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不是写出来的,是养出来的

书法不是写出来的,是养出来的
2019年05月26日 07:25 新快报

  ■丘壑烟岚

  ■黄祝蕖诗一首

  ■唐志契绘事微言一则

  ■湖山丰夏

  ■松韵溪声

  赖智豪 号方岚,1978年生于广东省佛山市。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师承刘占江、周国城诸先生。喜书行草、写传统山水和梅兰竹菊。书法、绘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市展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青年美协主席。

  广州青年美协主席赖智豪:

  赖智豪的画室位于粤垦路,一个闹中带静的小区,从工作室的窗户望出去,房子后侧近邻一座葱郁的小山,前方远眺天河中心区域,有一种虚实相济的意境,仿如一幅国画。

  连续三届入选全国书法展,赖智豪早早就在书法领域崭露头角,秉承“书画同源”的理念,他多年来在“诗书画印兼修”的求艺路上勤勉精进。“青年艺术家要在表现当代的创造性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广州青年美术家协会(下简称“广州青年美协”)的主席,他对青年艺术家寄予厚望。

  ■收藏周刊记者 陈福香

  简介

  赖智豪

  号方岚,1978年生于广东省佛山市。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师承刘占江、周国城诸先生。喜书行草、写传统山水和梅兰竹菊。书法、绘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市展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青年美协主席。

  艺术家到一定的层次,必须要有社会担当

  收藏周刊:从广州市青年美协的国画艺委会主任到广州青年美协的主席,这个提升带给您的感受是什么?

  赖智豪:从国画艺委会主任到广州青年美协的主席,职位身份不同,但一样是为会员服务。艺术家到一定的层次,必须要有社会担当,只考虑个人的话,其实是在限制自己。广州青年美协主席的职位更多的是给我磨练,我愿意在这个舞台中为广州的青年艺术家搭建更多更广阔的舞台,为广大的青年艺术家服务。

  我上任之后,美协的艺委会从12个增加到了14个,一个是培训机构艺委会,一个是社会艺术教育艺委会。

  收藏周刊:为何会考虑到增加这两个艺委会?他们具体的作用是什么?

  赖智豪:从我们的亲身体验可以体会到,幼儿的美术教育非常重要,这相当于孩子美育的“第一口奶”,要是“第一口奶”吃错了,以后很难调回来。广州有几千家美术教育机构,但是怎么样的教育机构才是适合孩子的?机构和家长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选择的时候出现偏差,甚至误导孩子的美育方向。这个艺委会目前整合了广州三四十家上规模的美术教育机构,我想为他们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机构之间可以分享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这对促进美术教育的良性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社会艺术委员会主要是将建立各地美协主管部门、艺术院校、行业组织和教育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构建全国社会艺术教育机构的主体网络,疏通学者专家与社会艺术教育机构间的链接渠道,探索艺术人才的先进培养模式,推广先进的行业经验,开展全国社会艺术教育行业活动及人才的培训、培养工作。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艺术教育模式及引进相关教育产品,推进国内外艺术教育交流合作。

  收藏周刊:广州市青年美协近年来在珠三角区域的艺术交流很频繁,这对艺术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赖智豪:我在2015年加入广州市青年美协,在担任国画艺委会主任期间,参与了美协很多的交流活动,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如东莞、佛山、肇庆、清远、韶关等等,通过与兄弟城市间的交流,我感受到不同地域的人文环境,加深了对生活的体验。

  这就跟链条一样,链条一旦动起来,舞台就流动了,活跃了。我很感激钟瑞军主席在任时做的这些决策和工作,这些互动让我对生活,对文化,对社会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感触。所以我一直提倡“艺术要生活化”,艺术就在生活中,生活也是艺术。

  要重视年轻艺术家的创造性

  收藏周刊:您曾说过:“青年不仅是活力,也是希望,充满着无限可能,充分发挥好青年人的热情和创造力。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美术家大有可为!”您对青年艺术家有哪些寄望?

