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都是菜价惹的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 02:51 经济观察报

  哈继铭 吴华/文

  我们认为,7月 CPI 增速的显著放缓主要是季节性因素尤其是鲜菜价格的异常变化导致的,在经济高速增长下,通胀如此之低,只是短暂的表面现象。

  七、八月CPI变化看鲜菜

  CPI增速从6月的1.5%放缓到 7月的1%,主要原因是鲜菜价格在05年和06年7月的异常波动。

  鲜菜是受天气影响非常大的食品。大体的变动规律是天气在秋冬季价格上涨,在春夏季价格下跌,因此其价格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从2000年到2005年的7月,鲜菜价格环比的平均数是-1.8%。7月环比各年有所不同,但除2005年7月外,其它五年均是负数,以2000年-7.2为最小。2005年7月鲜菜价格环比达到5.8%,而2006年7月,我们估算的鲜菜价格环比为-10.0%。两个异常波动使鲜菜价格的同比由上个月的 13.5%剧烈下降到7月份的-3.5%。共有17个百分点变化。考虑到鲜菜在CPI中占有约3.5%的权重。这个总合的效果可以导致CPI同比变动0.5%,这也就意味着,本次CPI增速的放缓基本可以由鲜菜价格的变化来解释。

  那么鲜菜还会继续对CPI产生很大影响吗?影响的方向又如何?我们认为,至少在8月份,鲜菜还会对CPI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方向上则可能是推高CPI同比。由于天气在年内波动具有稳定性,这就导致鲜菜价格环比呈现一种类似“均值回复”的现象。即,如果下跌的季节跌得多,那么上涨的季节就会一定程度上从反方向“弥补”。反之亦然。

  正是由于2005年7月鲜菜价格超常大幅度上涨,8月份鲜菜价格环比涨幅仅为3.6%,远低于2000年到2005年平均水平11.3%。这在客观上导致2005年8月鲜菜价格基数比较低。而2006年7月鲜菜价格下跌幅度远高于历史平均,这可能会使8月的鲜菜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历史平均。两个效应叠加就会使得2006年8月份鲜菜价格同比增速比上个月大幅度上涨,这会推高CPI。

  CPI 增速放缓难掩通胀压力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7月份的低通胀主要是鲜菜价格的异常波动导致的。但我们认为,低通胀下,一些通胀压力着实难以掩盖。

  第一,尽管目前的通胀率低于2005年同月水平,但新涨价因素与2005年相比有增无减。2005年7月,CPI增速为1.8%,比今年7月高0.8个百分点。但两个月的新增涨价因素都是0.2%。并且今年7月份的新涨价因素还被鲜菜价格压低;而去年同期被鲜菜价格抬高。

  第二,CPI中的粮食价格环比涨幅相当大。我们估计,7月份粮食环比涨幅折年率达到7.2%。这是自 2004年5月以来的单月最大涨幅。并且粮食价格环比上涨幅度有持续加速的迹象。

  第三,货币供应变化领先物价变化约10个月。货币增速去年以来维持在18%-19%的增幅,远高于2004 年,预示着今年物价增幅将高于去年的1.8%。

  第四,PPI连续数月的上涨将逐渐传导至CPI。

成品油和航油提价对交通运输费用和燃油支出的压力日益明显。这从7月城市间交通费用和车用燃料及零配件费用同比涨幅可以看出。

  第五,我们发现:中国低估了住房成本,进而低估了CPI。而我们的计算显示,调整后近年来CPI比官方数据高出0.5-1个百分点。

  通胀水平仍将趋势性回升

  宏观上看,在

汇率小幅升值的背景下广义货币供给量增速依然维持高位,这会导致CPI持续回升。

  微观上看,政府将进一步使能源价格合理化,以提高能源效率。因此即使国际油价维持在现有水平,国内能源价格预计仍将进一步上升。包括水、电、天然气在内的公用事业价格预计也将有所上调,以更好地反映生产成本。

  所以,展望年内,通胀水平仍将趋势性回升。

  7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增速为3.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7%,同比增速比6月均微弱上升0.1%。但两个价格指数季节调整后的环比折年率上升幅度依然较大,并且底部似有抬升迹象。

  这两大指数的上涨和全球物料价格持续在高位,企业定价能力较强(美国和中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中供应交货紧张状况进一步加剧表明了这一点),企业支付价格的持续提高等现象比较一致。展望年内,受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依然景气的推动,这两个价格指数走势依然会高位运行。

  (哈继铭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吴华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员)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