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医药行业:爆发性机会即将出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13:46 证券导刊

  8月以来,以泰国为代表的周边国家纷纷爆发禽流感,且出现了向人类传播的迹象。由于“达菲”价格相对昂贵,作为二线用药的金刚烷类产品以及兽用疫苗销售预期良好,各国政府可能大量采购,医药行业将成为下半年市场关注的一大焦点。

  上海证券 彭蕴亮

  一、相关药品销售预期良好

  由于今年8月份禽流感的爆发,美国目前已经进入全国预防状态,作为美国FDA批准的抗禽流感类药品,相对便宜的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原料销售预期进一步向好。

  在美国,金刚烷胺(amantadine)、金刚乙胺(rimantadine)和奥司他韦(oseltamivir)已获批准用来预防流感。而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zanamavir)已获批准用来治疗流感。上述四种药物在美国是处方药物,需要在医师指导下用药。而在我国,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属于OTC药物,卫生部《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中指出在发病48小时内应用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治疗。普洛康裕是国内最大的金刚烷胺类原料药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近65%,其他的生产企业还有东北药、迪尔化学等,目前产品销售价升量增,预计销售规模约4000万元。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预防禽流感的形势更为严峻,因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大都是以农业为主,出现禽流感疫情可能性大,更面临禽流感传播危险;而这些国家医疗体系较不完善,一旦在人群之间出现相互传染,其预防和治疗更为困难。因此,对于泰国、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而言,在爆发疫情的情况下,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是比昂贵的奥司他韦更容易大量采用的药品,其销售预期进一步向好。

  二、各国政府可能大量采购

  8月10日以来,禽流感疫情在全球许多国家的连续性爆发,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各国政府纷纷启动应急计划。目前,已经发生人疑似禽流感的地区主要是东南亚地区,而德国也发现非禽类动物传播,各国政府政府可能大量采购。美国和欧洲国家的采购药品主要以奥司他韦为主,而东南亚和我国周边地区以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为主。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信息,8月在我国还没有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病例,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发现人类大规模感染的疫情。虽然如此,全球的疫情发展也使得我国必须正视禽流感,提前做好药品准备工作对于控制可能发生的疫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禽流感疾病预防的药品采购计划由卫生部提出,并提交有关部门进行审议。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沟通沟通关于采购的具体细节。此次可能列入到采购的药品包括清热解毒类的中药材和中成药,由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达菲”,以及金刚烷类产品等。

  而目前有关方面协商的主要问题是药品的采购量问题,各类药品的采购量当然也是探讨的问题。根据目前的部分研究结果显示,虽然“达菲”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治疗禽流感的药物,但一些禽流感病毒株对“达菲”可能存在一定的抗药性。因此,一些专家建议,在制订抗流感应急方案时不能过于依赖“达菲”,在保证储备一定量“达菲”的基础上,还要储备其他抗流感药物,如金刚烷类产品等。由此可见,各国政府对于抗禽流感药物的采购和储备将是上市公司相关产品重要的增长亮点所在,今年业绩将进一步向好。

  三、人用疫苗尚处于试验阶段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高致病性禽流感易于发生变异,并有可能引起人间流感大流行,各国都在加紧研制人用疫苗。我国人用疫苗已经进入试验阶段,但目前还不能大规模应用,对上市公司没有实质性影响。

  为应对由于禽流感病毒的变异而导致的流感大流行,我国科学家们开展了原型疫苗——人用禽流感疫苗的研究。经过1年多的攻关,目前人用禽流感疫苗项目已完成了临床前研究。科学家利用通过反向遗传技术构建的毒种建立了疫苗生产的种子库,对病毒扩增能力、遗传稳定性、灭活效果和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纯化工艺和病毒检定方法;现已完成试验疫苗的制备,动物实验表明所制备的试验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一旦突破人群免疫防线,演变为对人具有高致病性的流感病毒,将造成大量的感染和死亡病例。进行有效的疫苗接种是迅速建立人群免疫屏障,阻断流感大流行的蔓延,减少和降低其危害的有效手段。因此,“人用禽流感疫苗研制”项目进入临床试验,意味着我国人用禽流感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已与全球同步,将为我国预防流感大流行提供重要的技术与物质储备。一旦流感大流行疫情暴发,我国将有能力依靠自己的研发成果控制疾病、保障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从行业角度看,疫苗正式投入市场前,还需要通过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国疾控中心已向食品药品监管局提交了临床研究申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已完成了疫苗用毒种的检测并发出检定合格报告。到目前为止,尚无人用疫苗正式投入应用的消息,对上市公司没有实质性影响。

