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扶民:推动体育与金融融合是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需要

刘扶民:推动体育与金融融合是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需要
2019年05月26日 17:20 新浪财经

【金融315,我们帮你维权】近年来,银行卡盗刷、信用卡纠纷、暴力催债、保险理赔难等问题层出不穷,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黑猫投诉

刘扶民刘扶民

  新浪财经讯 5月26日消息,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今日在京召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刘扶民出席并发表演讲。

  他表示,加大金融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力度,推动体育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是促进体育产业提质增效和持续高速发展的需要,是培育经济新动能和新增长点的需要,是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根本需要。

  以下为发言实录:

  刘扶民: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专家学者,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受邀参加今天下午的论坛,我给大家报告的题目是体育产业与金融。通过这个简单的表述想让大家了解,今天是金融论坛,看看我们体育产业发展多么需要金融的支持。

  (PPT)前面这段话是习总书记在2017年全国十三届全运会开幕的时候讲的:“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可以说和大家是密不可分的,在2014年颁发的文件里面,国务院46号文件明确了2025年体育产值到5万亿,全面建成计划以及2018年12月份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边缘产业的指导意见,这是从国家层面,各部门政府层面,对体育产业的重视越来越高。我印象中2010年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到现在文件非常多,而且从国家发展的大布局中健康产业,强国建设,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养老产业,服务产业的发展,里面都把体育作为文件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的来说,体育产业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这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有几组数据。从2012年到2017年整个产业发展的变化,14年到17年总产值从13500亿到2.2万亿,每年增长比率是18%,增加值从14年的4040亿到17年的7800亿,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大概是19%。由此可见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调整为中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体育产业逆势而涨。它是受老百姓生活、水平、收入的影响,受老百姓健身理念的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当今形势下是高速,从速度一直是往上走的。我们预测到2025年增加值总额会达到5万亿,如果按照目前平均每年增长18%的速度来看,要达到8万亿。

  这是产业结构。2015年,蓝色的是体育服务业,橙色50%是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的制造,1%是竞赛表演、体育场地建设。2015、2016到2017,这个图逐渐变化,从结构发展方向,服务业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的体育发展形势喜人,但和国外发达国家比,无论它的总量还是结构都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学界观点不一样,我把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的公告展示一下,有的计算办法把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没有算为服务业,但是国家统计局明确把数据分11大类里面,除了体育建筑和体育用品制造是作为非服务业,剩下9大类都是作为服务业,可能很多观点和这个不大一致。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目前统计口径11大类,原来统计是52小类,现在是变为71小类,在11大类里面2大类是非服务业剩下9大类都属于服务业。

  竞赛表演活动占的比重非常低,因为竞赛表演和服务是体育产业中的本体产业,发展余地最大。看到这个数字以后,我和一些企业和从事竞赛表演活动的专家以及从业者聊,发现目前情况下竞赛表演活动的打造还是非常难的。我认识一个世界之窗的老总,他前几年办竞赛表演活动还好,成本不是很高,现在办下来成本越来越高。说明我国的竞赛表演活动达到品牌的赛事还不多,和美国的成熟市场差距还比较大。

  说一下体育产业的融合情况,大家看随着体育产业的范围不断扩大,跨界融合不断加快,特别是体育产业发展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越发明显。在产业边界越发模糊,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情况下,体育产业发展出了体育+的模式。11大类由52小类变成了71小类,为什么呢?因为新的业态不断发展,它和其他产业的融合,体育+旅游,包括我们很多新技术、新智能、新材料的应用在体育里面应用很广。

  体育+旅游,这是在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文件,同时还有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印发的关于加快体育旅游发展的规划。我前两个月调研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同志一起,在我国的统计当中,体育产业和体育旅游业的统计,坐飞机、吃饭、住宿是统计在旅游业,包括住房、酒店、吃饭、餐饮、旅费。体育竞赛和观看比赛占体育旅游的规模至少15%,甚至高的地方是25%,平均到20%。后面我可能把这一块的旅游业里面所包含的体育的概念统计到体育产业里面,这是需要我们后面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这是体育+科技的模式,后面重点给大家报告一下,体育产业发展亟需金融驱动。加大金融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力度,推动体育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是促进体育产业提质增效和持续高速发展的需要,是培育经济新动能和新增长点的需要,是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根本需要。

  从这几个文件里面来看,都提到了金融要支持体育产业发展。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和一些企业座谈,他们在租场馆,因为体育总局在2018年印发了文件,推动全国场馆两改,过去一些老场馆建成以后都成立了事业单位,由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当初建的时候主要满足体育赛事,对于它的运营方式还是有些落后。应该说体育场馆在体育产业里面占的比值最大,是重量资产,它做好做坏无论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还是体育产业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两改一个是对外承包或者交给企业运营,企业拿到权利之后要投入和改造,进行装修,它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需要贷款,怎么贷,没有抵押,场馆是国家的资产,不能用来给企业抵押的。但是能不能拿20年的经营权进行抵押?这就需要金融的同志破解当今形势下的问题,能不能确认它值多少钱的问题?涉及到体育无形资产的评估和定价问题。我作为体育工作的从业者,也急迫呼吁大家来共同献计献策,和我们金融界一道研究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

  这是国家体育总局和其他银行、中能和国开行签的战略合作协议,我们是全国评选体育产业的很多基地,和我们联合颁发优秀的利于产业项目的名录,金融率先支持企业和基地,但是有些企业还是融资难,门槛没有降低。名录在网络上也进行了发布,对于企业是很好的宣传和带动,但是确实贷款还没有根本性的突破。

  还有运动员保险,我十多年前就和一个保险公司进行研究,我国运动员在赛场上,在比赛在训练当中受伤,他的商业保险的品种目前保险公司还不健全,没法上。我们人寿只是和篮球项目在运动员受伤之后对他的保险取得某种程度的突破,但是普遍来讲还没有。

  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体育无形资产确权的问题,能不能大家一起来研究?金融机构结合我们体育的特点,开发不同期限、还款方式的体育消费现代产品,对体育用品、建设休闲、竞赛观赏、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产品的贷款投放。

  加强体育金融合作的工作,面向体育企业和金融机构加强宣传和沟通交流,协调解决体育金融合作中的重大问题。我们在当今形势下,大家只要动脑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希望在座的各位同仁,以及金融界的同仁们能够想办法研究,在新形势下支持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银行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信贷,包括保险在内,能不能研发一个新的产品?我翘首以待,谢谢各位!

  根据嘉宾现场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陈鑫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06-04 卓胜微 300782 --
  • 06-04 国茂股份 603915 --
  • 06-03 红塔证券 601236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