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关注我国铁矿石谈判 > 正文
 

铁矿石谈判败局暴露中国钢铁行业软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 15:20 中国新闻网
铁矿石谈判败局暴露中国钢铁行业软肋

    2006年6月20日,代表中国钢铁企业的宝钢集团与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BHP)公司达成价格协议,精粉矿和块矿价格比上个年度上涨19%。这一涨幅与此前铁矿石巨头们的要求一致,也是目前全球大多数钢铁生产商所接受的价格。中国冶金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李新创表示,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中新社发 井韦 摄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一日电 题:铁矿石谈判败局暴露中国钢铁行业软肋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历经七个多月的艰苦谈判,二00六年度全球铁矿石谈判终于画上了句号,没有话语权的中国钢铁企业被媒体形容为“咬牙”接受了百分之十九的涨幅。这次谈判不仅使中国钢铁业再一次体会了尴尬与无奈,也留下了更多的教训与反思。

  宝钢集团代表中国钢厂二十日与铁矿石主要生产商必和必拓(BHP)公司达成价格协议,精粉矿和块矿价格比上个年度上涨百分之十九。这一涨幅与此前为全球大多数钢铁生产商接受的“首发价格涨幅”一致。宝钢与另外两家铁矿石巨头——

澳大利亚力拓集团下属哈默斯利公司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也已达成同样的价格协议,价格信息将分别在二十一日和二十二日发布。

  二000年以来,全球钢铁产量的总体增幅中,大约百分之七十八来自中国。二00五年中国钢铁产量接近三点五亿吨,几乎相当于欧洲和日本的总产量。

  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始于二00五年底的二00六年度全球铁矿石谈判,中国铁矿企业一再声称要“在今年的谈判中扳回话语权,避免重蹈去年覆辙”。中国商务部也曾表示,作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中国理应对铁矿石的国际市场价格具有更大话语权,中国企业理应在二00六年铁矿石国际定价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然而,这一次以宝钢为首的中国钢铁企业与垄断世界铁矿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三大巨头之间的较量还是以铩羽而归,而且“连朵像样的浪花也没有掀起来”。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整体上中国目前是全球铁矿石第一大买主,但中国钢铁企业数量众多,大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很低,中小企业各自为政导致产能继续扩张,对铁矿石需求“高烧”难退。国际矿业巨头不用费力就能把握住中国钢铁业的“软肋”。甚至就在宝钢代表中国进行谈判时,一些小钢铁企业、进口贸易企业私下与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暗送秋波”。

  分析这次谈判失利的原因,银河

证券研究中心田书华告诉记者,主要是中国钢企参与此类谈判经验不足,日本等国家的钢铁企业能够接受涨价,主要是其中一些大企业拥有铁矿石股权,以及其产品附加值价较高、涨价对他们影响相对不大。而中国钢铁企业的产品附加值普遍偏低,涨价对中国钢铁企业影响较大。

  总结经验教训,田书华认为,首先要调整国内钢铁企业布局,提高企业的集中度。其次,国内钢铁企业要积极参与国外铁矿石股权投资。另外,还要对国内以及国际铁矿石的需求、生产、盈利空间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并进行严密论证,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铁矿石谈判中,为取得合理价格提供充足的理由与依据。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马忠普认为,现在看来最重要的是鼓励中国有实力的投资公司和钢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发展中国家合作开发铁矿资源,多途径拓宽铁矿石进口渠道,降低对三大铁矿石寡头的依赖度。逐步形成国际开发,市场进口和国产矿石比例协调的铁矿石多元化供应渠道。完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