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珍惜吴敬琏的市场价值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 02:51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吴敬琏先生最近提出“流通股东强势论”,好像非流通股东14年来“利用制度盘剥流通股东”、流通股东4年来“因制度和政策等原因利益受损”是理所应当一样。 吴先生话语一出,反驳声顿起。虽然远不及当年吴老抛出“泡沫论”时引发轰轰烈烈的《九问吴敬琏》,但资深报人水皮先生《吴敬琏到底代表了谁的利益》一文,倒也算把“讨吴”浪潮推向了一定高度。人无完人,吴老也绝非完美之人,且树大招风,遭到攻击也
那么,吴先生对股市投资者真的没什么正面价值了么?笔者近期在病榻上反复思索后,得出一个结论:吴先生的观点虽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其观点的价值却是绝对非常人可比的———吴敬琏是中国股市中一只难得的“牛虻”,他的使命不是取悦于人,而是揭示问题和真相。所以在笔者看来,他的话便不单单是极少数“挺吴者”眼里的“诤言”。对政府而言,他的话乃难得的金玉良言;对投资者而言,他的话则是你可望躲开系统风险吞噬的智慧大参考! 笔者曾在《让吴敬琏和许小年的失败昭示未来》一文中说过,“吴老身上折射了一位老知识分子的独立、睿智和良知,却也同样折射了他作为一名‘士大夫’的不独立、不全面以及不现实!”这就是说,即便在笔者看来,吴老的作为也有“成败”之分,也需斟酌看待。更何况,此前早有人看着没能像迪卡尔、牛顿一样“创造知识”的吴老不大顺眼了。 然而,水皮先生提出“吴敬琏代表谁的利益”实际上却是个大大的伪命题。因为身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先生的话至少是面对“流通股东一边倒的强势”,提醒政府在处理对价问题上不要陷入讨价还价。因为在吴先生看来,“从2001年到现在这个股权已经变化了这么多,谁受损失了,你补偿给谁?按照什么标准补偿啊?” 吴敬琏提出“流通股东强势论”,是“伤害”场内投资者感情的,因为在场内亏损累累且心怀怨气的众多投资人和个别投机客,当然是盼着通过“对价”来减少一些损失甚至“捞一票”的,吴先生道其“强势”甚至“一边倒”显然难得“民心”。 但是,问题要从两面看,如果从国家治理和推进股改的大局出发的话,吴先生的话对过分要价者、对政府和有关决策者,却是一种冷峻的提醒。正因为如此,吴敬琏的话在二级市场上才具备了其独特的价值。 针对吴先生发表的“流通股东强势论”,如果投资者留神分析,难道从中听不出股市到底的话外音么:“对价博弈”中流通股东的呐喊都能让吴先生感觉到政府控制局势的不力,股市又能掉到哪里去呢? 笔者认为,吴敬琏先生是不会与股民为敌的。当然,作为一个市场经济的信徒,一个学者,一个理想主义者,吴敬琏先生的着眼点往往不是眼前的得失。吴先生说“制度”如果跟不上,托市也不行,这话本质上是没错的,言外之意便是要治本;但是,我们看到的股改,不正是开始要从制度上夯实股市基石么?中央“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方针与吴老的“治本”有所区别,不也正好体现了中央决策层兼顾理想和现实的睿智么? 总之,中央的选择和吴老的话告诉我们,股市的大底已经形成了,决然不会再有什么行情被“倒算”的可能。但今后,随着股改的大面积展开,随着火爆行情可能掩盖的问题的积累,中国股市所要经受的考验还很多。这是需要我们清醒面对的“未竟之业”。 但是,不管怎样,笔者以为投资者今后还是该少一些意气用事,多珍惜一下吴先生的市场价值,多琢磨一下这位老人此后对股市发表的“不中听”的建言为好。 作者:特约评论员 侯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