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综指作为从1991年就开始运行的我国证券市场第一条指数,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我认为,指数编制方法的修订,首先要明确指数的定位和功能。
从指数的定位看,分为基准指数和投资指数。上证综指毫无疑问是一个基准指数,目的是表征上海市场整体是上涨还是下跌的。从指数的功能看,有本质功能和派生功能。本质功能是用平均值变化来全面、准确和及时地反映整个股票市场股价的综合动态演变。而现在市场上把指数的本质功能和派生功能混在一起,比如认为指数是国民经济晴雨表。国民经济晴雨表是指数的派生功能,指数要反映国民经济晴雨表有一定的前提,如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均在A股上市,这个目前看条件尚不具备。
从定位和功能角度出发,现行上证综指编制方法已基本满足,但也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比如选样方面,目前新股上市第11个交易日纳入指数,会加剧指数波动和拖累指数点位,ST、*ST股票影响小、表征意义不足,将其剔除并不影响上证综指的功能和定位,上述几点均存在优化空间,此外,可以考虑到一定规模后,股票数量固定不再变化。对于加权方式,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1991年上证综指推出时采用总股本加权,符合当时主流方法,但近年来指数采用自由流通股本加权是趋势。从统计学角度看,上证综指是反映流通市场股价的综合动态演变的,用大量不能自由交易的股本作为权重有不合理之处,可进一步研究考虑变更。
(作者徐国祥为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逯文云
相关专题:
上交所建立指数编制咨询机制专题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