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如何控制信贷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3日 01:01 经济观察报

  哈继铭/文

  到今年8月底,人民币新增贷款达到2.53万亿,超过年初制定的全年2.5万亿的目标。人们不禁要问,央行是否会设立新的目标?今年全年新增贷款将达到什么水平?如果今年贷款突破3万亿,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如何?未来如何控制银行贷款?本文就这些问题谈一些个人观点。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央行年初制定的全年2.5万亿的目标的背景。我国2003年以来经济开始过热,2003-2005年这3年中,年新增贷款分别为2.17、1.58和1.61万亿;贷款余额分别为15.9、17.7和19.5万亿,增速分别为21.1%、14.5%和13%。2006年2.5万亿的贷款目标超过2005年实际完成额55%,也超过2003年15%,应该说是比较松的。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宏观政策必须与国家的宏观发展目标一致。我国年初时制定的全年GDP增长目标是8%。无论是现在还是当时来看,这个增长目标都是远远低于现实的。但是我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制定必须与这个明显偏保守的经济增长目标保持一致,当时广义货币增速和贷款余额增速定在16%和12.8%是与宏观经济目标一致的,并且还留有一定的余地。

  然而,今年上半年GDP增速高达10.9%,超出目标3个百分点(这个偏差太大,甚至大于许多国家的GDP的实际增速)。那么究竟是贷款增速过快导致GDP超目标增长,还是经济增速过快导致信贷突破目标?我认为原因主要是后者。银行贷款在投资融资中的占比近年来不断下降,目前为20%,而55%的投资资金为自筹资金,而且地方政府换届前夕投资冲动强烈,其预算内、外收入也是推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另外,今年全球经济增长良好,令我国出口大幅增长,巨额外汇储备的增长推高货币和存款增速。银行改制后越来越重视赢利,在强大的成本压力下大量释放贷款,即宽货币导致松信贷。由此可见,今年贷款需求和供应都有强烈的基本面和资金面支持。

  我认为,今年剩下的几个月我国货币当局应当努力将今年新增贷款规模控制在3万亿内,这样贷款余额年增长率将控制在15.4%(不考虑核销),但是没有必要公开修改年初目标,除非国家明确修改今年的GDP增速。重要的是控制2007年的信贷规模,使2006-2007年两年的信贷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我认为明年的新增贷款应当小于今年。

  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货币政策的进一步紧缩(包括

汇率的进一步升值,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备金率和利率水平的提高)和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而不是依靠行政措施。外贸顺差和其它外汇流入的增长导致货币和信贷增速过快。要缓解这个问题,汇率需要继续升值调整外贸失衡,尤其是波幅需要扩大降低投机机会。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可以在短期内降低流动性和贷款增速,而利率水平的提高不仅抑制贷款需求,而且提高自有资金的机会成本,从而抑制低效投资。全球许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利率水平在中长期与GDP增速保持一致,而在我国则是相背离的。我国目前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也与公布的物价指数变化背离。无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看,中国的利率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资本账户的开放应当是我国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我国货币增速过快的根本原因是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资金流出主要是通过官方渠道。收益率远低于流入资本的回报,这是中国在补贴外国。一旦私人部门外汇可以自由流出,外汇储备增速将减缓,从而降低货币增速。同时,国内资金面不再过分宽松,市场利率水平也将提高,可以有效抑制低效投资。

  我不认为

人民币升值或出口退税结构的调整会大幅降低我国的外贸顺差。相反,即使人民币继续有序升值,我国在可预见的将来外贸顺差依然很大,因为我国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出口结构与中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趋近,竞争力正在不断加强。但是,关键是通过贸易渠道赚取的外汇,究竟是以外汇储备的形式通过官方渠道流出,还是通过市场或私人部门流出。后一种形式的资本流出将降低升值压力和货币增长,同时使我国巨大的储蓄得到更合理的回报。印度和俄国近来资本账户开放步伐的加快值得我国借鉴。当然,资本账户的开放必须与银行改革的深化齐头并进以避免资金的大进大出。所以我国银行改革的步伐可以迈得更大,包括除了上市和加强发现控制之外还应当实现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深化内部激励机制改革。

  行政调控应当让位于经济和市场手段。用行政措施压制信贷的风险正在增大。目前全球经济增速正在放缓,美国经济日益受到

房地产市场疲软的困扰,这将影响到中国经济。这与2004年全球经济上升周期有着本质的区别。当时行政措施矫枉过正的风险较小——无论怎么调控,强劲的外部需求都将推高中国经济。而在当前的形势下,继续依靠行政措施限制贷款可能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7、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放缓,显示了行政措施调控的效果,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调控成果同时防止过度调控,上述价格型和市场手段可以起到微调的作用。

  (作者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