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小企业贷款难 一场深刻变革正在上海悄然来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 09:33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强兴华 王晓欣

  编者按

  中小企业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还是解决就业问题的生力军,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劳动力大国来说,意义尤为重要;近年
来我国中小企业呈现出的良好发展势头还表明,中小企业是重要的财富创造者。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进步,意义重大。

  长期以来,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一般自有资金不足,迫切需要有一个融资渠道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商业银行在这方面无疑占有有利的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来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并不畅通,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资金问题已经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制约作用。为了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以及中国

银监会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举措,这些措施目前也正在落实之中。那么,中小企业融资难究竟难在何处?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何时才能破解?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试图回答和探讨这一系列问题,敬请读者关注。

  洪佩丽认为,促进中小企业贷款,将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洪是上海银监局分管此项工作的副局长。

  中小企业与银行贷款

  为我们驾车的司机老孟,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然而,为了寻找一家小企业,老孟似乎也迷路了,不得不多次停下车子,请教被他称为“老先生”的“地图”。把我们引向这迷途的人,叫沈宪(钅表 )。

  2005年8月31日,上海银行的会议室里,来了两位中小企业的负责人,一位是上海天宇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国斌,另一位就是上海三华针织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沈宪(钅表)。此二位此前素未谋面,记者问道:“人家都在谈论要加大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可是,从企业来看,你们到底需要不需要银行的贷款?”两位企业家竟然异口同声地回答:“需要,太需要了。”

  上海天宇通信有限公司在2003年获得上海银行首笔贷款,开始贷款是200万元,现在贷款余额800万元,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不足。上海三华针织有限公司是按国外订单加工的纺织企业,在没有得到银行支持以前,公司通过别的渠道融资,现在则只与上海银行有借贷关系,贷款余额为400万元。谈到银行贷款对中小企业的作用,两位企业家一致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解决了企业的资金困难,有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可以使企业超常规快速发展;二是有利于企业自我完善,通过和银行打交道,更加规范了企业内部制度;三是有利于企业建立市场信誉,“银行都支持了我们,别的企业还有什么理由不信任我们?”沈宪钅表

  的切身体会是:“公司从小发展到大,产值从300万元发展到4000万元,公司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的支持。”两位企业家的结论是:“银行好,银行贷款更好。”

  在两位企业家对银行的赞扬声中,记者想,企业得到了银行的支持,当然会夸奖银行。这种表扬,既是对事实的肯定,其中也有大量的渴望成分在里面:渴望今后能够继续得到银行的支持。然而,那些未得到银行支持的企业家又会怎么想呢?这些企业又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之中呢?记者问:“你们二位有谁认识这样的企业家?”沈宪(钅表)略加思索:“有,我认识一位,多次向银行申请贷款,一直未能成功。”就这样,沈宪(钅表)把我们引向了上海郊区的“迷途”。

  三番五次请教“老先生”,再加上无数次的电话联系之后,2005年9月1日下午4时许,我们终于找到了上海林志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林冲———公司位置果然偏僻。然而,当着记者的面,石总经理始终不承认向银行申请过贷款的事。据悉,该公司是2001年初开业的新型企业,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厂房面积1300多平方米。公司销售额去年是500多万元,今年能达到700多万元,企业经营状况还是不错的。那么,为什么得不到银行贷款呢?石林冲回答直截了当:“制度问题。现行制度下,申请也得不到贷款。”原来这家企业的厂房、土地都是租的,不能用作贷款抵押物;设备是自己的,而现行制度下,设备却不能作抵押;从资金方面看,企业对贷款还是有需求的,也具备偿还贷款的能力。石林冲说,不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资金缺口在40万元至50万元,每遇到资金紧张就去向别人借,临时借款月息达到1%,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缺口将会更大。面对现行的银行贷款发放制度和机遇无限的市场,石林冲只有无可奈何的苦笑。

  在从郊区返回的路上,同行的上海银监局的同志谈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就当前的中小企业而言,林志公司这样的情形是更为普遍的一种状态: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甚至也愿意为贷款承担更高的利率水平,但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就是难以符合各银行的贷款条件,只能无奈地等待,等待将来企业具备获取贷款的资格,更等待银行贷款制度会发生变革。

  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

  感到无奈的果然不仅仅是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在这一方面也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

  由于自身定位的原因,上海银行一直十分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客户。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对公贷款余额的比例,上海银行历年来都在50%以上。2004年这一比例达到了55%,上海40万家中小企业中,有21.7万户在上海银行开户。

  上海银行公司经理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认为,在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方面,商业银行大体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即假说假干、真说假干和真说真干阶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说明要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这一问题,从商业银行来说,有一个思想认识转变的过程。目前,大企业的融资渠道正在拓宽,金融脱媒现象将越来越普遍。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就是大企业客户将越来越少,发放一大笔贷款,然后坐等收取利息这种轻松的"饭菜",商业银行将越来越难以吃到口。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一般来说自有资金偏少,融资渠道偏窄,又急于发展,这样的企业必将成为银行今后的主要客户群体和主要的盈利来源。而一旦商业银行解决了认识问题,真干起来,我们发现,还真面临不少的困难。

