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过去 上海第五根支柱立得怎么样了?

五年过去 上海第五根支柱立得怎么样了?
2019年05月24日 07:32 澎湃新闻

  经济中心的升级:五年过去,上海第五根支柱立得怎么样了?

  澎湃新闻记者 周航 来源:澎湃新闻

  如同系统更迭版本,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正在完成一次至关重要的升级。

  五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了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要求。

  这是继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后,中央赋予上海的又一定位。在很多人看来,科技创新成为新时代主题的今天,这也是关乎上海未来的一大定位。

  五年过去了,上海的第五根支柱立得怎么样?

  科技创新的国家队

  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张江最清楚进度。每隔一段时间,这里就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界的焦点。

  就像很多科技园区一样,张江偏居城市一隅,但在上海经济发展中,它扮演着重要角色,素有中国“药谷”和“硅谷”之称。

  不过,熟悉它的人说,十年前的张江创新多停留在应用层面,原始创新却显得匮乏。

  这种情况正在转变。五年来,随着一个个大科学装置落地上海张江,越来越多的重磅成果在这里诞生,不断登上一本本顶尖国际期刊。

  如果说高楼林立的陆家嘴繁华有目共睹,那么同处浦东新区,张江现在代表了另一种形式的寸土寸金——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科学装置聚集地。

  目前,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达14个。仅其中的硬X射线装置一项,投资就超过100亿,是中国迄今单体投资最多的科技设施。建成后它将像一台超强摄像机,可为分子、原子、电子“拍电影”。

  事实上,上海基础研究能力一直领先全国。早在三十多年前,最早启动建设的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就独占2席。而在后续的发展中,上海也一直前瞻布局。

  上海科技领域的官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全国地方政府中,上海是率先启动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的,大手笔投入,这为后续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奠定了基础。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上海累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854项,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316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纵观科技发展史,基础研究总是起到带动作用,每每重大突破,往往连带着掀起技术和产业的巨大变革。可以说,今天的上海就在积蓄这种变革的力量。

  事实上,这些年,上海也已经开始更多地崭露头角,在一些前沿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三个月前,科技部公布了“2018年中国十大科学进展”,位居前两位的成果,体细胞克隆猴和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都诞生于上海。更早前,十九大报告列举的6项重大科技成果, 蛟龙、天宫、北斗、天眼、墨子和大飞机,上海也都作出重要贡献。

  随着基础科学布局的深入,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上海类似的原始创新将越来越多。

  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上海发布 图

  科创中心的模样

  上海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但又不仅仅止于此。

  倘若生活在张江,你能看到的变化不止华丽装置的落地,有更多的细节都反映出张江正在变化,上海正在变化。

  和北京中关村自发而成不同,人为规划的张江,以前就是传统的产业园模样,白天人来人往,晚上一片空城。因为缺乏生活氛围,有人宁愿住在浦西,每天来回奔波三小时。

  近些年,工作在这里的人感受到了变化。地铁站更有秩序,绿地和商铺多了,相对的,“黑暗料理”不那么受欢迎了。简言之,更像城市了,业态变得丰富,生活更为多样,而不再是下了班没有去处的产业园区。

  上星期,我们专门探访了张江国创中心,看到了崭新的张江。改造不久的办公楼,各式餐厅几乎占据了整个一楼,一间书店迎街整面的落地玻璃窗颇为醒目,而楼顶就像花园一样,铺满绿道。正值中午,楼宇间见缝插针的篮球场上,“张江男”们在尽情跑跳。

  这些都是后天营造的结果。“过去我们只考虑产业的事,很少考虑城市功能,规划落地后,理念有很大的转变,现在增加了大量交通和生活配套。”张江集团副总经济师韩露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他指的是2017年8月上海出台的《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自此张江进入产城融合的新时代,从“产业园”走向“科学城”。

  科创中心城市的模样并没有定论,五年来,上海也渐渐给出自己的答案。

  摊开上海地图,许多个曾经的老工业基地正变身成科创园。如果实地走在这些科创承载区,会有一种类似的感觉,与其说它们是园区,不如说是科技感十足的街区。

  比如在科创重地杨浦区,走进长阳创谷,迎面就能撞见正在巡逻的安防机器人。这里是这几年沪上名气蹿升最快的科技园。园内有一条“独角兽花园大街”,就和市中心的马路别无二致,分布着众多咖啡馆,午后的闲暇时光,可以看到住在附近的居民们坐着在聊天。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除了工作,每个人也需要生活和休闲。将创新功能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融合,上海也正改变自己的模样。

  开放与包容

  空间的更新是复杂的进程,不仅关乎外观,更关乎城市气质和风貌。这也恰能反映出,上海与科技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

