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 10:32 金融时报

  二○○五年第四季度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06年2月21日

  内容摘要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9.9%,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1.8%。

  200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总量调控,优化信贷结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快金融企业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改进外汇管理,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金融平稳运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过精心准备和周密部署,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7月21日以来,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贬有升,弹性逐渐增强。各类型进出口企业均较好地适应了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宏观看,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表明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明显提高了我国经济的活力和应对改革及外部冲击的弹性。

  2005年,金融平稳运行。货币信贷总量增长总体适度,信贷结构进一步改善,与宏观调控总体要求基本适应。2005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9.9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基础货币余额为6.4万亿元,同比增长9.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3.0%,比年初增加2.4万亿元。银行间市场利率低位平稳运行。年末,外汇储备余额818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89亿美元。12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8.0702元人民币/美元,人民币对美元较7月21日初始调整后累计升值0.49%。

  2006年是实施"

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总体上,当前国内形势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但也应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还可能出现新的问题。一是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调整;二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挑战;三是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对我国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

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增强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进一步改进外汇管理,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一是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二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形成机制;三是发挥"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的作用;四是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五是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六是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
人民币汇率
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第一部分货币信贷概况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金融运行平稳。货币信贷总量增长总体适度,信贷结构进一步改善,与宏观调控总体要求基本适应。

  一、货币供应总量增长总体适度

  2005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29.9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比上年高2.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年低1.8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全年累计现金净投放2563亿元,比上年多投放841亿元,其中,第四季度现金净投放1759亿元,同比多投放815亿元,主要与2006年春节时间靠前有关。

  2005年货币供应量增速基本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于3月达到全年最低水平14%,之后稳步上升,11月增速达到18.3%,是全年最高水平,12月略有回落。狭义货币M1的走势与广义货币M2基本保持一致,但M2增长持续快于M1,M2与M1增速差距有所扩大。M2增长较快主要是因为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外汇占款快速增加,居民和企业通过结汇获得大量人民币资金转化为银行存款。从构成看,M0和企业活期存款占比增长较为平稳,居民储蓄倾向上升及企业存款定期化等因素对M2增长较快有一定影响。

  二、金融机构存款稳定增长

  2005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0万亿元,同比增长18.2%,比年初增加4.4万亿元,同比多增1.0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9.0%,比年初增加4.4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外汇存款余额1616亿美元,同比增长5.6%,比年初增加68亿美元,同比少增29.2亿美元。

  企业和居民定期存款偏好增强。2005年末,人民币企业存款余额9.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比年初增加1.14万亿元,同比少增287亿元,其中,企业定期存款比年初增加7706亿元,同比多增3052亿元;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1万亿元,同比增长18.0%,比年初增加2.1万亿元,同比多增5567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1.4万亿元,同比多增4487亿元;财政存款余额7990亿元,同比增长28.1%,比年初增加1752亿元,同比多增1188亿元。

  三、金融机构贷款平稳增长

  2005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比年初增加2.5万亿元,同比少增563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3.0%,比年初增加2.4万亿元,同比多增871亿元;外汇贷款余额1505亿美元,同比增长12%,比年初增加171亿美元,同比多增4亿美元。2005年人民币贷款余额月均增长13%,月度间增速变化不大,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如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对信贷资金的依赖。

  从投向看,贷款结构进一步改善。流动资金贷款比例明显提高。2005年,企业用于流动资金的人民币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合计增加1.12万亿元,同比多增2694亿元,流动资金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为47.7%,比上年高10.1个百分点。票据融资增加较多,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年票据融资增长40.9%,比上年高12.5个百分点。

  中长期贷款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2005年,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长17.2%,增速比上年低7.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2万亿元,同比少增2012亿元。其中基建贷款比年初增加6175亿元,同比少增93亿元。从投向看,主要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能源、房地产、环境、公共设施和制造业等方面,但投向制造业方面的贷款增速减缓,投向教育方面的贷款增长很快。

  个人消费贷款增速减缓。2005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低1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996亿元,同比少增2331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比年初增加2444亿元,同比少增1629亿元,汽车贷款比年初减少500亿元,同比多减少24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增长减缓,既是多年高速增长后的正常调整,也反映了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在发挥作用。但考虑到消费需求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应对其进一步变化趋势予以关注。

  分机构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其他金融机构均同比多增。2005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增加7621亿元,同比少增2601亿元;政策性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分别增加3379亿元、5965亿元、1832亿元和3451亿元,同比分别多增667亿元、1275亿元、437亿元和817亿元;外资金融机构增加421亿元,同比多增204亿元。

  专栏1:正确认识金融机构“存差”现象

  存(贷)差是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与各项贷款的差额,存款大于贷款是存差,贷款大于存款是贷差。贷存比是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与各项存款的比例,即贷存比=金融机构各项贷款/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978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贷存比呈稳步下降趋势。1995年,我国金融机构开始出现存差,并且逐步扩大。2005年末金融机构存差达到9.2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2%,存量的贷存比为68%,新增量的贷存比为53.6%;分地区看,目前全国各省份均出现存差。随着存差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各种关于存差的观念与认识,有的认为存差是储蓄增长相对过快、信贷增长相对过缓的表现,也有人提出存差是资金闲置和使用效率降低的反映,一些地方甚至还将存差相互比较,将其视为衡量金融对地区经济支持力度的标志。事实上,这些认识并未准确、客观和全面地揭示我国金融机构存差产生的真实原因。

