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压力下滑 全球央行升息任重道远

通胀压力下滑 全球央行升息任重道远
2019年01月30日 18:00 新浪财经
线索Clues | 理性投资 

  渣打银行在对2019年进行展望时表示,全球增长可能放缓,通胀仍旧可控,但各国央行预计将进一步加息

  2018年初,该行曾将通货再膨胀作为对2018年市场研判的核心依据。通货再膨胀已成为考量经济形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货再膨胀是指在通货紧缩时期却存在着隐性通胀,物价普遍呈抗跌性,或一般物价水平虽然下降,但幅度要远小于CPI的降幅,货币运行与物价运行完全呈背离状态。只要经济形势稍有回暖,隐性通胀就会向显性通胀转化。从本质上来说,通货再膨胀是政府为避免通货紧缩而刻意采取的措施,通过刺激需求来稳定物价。尽管它不同于通货膨胀,但如果决策者的实施力度过大,通货再膨胀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问题。

  在考量通货膨胀时,往往需要具体数值来进行比较。在实际中,囿于计算难度,一般不直接计算通货膨胀率,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由于CPI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也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CPI成为度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之为通货膨胀;当CPI>5%的增幅时,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如果CPI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

  核心CPI,是指将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美国等一些国家将燃料和食品价格剔除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核心CPI。

  本文梳理近年来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CPI数据,方便用户了解近期全球通货膨胀现状。

过去三年,部分国家和经济体CPI走势(图片来源:新浪财经)过去三年,部分国家和经济体CPI走势(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美国:12月通胀指标推迟公布,美联储升息面临压力

  2002年,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被美联储利率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采纳为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

  有分析指出,PCE价格指数用于发现所有国内个人消费品价格的平均增长,能够反映由于价格变动使消费者购买替代产品的价格。PCE价格指数被认为能更全面、稳定地衡量美国通胀。

  法兴银行(SocGen)曾对比CPI与PCE两大指数,并分析称,“从长期来看,两种通胀指标的历史平均差值为0.5%,造成这种差距的部分原因是指数的构成,CPI的篮子是固定的,而PCE的篮子可以进行调整,通常会调整为更加便宜的产品和服务。”

美国核心PCE价格指数走势(图片来源:Fred、新浪财经整理)美国核心PCE价格指数走势(图片来源:Fred、新浪财经整理)

  去年12月21日,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11月PCE价格指数环比升0.1%,同比升1.8%,符合预期且10月份数据还获上修。11月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升1.9%,符合预期;环比升0.1%,低于预期的0.2%。

  美联储设置的通胀目标为2%。去年10月,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克尔(Paul Volcker)在自传《坚持下去:寻求健全的货币和政府》中,讲述了美联储这一通胀目标的由来。

  “在96年的一场联储政策会议上,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与联储委员耶伦(上一任美联储主席)发生了争执。当时,耶伦(Janet Yellen)问格林斯潘,“您如何定义价格稳定的含义。”格林斯潘解释道:“价格稳定就是指,价格水平的预期变化不能改变商业或家庭决策。”耶伦则继续追问,‘能否给出一个明确的数字?’最终,经过一番争论后,格林斯潘宣布将通胀目标设置为2%。”

  将通胀目标设在2%的货币政策主导思想一直延续至今,甚至变成了投资者衡量美联储是否会加息的准绳。但是,沃克尔在书中却对这一想法感到困惑。沃尔克认为,物价是一个十分动态的表现,很难同时既设置目标,又让其维持在同一水平。

  近年来,市场上常有声音质疑这一通胀目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尤其在耶伦主政美联储期间,美国通胀数值曾长期低于这一目标。

  去年7月,美国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增幅为2%,为2012年4月以来首次达到这一目标水平。8月,该指标继续运行于目标值。核心PCE价格指数剔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影响,是美联储最看重的通胀指标。

  通胀目标的达成,提升了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乐观预期,美联储在2018年完成4次加息。但当年9月以来,核心PCE价格指数接连下滑,对于加息节奏,美联储内部也产生了不同声音。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2月份会议纪要提到,虽然多数成员表示12月加息是合适的,但“少数与会者”青睐不加息,因为他们考虑到并无通胀上行压力的迹象

  1月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在华盛顿经济俱乐部出席活动时再次强调,“特别是在通胀低且受控制的情况下,我们有能力保持耐心,耐心细致地观察。”在对话的几分钟里,鲍威尔四次提到“耐心”一词。

  1月29日,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称,包括原定周四(1月31日)发布的12月PCE数据在内的一些经济数据将会延期发布。

  市场密切关注这一通胀数据,希望藉此判断美联储对于加息的态度。

  中国:通胀下滑超预期,12月CPI跌破2%

中国CPI走势(图片来源:新浪财经)中国CPI走势(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1月10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9%,为6个月最低,低于市场预期的2.1%,前值为2.2%。CPI环比与上月持平,低于市场预期的0.3%。2018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1%,为四年来首次突破2%。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分析,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3%转为持平。在非食品中,受成品油调价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0.1%和10.8%,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22个百分点。

  对于今年的物价走势,中国社科院上月发布的2019年《经济蓝皮书》预测,2019年CPI在2.5%左右,依然保持平稳温和的状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更早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房屋租赁市场发展、促消费政策进展、新的个税标准落地等因素将对CPI形成一定支撑;中美贸易摩擦对CPI影响较为有限且非常间接;预计消费的结构性变化将使服务价格对CPI的影响逐步增强。综合考虑,预计2019年CPI同比将呈前高后低走势,全年通胀水平为2.2%左右。

