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中国经济长线 外资银行高价入股中资银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 13:40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陈宜飚 香港报道 随着几大国有银行上市步伐加速,越来越多有关外资银行入股中国四大行的消息开始曝光:苏格兰皇家银行将出资总计31亿美元,购入中国银行10%的股权,无论从资金数量还是入股比例,均创下纪录,突破先前美洲银行30亿美元入股建行9%股份的纪录,成为迄今为止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最大一笔交易。
在苏格兰之后,外电披露,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拟出资约30亿美元,买入中国银行最高10%的股份,而且打算斥资14亿美元,购买中国建设银行股权。据悉,淡马锡同意在建行上市前持有该行5.1%的股权,并计划在该行上市时的股票认购中,再花10亿美元购买其股票。 在香港,有分析师认为,国有银行的股份现在还不是由市场定价,这些外资入股中资银行所花代价太大,所付价格远超过现有持股的价值。诚若如此,那么外资入股图的又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些外资入股背后的目的?此外,中资银行在这个过程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它们应该如何抓住机遇? 期许“未来溢价”? 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究竟应该如何出价?里昂证券董事总经理、中国研究主管李慧谈及外资银行的高价竞股行为时,指出这些外资在高价位的时候进来,实际上相当于定了一个坐标。“就国有银行现阶段的质量来看,如果把价格定得太低,就达不到政府的初衷;如果定得太高,而又没有一个坐标来证实和带动,就没有人会跟着进入。”李慧说,“我们的行话:需要有Lost Leader——先亏钱的人,把大家带进来。汇丰和美国银行等实际上正是承担了这种角色,只是它们会寄希望于未来的业务会有所好转,能把原来的付出重新收回。但这些都是下一步的打算,没有哪个外资会目光很短,只看目前是否赚钱,大家根本还是看中中国经济这个长线!”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倾向于把这个问题归结为“会计问题”。他认为,外资入股价格与其所持股份的实际价值确有差异,但对外资显然还是有投资诱因。谢国忠说:“假设外资入股中国的银行时,它们适用的是1.3倍的PE(市盈率),这种出价也许现在看,高过这些股份的价值,但是可能银行在IPO之后,能达到1.5倍的PE,届时外国股东还是非常有利可图的。” 汇丰入股交行很好地说明了这种“财富效应”。一年前,前者以每股1.86元人民币战略持有交行19.9%股份,后又斥资20亿港元以每股1.9港元招股价购入交行股份。如今,交通银行的股价高达3.3港元左右,逾70%的二级市场溢价足以让其他外资银行馋红了眼。 承销的诱惑? 汇丰获得的好处还不仅仅是战略投资者的财富效应。汇丰旗下的投资银行担任了交行的承销商,为此可获得一笔可观的承销费用。由此,已经有人提出,政府可以复制交行模式,以入股为前奏,在给外资一个未来溢价的希望同时,也可以以担任承销商为诱饵,吸引更多的跨国银行“高价竞标”。 李慧对这种做法不置可否。她说:“中国现在上市的公司规模都挺大,盘子大、定价也不便宜,卖起来本身就有困难。例如交通银行,就其现有的‘质量’来说,其定价是很高的。引入在国际上比较获得认可的战略合作伙伴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促销’,促销的同时又能促进管理层的改进。我认为,这种做法在现阶段有其特殊的原因。” 当然,这种做法的一个担心是,战略投资者跟承销商是同一家公司,这种模式会不会使人对于承销商的中立性产生怀疑,或者说,会否引发潜在投资者的多虑。对于这个问题,李慧认为,“很难说!” 她回应说:“或许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考虑,因为它(战略投资者/承销商)其实支付了很大的成本——以交行为例,它现在的定价几乎要比汇丰银行最初的定价还高,而汇丰银行是全球公认的好银行。既然战略投资者(承销商)投入了很大的本钱进去,怎么可能不让它以其他的收入来弥补可能的损失呢?” 李慧认为,在外资入股和承销商之间很难划等号。