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全球财经观察》2005 > 正文
 

劳动力:打工者仍将短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3日 16:21 《全球财经观察》

  解决打工者短缺办法:(1)扩大打工者年龄范围,吸引35岁以上农村劳动力;(2)取消住房、教育等歧视性政策;(3)提升工资水平;(4)提高劳动效率

  文|史晓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004年,中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因为这个一直被假定为“无
限供给”的资源似乎一夜之间具有了稀缺性。东莞宣告缺工,温州宣告缺工,莆田宣告缺工,就连对劳动力最不挑剔的新疆棉花农场主人,在2004年的拾花季节里也因为找不到足够的人手,只能看着丰收的田野忧心如焚。

  “缺工”的消息刚刚爆出时,很多人并不相信,认为不过是个别地区、个别工种因为信息不畅而暂时招不到工人。但是,随着各地劳动部门调查报告的不断公布,用工短缺现象的真实面目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实际情况是,这一情景甚至并不限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湖南江西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短缺现象;供不应求的也并非主要是技能型工人,据东莞市劳动局负责人介绍,东莞用工缺口的70%是普通工人。

  2004年9月7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课题组发布《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承认用工“短缺在局部地区客观存在,普通劳动力特别是年轻女工相对短缺。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企业缺工尤为严重。”

  关于用工短缺的原因,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基于对原因的不同理解,人们对未来用工短缺现象是否会持续下去的预期也各不相同。本人认为用工短缺主要是因为农民工的供给受到人口总量的限制,2004年一些偶然的宏观因素则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这次用工短缺牵涉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许多基本方面,所以它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遇到人口“天花板”

  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奇怪的提法,中国有8亿农民(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仍显示乡村人口约有8亿),人均土地只有一亩多一点,相对于4亿人的城镇地区,这应该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储备库,怎么能够说已经不足以供应城镇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了呢?

  8亿农民这个数字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因为它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农村劳动力的储备情况。首先必须搞清楚,这个数字统计的不是在乡村居住的人口,更不是在乡村工作的人口,而是户口所在地在乡村的人口。

  众所周知,在中国严格的户籍制度之下,农村户口的人想要获得城镇户口要么通过考上好的大学,要么通过挣到足够的钱买下城镇地区的房子。而占转移劳动力绝大多数的普通打工者不可能符合这两个条件,所以他们虽然在城镇单位工作,却仍然被统计在“乡村人口”中。要得到比较真实的“乡村人口”存量,需要把这一部分人以及跟随他们在城镇地区生活的子女、家属从“8亿”中减掉。

  那么应该减掉多少呢?直接获取普通打工者人数的准确统计数字非常困难,我们只能根据多方面的信息进行一个大致的猜测。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所提供的资料,2003年11月底全国外出务工农民达到9800万,而且这个数字一直以每年5%的增长率稳步增长。照此推算,2004年外出务工农民应该已经超过1亿。其他统计口径得到的数字更大。

  2004年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26个城市2000多家企业的调查表明农民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59.8%。因为这项调查覆盖的行业和地区范围都相当广泛,所以基本可以相信它代表了整个城镇地区的员工性质分布状况。根据年鉴数据推算,2004年城镇地区就业人员人数约为2.89亿,那么农民工的数量就达到1.73亿。1.73亿包括的还只是在城镇工作的乡村劳动者,而没有包括这些劳动者的子女和家属。如果加上子女家属,“乡村人口”中的伪“乡村人口”不会低于2亿。这样看来,实际的乡村人口不是“8亿”而是不足“6亿”。

  当然,6亿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必须明白这不是一个劳动力的数字,而是“人口”的数字。毋庸赘述,18岁以下的孩子和60岁以上的老人是不可能构成劳动力供给的一部分的(童工不合法)。事实上,外出打工的农民绝大多数年龄在35岁以下,35岁以上的城镇本地人找工作都非常困难,更不用说外地人了。有可能构成农民工供给的也就只有18岁到35岁的乡村人口。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为“乡村人口”的总数为7.84亿,其中13岁到30岁的人口有2.35亿,这一部分人口到2005年刚好在18岁到35岁之间,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死亡,2005年潜在的农民工最多只有2.35亿,这其中还包括了读书的孩子,孕育的妇女(每年约有1000万?2000万),患病或残疾人口等非劳动力,以及乡镇企业职工、乡村服务业从业者等。减掉这些非劳动力和二、三产业劳动力,再减去已经在城镇地区工作的农民工1.73亿,余下的劳动力比例已经非常小了。