  上海银行分析认为,从外部来说,企业信用环境和法律环境不完善;政府各职能部门缺少协调统一,没有为小企业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增加了银行审贷难度,同时,增加了小企业贷款成本。从商业银行内部来说,商业银行的信贷体系主要从服务大中型企业经验发展而来,其中,针对小企业的

零售业务,也以这一信贷体制为管理基础。实践证明,这一信贷体制在有效管理小企业信贷风险方面已不适应了。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需要制度创新,要创立适合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信贷制度。其次,流程要创新。银行制定符合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标准,正确开展贷款调查,正确评价小企业,避免对小企业的评价陷入"墨守成规"的误区。三是机制创新,建立信贷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机制。对基层支行而言,操作小企业存在的困惑是,同样做一笔贷款,操作成本与做一笔大企业贷款一样,但收益和综合回报却不可同日而语,在考核机制不变的情况下,信贷人员必然倾向于贷大、贷长。因此,要重构小企业贷款考核机制,让专业操作小企业贷款的信贷员得到应有的回报。四是组织创新,建立专业小企业信贷队伍,形成特色行,以此取胜。

  该负责人侃侃而谈,但到了最后,他却这样归纳:"这些创新,需要商业银行去做,但仅有商业银行,而没有监管部门和政府的支持,商业银行还是不能做。"

  监管部门与商业银行

  2005年9月1日,在上海银监局会议室里,上海银监局副局长洪佩丽回答了企业、银行的疑问。她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绝不仅仅是调整银行贷款投向这么简单,需要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将涉及到企业、银行、监管部门和政府,涉及到社会信用制度、银行信贷制度、银行监管制度等诸多方面,因此,必将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今年,上海银监局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制定了《上海银监局推动本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改进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工作方案》,采取综合措施全方位推进这项工作,使小企业贷款能真正成为商业银行一项盈利的、稳定的、可持续、成规模的业务类别。一是继续重点推进试点行的工作。指导上海银行尽快完成独立的小企业信用评级、贷款风险定价、审批流程、考核体系和账户管理系统,四季度起正式在试点支行运作,年内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持续跟踪和关注各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有益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并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同业经验的交流,同时要密切关注业务开展过程中特别是风险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提示和纠错。三是继续通过组织培训、研讨会、论坛和信息刊物等多种方式帮助中资银行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广泛借鉴吸收国内外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成功经验。就在我们采访的同时,一场由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的研讨会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组织之中。会议的主题就是研究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而会议的缘起,正是上海银监局向上海市政府递交的一份报告。

  如此大力推进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其用意究竟何在?洪佩丽认为,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不是银行扶持企业或者企业来帮助银行的关系。实际上更多的是从银行自身的发展战略,下一步发展的考虑,开拓小企业市场对商业银行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大企业的去银行化。随着直接融资渠道的逐步放开,大企业逐渐转向商业银行以外的融资方式,银行谈判能力下降,盈利空间缩小;二是银行前一阶段对大客户过度授信积累的风险在宏观调控的环境下集中暴露,特别是某些集团客户系列贷款问题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损失;三是宏观调控使银行在

房地产贷款、个人房贷、基础设施等热点领域的贷款投放降温,银行一时迷失了资产增长的方向,整个行业出现了放贷无门、存差增大的现象。

  银行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寻找一个新的增加点和发展空间,必须拓展一个新的视野。洪佩丽说,银行的发展,必须从战略的角度来认识,包括监管部门,来认识小企业发展的问题,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实际上,这是相辅相成的。洪佩丽尤其强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是政策扶持的过程,而是商业运作的过程。银监会指导意见很明确,必须是一个市场的运作,必须是市场运作的模式。银行完全是商业运作,风险的定价,按照小企业的特点调整信贷管理。

  政府部门与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上海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上海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97%,产值占全市60%,税收占40%左右。但是,中小企业贷款难始终未能根本解决。

  在中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信用缺失严重。国际和国内的经验表明,征信体系建设能够促进信用信息共享,减少银行信息审贷成本,为信用好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借款机会。政府职能部门应分阶段、有重点地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评分;建立中小企业征信奖惩机制,加大对逃废债企业的惩罚力度。据悉,上海市有关部门借鉴浙江经验,正在酝酿建立小企业发展基金的常态管理机制,对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的风险进行补偿。

  就在众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跃跃欲试时,被上海银监局列为小企业信贷"样板行"的上海银行已开始琢磨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新生意经",确立6至10个支行专门拓展小企业贷款,对小企业贷款业务先行先试,探索"中国式小企业信贷"。而根据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提供的数据,截至6月末,全市小企业贷款余额为2924.8亿元,占贷款总量的21.76%,小企业贷款户数为70719户,占全市小企业总户数的18.13%,小企业融资业务仍有很大空间。二季度末的数据较一季度末已经有明显改善,短短三个月全市小企业贷款余额增加了750亿元,占总贷款比例上升了5个百分点,贷款户数也增加了4000户。

  种种迹象表明,在上海天空下,围绕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这一课题,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悄然来临。在这场变革中,也许我们会如司机老孟一样,偶尔陷入"迷途",但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总结经验,就一定能够达到目的地。洪佩丽说:"我真心希望这场变革不是急风骤雨式的,不是大跃进式的,因为只有按照市场规律来解决问题,这场变革才能达到它应有的深刻程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67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