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动态 > 正文
 

招行可能成第一大股东 招商基金不日贴牌银行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4日 15:1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谢飞 深圳报道

  招商基金总裁成保良现在要对这样一个问题作出决定:公司是不是该再租一层办公楼。

  位于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大厦28楼的招商基金,现在的办公区域显然有些狭小
了,“主要是我们当初实在没有想到公司才两年就会有这么多人。”成保良坦然一笑。

  招行或成第一大股东

  成立只有2年多的招商基金,即将迎来新的机遇。

  据可靠渠道透露,招商银行入股招商基金的方案已经基本敲定,并正等待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有消息称这将是继工行、交行、建行基金公司之后,本年度最后获批的一家银行系基金。

  据记者了解,招商银行上报的收购招商基金的方案是:

  招商银行收购招商证券以及另外三家国内小股东中电财务、华能财务、中远财务的部分股权,之后,招商银行将持有招商基金31%的股权,而外方股东ING30%的股权保持不变,这样,招商银行将以31%的相对控股优势成为招商基金的第一大股东。

  招商基金很可能成为首家以股权收购这一间接投资模式设立的银行系基金公司。

  有消息称,如果顺利,招行入股招商基金今年9月就可能获批。

  成保良证实了招行可能入股的这一消息,但表示,“具体时间以及方式还很难说,如果招商银行入股招商基金,对公司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公司今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招商银行是国内优质的商业银行,品牌、客户资源都相当良好,成保良认为,如果招商银行品牌以及渠道加上招商基金的品牌,招商基金未来的前景会更好。

  合资2年路

  从2002年12月27日招商基金宣告成立至今,作为国内首家合资基金公司,其发展速度相当惊人,员工人数从开业时的40多人,上升到目前的过百。

  有人认为,招商基金如此的发展速度得益于做对了两件事情:一是发行了货币市场基金,二是获得了社保基金资格。

  招商基金在2003年12月就上马货币市场基金,是第一批发行货币基金的公司之一,货币基金使招商基金上了规模,获得较为可观的管理费收入。今年7月21日,其第二季度季报显示,招商现金增值基金的规模已经达到271亿元,招商基金的总规模也达到了400多亿。

  在去年的第二次社保选秀中,入选初试的12家公司中,合资基金占据了半壁江山,而招商基金则成为合资基金的唯一赢家。

  社保基金资格使招商基金的品牌得到了提升,今年招商又获得了企业年金资格,成为合资基金中唯一一家具有社保和年金双资格的公司,更是擦亮了招商基金的招牌。

  成保良认为,招商基金的快速发展,一是因为公司的投资业绩非常稳定,二是公司良好的客户服务。“我们并不要求基金经理一定要做到第一、第二,但我们希望业绩能够稳定,并保持在靠前的位置。”

  此外,招商基金强大的股东实力,也是招商基金迅速发展的原因,她不啻于是含着“银勺子”出生的。招商基金的外方股东是荷兰ING集团,其在国际养老金理财管理上有着良好的口碑,有报道称社保理事会近两年都曾到ING集团学习和访问,因此ING对招商基金获得社保和年金资格的帮助非常之大。

  中方大股东招商证券以及即将成为大股东的招商银行,对招商基金更是影响深刻。招商的货币基金可以通过招商银行网上买卖,到账速度让同行羡慕不已。

  要团队还是要明星

  成保良认为,招商基金作为一家合资基金,两年多来最重要的还是公司打造了一个专业、团结的团队,使得招商基金得以可持续发展。

  成回忆,在创建招商基金之初,当时大家也有争论,在投资上,是实行团队制还是明星经理制,最后,招商还是决定实行团队制。成保良认为,在中国,基金人才缺乏,在基金业发展的初期,必然会出现大规模的人才流动,因此,如果采用明星经理制,会对基金公司的稳定造成很大影响。“当然,团队决策会有效率的问题,但能够保证投资的稳健,以及公司的平稳发展。”

  成保良认为,合资基金最大的挑战是融合问题。包括中外员工的融合,中外经验技术的融合,中外文化的融合等等,如果融合无法完成,那么合资基金就无法顺利运转。招商最开始也出现融合的问题,比如在投资理念上的争论,甚至还有人因理念不同而离开了。但经过一年的时间,招商的融合基本上实现了,团队逐渐成型,合资的优势也开始逐渐显现。


  爱问(iAsk.com)招商基金 相关网页约153,558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