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来了?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新浪财经讯 “2019中国智能产业论坛”于2019年5月30日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为京交会论坛活动之一,主题为:“智能+”引领未来,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科学董事,深巨科技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汉斯·乌斯科尔特出席并演讲。
汉斯·乌斯科尔特认为,中国比其他国家有更多的企业、更大的可能引领下一轮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因为目前中国在视觉化、神经网络等领域都有很好的非常成功的例子;而且人们不再觉得人工智能非常神秘,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都开始有解释型的人工智能技术;此外,百度、清华大学都有在构建这样的知识图谱,从事一些理论方面的工作。
以下为演讲实录:
汉斯·乌思克尔特:谢谢各位,说到国际的发展或者是它的启发,我想结合我们本次的主题智能+以及国际竞争这两个领域来讲,首先我会讲国际的竞争,还有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并且把它放到全球的框架下面去进行讨论。所谓的全球竞争它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一些启发呢?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人工智能是非常关注于机器学习、包括视觉化、语言的机器学习还有机器人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等。现在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而且中国也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它有海量的数据就是中国的特点。人工智能的公司来说的话,即便我们不考虑国有企业,或者是那些比如说像阿里巴巴、腾讯、滴滴这样的采用人工智能结合互联网+公司以外,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有14家中国的人工智能公司成为了独角兽公司,它们的市值是达到10亿美元甚至更多。而实际上去年在北京就有1200家的人工智能的企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机器人公司也达到了6500家,甚至还会更多,所以中国可以说在这一方面是有很大发展的。
对于下一轮的技术我想中国可能比其他国家来说有更多的企业,而且很有可能引领下一轮的人工智能或者是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这里展示的一些成功例子是关于技术研究方面的成功例子,这里我不会详细地讲,但是我想说的是实际上在视觉化、还有神经网络等等这一些领域方面,都有很好的非常成功的例子,而最有趣的是人工智能不再是一个黑盒子让人们觉得非常神秘,实际上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等都开始有这一种解释型的人工智能技术,另外还有知识图谱比如说百度、清华大学都有在构建这样的知识图谱,从事一些理论方面的工作。
人工智能成为国家的一个战略这是在2017年提出,这里我就不会详细讲了。我想说的是我看到它的目标正在不断的提高,并且我认为在2025年的时候,应该有望实现,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雄心勃勃的计划,我也相信中国政府能够进一步的推进,因为我们看到人工智能也开始走进了学校:小学、中学都有人工智能。李开复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他,李开复之前也在苹果任职,也在微软任职过,也在谷歌任职,他现在是一个投资人,他写了一本书是非常畅销的书叫《AI·未来》。这本书,他把中国和美国做了一个对比,并且做了预测。我赞同他大部分的书中观点,他在书中也进行了很深度的分析但是我很好奇的是这本书只讲了中国跟美国,那有记者就问他欧洲怎么看?他说欧洲在人工智能方面没有希望。在国际竞赛当中欧洲甚至连铜牌都拿不到,李开复这么分析,当然这幅图不是李开复画的。这幅图可以呈现出李开复的观点,就是在国际竞争方面的观点,大家可以猜一下哪个代表中国、哪个是美国,底部的绿色人代表的就是欧洲了。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图来去展现李开复的观点。
李开复学识非常渊博、分析也很深入,他认为人工智能有四个浪潮,他把它分为互联网AI那也就是把AI用于搜索、问答、个人支持这种。第二轮AI也就是商业AI也就是AI去进行商业数据分析、商业流程、优化、管理、公司等等。第三个是感知型AI也就是用AI来进行视觉、言语、手势分析等等,第四个轮就是自动化AI、包括机器人自动驾驶等等AI的技术,另外他也提出非常鲜明的观点,一般的话人们是没有勇气来去给出非常清楚的呈现。
在互联网AI方面,中国已经赶上来了,当然了大家也说为什么中国会赶上来呢?我不想在这儿讨论它。但是很快中国将会超过美国,他也说了很多很好的一些原因,我也可以想是这样的从技术角度来讲,中国像腾讯、百度这样的公司,它们将会走向世界的市场在互联网方面,这是非常有可能的。我们也看到在整个的市场规模方面它也指出了很多的数据。
