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年俗”】网络拜年成主流 互联网让过年有“玩”头

【互联网+“新年俗”】网络拜年成主流 互联网让过年有“玩”头
2019年02月07日 15:13 中国网信网

    拜年,是中国人对逝去岁月的送别,更是对未来生活的预祝,已成为了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拜年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推陈出新。伴随微信软件受到大众的欢迎与热捧,短信拜年、微信群发新年祝福语曾经风靡一时,近年来短视频、小程序、人工智能产品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新时尚,也给拜年融入了新的元素,让过年越来越有“玩”头。

    突破空间阻隔 “短视频”拜年成风潮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对人们心灵的洗礼。古往今来,回家过年就像一块永恒的磁铁,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总有一些人过年无法与家人团聚,而今借助移动互联网,回不去的游子也可以和千里之外的家人在线视频,弥补了不能与家人团圆的遗憾。

    面对手机镜头,录下新春祝福,将拜年视频通过电波发送给家人。这种有声有色的形式,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家庭团聚的温暖。相比于文字和图片的祝福,通过短视频拜年不仅突破了空间的阻隔,让心与心的距离更加贴近,更让人们通过“面对面”的拜年问候,唤醒更多的春节记忆,让年味和温情弥漫。

    不论是作揖行礼、还是玩笑逗乐,用短视频的形式寻回春节的仪式感,用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移动互联网让拜年习俗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形式灵活样式多社交平台成送福主渠道

    如何让你的祝福在几百条、上千条信息中脱颖而出,给朋友留下深刻印象、美好记忆?在朋友圈,纯文字的祝福已经不好意思拿出手了,现在的拜年信息,需要更多的创意,才能烘托出节日的喜庆。

    近几年,以微信为主的社交平台逐渐成为春节期间拜年信息发送主渠道。据微信官方发布的2018年春节期间数据显示,共有7.68亿人选择使用微信红包传递新年祝福,微信消息发送总量达2297亿,朋友圈总量达28亿条,音视频通话总时长达到175亿分钟。

    这些拜年信息大都会配上了太阳、鲜花、绿树、笑脸等内容,更加用心的朋友,会利用微信中如“春节定制表情”“拜年贺卡”等小程序进行定制,让拜年信息可以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网络拜年已部分取代了传统的登门拜年方式,且越来越受欢迎。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软件的兴起,让送福有了新渠道,让人与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手段更加多元。其灵活的应用和新颖的创意,为拜年这一春节传统民俗增添了新生机和新活力。

    传统融合新科技 “智能春联”成爆款

    贴春联辞旧岁,是春节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但买春联常常出现“撞衫”现象,自己写却非所有人可为。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创作春联的“智能春联”H5小程序应运而生。网民只需搜索“智能春联”,打开H5后输入2到4个关键词,一副量身定做的春联便可立即呈现,如输入“不忘初心”,“智能春联”会送上一副“只子初心皆喜气,一家好梦尽春风”的美好祝愿。这些个性化春联既可生成图片展示于朋友圈,又可作为拜年时的祝福发送给亲朋好友,让拜年玩出自己专属的味道。

    “智能春联”的推出不仅可以让大众体验“定制化春联”这种新贺岁形式,同时也让大众以一种更新颖的形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也是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的一种表现。

    从脚步丈量到指尖飞舞,从笔墨纸香到人工智能,人们运用新技术采用新方式,将拜年“玩”出新花样,不仅是新时代年俗的与时俱进,更是新时代中人们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的缩影。(中国网信网 纪静编辑整理)

(本文来自于中国网信网)

拜年 春联 信网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19 西安银行 600928 4.68
  • 02-13 华阳国际 002949 --
  • 02-13 七彩化学 300758 22.09
  • 02-12 威派格 603956 5.7
  • 01-30 立华股份 300761 29.3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