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精神谱系的寻根呼唤

人类精神谱系的寻根呼唤
2019年05月20日 02:05 工人日报
   

“那时的赵浦江还没有名字/田地留着空白/植物怒长,先辈/形体高大”——龚学明的《爸爸谣》以《传说》作为开篇,自有其深意。这本诗集是对人类精神谱系的寻根呼唤,当然,也是对父亲的精神礼赞。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人类生命的终极问题。古往今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自身精神谱系的生命观照,也从未停止过来自田野和山谷的“寻根呼唤”和生命追问。龚学明把深沉的父爱装在大雪、暮色、桑树和胸膛里。他的父爱是形象的、高大而温暖的。窃以为,以出版诗集的方式,来讴歌父爱,表达寻根情结,《爸爸谣》为世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只要有生活,人便会做梦,只要会做梦,便会有回忆。龚学明在诗歌中回忆自己的童年,回忆关于父亲以及父辈点点滴滴的记忆。对于人到中年的他来说,借助诗歌这一根“拐杖”去往自己记忆深处陈旧而温馨的地带,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体验过程。往事触发了作者对贫穷和困苦的心灵体验,无疑是痛苦的,但回忆强化了对亲情的感悟,无疑又是甜蜜而快乐的。这样一种双重体验在他的诗歌中随处可见。如他在《还原》一诗的开头中写道:“这个村庄荒草环绕/河湾上风声很急/而你没有鞋子”。荒草、风声、鞋子,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空旷、荒凉以及贫穷无助的氛围。这是旧时代的素描,也是主人公多舛命运的隐喻。在中年儿子的笔下,“少年父亲”是一个孤独的异乡人,但同时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智者,是一个用行动说话的劳作者。一生勤勉、任劳任怨的父亲,形象是平凡而伟大的。这也正是“父亲”这一群像的真实写照。

百善孝为先。作者用诗歌为父亲著史,用饱含深情的长短句,将父亲从小到大的人生旅程梳理了一遍。父亲的每一段人生经历,在儿子的笔下,都是诗。乡村教师、灌溉站职工、碾米者、养鱼者、村官……父亲的每一次身份转换,在儿子的眼里,都是稻穗灌浆和木棉开花的过程,是磨难凝结的金色篇章。这些情感凝结的诗篇,宛如是作者用指血抄录的《心经》,读来有一种催人泪下的力量。

在鲁迅文学院新时代诗歌高研班上,《诗刊》主编李少君曾向同学们提过这样一个问题:“知道爷爷的爷爷名字的同学请举手”,结果举手者寥寥。李少君之问,揭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些能让后人铭记的名字,并不一定是功勋卓著的,但一定是有文字记录的。

睹物思人。关于爸爸的一切回忆,诗人皆落笔为诗。“爸爸的衬衫”是羞涩而坚定的,因为“贫困的日子没有长成”;“爸爸的皮鞋”是一生苦难的裸露部分,曾扣紧泥土和冰冷的岁月。龚学明的父亲是幸福的,因为他有一个诗人儿子,他将以诗歌的形式得到永生。

父亲过世以后,诗人对父亲的怀念是深沉而久远的,在他的眼里,“每一粒雪都有名字,我找到了他们”“今天,他们都已归来/我的先祖和人类的先祖/他们都已长着翅膀——新亡者飞行敏捷/远古的在来的路上”。父亲已进入先祖的行列。在父亲去世一周年之际,诗人在冰冷的墓碑上洒下了自己滚烫的泪,仿佛遭遇了一次短暂的遇险,流光了所有的眼泪,差点被俗世迷惑,像走失的星星。在父亲去世两周年之际,诗人感叹,照在父亲墓碑上的阳光宛若神遣,又如同催促,仿佛要抚慰或者唤醒什么。每到父亲的忌日,作者都要赋诗纪念,这是一种何等深沉的父子之情啊!

“从历史中走出我的爸爸/一生皆为婴儿”。是的。对于那些一望无际的先祖群体来说,我们皆为婴儿。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样高远而伟大,必须顶礼膜拜,以祈求他们的保佑和庇护。 纸短情长。《爸爸谣》是儿子写给远在天堂的父亲的信。

《爸爸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当“中年的儿子”唱歌谣给“幼年的父亲”听,那是一个怎样温馨的画面?在《爸爸谣》里,我读出了孝和爱,也读出了阳光和温暖。我们都是寻根者,我们一直在路上。



爸爸谣 父亲 寻根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06-04 卓胜微 300782 --
  • 06-04 国茂股份 603915 --
  • 06-03 红塔证券 601236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