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2005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 00:41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本报北京3月1日讯 记者章永哲报道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是其主要职责之一。今天,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发布2005年货币政策大事记,对2005年的货币政策大事进行了梳理。 其中,为引进国际债券发行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技术,推进国内债券市场开放与发展,2月18日,发布实施《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国际
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现行年利率1.62%下调到0.99%,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维持1.89%不变。同时,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本次政策调整有利于从需求方对未来资金价格形成较合理的预期。将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纳入正常贷款利率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定价机制。 为化解银行业的长期贷款风险,改善金融业的信贷结构,3月21日,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将分别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 为进一步发展货币市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规范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和交易,5月24日,发布实施《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 为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助于我国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以上货币政策的推出,对进一步提高金融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适时适度调控金融体系流动性,优化信贷结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加快推进金融改革,推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协调发展,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