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四: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与创新

分论坛四: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与创新
2019年05月19日 12:56 新浪财经

【金融315,我们帮你维权】近年来,银行卡盗刷、信用卡纠纷、暴力催债、保险理赔难等问题层出不穷,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黑猫投诉

  新浪财经讯 5月18日消息,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核保师王玉玲 、保尔森基金会高级顾问兼绿色金融中心执行主任孙蕊、浙江江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庆国、湖州银行副行长方锋杰、江苏银行公司部总经理助理兼绿色金融部总经理董善宁、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程达明等嘉宾出席了下午的分论坛,并围绕“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与创新”这一议题展开研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为该场主持人。

  以下为发言实录:

  主持人:今天很荣幸我可以主持论坛四,是关于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与创新,刚才大家在上一个分论坛一听了很多关于地方绿色金融试点,我是非常认真听了,而且我对于各个地方他们所做的创新,有些我也是深度参与,也是学习了很多。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专家事实上都是来自金融机构,他们主要对于怎么样服务于实体经济,怎么样促进产业的转型,做出了诸多的努力,大家如果关注绿色金融的话,2016年8月底,原来的7部位出台的指导意见,我们可以看到从信贷、债券、保险、基金等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非常多的指引,今天几位专家分别来自信贷、保险、基金领域。

  我们时间比较充足,我会问三个问题,第一个在座的各位都想了解,从你们的领域角度,有哪些创新,比如王总的绿色保险,我们知道范畴是方方面面的,有很多方面,我们想请你介绍一下。

  王玉玲: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作为来自保险板块的副秘书长,压力非常大,每年都要推动创新,刚才听了上个分会场,来自金融示范区的各个领导的发言,我还是非常欣慰的。每一个嘉宾都提到了绿色保险,如数家珍,在推动这些保险创新的时候,这些地方领导给了非常大的支持,这里也表示非常感谢。在整体推动我们绿色保险发展的同时,其实我们每年都在做探索,做创新,这也是责任使然。2018年我们在推进新的保险创新,尤其结合各个示范区的需求,做了几款新产品,今天给大家介绍两款我们认为最新的,还在打造样板,没有完全去推广。

  第一款就是今天上午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提到的,我们在北京市朝阳区推出的绿色建筑性能保险。保险创新要从每个行业的需求出发,绿色建筑行业的痛点是什么?我从为什么、是什么、发挥什么作用几个方面跟大家讲。首先这个行业的痛点,建筑行业大家都知道,能源消耗大,与工业、交通一起属于“能耗大户”。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在国际和国内呼声都是非常高的,怎么做这件事情,从研究的角度去梳理,发现这个行业的痛点还是很痛的:一是我们的绿色建筑到目前,拿到设计标识的居多,即“纸面的绿色”,在拿到设计标识的项目中,只有5%-7%的项目取得运行标识,即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换句话说,绿色建筑的设计性能与实际运行的性能之间存在错配。二是银行针对绿色建筑项目发放贷款资金,项目拿到设计标识后,银行将这笔贷款认定为绿色贷款,而项目最终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无法保证,也就是说,绿色信贷发放与绿色建筑的性能认定在时间上存在错配。基于上述痛点,我们设计了一个产品,得到保尔森基金会的支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们保障绿色建筑设计标识星级和运行标识星级之间的偏差风险。其核心是我们引入了第三方机构,进行全过程的风控服务,保证项目能够按照设计的标准去完成。如果这种情况下还没有完成,保险公司就要进行赔偿。这个产品有几个作用,第一个是事前增信增进,第二个是事中风控服务,第三个是事后损失补偿。

  第二个产品是我们在广东花都区推出了过期药品置换的绿色保险。过期的药品危害大家都清楚,一个是危害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土地,我们的生态,第二个是对人体的伤害,对弱势群体造成二次伤害。基于这个痛点政府也在发很多的文,要求药企、药店有义务回收这个东西,谁去做这项工作,药企是没有动力的,个人消费者也是没有意识的。我们看到一组数据,我国大概有78%的家庭都有小药箱,但是很少人有定期处理小药箱的习惯。我们也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运用保险的机制,消费者在药店买药的时候,出那么一点点的钱,甚至不出钱,由政府和药店来买单,你的药如果没有吃完,过期了,可以到合作药店享受优惠置换服务,相当于拿到一盒新药的代金券,用这种激励机制进行过期药品回收,药店回收以后,我们监督送到政府的无害化处理单位,保障形成一个闭环,使它不再污染我们的环境,不再伤害我们的人体健康。我们为什么能做到这点,是因为有一个合作的第三方互联网平台,通过科技的手段,让整个过程变得很简单,很便捷,而且能够完成闭环的监控。

