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封了此黑嘴 彼黑嘴咋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 09:57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贺朝晖

  近期有报道称,证监会将通过20条途径全面封杀黑嘴股评家,让他们在中国的股市无立足之地,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因为黑嘴股评家给股市和广大投资者带来的危害已经被这些年的股价走势所证明。然而我认为,黑嘴股评家的危害比起来自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的一些黑嘴的危害,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来形容。

  为何敢下此判断?这还得从中国股市的旧账翻起。想当年,为了冲破计划经济的樊笼,在中国和世界树立市场经济的新形象,有关学者、官员经过多方探讨,终于找到了发展股市这条路。然而,人们对股票这种资本主义尾巴的典型代表心有余悸,因此,股票的发行与推广难度相当大。在此状况下,有关部门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人们灌输股票知识。可以说,在新中国股市发展初期,证监会、交易所的大小官员是尽了力,为中国股市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凡是对世界股市的发展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清楚,股市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不是人为的,也不是政府部门推动的。因此,可以说,从一开始中国股市的根基就没打好,从而为后面出现的股评黑嘴、经济学家黑嘴和证监会官员的黑嘴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本来,证监会的官员在股市建立之后能够急流勇退,那么就不会出现目前这种黑嘴泛滥的现象,不管是股评家的、经济学家的,还是自己内部系统的。正因为有了证监会官员包括交易所的大大小小官员的黑嘴不断爆发,从而为股评家、经济学家的黑嘴留下了生存空间。为何说证监会官员中会产生黑嘴现象?这是因为十多年来,证监会官员给中国投资者描述的股市前景,所采取的各种各样吸引投资者进入股市的措施,结果没有一项能兑现。这样,说这些话的证监会官员包括交易所的大大小小官员就应该归入黑嘴行列。这与股评家的黑嘴有什么不同?股评家的黑嘴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为己,一是为所服务的公司,他们主要是通过媒体、交易场所等各种途径吹嘘自己推荐的

股票,让股民购买,既给自己扬名,也给公司带来收入,或者为自己套利,让买入者深度套牢,亏损惨重。而证监会官员中的黑嘴,也是为了自己扬名,同时也是为自己所做的工作服务。两者没有根本性的区别。

  证监会官员黑嘴现象的产生除了股市初期的特殊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深度原因就是中国股市特有的政策市现象。前面说过,没有市场经济基础的股市是不牢靠的,因为无论是上市公司、

证券公司、投资者的心目中都没有一个明晰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推荐标准和评价体系、投资选择标准,导致上市公司编制假财务数据圈钱,证券公司等中间机构为了获取中介费而助桀为虐,投资者买了股票就万事大吉。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若没有政府的鼎力支持,市场的下跌空间是无法预测的。因此,每当股市连续下跌时,证监会的官员就会出来放风,将市场托起来。尽管这些官员的用意是好的,但他们无形之中就成了黑嘴。当然这种黑嘴是由当时的市场环境带来的,其危害不能算到个人头上。但假如这些官员为了自己扬名,为了给自己捞钱,出席各种各样的研讨会,利用自己的地位和信息资源,胡乱放风,就完全不同了。比如,证监会有关官员天天说保护投资者利益,结果十年过去了,投资者损失惨重,所有的利益都不见了,难道这不算黑嘴?

  最具讽刺意味的事,就在证监会近期加紧封杀股评黑嘴的时候,两大交易所却出现了不少黑嘴,沪交所说要推出股指方面的期货和卖空机制,原因是股改后未做空机制创造了条件;深交所则说,3年后

中小企业板规模要达到1000家,理由是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尽管深交所后来否认,但并没有付诸法律行动。结果导致指数大跌,投资者亏损严重,试问这与股评家的黑嘴又有什么区别?

  总之,封杀股评黑嘴的方向是对的,但规则不能总是限制他人,而让自己为所欲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