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中美纺织品谈判无碍纺织业大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 11:10 证券日报 | |||||||||
华夏证券 卢扬 由于在原则问题上仍存在分歧,9月1日结束的中美纺织品第四轮磋商未能达成一致。与此同时,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通过其网站宣布,对我合成纤维布(类别620)和胸衣以及其他内衣(类别349/649)实施特别限制措施。
基准期确立上的分歧构成影响谈判结果的重大羁绊 据悉,中美双方在部分原则问题上的实质性分歧直接造成了谈判未能达成最终协议,其中主要是基准期的确定:美方一直要以2004年1月1日到2004年12月31日作为“过去一年”的基准期(以2004年中国对美国纺织品出口额计算约为145.58亿美元),但是由于过去一年纺织品贸易尚处在配额限制下,中方坚持要求应取跨年度的一年期为基准期,中欧协议对基准期的确定就是从2004年4月1日到2005年3月31日(以此为准计算中国对美国纺织品出口额约为163.56亿美元)。 在焦点问题上未能妥协也是导致谈判未果的重要原因 谈判中,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是未来协议配额数量的确定和配额所能涵盖的中方产品数量,在这两点上:此前的第三轮谈判中,美方提出了一个包含35类中国纺织品的名单,并且要求年增长率维持在7.5%。这与中欧之间《备忘录》所达成的10类纺织品和成衣名单以及每年8%至12.5%之间相去甚远,显然为中方不能接受,中方希望减少受限的产品类别和年增长率提高到在20%到30%之间。这两个方面难以弥合的差异也是导致谈判未果的重要原因。 随着谈判的深入,纺织品对美出口的不确定性已经逐渐降低,对美国纺织品出口的高增长将告一段落 我们认为随着谈判的深入,双方的分歧会越来越小,双方的共识会逐渐增减,而谈判细节的公开以及谈判过程的披露也给纺织企业提供了越来越多有价值的信息,纺织行业对美出口的不确定性已经大为降低。纺织企业已经从中欧达成的《备忘录》中得到启示:对美出口的高速增长已经不切实际,企业应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产品结构上来,这对于中国纺织业加速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具有积极意义。 自美国5月份对中国7大类纺织品实施特保限制以来,这些纺织品在中国众多纺织企业开足马力、“抢关”出口的推动下,已有5类产品先后达到美国的封关数量,也就意味着今年这5类产品将不再获准进入美国市场。在蜂拥而至的出口浪潮之下,今年1-7月份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达627.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07%,其中对美国出口金额达106.97亿美元,与去年同比增长68.99%,较1-6月相比增幅下降了2.65个百分点。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类别达到封关数量,下半年对美国纺织品出口增速将冲高回落。预计全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将呈现出明显的前低后高的增长态势,增速在15%左右。 重点上市公司受谈判结果影响不大 上市公司属于纺织行业的“先知先觉”者,无论中美谈判结果如何,他们大多已经妥善安排了下半年的生产计划和出口国别结构,我们既不能忽视出口对其业绩增长的“有限”推动作用,也不应夸大对其业绩增长的负面影响。例如服装行业的龙头雅戈尔全部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收入比重为26.86%,对美、欧等设限国和地区的出口比重约占外销收入的60%,考虑到出口产品毛利率显著低于内销产品,综合起来出口业务对公司净利润的贡献不到20%;由于预料到美、欧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限制措施,公司已经将对其的出口计划及早落实出货,并将下半年的生产重心转移到非设限国和地区上来,有效地规避了经营风险和业绩的大起大落,我们预计2005年雅戈尔将实现主营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19.96%,实现净利润6.15亿元,同比增长10.28%。 今年以来,纺织指数已经跌去了20.31%,较大盘深跌15.66个百分点,股价的下跌已经充分释放了前期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股价向合理价值区间的理性回归之路正在进行中。对于具备完整上下游产业链进而享有成本优势的纺织龙头企业和具备品牌和渠道控制能力的服装企业成为纺织服装板块投资的首选。