  1月22日,渣打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正向的基数效应导致食品通胀上升,预计需求下降和油价升势放缓将拉低整体CPI。因此,渣打将2019年中国CPI预测由2.7%下调至2.0%

  月中,彭博经济学家撰文称,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2018年底放缓,而且局面也不太可能快速好转。即便如此,考虑到中国政府逐步采取的刺激措施,可关注信贷、公司长期贷款、投资和出口领先指标,留意是否有经济企稳的早期迹象。

  欧元区:CPI跌至八个月低位,央行下调2019经济展望

欧元区CPI走势(图片来源:新浪财经)欧元区CPI走势(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欧元区CPI跌至八个月低位,由11月份的1.9%降至1.6%,与预期相符。但月率保持平稳,高于预期的下跌0.2%。

  作为欧元区最重要的经济体,德国12月CPI年率初值增长1.7%,月率初值增长0.1%,符合市场预期。

  12月末,欧洲央行(ECB)下调了2019年的经济展望,预计2019年欧元区经济将增长1.7%,低于9月份预测的1.8%,并预测2019年欧元区的通胀率为1.6%,低于此前预测的1.7%。

  北京时间25日晚间,欧央行公布了1月份利率决议三大利率及前瞻性指引保持不变。在稍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警告称,围绕欧元区经济前景的风险已经上升,近期的增长可能弱于此前预期。

  德拉吉称,“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和保护主义威胁,新兴市场的脆弱性以及金融市场波动等不确定因素持续存在,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的风险已经转向下行。”

  但德拉吉也表示,欧央行正在解决各种风险。由于近期数据弱于预期,不确定性施压市场情绪,仍需要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来维持通胀

  Foenix Partners交易员Nick Kilbey认为:“欧元区核心通胀保持在1%,这表明欧洲央行在2018年提升通胀水平的企图失败,这主要受到全球经济冷却和贸易战的影响,由此对货币政策正常化施压。”

  英国:12月CPI增速降至两年新低,脱欧不确定性上升

英国CPI走势(图片来源:新浪财经)英国CPI走势(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受燃料价格下跌,以及脱欧前景不确定性致消费信心受抑的影响,12月英国CPI增速降至两年新低

  1月16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去年12月CPI同比增长2.1%,创2017年1月来最低,与预期持平,但不及前值2.3%。12月CPI环比增速0.2%,与预期及前值一致,12月核心CPI同比增速1.9%,超过预期的1.8%及前值的1.8%。

  英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学家Mike Hardie表示,12月的通胀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汽油价格的大幅下跌,此外航空费用的降低也对通胀下行有推动作用,季节性价格增幅较去年放缓。酒店价格和通信费用的小幅上涨,部分抵消了上述影响。

  英国《金融时报》提到,CPI增速创两年新低,是因为零售商正开始将英国脱欧所带来的英镑贬值压力转嫁给消费者。不过,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将有助于英国工人工资的提高,以现金计算,英国工人工资正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快速度增长。

  1月29日,英国议会下院经过辩论,最终以317票支持、301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一份涉及“脱欧”协议的修正案(也被称为“B计划”)。修正案要求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与欧盟谈判,对现有协议中“爱尔兰边界问题”所涉及的后备安排(Backstop)内容进行修订。

  特蕾莎-梅当天说,议会经投票表决要求修改“脱欧”协议,这是对她重新与欧盟进行谈判的授权。但她也承认,重新谈判“并非易事”。欧盟曾多次表示不会与英国就“脱欧”协议展开新的谈判。

  本月15日,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否决了英国政府此前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

  根据此前计划,英国将于3月29日正式退出欧盟。

  日本:下调核心CPI预期,经济存下行风险

  1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日本核心CPI较上年同期上涨0.7%,较上月的0.9%放缓。日本12月核心消费通胀年率降至七个月低点,是日本央行(BoJ)实现2%通胀目标面临更大挑战的最新迹象。

  1月23日,日本央行下调核心CPI预期,把2019财年核心CPI预期从0.9%下调至0.8%,将2018年预期从1.4%下调至0.9%。

  在发布会上,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重申希望实现2%的通胀率,他认为油价下跌是物价前景下调的关键原因,但油价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暂时性的,通胀将升至2%的目标。

  对于当前全球经济下行的风险,黑田东彦认为海外下行风险受到国际贸易摩擦和欧洲问题的影响正在加重,但目前未见国际贸易摩擦有实质性的影响,也不认为海外风险足以威胁日本经济基本面。

  (线索Clues / 李涛、实习编辑 姚澜)

  👉编辑精选:

  达沃斯论坛:政商领袖忧心“凛冬将至”

  邓普顿基金:应对环球增长不同步的投资策略

  “指数基金之父”去世 毕生倡导低成本被动投资

  2019年从哪些角度权衡指数基金投资

  数据:全球制造业下挫 经济下行风险上升

  2018市场盘点:从同步增长到分化调整

  图解:2018年美联储加息路径

  标本:一个全球配置的平衡组合长什么样

  空袭中的掩体:“低波”如何能表现出色

责任编辑:李涛

CPI 美联储 欧央行 PCE 通货膨胀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19 西安银行 600928 4.68
  • 02-13 华阳国际 002949 --
  • 02-13 七彩化学 300758 22.09
  • 02-12 威派格 603956 --
  • 01-30 立华股份 300761 29.3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