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经济学家逐利不可怕 板子该往经济学家痛处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10:44 上海国资

  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包办体制”可以基本确保“主流声音”且大大减少“杂音”和“噪音”,但它所支付的代价是学术的僵化、枯萎

  鲁宁/文

  国内经济学家们的名声似乎越来越臭。一年之内,连续三场风波(事件)令原本(计划经
济年代)声誉就不佳的经济学家们“屋漏偏逢连日雨”。

  三场风波梯次出现:先是郎顾之争一些经济学家挺顾反郎,结果顾雏军进了局子;接着,香港大学丁学良教授表态“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再就是《中国青年报》公布民意调查结果,宣称公众信任度超过10%的国内经济学家仅两人。由此,这拨平日里到处指点江山、活得极为滋润的经济学家的声誉跌入历史最低点。

  三场风波,由《中国青年报》“制造”的最后一场风波杀伤力似乎更大。该报调查显示,只有4%的受访对象相信经济学家代表公众立场,而认定他们代表既得利益集团立场的受访者却高达70%。单凭这两个数字,你说对这拨人还值得尊敬么?

  照我说,国内只有少量的经济学者,能称上“家”——具有“大家”风范的更是一个都没有。而“学棍”、“学混”、“学官”倒比比皆是。

  但是,这不是“玩”经济的所谓“经济学家”们的错——根本的错,错在体制。这帮人制造了学术垃圾也好,明里打着公众利益旗号影响政府决策实为既得利益集团代言也好,乃至捞钱不择手段、不忌讳廉耻也好。说到底,道德人品并非决定因素,体制才是问题之要害。

  因此,尽管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们无德无能甚至无耻,我却不赞同对这拨人施行过多的道德人品追问直至声讨。因为这无助于事,人们真正该大力声讨和深入反思的是批量制造着“经济学家”的旧体制。

  经济学家逐利并不可怕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家有四种存在形式:

  其一是纯做学问,专使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学术研究。典型的如多数经济学诺奖获得者,以及高水准的民办大学内的经济学教授们,譬如哈佛的经济学教授。

  其二是在民间经济研究机构、靠各种民间基金会提供研究资金从事代表公众的经济研究,以研究成果(结论)影响政府公共政策走向,譬如国内天则研究所的“茅于轼”们。

  其三是代表政府立场,替政府出台的各种经济政策(也包括某些社会政策)诠释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在国外,这类经济学家属于政府雇员身份,从财政渠道拿钱。

  第四种是替既得利益集团代言,用研究成果影响政府决策,从而为“雇主”维护或争取既得利益的最大化。譬如亚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之类。

  市场经济利益多元,经济学家选择不同的“雇主”为其服务并没有错,作为人,他们首先是“经济人”,其次才是“家”。

  但是,国外经济学家与国内“经济学家”同样都为不同“雇主”服务,却存在“识别”上的大不同。在国外,经济学家的“利益身份”是标明的,我代表通用电器、我代表西门子、我代表某个行业或产业清清楚楚,从不掩饰。在国内,“经济学家”的“利益身份”是模糊的,明明为某个既得利益集团代言,却披着代表公众利益的外衣;或者明明站在政府立场却偏偏打扮成替某个行业的利益代言。从经济学家作为人或作为学术团体的行为逻辑出发,这才是造成国内“经济学家”大面积堕落为无德无能甚至无耻的一般成因。

  据此得出一个结论:经济学家逐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济学家在逐利时掩饰自己的“利益身份”......

  体制造成身份模糊

  在国外,无论何种身份的经济学家,活得都挺累——生存竞争激烈不说,你必须拿出东西向“雇主”证明人家花钱养你是值得的。

  在国内,绝大多数所谓“经济学家”就职于体制之内。或官办大学、或官办研究机构。俗话说得好,“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对体制内学者,替人消灾谈不上,但替“体制”说话却是本职所系,谁叫他们是“体制内教授”呀!

  现实中,仅以吴敬琏为例,身兼多家上市公司或其它经济机构的顾问、独董之类,实与身份不符。假如吴敬琏是哈佛教授,哈佛校方绝对不允许。因为你的言行可能影响到哈佛的声誉。要不,你就干脆到通用电器当首席经济学家得了。

  可在国内,如吴敬琏之多重身份的“经济学家”足足可以填满一座广场。如此这般,国内“经济学家”年收入超过数百万也就不足为奇了。奇的是,安心做学问,哪来如此个人利益“大丰收”?

  事既如此,却也不能过多指斥“经济学家”们。因为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旧体制为他们创造着“浑水摸鱼”的“大好时光”不是?

  这个旧体制,其核心就是国家包办学术研究由前苏联移植过来的僵化办学(所)体制。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包办体制”可以基本确保“主流声音”且大大减少“杂音”和“噪音”,但它所支付的代价是学术的僵化、枯萎。从经济学研究的角度,为何中国不可能出诺奖,答案就在其中。在“计划年代”,“包办”尚可行;在“市场年代”,你“包办”,我打“擦边球”。结果呢,学术腐败大幅度蔓延。“经济学家”们“浑水摸鱼”无非“小儿科”尔。

  所以,板子不往“痛”处打,“民愤”只限于对“经济学家”们的道德人品追问——我估摸着,“经济学家”正在偷着乐......他们很有可能在互相提醒:改革迟早要改到咱们头上,乘现在抓紧赚钱啊.....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02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