日本汽车工业已经形成体系竞争力

  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本土汽车市场获得快速增长之后,日本国内汽车市场的增长就出现增长乏力的迹象(当时有外在的石油危机冲击因素),是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支撑了日本汽车工业的持续发展。我们认为,日本汽车工业已经形成了体系竞争力。这种体系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对汽车工业的新技术的引导、强大的研发能力、卓越的管理能力以及优秀的营销策略。

  图表10:日本国内汽车市场和出口市场规模对比(1963-1980)

  3.中国汽车工业:规模效应初显、出口短期难以实质突破

  3.1规模效应初显,但企业数目众多、集中度不高

  根据07年的销量数据,我国前5大汽车集团分别为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集团和北汽集团,07年分别实现销售155.40、143.60、113.73、85.77、69.41万辆。

  另外,销量排名第6的广汽集团实现销售51.35万辆。销量排名第7至第11的则分别为奇瑞汽车、华晨汽车、哈飞汽车、吉利汽车和江淮汽车,销量分别为38.08、30.05、24.31、21.95、20.83万辆,属于同一个销量规模阵营。

  2007年,我国共实现汽车销售879万辆,同比增长21.8%,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和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国。

  但和美国、日本的汽车国内市场的企业数目相比较,我国的汽车工业目前呈现集中度不高、企业数目较多的状况。2007年,计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汽车生产企业数量共82家,其中年销量规模在20万辆之上的企业集团仅为11家,并且这些汽车企业集团的销量都包括了国际汽车企业在华的合资企业销量。

  3.2出口提速,但短期难以实质突破

  2007年,我国共实现汽车出口61.24万辆,共进口汽车31.41万辆,其中出口同比增速达到78.34%。2006年为97.11%,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图表17:2000-2007年汽车进出口情况(万辆)

  目前,自主品牌生产企业纷纷探索对外出口或国外建厂的道路。但在汽车市场国际化竞争、国际化布局的背景下,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生产企业由于在技术、产品质量方面并不具备突出优势,而国内的合资企业目前难以实现大规模出口,我们认为在短期内出口由于基数较小,仍然具备快速增长的可能,但在出口规模上难以有实质性的改观。

  3.3三大原因使得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市场路漫漫

  2007年世界第一、第二大汽车制造集团分别为日本的丰田汽车集团公司、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全球汽车销量分别为949.78万辆和928.5万辆(丰田首次超过通用)。

  数据显示,2007丰田在国内的汽车产量约为422.6万辆(含对外出口;丰田汽车公司在本土销售的比例也仅为25%),通用汽车在美国的销量为382万辆,丰田、通用汽车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大型汽车制造集团,主要得益于其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和竞争力。丰田预计其2007年将获得破纪录的149亿美元利润,折合每辆车约1569美元(约1.1万人民币元),良好的盈利能力也为丰田汽车的全球扩张以及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提供了内在的资本保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