虽然某些投资者可能担心承销过程中的信息披露方面的公允性,但这种考虑并不足以影响到银行招股。“披露规则本身并不由银行来建立,例如在香港上市,是由联交所来确定的!所以,无论是谁上市,无论承销商在其中有没有股份,都要按照上市地的要求来做。不可能因为做了承销商在披露的时候就少披露一点。”李慧说,“反过来讲,一家银行上市时即便没有外资股东作承销商,也未必就能保证其中立。” 政府担保是双赢博弈? 外资之所以敢高价入股,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是,这些外资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政府担保的要求。淡马锡控股买入中国银行股份时就要求获得风险担保,以免受这家国有银行财务状况突然恶化的影响。苏格兰皇家银行也获得了类似担保。 标准普尔的金融评级师曾怡景认为,外资银行对中国政府提出的担保要求,只是买方与卖方的议价过程,在这场博弈中,卖方是中国政府,买方是外国金融机构,担保只是体现了议价的结果。 国际评级机构对这些外资银行的评级结果,已经反映出这种“高价”交易对交易双方都没有负面的影响,显示博弈结果并没有损害到哪一方利益。 标普认为,外资入股对中资银行有着正面的影响。“如果能通过与外资建立资金合作以及项目合作,对中国银行的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都有裨益。” 谢国忠称,实际上外资要求被持股方的政府进行担保,在国际上并非没有先例。例如,美国新桥投资在1998年买入韩国第一银行时,也要求韩国政府进行担保,即如果韩国第一银行发生坏账的话,那么新桥可以按面值把这些坏账转卖给政府。 “中国政府在对待这些外国投资者时,是把它们与未来国有银行IPO之后面临的股东平等对待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市场会面临一定的复杂性。而且更主要的原因是,在当前有很多人愿意入股国有银行的情况下,估计政府不会给这些外资提供过多的担保。”谢国忠说。 事实上,可以这么理解,在这场颇为复杂的博弈过程中,外资付出较高的溢价,但是获得了政府担保以及更巨额的潜在商业利益;而对中国政府而言,获得可观收益的同时,又成功地借助外资把国有银行推进国际市场,并借助外资的力量对国有银行实施改革。 外资的威胁? “美国银行花了30亿美元在董事局16个席位中才占了1个,怎么可能有控制权?”李慧认为担忧外资威胁是不必要的。 而JP摩根董事总经理、中国市场部主管李晶则对本报表示,“像汇丰入股交行这样的比例来说,可以说它会参与到交行的管理之中。但我认为中国政府也是欢迎这种参与的。一方面,政府可以扩大资本,吸引西方投资者,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这一过程促进中国银行业的改革。” 李晶认为,大多数情况下,政府并没有把国有银行的股份卖给某一单一的外资股东,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国有银行股份过于庞大,单家外资入股可能起不到融资的作用;另外一层考虑则是多元化股东的需求,要让更多有实力的国际银行加入中国银行的管理之中,而分散的好处是,只有当外资联合起来,才能对国有银行实施有效的影响,这样说来,对国有银行的稳健发展是有正面积极意义的。 李慧看法是,不能把外资入股中资银行一味当作想控制中资银行的手段,其实,整个国际银行业因为需要不断地找下一个经济增长点,所以都需要找合适的银行加以投资。外资不是仅仅只进入中国,例如也进入日本、韩国等银行,汉城银行被外资完全收购就是一例。 她承认,任何一个公司进入中国,都会首先判断自身有增长的可能性,但是最终能否实现就很难说了。她认为,即便是2006年之后,中资银行也大有机会。“还是会存在地域上的限制。毕竟中国现有的银行网络已经建立并使用了近60年……由于地域、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外资银行不可能把中资银行全部都吃掉。” 换个角度,即使是未来股权交易变得更开放,也不会使中资银行完全落入国际大行或是国内大行手中。因为各个银行的网络分布都不同、业务侧重点也不同,相互间存在着互补的作用。 李慧认为,中国的银行的下一步不是防外,而是应该进行金融体制的改变。“我觉得这也正是此次股改最深远的意义,只有当这个历史问题解决了之后,才能发挥股票市场应有的融资功能,同时才能减轻银行的负担。” 所以,中国要解决中资银行未来的真正挑战,还要从自身找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