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研究 > 正文
 

金融时报:宏观调控启示录 开发性金融大有可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09:25 金时网·金融时报

  强兴华

  此轮宏观调控进行一年多来,金融系统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而在金融系统中,开发性金融定位独特,在今后的调控中,应当更加注重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

  开发性金融能够在宏观调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性金融有
更强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肩负着重要的政策使命,其贷款投放的方向与力度,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二是开发性金融有很强的政策执行能力。从制度设计上来说,开发性金融无论其贷款期限、利率,还是融资手段,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以市场手段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这种制度的设计,为开发性金融的政策执行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是由于开发性金融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这就使得开发性金融相对超脱于即时的经济运行,能够注重弥补市场缺损、信用缺损,从市场建设的角度构造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在培育市场的过程中开拓业务,为商业性金融的后期介入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这一特点切合我国当前国情,有着广阔的运作发展空间。

  事实上,无论是在此轮宏观调控的过程中,还是在近年来实践中,开发性金融都已发挥出了较为出色的作用。

  以国家

开发银行为例。最近两年的宏观调控中,开行抓住宏观调控这一有利时机,主动调整内部信贷结构,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合拍。在产业结构方面,开行继续加大融资力度,支持煤电油运等瓶颈产业领域的建设。近几年来,开行向电力、公路、铁路、石油石化、邮电通信、煤炭、农林水利等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贷款余额一直保持在总贷款余额的98%左右。截至今年6月底,开行贷款余额60%以上投向了煤电油运领域。在区域结构方面,开行积极支持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近年来一直是开发性金融支持的重点。截至今年6月底,开行贷款余额中,投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占63%。此外,开行还积极探索中小企业、“三农”、就业等新的瓶颈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在落实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开行还加强金融合作,积极探索以管理资产的方式,把一些
能源
、交通等行业的优质资产出售给其他银行,使其他银行的资金更多更快地投向煤电油运,突出了开发性金融引导社会资金缓解经济发展瓶颈的作用,体现了宏观调控对银行信贷资金投放的政策导向。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存在严重的市场缺失和制度缺损,这是我国发展中面临的制约全局的问题,也是金融发展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这种背景下,长期以来,银行贷款常常面临一种“两难选择”,要么贷款助长了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要么被动“惜贷”,脱离经济发展对融资的需求。这种现象在历次宏观形势波动和宏观调控中普遍存在,且较严重。面对这一两难处境,在今后的宏观调控中,金融系统既要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又要防范金融风险,并主动落实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开发性金融大有可为。

  一是履行好国家赋予开发性金融的使命,大力扶持弱势产业。有保有压,是此轮宏观调控一个鲜明的特色。这里所保的,大多是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十分重要但目前又处于“瓶颈”和弱势状态的产业,比如说煤电油运。因为,这些产业目前还处于“瓶颈”,经济发展对它的需求很大。又比如说农业,它对于商业性金融的承接能力不强,商业性金融介入这些产业,既要回避金融风险,又要做到有力的支持,难度相当大。这就需要开发性金融主动的介入。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正在转型之中,如何做好农业开发这一篇大文章,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做好农业开发这一篇大文章,就是有力地执行了宏观调控政策,就是为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运用开发性金融工具,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目前,

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失衡现象,比如说,投资与消费失衡,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于投资;内需外需失衡,对外贸易依赖度逐年增加。这种失衡状态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纠正,长期来看,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而政策性金融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在这一方面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进出口银行近日提出,今后进出口行不仅要关注出口结构的改善,而且对进口结构的改善,也要予以关注。这无疑会对今后我国国际收支的改善、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其中就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弥补市场缺损和市场失灵,从源头上建设高效健全的市场。比如说,开发性金融可以利用自己的政策导向作用,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在贷款领域内,与地方政府和客户之间努力构建信用,建设市场化运作的机制,以弥补市场缺损,打通融资瓶颈,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体现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近年来,开行为把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要求落到实处,以地方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基础,考虑未来5到10年增长情况,核定贷款边界,严格控制贷款规模,通过信用评审、债项评审来降低风险,使地方发展规划真正落到有市场融资保障、符合地方经济和财力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通过开发性金融,把宏观调控与地方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过程,也是一个以市场的方式实现政府目标的过程。这种措施,不仅有效地落实了宏观调控政策,也有效地防范了开发性金融风险。类似的做法,在今后的宏观调控中,仍然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9,04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