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长仍受需求强力支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3日 16:10 《全球财经观察》 | |||||||||
出口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在2005年都会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支撑经济发展。土地、资金、劳动力,这三大生产要素还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配置,所以宏观调控的任务仍比较重 文| 郑京平(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各方面把关注的目光都投向了2005年,关心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到底会怎么走。在做2005年中国经济运行分析的时候,通过一些分析和研究,我相信,2005年中国经济大的趋势仍然是发展相对比较快的一年,主要基于4个方面的理由。 首先,中国经济仍然处在新一轮较快的成长期,这样一个大趋势没有改变,从2003年开始的这个成长期,其特点是三化加上一个提升。所谓三化,首先是城镇化,我们仍处在城镇化,而且是城镇化比较快的一个阶段。这是一个趋势。 第二个趋势就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指的就是信息产业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渗透,重化工业适度发展,这样一些特征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工业化,尤其是IT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它自身的发展,会推动经济比较快速的发展。 第三个就是国际化。我们国家积极参与全球化环境下的区域合作,国际化分工这个过程仍然在延续,而且我们还在承接有些国际产业的转移,进出口贸易也在不断地增加,特别是其中的加工贸易,发展比较快。我们从前11个月的外商直接投资到位的金额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合同金额增长速度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趋势,分别为22%和30%。 第四个就是居民消费水平仍处在较快提升和较快上升这样一个阶段。由于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000美元,在这个阶段,居民消费的水平是会提升得比较快的。而2004年,居民收入的增长情况也不错,前三季度,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的人均现金收入增长了11.4%,全年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长会创近年的新高。居民收入的提高也为消费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这些是第一个理由,就是中国经济处在比较快的增长期。 第二个理由是世界经济在2005年处在比较温和的增长期,继续在复苏的轨道上运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国际组织的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虽然会慢一些,但仍然是比较快的,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会增长4.3%,比2004年的5%是低一些,但比2000年乣2003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3.5%这样一个水平还是高一些的。 世界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也会达到7%乣8%,所以世界经济大环境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是比较好的。 第三个理由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仍然有利于中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宏观调控现在也逐渐演变成中国所特有的一个名词。严格说起来,宏观调控就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如果按照这个思路,那么宏观调控应该是一个常态,所谓常态就是宏观调控不是一时一事的。 具体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现在的说法是“双稳健”这个大家觉得似乎财政对于经济的支持是否会有减弱呢?稳健的背后,提出赤字规模要略微下降,长期国债的发行规模也略有减小,这两个略有减小,按照需求的角度是会减小投资需求,由于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政策措施弥补了这一块,像减免农业税,整个财政政策明年对经济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 第四,从需求角度看,出口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在2005年都会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关于出口需求,由于中国经济的出口贸易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中国经济在近几年会保持基本平衡或者略有顺差的格局,一个就是加工贸易在进出口贸易的比重超过了50%,外商投资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超过了50%,这两个50%决定中国对外贸易必定会保持一定顺差。消费需求也是由于各个层次的收入都增长不错,我们认为也会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增长速度。 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也会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这个有些先行指标已经给出了我们一些预示,所谓先行指标,一是施工在建规模投资,到前几个月和2003年同期比,它的增长速度还在30%以上,还有就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这个增长速度在前几个月也在20%以上,这些都为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再加上外商投资合同金额的增长速度还在30%以上,也保证明年外资的进入形势会不错。因此,从三大需求的角度来看,我认为2005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比较好的支撑。 当然,中国经济中还存在很多体制性、机制性和增长方式方面的问题。比方说,土地、资金、劳动力,这三大生产要素还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配置,容易造成经济的波动,所以宏观调控的任务2005年仍然面临挑战。 就是因为这些机制问题、体制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基本的生产要素配置还没有完全按市场运行。 本文感谢中国经济50人论坛提供支持 系列报道: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