  对总体上出现的存差现象,必须从宏观和整体银行体系全局的角度入手,才能揭示存差产生的一般机制,并进一步理解地区存差的成因。如果从单个或局部银行的角度去观察或分析这一现象,难免会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在信用货币的银行体系中,一国包括存款和现金在内的所有货币都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购买债券等方式创造出来并被企业、个人等社会经济主体所持有的,如果从银行体系整体来看,是先有贷款等资产、后有存款等负债,而不是相反。从资产负债表的变化看,当银行发放一笔贷款时,其资产方贷款和负债方存款将同时等量增加,从而实现借贷相等。发放贷款的过程也就是创造存款的过程。1995年之前,我国金融机构一直呈现“贷差”,这主要是由于银行体系资产结构单一造成的。当时银行体系基本只有贷款这一种资金运用方式,贷款创造出的货币主要由存款与现金发行构成,因此出现“贷差”。流通中现金越多,贷差就会越大。

  1995年,我国金融机构开始从贷差转为存差。此后,存差不断扩大,贷存比逐步下降,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行持有非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总量不断增长。近年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金融产品,而商业银行受风险管理意识增强、资本充足率约束等因素影响也改变了过度依赖存贷款利差收入的单一盈利模式,努力提高债券等低风险权重的资产占比,银行资产多元化程度不断提高。1995年,我国商业银行有价证券及投资占资金运用比例仅为5.7%,但到2005年已达26.1%。从货币创造原理看,银行购买债券与发放贷款具有相同效果,都会派生出等量存款,存差因此加大,贷存比下降。二是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剥离与核销力度加大。不良贷款的剥离与核销会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调整,贷款余额下降,转换成等额的信誉好的有担保的优质资产或等额核销所有者权益,但并不影响负债方存款余额,因此存贷差额会相应扩大。截至2005年末,至少有数万亿元的贷款被剥离、核销或实行债转股。三是金融体系外汇资产增长较快。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呈现双顺差,企业、居民将获得的大量外汇转换为人民币存款,这体现在银行概览上就是资产方的外汇资产增加、负债方的人民币存款增加。由于是以非贷款的形式向居民和企业部门提供资金,因此存差扩大,贷存比下降。四是现金需求增长趋缓。现金投放是抵消存差的因素。随着电子货币和支付手段的发展,我国现金需求增长趋于下降,M0占M2的比重逐年下降,已经从1990年的17.3%下降到2005年的8%。流通中现金对存差扩大的抑制作用不断减弱,这也构成存差较快增长的原因。

  上述分析显示,我国金融机构存差的扩大是银行体系资产多元化的必然反映,符合我国金融发展和市场化的总体进程,也与特定阶段金融管理与银行改革措施有关。银行体系非贷款类资产增长相当于通过非贷款方式向社会经济主体提供资金,这一过程虽然会在形式上引起存差扩大,但并不是资金闲置、使用效率降低和金融对经济支持力度削弱的表现。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占存款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影响一个地区存差或贷存比的因素更加多样和复杂。一方面,地区存差与整体金融体系存差受相同影响因素的支配,另一方面,地区存差又受到存款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的影响。不能简单将地区存差成因归结为某一类因素的作用,更不能简单利用存差来判断金融对地区经济的支持状况。如北京、广东等地区的贷存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广东的情况看,2005年广东省结售汇差额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明显超过上海、江苏、浙江等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外汇占款多是广东省存差占比大的重要原因。北京市是外汇收支逆差地区,但北京存量贷存比几乎是最低的,这主要是由于全国性企业和机构总部多集中于此,大量分支机构资金集中存在北京所形成的。依据存差和贷存比来判断金融对地区的经济支持力度是不全面的,甚至可能得到相反或错误的结论。

  总之,存差并不等于银行资金闲置,存差与金融机构流动性之间也不存在必然联系,通过多发放贷款和引导居民增加消费的方式并不会减少存差。当前,“存差”这一概念已缺乏明确的内涵和政策指向,因此不宜过分强调。“存差”与“贷差”概念出现在计划经济“大一统”的一级银行体制下,当时银行资产方只有贷款这一类项目,负债方仅包括存款与现金发行。在这样的体制下,“存差”与“贷差”在分析资金配置和流动规律时是有一定意义的。但随着我国转入二级银行体制,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存差的形成机制和内涵更加复杂,“存差”概念已失去其存在和作用的条件,很难清晰反映银行资金使用状况,也无法准确衡量金融对经济的影响,不仅容易引起歧义,还容易派生出其他谬误。地方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的根本途径是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而不是试图通过其他方式人为调控存差和贷存比。

  四、基础货币平稳增长

  2005年末,基础货币余额6.4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比上年低3.3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5479亿元,同比少增1127亿元。12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4.17%,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2.7%,股份制商业银行为4.81%,农村信用社为11.28%。全年金融机构月末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在2.99%至4.37%间波动,波动幅度与前两年相比明显趋小。

  五、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保持稳定,境内外币利率持续上升

  第四季度,商业银行1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07%,为基准利率的1.09倍,利率水平比上季降低0.07个百分点,其中,固定利率贷款占比为88.8%,加权平均利率为6.08%,比上季降低0.09个百分点;浮动利率贷款占比为11.2%,加权平均利率为6.02%,比上季提高0.15个百分点。

  2005年第四季度金融机构发放的全部贷款中,实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24.29%,比上季上升2.53个百分点;实行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为26.47%,比上季上升1.83个百分点;实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49.24%,比上季下降4.36个百分点。2005年第四季度,单笔金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略有降低,其中61个月期协议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25%,比上季下降0.64个百分点,比年初下降1.21个百分点;37个月期协议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07%,比上季下降1个百分点,比年初下降1.25个百分点。

  表1:2005年第四季度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单位:%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1] [2] [3] [4] [5] [6]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