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公顷、3672公顷、1262公顷,短短一年,上海清理闲置土地的力度显得卓有成效。简单的数字变化背后,究竟孕育着怎样的故事?未来的清理工作又将如何推进?
本报记者 郝倩 冯胤颖 发自上海
6000公顷、3672公顷、1262公顷,短短一年,上海清理闲置土地的力度显得卓有成效
。简单的数字变化背后,究竟孕育着怎样的故事?未来的清理工作又将如何推进?
定义分歧的背后
有关闲置土地的清理过程在上海延续了1年半。从3672公顷到1262公顷,如此大幅度的锐减过程,似乎更多的是源于此前人们对闲置土地定义的不同认定。
事实上,在官方统计称谓中,3672公顷始终被认为是——存量土地而非闲置土地。
2004年5月,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下称“房地局”)前副局长殷国元首次对媒体公布3672公顷这一数据。
“存量土地的概念是指经政府批准而未开发的土地,所谓政府批准即已批准立项、批准施工许可、批准使用土地、签订了土地出让合同,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及时开发。据我们最近的统计,属于批而未用的经营性土地面积有3672公顷。”
“存量土地不等于闲置土地。闲置土地,它的法律概念是指具备了动工条件的,也就是说这个地块已经拆平,已经拿到施工许可证的,但是却没有开发,按法律规定超过一年应当收取土地闲置费,两年以上就应当无偿收回。”
时任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长的殷国元特别强调这3672公顷并非闲置土地,而属于存量土地:“根据我们最新的统计测算,上海有3672公顷是因为种种原因,批了土地,但是还没有具备动工条件的,这些就不能算作闲置土地。”
随后,2004年年中,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公开表示,截至2003年底,上海已经出让但尚未开工的经营性项目用地共有3670公顷。未开工的主因是动拆迁难、资金不到位等,其中因资金不到位至今闲置的土地约有1000公顷。
时至2005年9月,房地局以向媒体传真的方式提供了一份《关于本市闲置土地复核的情况》(下称《情况》)。首度明确了被称之为闲置土地的具体数字:“经核,到今年6月30日止,全市共有未动工建设二年以上经营性土地面积1262公顷。”
据此,可以认为此轮闲置土地清理之后,数字变化的根本原因可能还是源于不同的定义。
而记者通过查阅国土资源部于2004年12月27日颁布的《国土资源部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得知:“本办法所称闲置土地,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超过规定的期限未动工开发建设的建设用地。”
存量土地如何消化
“上海对闲置土地的盘查是年年都在进行,不论开发商现在抓紧开发是否和闲置土地的盘查相关,可以肯定很多企业是在根据对市场的判断分层次开发土地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说。
“我们获得的土地就是存量土地,而非增量土地。”浦东某楼盘的项目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说:从2000年到现在,实际上这家企业一直在获取其楼盘所在土地整个项目建筑面积一共300万平方米,但是土地并不是一次性获取,而是分批取得。每次取得土地都要进行重新评估,到去年4月份时,这部分土地的价格已经和当时的市场价格持平。
该经理坦言: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规避,土地也是其中关键一环。
某港资地产开发商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到香港地区的土地推介十分频繁。根据香港地区经验,土地拿在手里都会增值的,所以就拿了,而且拿了很多,有的土地十分零碎。
“由于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等原因,我们一度对市场的信心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开发上也放慢了节奏。但是我们的土地和大多数香港地区开发商一样都在1992、1993年的时候拿下的。”
日前这家港资企业在加快市中心几块地的建设速度。“之前因为市场还不成熟,而且地块多,现在成熟一块开发一块。”该经理透露说。