  主持人:谢谢王总,两年前我们当时正好跟保尔森基金会一起做的研究,印象非常深刻,保尔森专家说非常痛惜,政府拿出最多的钱支持绿色建筑,很遗憾的就是它就是停留在设计图纸的阶段,后期是不是真的绿建,运营之后能不能实现环境效益,事实上是难以最终的,当时思考了很久,如果把保险产品引进来,可能会解决这个问题,后来人保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而且已经实现了,包括你说的第二个,保险能够解决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湖州银行做了很多事情,您也给大家介绍一下在绿色信贷产品,以及其他的跟银行相关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服务。

  方锋杰:湖州银行是一家地方法人机构,区别于其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有天然的创新优势,第一是独立的法人,第二个是数据库就在我们这里,现在所有的产品创新,离开科技,离开数据库都很难做,但是其他的国有银行要一级一级上报,不可能为区域的情况进行产品升级,难度就比较大。湖州银行有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去做这方面的创新和探索。特别是针对湖州绿色经改试验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一直在先行先试。今天简单的给大家讲四个方面:

  第一,绿色信贷。我们根据大数据、人工智能跟主要的互联网巨头公司进行技术支持,把所有的数据接到我们这里,工商数据拿到了,还有个人征信数据拿到了,然后对它进行建模、数据分析,这样对于我们区域内所有的企业,我们进行实时的排名,第一笔贷款15分钟就可以通过手机发放出去,如果是第二次发放,3分钟之内就可以,短短一个月之内,有3亿多个贷款发放出去,我们对贷款的发放,最重要的监测,如果有环境污染我们一票否决,我们完全是信贷,效果还是不错的,客户的体验感非常强,265×24小时都可以进行。

  第二,我们是一的绿色贸易伙伴,我们江浙地区有大量的民营企业走出去,比如孟加拉,他的服装面料都是我们江浙地区,百分之七八十的都是出口到孟加拉。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孟加拉的贸易利差,而且主要是跟中国的贸易利差,我们银行参与进来,他们总共有48家银行,不管大小、国有和私营,我们已经和38家建立了联系,很多的业务通过我们这里。现在已经延伸到全国各地,实实在在的推动这一块。我们重点要求跟这些企业,我们有约定,重点是绿色,比如当地的企业出去是垃圾发电,他们那边的发电能力很差,把这个企业走出去,哪怕是服装面料,我们要达到中国的标准,我们下一步有“一带一路”走出去贸易绿色机制,做的非常好。

  第三,我们湖州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美丽乡村标准的建设者,美丽乡村浙江已经进入2.0、3.0,美丽乡村是整个区域要全域进行,把一些住宅全部集中化,把宅基地整治,通过这些土地指标的置换,整个进入规划,老百姓把节约出来的土地,通过市场化的交易转出去。

  第四,我们之前也介绍了,绿色园区,当地有一个50%以上,全中国的童装都是在这里生产的,形成了完整产业链,传统的印染印花都是污染企业,高排放企业,这些产业又离不开怎么办?在这个基础上,把这些园区,把这些小微企业集中在一个区域,大幅度的减少了排污,二氧化碳排放等等。

  主持人:谢谢方老师,去年我们曾经去湖州银行做过调研,特别对提到的绿色园区有深刻的认识,确实解决了当时小散的纺织印染行业,他们入园,园区里面又解决了排放的问题。可以提一个小小的建议,注意到您说的绿色信用贷款,除了说环保的一票否决,对他们的绿色效益,我们发放贷款能产生多少绿色效益,未来可以做相应的统计,这样在统计绿色信贷的时候,绿色效益能实现多少,也是一个很好的数据,能够来做支撑。徐董事长是农商行的代表,请您分享一下。

  徐庆国:非常感谢绿金委对基层小行的关注,听了前面的论坛,也看了会前的材料,我们一家小的法人机构,我们也在斯卡,考虑我们一个小行怎么做我们的绿色金融创新,当初在思考的过程中是怎么想的。我是农村出生,农村有一个禁山的概念,不让你进山砍柴,但是没有办法,还是会偷着砍,只要先把老百姓先富起来才能提这件事情,第二个每个老百姓对绿色追求是有需求的,生活水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会追求这些东西。考虑到这些方面,结合本身的实际,我们认为我们只有引导老百姓的行为发生变化,才能真正的转换成对整个绿色的共性。又加上我们地方的小法人机构,我们占市场份额的40%,我们服务了61.9万的老百姓,其中80%是到我们这里有金融需求,授信了40多万户的小额信用,发放数量是40多亿。我们完全有义务或者有能力去引导这些老百姓真正的转变他的行为,又加上我们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一定要提升绿色支付电子化的替代。

