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为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所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 05:52 金时网·金融时报

  强兴华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所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弄不清楚目前中国农村究竟有多少剩余劳动力:资料不仅陈旧,而且过时,大多还不具备必须的权威性。有人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推测,2001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44亿人,但立即又补充说,这是个绝对的静态的数据,没有考虑到出生人口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城市发展对耕地占用和沙漠化
对耕地的吞食等方面的影响。还有一说是,2002年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7816亿人,同样是推测的结果。由此可见,对于“三农”问题的研究,我们的确还有待深入。

  笔者这么关心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原因在于如何为这些剩余劳动力寻找出合理的出路,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农业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又非常有限,因此,看似复杂的“三农”问题,其最为本质的核心,实际上是农业劳动力与资源二者之间的绝对失衡。按照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人均资源占有水平,所能够获得的收入,也就是仅仅能够最低限度地满足温饱而已(也不排除一些地方甚至连这一最低限度也达不到)。因此,只有解决了这一绝对失衡问题,中国的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才会有希望。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我们已经提出了城镇化道路,试图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把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这是一条合理的道路,理由在于中国目前的工业化程度还很低,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而工业化必然导致城镇化,城镇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同样也需要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解决途径也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一是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虽然吸纳了相当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从总量上来说,还远远不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状况尚未发生质的变化;二是这种转移大多带有很强的临时性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转向其它产业;三是这种转移在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同时,又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从长远与大局的角度来看,反而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不容否认,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但并不是全部出路,更不可能是惟一出路。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出路,很有可能就在于农业本身。这一出路简单说来,就是构造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通过向全世界提供最优质的农产品,提高农业的附加值,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食物的最为重要的来源,食物的数量和质量,与人类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展开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已完成了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过程。农村人多地少的状况,为西方国家展开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种农业生产方式有其有利的一面,可以节省劳动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不利的一面也是显而易见的。化肥、农药的广泛采取,甚至

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都有可能对农作物的品质造成不良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单一农作物大面积长期种植,甚至会带来生态危机;而一些不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有时就有可能产生全球性的不良后果,疯牛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实际上,我们要说,农业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其实是西方国家所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这一生产方式的合理性问题,仍然值得探究。

  反观中国的农业,情况正好相反,是人多地少,不具备开展农业工业化生产的基本条件,否则农业会对劳动力产生更大的排斥作用,激化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的矛盾。人类社会发展到目前这一程度,温饱问题总体上来说已经解决,对于优质农作物的需求却有了空前的提高。这些需求的扩大,对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很大的排斥作用,因为这种生产方式,难以保持农作物的天然状态,也难以生产出最高标准的优质农产品。而中国,却正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这一方面大展身手。因此,充分利用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产优质农产品;通过优质农产品,赢得国际市场,并最终达到中国农产品的供需平衡,应该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提高农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水平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这一思路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要落到实处,则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首先,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为农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供基础。提高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已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那么,提高科技自主创新水平的着眼点应该首先放到什么地方?毫无疑问,应该首先放在农业领域,因为农村人口是中国的绝大多数,农业领域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第二,农业创新无论对于中国来说,还是世界来说,都处在最为基础的地位,既有政治方面的重要意义,更有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世界贸易组织香港会议之艰难,农业补贴问题是其中的关键)。第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中国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中国的国情而论,不破解“三农”的难题,其他恐怕都难以谈起。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其着眼点不应该放在农业的工业化生产上,即如何节省劳动力方面,而应该反过来,要放在如何在产生最大价值的前提下,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方面。其实,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为宝贵的因素,如果我们能够创造出这样的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出中国农业劳动人口的潜能,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不仅有了另外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中国的农业更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其次,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生态

农业产业化提供平台。虽然能够生产出优质农产品,但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产品还是变不成商品,优质农产品的价值也就不能得以最终实现。另外,相较于其他商品,农产品的内在品质更加不直观,作用结果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得到有效验证,这就需要用品牌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就必须构建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这一组织从目的上,就是要打破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要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农业产业的价值提升;从功能上,一是要具备市场化的运作能力,二是要具备科技推广能力。

  第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中国、世界两种资源,合理解决中国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容否认,中国人多地少,如何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应问题,一直是我们所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抛弃现有的生产方式,转而换成另外一种生产方式,生产优质农产品,很有可能带来的一种后果就是,产品质量上去了,附加值上去了,吸纳劳动力的数量上去了,但产量却下来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中国、世界两种资源,合理解决中国对农产品的需求。通过出口优质的、少量的、劳动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来换取大量的农产品,实现劳动力与土地的互换。

  要转移而不要流动

  通过向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这一方面,目前主要存在这么几个问题:一是流动的多,真正转移的少。二是即便是那些在城乡间流动的农村人口,也得不到公平的待遇,所取得的收入只是劳动力的部分成本。后一个问题又反过来影响到了中国经济产业的升级,影响到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价格的高低,大体上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但是,在目前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劳动力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仅靠市场的供求关系,是难以实现劳动力的真实价值的。因为,目前的失衡状态不是由市场造成的,这一市场自身也就不具备实现均衡的基本条件。而如果这一市场均衡不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够取得一定水平的报酬,劳动力的转移也就不能够实现。因为农民工的收入,不足以让他们在城市安居乐业,只能被动地接受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廉价劳动力提供者这一角色。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失衡反而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生负面影响:城市既然不能安居乐业,农民工的收入只好返还农村,去用于建设那个注定要被彻底改变的农村经济。这些资金从微观上看,对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可能会有帮助,但从整个宏观的发展趋势来看,却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当从政策入手。在经济政策方面,要致力于改善农民工的待遇,使劳动力能够取得足够补偿其成本以上的合理收入水平,具备在城市安居乐业的经济基础。对于那些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产业,要限制其存在的规模,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税收等收入再分配手段,进行强制性的调节。在社会政策方面,要消除隔绝城乡的政策壁垒,改革户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通过这些政策,来促进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实现。其次,如前所述,通过构建新的农村经济结构,使农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剩余人口的总量,从劳动力供给角度来促进均衡的实现。第三,促进城镇产业升级,改变收入分配格局,为提高劳动力的收入提供合理的经济基础。总之,就现行的政策及其实行的效果来看,如果不做出重大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目的不仅难以实现,中国的工业化也同样难以得到实现,所得到的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一大堆层次极低却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甚至创造廉价劳动力的产业。但是,通过工业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一条道路的正确性却不容怀疑,问题是要实现真正的工业化,实现真正的转移。

  “三农”问题历来是党中央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即将召开,我们期待“三农”问题的解决,能够迈出更大的步伐。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