  赖智豪:我希望青年艺术家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希望他们把对美的理解和追求,通过艺术表现出来,期望他们创造性的、富有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成为经典,能在美术史上留名。

  “五四”青年节前,广州青年美协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晔若春荣——广州青年美协优秀作品邀请展”,共展出广州青年美术家协会14个艺委会优秀会员新近力作120余件。青年艺术家通过这样的展览,把他们探索性的作品展现出来,这个展览代表了广州青年艺术的方向和生态,当你有了现代的气象,就有可能会成为经典,所以一定要重视年轻艺术家的创造性。

  收藏周刊:您从小喜欢画画,但却以书法为大家所熟悉,其间经历了怎样的求艺路程?

  赖智豪:我叔公是一个画家,我最早是因为他的影响而喜欢上画画。我对艺术一直有美好的追求,大学学习的是装潢设计专业。不过我早在高中的时候就意识到书法的重要性,所以在书法上投入的精力更多,直到工作以后再慢慢转入绘画的学习道路。

  我主要跟随北京画院刘占江先生,学习传统山水画,师从周国城先生学习传统花鸟画,至今有十余年的历程。

  收藏周刊:这两位老师给您最大的影响是哪方面?

  赖智豪:两位老师给我最大的影响是言传身教,记得我跟刘占江老师学习的时候,他不只给我们教授技法,更多的是对于古今名画的品鉴和感悟。他待人随和,跟他学习的六年期间,他从未收过我一分学费,还为我提供免费食宿。他经常跟我们分享佛学的智慧,我受益良多,我至今保持了读经的习惯。

  我跟周国城老师的缘分更是奇妙,我们是在全国第九届书法展的时候认识的,但我接触的第一本字帖《祭侄文稿》就是他编写的。他推崇“诗书画印”全面修行,他教导我学艺先做人。这两位老师的品德、艺德是我一辈子学习的榜样。

  最终能留存的经典都是有故事有感情的作品

  收藏周刊:您在个人创作中,有哪些“走出去”的感悟?

  赖智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我行走在祖国的大好河山,徜徉在异国的山林时,我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这些经历给我的创作带来了很多素材和不一样的体验。

  我在法国的乡村真切感受到当地人对生活的热爱,那种发自肺腑的热爱是他们的文化传统;日本的工匠精神对美的极致的追求,影响了我对创作的追求;美国大峡谷磅礴大气的自然气象,激荡着我的心灵……

  不管是西方艺术还是中国绘画,在技法之外,对艺术的追求都会到达精神的层面,都是相通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我们中国画的发展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路子。

  收藏周刊:谈谈您的书法学习体会。

  赖智豪:多年的习书经历让我感受到书法的重要性,对“书画同源”也有深刻的感悟。书法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养”出来的,好的书法靠的是“字外功夫”,需要学养来支撑。

  古人画画不叫画画、描画,而叫“写画”,也就是说,“写”是有时间性的,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有阴阳平衡的关系,有时间先后的关系,因为这些关系,书法就有了节奏,画面才能“气韵生动”。

  从第一笔到最后一笔,如果在画面中找不到,就很难做到“气韵生动”。当然,在绘画中,时间性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但是艺术家要提高绘画水平,就一定要找到创作的时间性,找到画面的节奏感。

  收藏周刊:您如何理解情绪在画面中的表现?

  赖智豪:我们从《兰亭序》中感受到与朋友间深厚的情谊;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中感受到悲愤的情绪;从苏东坡的《寒食帖》中感受到作者的无奈,这就是“人画合一”的经典。

  艺术没有高低,审美有高低,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到最后,能打动人的、能留存下来的,都是那些有故事有感情的作品。我始终认为,缺少对文化的理解的作品是苍白的,我们表现一个画面,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多是表现当下的感觉感受。中国画如果失去了“说画”的功能,跟其他画种没什么区别。

美协 青年 书法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06-04 卓胜微 300782 --
  • 06-04 国茂股份 603915 --
  • 06-03 红塔证券 601236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