第二个方面是跟今天的话题息息相关,也就是AI+,也就是说企业业务方面的AI,他指出现在中国跟美国的对比是1:9,中国非常低,但是中国将会迎头赶上,但是就算是五年之后,他认为美国还是会超过中国在AI+这领域,我同意又不同意,我一会也解释,为什么同意又不同意这一个观点。
同意因为其实中国在这领域并不是特别的先进,并没有走在前面。但是在未来怎么说呢?一会我们也可以讨论。关于认知AI这一方面,中国其实现在有很多的计算机科学等等,在计算机方面未来也会超过了美国,我不知道是不是2:8的比例,但是我觉得未来中国有非常大的机会超过美国,比如说一些认知、语言还有一些手势的认知等,同时无人驾驶AI这领域,其实他的判断是非常悲观的,中国现在是1:9,未来五年我们也看到其实这在青岛那边,我们看到有很多的AI的公司,有很多的机器人,所以我不同意他这预测,我觉得中国这一块没有那么糟糕。在未来中国肯定也会赶上来。
如果你想想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有基础的研究、现在有产品研究、我们又有了钱、有了资本的注入,你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公司、还有政府也会给你一些资金,就开始进入了这个产品化商用的阶段,就可以产生钱。
我认为这个商用化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说我们现在别再说商用化,我们来说真正的研究和研发是什么,到底整个的技术科研是什么?我认为它其实在商用领域你如果收获的时候你可以看到科技可以产生钱,中国、美国这两个国家非常大。也许中国未来比美国还更大一点,欧洲是非常小的。我们再看看研究、研发这一块,欧洲越来越大、中国越来越小,我们来解释下这一种情况。对于现在来讲,我们看到首先发表的文章这一块数量,你可以看到中国其实它在AI领域的一些出版物跟美国差不多,你认为在过去一年在AI领域的出版物中国和美国谁多呢?其实是欧洲出版物最多的。我们也看到这个图片其实是美国在AI领域的研究现在是中国超过了美国,但是还没有超过欧洲AI出版物数量的水平,大家可能会忽视这一个事实。
还有我之前参加了一个会议,我看到了应该是两年之前这么一个NIPS会议,他们发表了指数这也是在机器学习非常棒的峰会,你看到欧洲、日本、加拿大等等,所以大家看到美国第一、欧洲第二、第三是中国。这是给予那些发表文章作者奖项分布情况,如果你看看这一些机构,就是说它在机器科学这一块如果是有两个或更多的奖项,你看到美国的大学这一块是走在最前沿的,欧洲大学之后才是中国大学,它可能比加拿大的数量还要少,当然中国大学生还有两个是香港大学,但是真正在每年的技术努力和改进,光看数据是不全面的,我们还要看到发表文章的质量、我们看到这出版物是什么呢?中国的这一些文章都是中文写的,其他的美国文章都是美国人写的吗?也许不是,你看中国文章三分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是美国人,所以美国人的文章不一定是美国人所写。我们再仔细看一下,我们看到人们也会在不同国家流转,很多中国人他们现在来到美国,有一些人他们会回去,不是所有人都会回到中国,有一些人会留在美国。很多中国人也会去到欧洲,很多欧洲人可能去美国,有一些人也会回来,有一些美国人去到欧洲,美国人也可以去到中国,所以大家可以看整个是一个大循环。
所以这对于我们去理解这信息非常重要,尤其是中国我们现在有这一种贸易争端,我们要去理解这一些人在全球都是在流动的,你看看对于深入学习、机器学习还有深入学习发展方面做出贡献的这一些人,应该是50国人,我在这儿列出来。现在看到表当中多少人是美国人有多少是欧洲人有多少人是中国人,在这一些人当中很多人其实都是在这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绿色是欧洲人、红色是中国的、蓝色是美国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李开复他是在商用这一块,确实他的预测是正确的,这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竞争,但是技术研究这一块不是这样,我觉得欧洲做的更好。另一个看到绿色这一块欧洲的这一些人他可能在加拿大或者是美国工作,他们才是这一些人才,如果美国保持开放度他们继续去吸引人才的话,美国它也可以有更多的优势。其他的国家他们可能会复制哪些人才的想法,可能我们有一些人才引进计划这样的话这一些其他国家也可以追赶上来,所以这就是想法的流转,你可以看到这一些想法来自于哪里?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是美国成功的例子。
就是在美国的谷歌的无人驾驶技术。 事实上应该是有一个人在德国他是一个德国的教授,然后他开始在无人驾驶方面的努力和研究,他雇佣了刚开始很多的德国人又开始雇佣美国人去实现机器翻译,深入学习这一块我们也看到有两个非常有名的深入学习的方式,是一个法国人还有一个德国人,他们设计发明相关的一些软件。
阿尔法狗是在英国所设计开发的,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大家很快的去下一些结论或者是进行预测。美国我们也会看到在50年代事件之后,它特别高度的关注这一方面研究,尽管这研究时间非常长,但是它还是希望能够关键的领域、关键技术上面是走在前沿的。在过去国家并没有重视这一点,现在中国开始介入进来,中国政府开始高度关注长期科技的技术研发,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些精英教育体系,还有我们要去吸引这一些人才、那些人在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点比较有一个比较好的商用环境和气候,那些商用的环境就是说我们要有战略的这一些融资,然后我们看到像GPS、像SIRI还有一些其他方面成功的案例,还有谷歌的翻译软件、自动驾驶、还有无人驾驶等方面,这一些都是我们非常成功的案例,欧洲在这一块做的不是特别好,其实他们可能只是做了一些研究,其实欧洲在技术领域是勇者通吃的,所以欧洲只是参与了这技术方面的一些领域,中国了解这一点技术领域就是通吃,所以中国追赶上来。我们也看到中国政府在这一块提供了很多资金,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很多的项目他们都是全英文的课程,所以大家也是在吸引更多的人才、注重多种语言的教育。还有就是这一些不同的政府部门、机构也正在合作去打造一个更好的商用环境,所以事实上中国其实有很多的机会在这领域。