  四、兽用疫苗基本能满足需求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最新数据,当前全国每天可生产供应疫苗逾1亿羽份,从全国的疫苗生产能力上看,能够满足重点防控地区的免疫需要,相关上市公司订单饱满,而且二级市场的走势也较为良好。

  农业部表示,为切实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我国加强了禽流感疫苗研制、生产和质量监督管理,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力保禽流感疫苗供应。目前,中国禽流感疫苗年生产能力可达160亿羽份,总体能满足免疫要求。但近期各地疫苗需求增加,使禽流感疫苗出现应急性短缺。

  有关部门表示,要加快疫苗生产进度,扩大疫苗生产能力。按照以往生产规程,禽流感疫苗的生产周期为44天,采取新的检验技术、改进原有疫苗检验方法后,生产周期会缩短到34天。农业部将紧急安排疫苗生产企业扩大生产和合作生产,为保证水禽疫苗供应,已安排再增加2个生产企业。此外,农业部还将实行疫苗统一调拨。从2005年年底开始,农业部根据各地每天上报的疫苗需求计划,统筹平衡,保证重点地区防控工作急需。由于政府采购和产能扩张,生产兽用疫苗的上市公司业绩增幅都在20%-30%之间,且可以持续到2007年。但由于证券市场已经充分反应了这一预期,其投资价值不如人用防控药品。

  五、重点上市公司分析

  1、康裕:被低估的优质公司

  目前,公司处于由医药化工向医药制造转型时期,经营较为稳健,发展方向明晰。根据现有主营状况,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较强,短期内主要产品盈利状况大幅度下降的风险较低。未来通过及时推出高附加值的中间体新品有效打开国际市场,积极推进国内制剂的销售网络建设,公司有望逐步提升业绩增速,同时抗禽流感的金刚烷类产品将成为下半年业绩的亮点,是公司的投资价值所在。

  根据我们的盈利预测,G康裕2006年和2007年业绩分别为0.36元和0.42元(不考虑增发摊薄因素),同比增长分别为20%和16%。我们认为,G康裕在禽流感爆发的情况下具有较大投资价值,评级为“跑赢大市”。

  2、G中牧:政府采购加大,需求旺盛

  公司是动物生物制品行业的核心龙头企业,禽用疫苗、畜用疫苗、特种疫苗的产销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具有明显的品种和规模优势。2006年初,国务院颁布了《2006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今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入用于支付禽流感疫苗补助的经费将进一步增加到17亿元,同比增长55%。此外,随着规模扩大,企业对养殖安全和风险控制的要求更加严格,养殖场自主采购的市场化产品所占的比重也有望提升。同时,公司从2002年开始清理多元化投资形成的

不良资产,收缩非主营业务,突出主营业务,未来利润增长点逐步明确。公司目前的主要战略是:首先,将生物制品打造成具有核心
竞争力
的主营业务。公司所生产的动物用生物制品目前不仅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而且已经成为主要利润增长点。由于动物用生物制品的国家采购部分均由政府指导定价,价格会维持相对稳定,因此生物制品的销量增长将成为公司未来利润增长的主要模式,预计公司2006年每股收益为0.25元,2007年为0.36元,但由于累计涨幅巨大,评级为“大市同步”。

  3、G金宇:风波已过,将恢复性增长

  虽然“假药”案导致公司去年业绩大幅下滑,但风波过后,公司疫苗业务出现恢复性增长。2006年1月20日,公司公告,经农业部同意,公司生物药品厂的口蹄疫疫苗恢复生产和销售,该业务占生物药品厂主营比重达到90%;此外,禽流感等产品也将逐步恢复生产。由于动物疫苗市场近年来需求旺盛,年均保持20-30%的增长,预计公司今年的动物疫苗业务将出现大幅增长,今年疫苗业务收入将近4亿元,贡献净利润将近6000万元。同时,公司的口蹄疫疫苗质量较高,已通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质量认证,未来有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公司新开发的口蹄疫双价疫苗、基因工程疫苗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我们认为,虽然“禽流感假疫苗”事件对公司当年业绩和今年的春防造成负面影响,但公司禽流感疫苗已经全部检验合格,年内有望投入生产。预计2006年净利润约为5844万元,每股收益为0.21元;明年起将重新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净利润为9306万元,每股收益为0.33元。但与G中牧一样,由于累计涨幅巨大,评级为“大市同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