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美股新闻 > 正文
 

纽交所收购获准 上市突破最后关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 07:44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陶冶

  2月27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收购芝加哥Archipelago电子交易公司一案正式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批准,标志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证券行业并购案大功告成——纽交所成功步纳斯达克、费城、芝加哥和太平洋股票交易所乃至欧亚股票市场之后尘,将自身从一个非盈利的证券交易机构转变为具有盈利性质的上市公司。突破这一最后关口之后,纽交所将彻
底结束其长达213年的传统历史,开创传统融合现代电子的复合交易模式,从而在电子交易领域与纳斯达克形成抗衡。

  此次借壳上市对于纽交所来说,无论是其治理模式的非互助化,还是两家交易所的合并,都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在这一点上,前者的意义似乎甚至更胜一筹,因为自1792年纽交所成立以来,纽交所始终是以俱乐部的形式存在的。该所首席执行官约翰·塞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收购案的成功将标志着纽交所和美国金融市场新时代的开始。作为美国规模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

证券交易所,纽交所虽然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不容置疑,但随着电子交易日益成为业内主流,传统场内交易的高成本和低效率的弊端愈发明显。面对来自以纳斯达克为首的电子交易市场的竞争,纽交所市场份额近年来呈现较大下滑。上市公司中原来有82%的
股票
是在纽交所进行交易的,但塞恩上台时这一比例已经下降至76%,近25%的股票交易已转至其他市场。

  为保持纽交所作为全球最大交易所的龙头地位,在塞恩的极力倡导下,去年4月该所正式宣布对Archipelago的收购意向。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收购不仅会为纽交所带来电子交易新技术,而且会帮助其提升在股票期权、ETF以及债券等新产品市场上的

竞争力和上市优势。

  美证交会是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表批准声明的,此前该委员会审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纽交所如何确保其监管部门不会陷入与合并后的NYSE集团之间的利益纷争中。突破美证交会这一最后关口,纽交所表示将于3月7日完成合并工作,而在合并后纽交所集团公司交易的所有股票从次日起即可正常交易。届时,纽交所的1366位成员将拥有纽交所集团公司70%的股份,平均每个成员将获得新公司80177股股票及30万美元的现金。Archipelago的股东则将根据目前手中持有的Archipelago股份数以1比1的比例兑换为纽交所集团公司股份。

  从去年4月20日这一收购意向公之于众后,伴随Archipelago股价的急升猛涨,纽交所的席位销售价格也空前上扬。在该所去年12月停止席位销售之前,其席位价格已迅速飙升至400万美元。去年12月,纽交所成员及Archipelago的投资者分别投票通过了该并购案。而此前美国反托拉斯监管机构也已在11月份批准该案。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在美国股票市场上交易的所有公司股票和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中,有一半是由纽交所和Archipelago来处理的。合并后,纽交所在继续其传统的场内交易同时,将充分利用Archipelago长达9年的电子交易经验来提升交易效率。据为美国所有期权交易提供担保的期权结算公司称,合并后的纽交所集团公司将成为美国第五大期权交易所,处理全美9.6%的期权交易合同。

  另外,纽交所董事会的监管部门在合并后将变身为NYSE Regulation,成为一个非盈利性质的单独机构。目前这一部门负责监管总资产达4万亿美元的300家证券公司。上个月,美证交会要求NYSE Regulation中独立董事要占大多数,以防备来自母公司的压力。而纽交所集团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可能会包括目前纽交所董事会的9位成员以及来自Archipelago的3位成员。纽交所首席执行官约翰·塞恩将出任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而Archipelago公司原首席执行官杰里·帕特南将担任新公司总裁兼联合首席运营官。

  不过对于监管机构的角色和去留问题,合并后的公司将继续面临改革压力。目前,包括美国最大养老基金——加州公共雇员退休体系在内的一些投资者已经要求纽交所剥离该监管机构。而作为行业内最主要游说集团之一的证券行业协会则敦促纽交所合并部分NASD(即纳斯达克前母公司)的监管功能。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美国证交会批准纽交所与Archipelago并购一案并不会中止各方对于纽交所改革监管部门的呼声。由于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认识到,监管部门越少,其合规成本就越低。在这种背景之下,要求改革的呼声只会越来越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