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为何举步维艰 须深化改革革除体制弊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 10:00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宏观调控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旧体制的弊端,认识到了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宏观调控进行时系列评论之一 强兴华 粗看之下,本轮宏观调控不仅举步维艰,而且似乎也没有取得理想的预期效果。粮食
宏观调控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旧体制的弊端,认识到了深化改革的必要性。目前,我们正处在新旧体制的交替过程之中。旧的体制一方面还在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包括维护社会的稳定等;而另一方面,旧的体制由于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的要求,已在一些领域与市场经济体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包括社会资源分配权力的竞争等,不断干扰着经济的正常运行,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新旧体制的过渡,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复杂的方面就在于,如何在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之下,改革旧的体制,建立新的体制。而此轮宏观调控恰恰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旧体制的弊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推进改革的必要性。以投资过热为例,多方调控,固定资产投资热度不减,这就使我们认识到,投资过热的根源隐藏在投资体制内部,隐藏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内部。从根本上抑制投资过热,就必须对这些旧的体制,进行深入的改革。而从改革的历史进程来看,只有旧体制的弊端得到了充分的暴露,社会对于改革的必要性才会有统一的认识,而这种统一的认识,正是改革得以平稳推进的重要前提条件。 宏观调控进一步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我们所进行的改革,是一种在保证社会整体稳定前提之下的、逐步推进的改革,是一种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改革。这种方式的改革虽然符合中国国情,但也同时决定了这必然是一种复杂程度极高的改革。在某一特定的时期,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改革的力度应该如何把握,始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此轮宏观调控,在暴露了旧体制弊端的同时,也就使我们更加明确了改革的方向,从而为深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内需不振,使们认识到必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加快公共财政建设的步伐;农民增收遭遇“瓶颈”,更使我们坚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这一方面,正是宏观调控拨开了笼罩在经济运行表面上的重重迷雾,使我们看清了干扰经济正常运行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从而使我们更加明确了改革的方向与力度。 宏观调控为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同样也是改革深化的基础。只有保持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改革才能顺利推进。宏观调控消除了经济运行中不健康的因素,能够使经济运行重新走上正确的轨道,也就促进了发展,也就为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曾几何时,一些人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改革,有可能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殊不知,如果不进行改革,旧的国有商业银行将会不断地“制造”数目越来越庞大的不良资产,将成为不折不扣的社会财富消耗机器。这样的国有商业银行,才是真正的社会经济不安全因素。 不容否认,此轮宏观调控进行到现在,的确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也不容否认,目前的宏观调控所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措施,如加大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力度等,与彻底的市场经济要求,也未必完全相符。但是,宏观调控的方向决没有错误,而两年多来宏观调控在推进体制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更是有目共睹、不容否认的——正是宏观调控使我们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心,即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