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热点聚焦 > 正文
 

债市聚焦:债市高位盘旋显低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 18:14 证券日报
  刘藉仁 蒋东义

  周二,国债指数开盘107.35点,在指数下探107.28点后呈单边上扬态势,收于107.40点,涨0.05%。全天成交7.5226亿元,依然处于低位。

  从盘面上看,长期债券有所反弹,居于涨幅榜前列,特别是010213券,涨幅达到0.61%。部分中短期品种也有所企稳,如010210券、010404券等。周一上市的新券010509券昨日平盘报收,成交依然低迷。企业债券也有所反弹,开盘114.68点,收于114.77点,涨0.07%。
04京地铁、05华电等表现抢眼,居于涨幅榜前列。

  债市进入牛皮 预期绷得紧

  交易所国债市场正陷入牛皮市当中,连续阴跌一周后,在大多预期风险出现时,又有止跌现象。一个月以来收益率曲线表现仍然是短期利率没有任何变化,中长期债收益率有所上升。本周二的央行票据发行200亿,中标利率一个月来一直是1.3274%,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一直稳定在1.20%左右。银行间货币市场如此稳定,交易所债市也难有深跌。从长短期利差来看,一年以来2-10年期国债的利差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

  股市在1200点关口止步不前,盘中跳水现象不断,如果就此结束本轮反弹行情,对交易所的中长期债有一定正面影响,周二,在股市下午的跳水中,010107、010303、010213、010504等长期债出现了明显的反弹。

  

石油价格方面,面对飓风卡特里娜造成的巨大自然灾害,20个国家相继宣布动用石油储备来平抑价格。石油价格虽然有短线回落,但是能不能扭转趋势尚有较大疑问。飓风不仅影响了油价,还大大影响了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调查显示市场对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升到3.75%的预期从飓风前的100%下降到当前60%左右。

  如果美联储真的放弃继续加息,债券市场还有大涨。但美联储因自然灾害改变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这只是一个短期意外冲击,对经济中长期影响很小。

  石油问题对亚洲影响很大,近期产油国印尼出现了货币大幅贬值的现象值得我们充分注意,石油高涨减缓了经济增长,石油补贴使财政不堪重负,通货膨涨居高不下,资金抽逃明显,货币出现连续贬值,东南亚又开始陷入了滞涨危机,标准普尔也调低了印尼的主权评级,部分亚洲国家货币也受到打压。

  美国和欧洲相继调低经济增长预期,将使得以出口为主的东南亚诸国雪上加霜。对比一下中国,也有巨额的石油补贴,出口依存度也高达60%,好在还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和较充足的财政收入,通货膨涨不明显,东南亚诸国的困境还未对中国产生实质影响,但是当前

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已远超98年,而且中国汇改已经启动,人民币先升后降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总之市场预期这根弦已经绷得很紧,一旦对人民币预期出现巨大变化,债券市场不可避免会受到冲击。

  转债凸现投资价值

  昨日,可转债受基础市场回调影响表现平平,存续期将近的雅戈转债依然受到资金追捧,涨0.17%,国电转债、南山转债表现抢眼,继续强势上攻。

  从8月初起,国债市场一直受到股市“翘翘板”效应的影响,部分投机资金转战股市,使得现券市场在游资活跃不充分的情况下一直在高位盘旋,抑制了指数向上的空间。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看,债市更多受到宏观面不定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回调压力增大,市场成交低迷,部分资金处于观望状态。对于后市的操作策略,我们建议投资者以防范风险为主,尽量缩短投资久期。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现券低迷之际,转债市场正因为股市的崛起而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可转债同时具备低风险和高收益的双重特点,当股市不济时,转债可相当于普通债券持有到期获取稳定的收益,而当转债具备转股条件时,又可转换成

股票从而进行套利,获取更高的收益,因此本身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特点。目前转债市场特征整体仍以债性为主,但已逐渐向平衡型靠拢。

  从上周数据来看,30只可转债的平均涨幅接近1%,细分来看,涨幅居前的都是偏股型,而偏债型则稍稍落后,其正股股价同期平均上涨2.965%,可见可转债的投资价值也进一步被发现。从近期盘面来看,目前转债市场的低价转债逐渐活跃,丰原转债、首钢转债等都表现抢眼,周涨幅达到10.22%和2.83%,国电转债、招行转债等交投也比较活跃。

  截止周五,市场上到期收益率高于3%的可转债只有西钢转债和桂冠转债两只了。股改即将全面铺开,转债也将迎来更大的投资机会。从后市看,除了市场交投仍然活跃的国电转债、招行转债外,建议投资者将转债配置上向低升水,低溢价的中低价和具备良好基本面的平衡性转债倾斜。并重点关注价格较低、公司在行业内竞争力较强的转债品种,如海化转债、晨鸣转债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