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全球财经观察》2005 > 正文
 

陶冬:经济基础瓶颈可能继续恶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3日 16:09 《全球财经观察》

  中国经济也有周期,这一周期的最大制约因素是瓶颈现象。经济增长、投资活动迅猛,造成了基础设施跟不上经济增长的瓶颈现象。我们认为这是促使政府重启调控,将经济由上升周期拉到下降周期的主要因素

  陶 冬(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似乎正在出现反弹。近月信贷银根已有松动,地方上很多去年年中时被迫下马的工业和房地产项目又纷纷重新上马,同时国家经济发展改革委员会过去两个月连续批出的几大钢铁项目和几大化工项目,以及其他大量工业项目也在上马。因此,宏观调控政策在微妙地、低调地但明显地转向,经济也可能重新进入扩张轨道。这可能带来的后果是,在2005年基础设施瓶颈进一步恶化。

  在12月初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2005年的政策思路是保持适当的信贷规模,在具体项目上有保有压。中央希望通过这样一方面控制投资规模,另一方面优化投资结构和效率。这种政策思路能不能成功,我个人有一定保留。从中央来讲,新批出的项目是好项目,是有效率的项目。不过前提是保好项目的同时不好的项目能压下来。但实际上对地方政府来讲,自己的项目都是好项目,未必因为其他项目上马,自己的项目就会下马。恰恰在这种地方主义的思维下,相信有保有压会被解读成“保我自己的项目,要压就压别人的项目”。如果地方都这么想的话,相信没有几个项目会被压下来。现在看来,全国地方上的钢厂中,除了铁本等几家被高调批判的钢厂以外,其他项目又纷纷重新上马。

  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加速周期,投资活动也明显加快。这会带动整个经济活动新一轮的上扬。由于去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的基数非常高,从年增长来看,2005年第一季度未必很快。但是从绝对数值来讲很可能是相当可观的。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基础设施的瓶颈现象会进一步大范围地恶化。多数经济学家和部分官员关注一些月度统计数据的年增长率,但是瓶颈现象并不是根据年增长而出现恶化的。打个比方,一个接近饱和的高速公路的车流量不需暴增30%或50%,只需要增多3%或5%,就可以使整个一条路的车流严重堵塞。因为基础设施达到饱和之后,它的承受能力带有刚性。目前最严重的瓶颈是铁路交通和电力供应。在投资急速反弹、原材料运输需求再度回升下,加上春节客运,相信铁路交通今年第一季度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电力供应在2004年夏天出现重大困难。随着季节因素的消失,电力供求上的缺口略有舒缓,但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改善。经济的反弹,随着新上马重化工项目和电老虎项目的启动,相信电力供求上的缺口会进一步恶化。总之,瓶颈现象在今后一段时间可能成为中国经济木桶中的短板,制约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们认为,瓶颈现象可能是在2005年拉低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可能迫使政府在放松银根之后重新继续调控。在这个问题上,相信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政府在2005年采取主动措施放缓经济增长步伐,以此舒缓瓶颈压力,重新平衡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增长势头,将经济拉回到可持续增长的轨道。但是不排除政府在这个方面做得不够或者做得无效——如果这样的话,经济会在2005年持续高速增长,通货膨胀复燃,瓶颈现象急剧恶化。

  于是可能导致第二种可能,即市场力量在2006年拉动经济走向更大的和更强烈的调整。由于瓶颈产生的供求上的缺口,会导致市场中的一部分力量,如钢厂 、水泥厂 、化工厂等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自建发电厂或贿赂火车车皮等手段绕过瓶颈现象。但是像出口商、农民等则没有能力靠自己力量来解决。这些没有议价能力的、受市场因素制约的出口商和农民受到严重伤害的时候,他们对钢铁、水泥的需求就会急剧下降,最终的结果是钢铁、水泥、化工也卖不出去,导致经济的硬着陆,这是大家所不愿看到的局面。我们相信政府有政治决心、智慧和手段采取必要的和前瞻性措施来制止新一轮的投资过热和瓶颈恶化。但是不排除由于瓶颈恶化导致经济硬着陆的可能。

  经济的发展有周期性现象,这是一个经济规律。潮涨潮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一个经济发展超出自身资源承受能力的时候,会有不同制约因素来放缓经济的增长。一般的情况下有三类因素:第一类是劳动力市场供应不足,第二类是资本供应不足,第三类是基础设施跟不上。中国不存在劳工供应问题,即使最近出现的“民工荒”也只是价格上的调整,不会带来劳工供应的结构性短缺。

  在过去的周期中,资本短缺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不过在最近的一个周期中,资本似乎也不再成为障碍。前两个制约因素相对弱化,使得中国经济上升与下降的周期每次有十年之久,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但是这不代表中国经济没有周期,这一周期的最大制约因素是瓶颈现象。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远高过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但中国经济的增长、投资活动更迅猛。于是出现了基础设施跟不上经济增长的瓶颈现象。我们认为这是促使政府重启调控,将经济由上升周期拉到下降周期的主要因素。

  系列报道:

  改革年的三种可能

  货币政策继续维持偏紧

  经济基础:瓶颈可能继续恶化

  汇率机制:亚洲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05年瓦解

  GDP增长仍受需求强力支撑

  挑战:中国经济的四个隐忧

  税制:改革的最佳时机

  RMB:人民币升值7%

  亚行:给中国的建议

  法律:法律业的四个趋势

  执政能力:公共治理需要法治化

  劳动力:打工者仍将短缺

  能源:能源管理机构亟待改革

  上海:新起点和新挑战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经济基础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