  对于上海的科技创新,曾经质疑声众,一直被反复拿来言说的,是它无缘BAT,错过了互联网的风口。

  批评声所指的深处,是上海规范之余,却不够大胆,甚至有些限于古板。多位企业家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和国外的科创中心比,上海对创新的包容度似显不足。

  这种批评不无合理之处,这些年,从高层官员到民间智囊,也在反思上海的问题,以图未来。正如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说,上海不必再纠结是否错过了BAT,但这不意味着上海不要BAT,关键是怎么培育吸引未来的BAT。

  上海的解决办法也很“上海”——制度创新。2015年5月,中央定调“科创中心”一年后,上海发布《关于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

  本质上,科技创新是人类创造性的发扬,需要严谨和坚持,也时常依赖于天才的灵感。上海在做的,正是营造开放、包容的氛围,激发更多的创新活力。

  长达万言的文件,共22项内容,重点是以市场为导向,解决体制机制问题。为科研人员“松绑”,旨在打通创新链条,加速“纸”变“钱”。推动科技与金融更加紧密地结合,是为了帮助科创企业更好融资。打造众创空间,则是降低创业门槛,让“草根”创业成为可能。

  许多改革措施都具有突破性,上海也总擅长披坚执锐,攻坚克难。

  上海市副市长吴清介绍,2016年国务院授权上海先行先试的10项改革举措,目前已基本落地,在海外人才永久居住便利服务制度、天使投资税制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举措。

  他说,在国务院已批复的两批36条可复制推广举措中,有9条为上海经验,占总数的1/4。

  这些也都是有关营造开放、包容环境的经验。事实上,上海现在的优势就形成于历史的开放,“海纳百川”是上海一直强调的城市精神。

  今天的上海,开放之风依旧劲吹。

  在张江的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研究人员刘志军博士指着眼前一台频率900兆赫兹的核磁共振设备,骄傲地告诉我们,尽管它不是国内最先进的 ,但产出是最高的。不仅是国内外的科研人员可以申请免费使用,企业也可以借助它来做实验。

  站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前线,复旦科技园总经理王伟看到了汹涌的创业潮。“这几年体制松绑很快,”他说,以前可能一年就一个老师出来创业,现在可以有十几个,“文科教师也创业,做新媒体、文化研究,这是以前没有的。”

  一周前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再次给科研人员吃了“定心丸”。他说,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让有作为、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名利双收”,吸引更多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对上海来说,当政府退居到服务性的角色,透明的规则和竞争环境,对知识产权的严苛保护,成为了这座城市重要的软实力。

  这也是上海最吸引欢乐互娱联席CEO李薇的一点。 “上海很有契约精神,要么不出台政策,但凡出了政策,都是公开透明,说到做到的。”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除了企业家的感受,一些指标性的数据都说明,上海科技创新驶入快车道,势头正盛。

  相比五年前,上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提升0.35个百分点,达到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翻了一倍。平均每个工作日,上海要诞生1332家新企业,且活跃度达到80%以上。

  重构发展动力

  在接受采访时候,多位初创企业家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资金的丰富、人才的密集和广阔的市场是他们看中上海的原因。

  这其实也是上海打造科创中心的优势所在。而从产业结构变化看,凭借科技创新的进步,上海正在重塑城市发展动力,实现新的转型。

  事实上,近些年上海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始终处在全国前两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稳步提高。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重点产业。在这些重点新兴产业领域,上海的存在感都很强。

  生物医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上海的传统强项,五年来继续保持了告诉增长,产值从近2500亿元增长到3434亿元,年均增长9.9%。这还不包括有望填补16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市场空白的“GV-971” ,目前这款原创新药已完成临床试验并申请上市。

  集成电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上海起步早,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从基础研究到设计再到制造,都有一流的机构或企业。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1450亿元,占全国的1/5。

  最后一张王牌,人工智能。这一公认的风口,在许多人看来未来某个时刻势必迎来爆发期,而上海已瞄准全球最高水平提前布局,几乎已经云集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

  微软、亚马逊、SAP等国际知名企业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华为、腾讯、京东等国内龙头企业设立人工智能创新平台。阿里巴巴、百度等10个创新中心落户上海。

  随着产业的纷纷应用,上海人的生活中也越来越有科技范,小区里有安防机器人,到医院有导医机器人,在养老院有陪护机器人。

  和基础研究的勃发,创业街区的繁荣,新兴产业的崛起一样,这些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机器人,也说明了同一个事实:科技创新正写入上海的基因,塑造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未来。

  (本文来自于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谢长杉

张江 科创中心 五年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06-04 卓胜微 300782 --
  • 06-04 国茂股份 603915 --
  • 06-03 红塔证券 601236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