所以我想总结一下,我们认为对于中国来讲在这竞争当中它有什么样很好的机会去追上美国?所以中国的研究它其实在这种深度广度上是它的缺点,速度是非常快。我们看到AI这一个技术非常快,但是好像在这一种深度广度上是需要进一步的努力的。它需要去在重点领域去加强研究的力量、在欧洲这一块它可能只是关注明天的重要技术,然后它广度深度欧洲做的研究更好。中国可能在消费者市场这一个商用这一块做的更好,但是我们也看到中国必须要去重视技术研究,华为就做了很多相关的技术研究而且走向的海外市场,中国也需要更多的技术而且更多的企业级的AI,还有它需要更多工业的解决方案,还有智能机器制造等等。现在我们看到中德两国政府他们一起合作来去共建一些项目,去打造工业4.0,这也是德国政府做出这决策,因为美国它好像没有谈论工业化4.0,但是德国非常重视工业4.0,所以现在我们也看到中德很多企业之间有合作。
中国现在可能在这一方面跟美国的竞争上还有差距,欧洲这一块它基础研究做的非常棒,它也有很多的机会进入到企业AI还有机器人、医疗AI领域、还有智能能源领域,但是欧洲在商用领域做的不是特别好,它的市场还是比较分裂、分化的。一个数字化的市场的这种整合化程度不是特别,比如说在欧洲,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美国的这一些公司,我们也希望美国这一些公司通过收购一些欧洲的公司来进行更好的整合和发展。中国和欧洲它可能未来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关于未来的展望我觉得中国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希望能够在竞争中获胜,我相信欧洲这在一方面发挥作用能够与中国进行更大德合作。但是就像之前的AI专家所说的,实际我们现在只是处于AI的初始阶段,我们以为AI已经是发展到很高级的阶段,但实际上不是,因为所以这个AI还是一个很狭义的AI,我们还有很多的机会,其中一个很大的机会就是进入到产业里面,进入到经济的各个方面。
在这一方面的话美国还没有非常注重这一个领域,他们只是注重了消费者市场方面的AI应用,但是在未来的话我们技术会非常的复杂,有越来越多的各种信息的技术,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我们未来的机会比如说有企业的AI还有智能化的机器人等等,这一些都能够给我们呈现机会,就像刚刚之前新加坡讲者讲到智能机器人和不同的机器人一样的。
在这之间我想这是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幻灯片,我想讲的是在所谓的狭义AI和广义的AI之间,机器像人一样其实也有情感会有意图,在这一个阶段里面会是一个很大的空间,是未来十年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在这之前可能AI只能是用来用于语言或者是用于视图或者是分析但是我们结合起来这就是人工智能+,比如说人工智能+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人工智能+所有的一切,这样子的话就能够让AI越来越广泛,我相信这将会引领下一次和下一轮的革命,它将会结合深度学习,还有比如说谷歌、百度等等大的知识图谱,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去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也能够更加符合人脑的这一些特点。我们在做的一个工作就是我们相信如果企业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比如有正确的产品能够去打败竞争对手,他们就能够生存发展,但是最重要的其实不是在企业内部,而是在企业之外。比如说分销商、合作伙伴、投资者、消费者,这一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因为比如说像一些中国的中小企业,他们可能会出口到国外,在这时候如何去与国外的客户互动、如何与国外的消费者互动,在这一方面语言技术就能够发挥作用。这也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一些工作,我相信北京也正在做这一方面的工作,就是去利用4千万的消费者市场,利用这一些广泛的资源、利用语言的技术来触达不同的消费者。
另外一个是我们德国研究院所做的一个工作,也就是聊天盒。我们和中国的公司一起合作来去开发这一种聊天盒,聊天盒也有语音输入、语言输出还有知识,在这一方面也融入了语言相关的技术。这一种聊天盒它是全天候24小时工作的。另外我要继续讲一下我们呈现的机会,比如说医疗方面的机会、还有智能工程方面的机会、中国的企业和欧洲的企业也可以进行合作,在这一方面中国很大、交通方面也可以与欧洲的企业进行合作。
这大概就是我的介绍,谢谢各位。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