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亚洲金融并购活跃 主要目标仍在中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 09:55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袁蓉君

  对投资者来说,没有什么比并购消息更让人兴奋了。伴随着年初以来中国股市的持续上涨以及监管层一系列新条例的推出,中国市场有关并购的传言甚嚣尘上,尤其是向来作为兼并收购排头兵的金融业给人们留下的想象空间更大。6月20日,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在北京公布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虽然亚洲金融服务业的并购活动仍受到监管政策及企业文化
差异等问题的困扰,但由于市场将进一步开放,该地区金融业并购活动在未来5年内将更加活跃,中国将继续成为地区金融业并购的主要目标。

  据悉,这项由普华永道委托经济学人智库进行的调查名为“寻求增长:亚洲金融服务业并购活动展望”,访问了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内130名金融服务业高层人员。

  普华永道企业并购服务部合伙人费理斯表示:“中国的并购活动大幅上升,外来并购交易总额从2004年的24亿美元飙升至2005年的150亿美元;同期的已公布并购交易也从27宗增至35宗。虽然大规模交易不一定会再出现,但投资者对发展迅速的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浓厚兴趣却是前所未有的。”事实上,细心的投资者可以观察到,2005年亚洲所有的大型金融并购交易几乎均与中国有关。

  上述调查显示,有52%的受访金融企业预期会在未来5年内在中国进行并购活动,远远高于以印度(36%)和日本(20%)为并购目标的比例。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复苏和重启IPO,投资者的兴趣已不再局限于银行和保险公司,而是遍及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而且,他们正在试图从政策法规的限制中寻找生机和发展机会。普华永道预计,明年期货与衍生市场的发展以及政策限制的放款将对证券业和投资银行业的并购产生重要的催化作用。正如上述调查结果所显示的那样,这些并购活动背后有着战略意义,即探求被忽略的市场和扩大产品和服务种类,以应对中国日益成熟的金融服务业消费者的需求。事实上,愈来愈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在未获得经营控制权的情况下,对中国大型银行进行着大量的股权投资。但作为并购交易的一部分,许多银行正在协商在基金管理、保险和信用卡产品等领域组建合资公司的可能性。

  普华永道中国大陆金融服务部主管合伙人容显文对记者表示,最大的变化是在中国金融服务业这个监管和文化方面最富挑战性的行业,市场准入的限制对并购活动的负面影响正在不断减少。“投资者对政策限制的畏惧和不满已经比5年前减少了很多,并且愿意直接或通过当地合作伙伴与监管机构进行长期的沟通。虽然这增加了投资者的短期经营成本,但从长远发展看,它无疑为投资者立足中国提供了更有利的基础和强大的潜在竞争力”,他说。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就整个亚洲地区的金融服务业并购而言,三分之二的受访者预期公司会在未来5年内进行大型的并购活动,但高达40%的受访者认为,公司过去在并购方面并没有成功的业绩。容显文认为,在并购中如何实现规模效益和提高效率仍然是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因为投资亚洲通常需要多元化的战略,如直接投资、战略联盟、组建合资公司等。调查显示,52%的受访人员认为缺乏具有吸引力的目标是妨碍海外投资者在亚洲实施并购的最大阻力。另外,并购交易定价过高,监管条例、企业文化差异,被收购企业管理层的抗拒心态等也是并购交易的主要障碍。不过,普华永道认为,投资者争相在中国进行并购的状况证明了其对增长的渴望和对风险的接受。

  《亚洲并购》杂志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亚洲地区的并购交易总额为387亿美元,比前两年有所下降。不过,交易的数目依旧高达194宗,中国的势头尤其强劲,而在过去两年中出现过大型并购交易的日本则逐渐转弱。以价值计算,来自美国和欧洲的投资已经取代本地投资成为2005年亚洲地区并购交易的最大来源。这类外来的并购交易总额超过了230亿美元,亚洲区内的并购交易总额则只有15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亚洲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亚洲区金融服务业高层人员在满足股东需求、取悦消费者和争取成功方面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愈来愈大。容显文表示,企业主管必须密切注视市场的新趋势以及收购和战略联盟的机会,同时力图在实施管理控制权或影响力及挑选合适的战略伙伴之间取得平衡。

  为此,他指出,金融服务业主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为更大规模、更进取的并购、合资和合伙交易作好准备;了解公司的长处,通过并购强化公司的竞争优势;将后勤服务及其他非战略性业务进行外包;不要担心监管存在不确定性,确立并购战略;密切注视能提高营运效率和达到规模效益的机会;确保有适当的风险管理;将并购列为整体发展战略及自然增长战略的一部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