中原地产有一份不完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上海的中心城区(主要为卢湾、浦东、黄浦、徐汇、长宁等区)中,已规划好尚未动工或刚动工的楼盘不完全统计就有32个。
而《情况》中也明确表示,存量土地中大约有2100公顷已经开工或者收回调整。
下一步棋子
“市房地部门今年专门召集各个区县房地部门开了紧急会议,让各区县首先自查一下闲置土地。”一位区房地局的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区县房地部门都在针对每一个地块的不同情况,做处理方案的制定工作。
“如果按情况划分,这些地块大略可以分为符合规划;不符合规划;以及在市政规划调整之后,又需要按照新的规划进行土地重新归整等多种不同的情况。现在情况非常复杂,如果是规划出现了变更,调整规划后土地不允许再开工,那么该块土地是否要进行相应的补偿?如果符合开工条件,应将闲置的原因全部摸清楚:是企业自身,还是规划或者拆迁等各方面原因。”
《情况》中还对有关措施作了相关说明:“区县要提出消化闲置土地的办法。”《情况》中举例说:确属动拆迁、规划调整和土地纠纷等原因的,各区县抓紧协调处置,能调整为浦东商品房用地的,由区县统筹调整落实;确属资金不到位和开发商主观原因的,一年以上的要收取土地闲置费,两年以上的将采取政府收回的办法;确属开发商无力经营的,由政府收回纳入土地储备。
“客观来说,土地闲置是一个时间段的问题。”业内人士评述说,从交地的环节来说,即使是开发商已经获取了土地使用权,依然还要考虑到从企业土地中标、签协议到最后土地交付,还有一个不可预知的时间段。
而上海日前还有土地商在做土地转让的工作,过去土地通过协议转让,一些企业手中依然有大量的存量土地可供消化。
相关政府官员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说:目前传出要转让的在协议出让时期出让的土地,大多与这场清肃有关系,例如上海某区的一些土地存在拆迁难,以及早期批租出去的时候是以综合用地项目批租的,有些开发商希望能改变用地性质,由综合用地,或者商业用地改成住宅用地,规划一直没得到批准;这是两个主要原因使得该区的土地有很多的存量可以释出。
相关链接
上海闲置土地成因
拆迁难以实施,这是目前中心城区遭遇的主要问题。
上海早年主要实行生地协议出让,然后由受让土地的开发商支付一笔拆迁资金,委托各级政府所属“项目公司”负责拆迁。以静安区为例,区房地局历年批出的土地,至今尚有十余公顷未正式拆迁,也无法交付房产商开发。
据统计,上海全市已获拆迁许可证的地块中,尚有8万住户未能拆迁。去年以来政府着力推进“拆迁工程”,但全年仅完成1万余户拆迁工作,其中还不包括没有拿到拆迁许可证地块的拆迁户。
城市规划的调整,也实实在在地影响着空置土地的开发。
上海市规划局规划处处长俞斯佳接受《财经》采访时也认为,近年来上海房价飞涨,与2003年写进《上海城市规划条例》的“双增双减”政策有关。所谓“双增”,即增加公共绿地,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双减”,则指减少建筑容量,减少高层建筑。据此,上海将严格执行住宅楼容积率2.5以内、写字楼容积率4.0以内的标准。但此前政府与开发商签署的土地出让协议中,容积率大多偏高。如今政府修改规划,即遭到开发商反对,双方僵持不下,土地也就先自闲置下来。
据统计,上海由于改变规划而未能动工的房地产项目有109个,占地623公顷,占全市闲置土地总量的17%。
土地本身的增加值已超过土地开发的收益。
上海市社科院房地产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张泓铭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评论说,土地囤积现象是存在的——在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土地本身的增值已经超出开发土地的增值,势必导致土地囤积。而对上海而言,土地高度集中在国有开发商的手中,不管他们是否有意,确已享受了土地囤积带来的巨大收益。
此间分析人士还指出,闲置土地之所以能产生“囤积收益”,与长期以来上海都是大面积出让土地有关,一块地动辄几十公顷,造成少数开发商对大批量土地的垄断局面。即便是有实力的开发商,在受让大幅土地后,也绝无资金实力进行一次性开发,往往采取逐步开发的方式。如此,则土地面积越大,开发周期越长;而在这一过程中,土地已迅速升值,开发商已在无形中获利。节摘自《财经》杂志2005年第一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