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证券了局 建银投资接手后面临问题有几箩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 07:0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亚枫 谢飞 北京、深圳报道 该来的,或早或迟,总要来的——南方证券的结局也是如此。 8月1日,一项有关南方证券营业部资产的收购协议在清算组与建银投资间签署。随着收购协议的签署,南方证券这个名号将正式“寿终”。根据建银投资与南方证券清算组之
虽然这一天较之南方证券关闭时确定的独立运行最后时间——6月30日——已经迟到了两月有余,但是,由建银投资牵头组建的新的证券公司想要真正面世却仍需再等两三个月的时间。 这间新成立的证券公司,或将会被冠以“建银证券”之名,或将被称之为“中国国际证券”,“只要成立,铁定是间极为干净、运营稳健的公司。” “底版” 建银投资有关人士证实,此前负责签约的工作人员早已在深圳守候。 据参会人士透露,8月1日建银投资收购南方证券资产的签字仪式,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深圳市市长许宗衡、深圳证监局局长张云东等领导都悉数出席。 与南方证券有过业务交往的人士告诉记者,建银投资接手南方后新成立证券公司的名字将在“建银证券”、“中国国际证券”二者之间选择(为了行文方便,暂称之为“建银证券”),仍未最后敲定,但是,“建银证券”的“底版”已经相当明确。 “建银证券”将收购原南方证券经纪业务资产,并承接其投行业务、研发业务,8月中旬劳动合同即将到期的前南方证券员工们也将在新东家那里找到一份工作。而与前南方证券一切相关的负债,包括80亿元央行再贷款、委托理财形成的巨额负债,“建银证券”一分钱也不会承担。曾经给前南方证券惹下祸根的自营业务,包括“双哈”(哈药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与哈飞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将全部列入清算资产,留给原南方证券的权益人。 为了迎接“建银证券”的诞生,建银投资已经从国内另一家知名券商挖角,并将委以重任——据称原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的常务副总杨明辉,有可能出任“建银证券”总裁。 据南方证券清算组的一位人士透露,前段时间市场谣传的建银投资通过拍卖方式取得南方证券经纪业务资产的说法“子虚乌有”,“‘建银证券’将在正式签约后两三个月时间内才能正式‘翻牌’,这里面牵涉到一系列的审批程序问题,一步一步走下来,这个时间是必需的。” 相关人士估计,协议收购资产的规模在3亿-5亿元之间。 可以肯定,“建银证券”将是个相当干净的公司,同时,其业务运作也将是相当规范的。 今年1月,前南方证券即已完成了保证金“第三方存管”的试点工作,所属74家营业部全部上线,建行成为第三方“存管”银行。至此,凡是在前南方证券营业部内开立账户的投资者,都将与证券公司、建行签署一份三方协议,资金将在银行与交易结算中心实时划转,与证券公司无关,前南方证券真正成为“证券交易服务提供商”,不再像以前那样,同时还承担着“证券交易资金保管商”的角色。 与之相伴的是,与客户保证金相关的“客户资金存款”等将从券商的资产负债表内移至表外,成为与证券公司资产毫不相干的科目。也就是说,从表内移至表外,客户保证金将不再作为证券公司可以支配的资源存在。这样,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而且将会树立起“客户保证金不属于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公司不是银行”的意识。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曾表示过,一贯的“银行意识”,是中国的证券公司肆无忌惮挪用客户保证金的根源。 谈判困境 这个世界变化真是快,7月29日仍在管理着前南方证券的清算组已经离场,不再管理公司。 按照4月29日被关闭时的规定,前南方证券将独立运营两个月,即截至6月30日,独立运营期满。但是在一场久拖不决的谈判中,这一“Deadline”再被展期了一个月。7月下旬,前南方证券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可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真是无法忍受了。”当时他即向记者表示,“事情应该在7月底8月初有个说法。” 但是,即使是以最低成本接收,千疮百孔的前南方证券还是个“是非场”。 根据行政接管小组的审计报告,前南方证券的财务数据大致如下:账面资产约208.4亿元,扣除虚计资产及预计减值后,预计可用于偿债的资产约128.1亿元;账面负债(保证金缺口+融资性债务+非融资债务)为236.3亿,净资产-108.2亿元,总亏损142.8亿元。其中,挪用客户保证金81.5亿元,融资性债务149.1亿元。 而建银投资决定接手后,面临的问题有“几箩筐”。 深圳证监局的人士透露,双方迟迟不签协议是因为有一系列问题无法达成共识,除了人事安排困难外,另外一项是让人难以容忍的“2.5亿元员工安置费问题”。 原南方证券的员工认为,虽然南方已经破产了,新的公司也可以进来,但是原有员工的司龄应该在新的公司中保留。但建银方面认为,承接原来人员可以,但既然是新成立的一家公司,那就得一切“重打旗鼓另开张”,司龄不得连续计算。据此,有关方面认为,如果不连续计算司龄,就应该提高赔偿。问题也就聚焦在:安置费是由建银投资出还是老南方出。 另一个难题就是80亿央行再贷款问题。 有关80亿再贷款,现在流行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由注册资本200亿元的建银投资——“建银证券”的母公司承接这笔“巨额债务”;另一种说法是,这笔债务,作为一般债权,将由南方证券清算资产按破产清算偿还顺序偿还。前一种说法占据主流,有建银投资的人也如此认为。 持有前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建银投资承接这笔再贷款,主要是“要有个地方‘挂起来’,如果放在老南方的话,马上就会没有。” 但实际上,去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四部委联合下发的《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意见》中明确规定,中央政府负责筹集的收购资金在存款保险制度及证券投资者补偿机制建立之前由人民银行用再贷款垫付承贷主体由人民银行与监管部门协商确定。人民银行垫付再贷款后由监管部门行使该债权的受让权“该债权由金融机构的清算财产偿还不足部分由今后建立的存款保险和证券投资者补偿基金偿还。” “这是相当具有深义的。”某法律界人士认为,“按照这一规定,央行再贷款的清偿将以金融机构的清算财产偿还,不足部分将由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偿还。那么,南方证券的再贷款问题笃定落不在建银投资的头上。” 深圳证监局的人士也证实了这一消息。 但是,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徐春晖律师认为,债务转让只需要受让人同意即可。 也就是说,只要建银投资同意承接这笔贷款,这笔再贷款完全可以挂在建银投资账上,问题是,建银投资为什么同意? “建银证券”的角色 近日来,关于建银投资参股其他证券公司重组的消息风生水起,这和建银投资与生俱来的“贵胄”的荣耀不无关系。 可以肯定,无论建银参与其他任何一家证券公司的“拯救”,都是阶段性的,不会真正介入其中。换句话说,这只是暂时的历史使命使然,不会存在这些券商与即将成立的“建银证券”之间的整合。 而“建银证券”则是建银投资需要精心打造的证券类核心资产。“建银证券将是建银投资今后的证券业务平台。”消息人士透露。 但是这个平台,建银投资要打造成什么模样,那只是为数不多的知情者的秘密,在他们开口讲话之前,外界只有揣度的权利。 | |||||||||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