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贷险带来新希望 能否成功转嫁贷款风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 09:50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FN记者 马晨明 6月16日,国内首款学贷保险正式启动。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安财险)针对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和新设计的华安·联合就学贷款,分别推出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和就学贷款保证保险,统称学贷保险。从产品设计上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的投保人为银行,就学贷款保证保险的投保人为借款学生,被保险人均为贷款银行。学贷保险的保障范围
目前,我国的助学贷款基本分为两类,即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自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出台以来,国家助学贷款5年仅发放52亿元。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还贷年限、利息、经办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还款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但实行效果仍难以令人满意,在当年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招标中,多个省份出现流标。教育部今年3月份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5年12月底,国家助学贷款又发放了122.5亿元,发放比例始终未能达到国家要求的20%。教育部同时提示,早期的贷款学生已完成学业,开始进入还款期。据有关方面调查,有近20%的贷款毕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还款违约情况,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开始显现出来。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自2004年后已基本停办。 为什么商业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一直持谨慎态度?仅就银行方面来说,风险大、收益低和操作成本过高是直接原因,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则在于,由于国家助学贷款采取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而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经营主体,两者之间必然会出现政策性和盈利性的矛盾。这种矛盾如果得不到解决,或者操作方式得不到根本性改变,国家助学贷款目前的处境就很难会有起色。记者以为,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华安财险的介入值得肯定和赞扬,这不仅是一家保险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解决助学贷款的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思考方式,即能否通过商业保险保障机制(和其他市场力量的介入),实现利益主体的明确划分,均衡各方面利益,为助学贷款走出新路。 华安财险设计学贷保险的出发点是,希望在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下,用保险来合理转嫁和规避银行贷款风险。其解决方案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转嫁银行风险;通过银行开办华安·联合就学贷款,在就学地集中贷款,变零散业务为集中打包业务,并通过就学贷款保证保险为银行提供保障。其保险标的分别是:借款本金+利息为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借款本金(含保险费)+利息为就学贷款保证保险。据该险种产品设计负责人介绍,从降低银行操作成本和控制风险考虑,投保人一旦投保,保险公司将充分利用国家个人征信系统和学校紧密合作,加强贷前审查、贷中监督和贷后管理,并通过全国教育网络体系、合作协议和相关合作方通力合作,共建违约约束机制等措施严控信用风险;同时,通过联合保险经纪公司的教育行业风险管理服务体系,降低学生在校期间的意外风险,以及借款合同设置还款豁免期、设计各方合作协议范本、规范操作流程和要求等措施,严控失业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发生。华安财险学贷保险产品设计负责人特别强调,信用风险是助学贷款最大风险,必须增加违约者的实行成本,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行相关限制措施。 一直以来,商业银行、学校和学生是助学贷款的主体,华安财险和联合保险经纪的介入,为这个因政策性很强而效益不佳的市场增添了新的力量,也带来了新的希望,其实施效果能否达到多方共赢,能否如华安财险所愿,通过保险启动银行的热情,甚至带动其他业务的开展,还有待于市场的检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