  揭开8亿农民的面纱,我们已经看到,农民工的供给的确遇到了人口“天花板”,至少在现在的经济和制度条件下,增长的余地已经显著小于前几年了。

  宏观因素的综合作用

  用工短缺偏偏挑在2004年爆发,除了人口约束的逐渐趋紧之外,宏观因素也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宏观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国内的投资扩张,从而导致对低技能劳动力需求的迅速增加。

  珠三角和长三角一带的加工制造企业往年存在这样一种用工习惯,就是赶一批订单招一批人,订单做完,就把工人遣散,被遣散的工人于是就可以被其他有订单的企业雇用。这样一来,一定量的机器设备需求的总劳工人数就比较少。但是,2004年是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的一年,带动我国的外贸订单激增,企业因没有订单而设备闲置时间减少,那么同样的资本存量吸收的劳动力也大大增加。

  此外,2003和2004两年国内投资扩张速度很快,200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增长17.1%,而此后的2003年增长率就达到30%强,2004年1月?6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31%,其中制造业的增长达到42%。这自然带动对劳动力需求的迅速增长。

  综合这两种因素,劳动力需求增长非常快,如深圳,近3年来对外来工的需求每年增长10%。其他地区,尤其一些刚刚发展起来的内陆工业园区,因为基数小,增长率应大大超过10%。需求的增加,遇到供给增长空间缩小,突如其来的用工短缺就不难理解了。

  对2005年的预测

  一旦明白用工短缺出现的原因,分析它是否能够持续就有了理论基础。要知道2005年用工短缺会不会继续存在,只需要分析关键变量在2005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首先,人口约束在2005年不会得到缓解,道理很简单,因为人口是过去生育的结果,除非大规模的国际迁入发生(这不太可能),实际人口状况与按照过去的人口数字推算的结果不会相差太远。前文我们已经分析过,2005年稍微有一点可能出去(即无非农就业,且身体健康,不孕育孩子),而还没出去的适龄人口在总的适龄农村人口中比例将非常小,不会高于20%,从绝对量上看不会多于5000万。而且这20%中没有扣除种田必需的劳动力。由此看,希望通过农民工供给的增加来解决用工短缺问题并不现实。

  其次,不能依靠宏观因素的变化减少对农民工的需求。国内投资扩张,虽然被人认定为过热,但仍然是国民经济强劲增长的象征和基础,所以农民工短缺难以成为政府实施收缩性的政策的强势理由。虽然如此,解决用工短缺的突破口仍然存在。

  它存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扩大打工者的年龄范围,吸引35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参加到城镇劳动大军中来。因为35岁以上的人口对住房、子女教育,以及他们对土地权利的保留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要吸引他们,城镇要取消在外来人口的住房、子女教育方面的歧视性政策,农村要稳定土地产权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但是企业能否接受大龄员工,大龄劳动力能否摆脱对乡村的依赖仍然是一个问题。所以短时间内不能预期这个方面的措施会起到显著的作用。

  第二个方面,企业会自行调节生产和技术,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因为农民工的短缺,企业之间(或地区之间)的竞争会使工资上升,工作条件改善,这虽然对打工者的供给影响不大,但是对企业的成本会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企业,利润率本来很低,不过5%?10%,同时这些企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成本的上升会给企业的总成本造成很大影响。一些效率不高的企业会因此亏损关门,仍然留在市场上的企业会在技术上动脑筋,以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按照供求规律,如果市场调节没有摩擦,仅仅工资上升就足以瞬间解决用工短缺的问题,不管供给是否有弹性。但是现实中市场调节是有摩擦的,例如由于信息不完全,企业主不能意识到劳动供给面发生的变化,坚持不增加工资,改善待遇,或者即使增加工资之后亏损了,却把亏损当成短期现象,采取观望态度,而不退出市场或者改进技术。再例如,技术更新需要一定的周期,短期内劳动密集型企业还将会是经济的主体。如果这些摩擦足够大,仍然不能预期短期内劳动力需求会有相应的减少。

  综上所述,用工短缺现象解决的速度,依赖于制度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不能排除在即将到来的2005年企业迅速做出反应,甚至反应过头的可能性,但是从常识判断,可能性比较小,所以用工短缺在2005年持续存在的概率可能性很大。

  系列报道:

  改革年的三种可能

  货币政策继续维持偏紧

  经济基础:瓶颈可能继续恶化

  汇率机制:亚洲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05年瓦解

  GDP增长仍受需求强力支撑

  挑战:中国经济的四个隐忧

  税制:改革的最佳时机

  RMB:人民币升值7%

  亚行:给中国的建议

  法律:法律业的四个趋势

  执政能力:公共治理需要法治化

  劳动力:打工者仍将短缺

  能源:能源管理机构亟待改革

  上海:新起点和新挑战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劳动力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