鲁泰A作为色织布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目前7.8元左右的价格折合动态市盈率只有不到10倍,具备很强的估值吸引力;雅戈尔作为中国男士西服的知名品牌,拥有广阔的销售渠道和深厚的品牌影响力,侧重于国内市场有效防范了人民币持续升值风险,目前3.8元左右的股价折合动态市盈率仅为10倍,有继续上涨的空间。 美欧包括日本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纺织品消费国,亦是我国纺织品主要出口地。随着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的尘埃落定以及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的再次未果,美欧日纺织品市场的新动向已成为中国纺织品企业关注的头等大事。 中欧双方的共同协作将使得彼此都变得更加繁荣,作为欧洲人不应该抵抗全球一体化的力量,而必须适应这一形势,才能在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中取得成功。尽管中国的经济实力可能会引发一些类似纺织品争端这样的分歧,但增进与欧盟的贸易这一更大目标比任何个别争端都重要。 ——英国首相布莱尔在中国-欧盟年度首脑会议上表示,共同协作将使得双方都变得更加繁荣。 这次压港事件尽管给双方带来了麻烦,但也说明,欧盟市场是需要中国产品的,中国的生产商和出口商是看重欧盟市场的。起码在纺织品贸易领域,中欧是互有所求,情有所钟的。 我赞成曼德尔森的说法,中欧经贸关系充满活力,互有所求,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可以实现共赢。而且无论从大的原则还是细节上这个协议都体现了公平合理。 ——薄熙来在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当晚签署纺织品贸易问题协议的文件时候说,体现了“合作、共赢”精神。 中国与欧盟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后,中国纺织品对欧出口赢得了一个稳定的出口增长环境,即便美国对中国所有的纺织品进行设限,依旧阻挡不了今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的良好态势。 在全球纺织品配额还没有取消的时候,美国一向只对一部分中国纺织品设限,如今,全球纺织品配额已经取消,美国产业界还希望政府与中国达成一个对中国所有纺织品实施配额限制的协议,这恐怕很难如其愿。 ——日前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员梅新育认为,在中美纺织品问题上,如果美国想要中国做出太大让步,这似乎难遂其愿。 纺织品问题并不是贸易摩擦。从2005年1月1日全球取消配额制,特别是美国、加拿大等几个设限国取消了对纺织品配额的限制。中国作为配额制成员国,理应享受这一权利,所以中国产品在被取消配额以后,对美国、欧盟的贸易额和贸易量增长非常快,产品价格下降的同时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从以前扭曲的纺织品贸易形式回归WTO普遍规则,向纺织品自由贸易转型。所以中美今年以来在纺织品上发生的纠纷不完全是企业之间的,也和美国政府有关系,因为它并没有完全按WTO普遍规则对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部长张小济认为,应按WTO普遍规则对待纺织品问题 2005年中欧纺织品争端回顾 时 间 具 体 事 件 1月1日 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中国对7大类纺织品加征为期3年的出口税 4月28日 欧盟对中国9类纺织品启动特保调查 5月20日 中国决定6月1日起上调74种纺织品关税 5月23日 欧盟对中国T恤和麻纱启动特保程序 5月24日 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举行谈判 5月30日 中国决定6月1日起取消81种纺织品关税 6月11日 中国与欧盟签署关于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备忘录 6月19日 为稳定纺织品出口经营秩序,中国决定从7月20日起施行《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 8月9日 欧盟委员会允许部分超出配额的中国产套衫和长裤这两类纺织品进入欧盟市场 8月24日 中欧贸易官员就中国纺织品囤积在欧洲多个港口问题在北京进行磋商 8月29日 曼德尔森向欧盟成员国提议,允许超额的中国纺织服装进入欧盟市场 9月5日 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签署了一项协议,就解决中国出口纺织品在欧盟海关压港问题达成了一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