  具体做了哪些呢?一个是找到当前能做的事情,第二个是绿色交易,客户交易数据在我这里是完整的,第二个绿色出行,公交,地方县级区域里面,基本上我们的公交可以参与,特别像江山这个地区,我们江山的自行车还是农商行跟一家机构共同投资的,还有垃圾分类,绿色交易、绿色出行、绿色生活三个维度去建这个模型。当时做这个模型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有哪些标准,最后在网上找到了,北京碳交所有一个碳排放标准,我们拿过来做参考,拿过来用。

  第三个我们觉得要从他们感兴趣的点入手,我们开发了一个微信小程序,每次绿色行为都可以产生积分,我们为了增加积分,用一些环保金融小知识,答题过程中就拿到了积分,第三个积分拿到以后可以兑换一些小礼品,我们作为农村商业银行,某种程度上支持基层的,实际上我们是地方的法人机构,我们的一些商家会贡献出一些权益给对方,引起大家的兴趣。

  第四个,我们好多是城区的人,我们农村的人,每个村之间会对比,每个个人的绿色积分,以颜色相比。

  第五个是我们有天然的优势,我们有90多亿小额信贷,我把你的积分和小额信贷授信的额度相结合,这个是正相关的,现在拿出来是每一分一块钱的征信,通过五个方面把大家的兴趣集中起来,首先我们上线了10个月以来的云闪付(音),线下是什么情况,我们统计了减碳的排量,这个期间吸收二氧化碳是非常客观的,实实在在的数据上取得了进步。第二个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肯定,我们副省长专门来调研这件事情,我们1月6日,政府向国务院专报的形式专门报告。两会期间政协报有一版专门介绍了我们的经验,我们不是太高大上,从某种角度来实实在在的做出了我们地方的贡献,长期的努力一定会取得成效。

  主持人:我们平常在谈绿色信贷的时候,更多的关注到资金是流向了银行,主体占的更大的是小微和个人,尤其像农商行,把个人碳账户,从改变个人消费者的行为来推动整个绿色消费,做出了非常大的成绩,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可以把江山农商行的作为案例推荐,也希望在其他地方推广。

  董善宁:我坐在这是羡慕的心情,为什么这么说?有两位在绿色经改区,另外是咱们的王总和程总都是全国性的机构,在经改实验区也有相应的政策作为抓手进行创新,江苏银行的定位可以说比较尴尬,我们作为一个以江苏省,北上深圳、杭州这样一个区域性的银行,我们能得到的政策环境是几乎没有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同时我们既要顾省内,又要兼顾省外的政策引导环境,我们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我刚刚回国接手这一块的时候,领导给我的期望很高,我之前做了一些研究,第一感受是真的很难。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江苏银行两年来,我们建立的绿色产品体系,分为四个板块,一个是绿色基础信贷,第二个板块特色化产品,什么意思?所谓特色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怎么降低成本方面,另外一个是怎么应用好政策性的负面资金池,两个维度进行特色化的产品设计。第三个板块是权益类产品,第四个板块就是绿色投行类产品,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等,包括正在考虑的绿色理财产品。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特色化产品这块,去年江苏省由环保厅等九个政府部委联合推出的绿色发展实施意见,它最核心的创新点就是利用环保专项资金做风险分担池,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银行给一些风险较高的,或者净资产技术服务类公司提供服务,最高的时候能够达到70%,相应的会在融资利率方面我们会有助于倾斜。目前在跟三家银行合作,从去年10月份开始,目前全省一共落地了126,我们行做了差不多70%,入环保厅库的金额是12.9亿元,投放的金额是6.7个亿。

  第二个特色化产品是绿色供应投资,实际是一个信托,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它是一个集合信托的产品,一个是财政部的发展基金,他们出资50%,他们的资金是下浮20%左右,另外一个是我们行,我们行也是出了50%,我们行承诺,资金的成本是不高于20%。目前已经审批通过的有7个项目,融资额度是6.5个亿,申报的项目是19个,申报金额是11.1个亿,做一块差不多是25亿左右。

  还有两个产品是刚刚落地的,绿票通(音)业务,绿色企业,主要是以票为主,目前我们在北京和深圳分别落地这么一个业务,金额也不大,深圳是800万,北京是500万,目前来说还在试点,我们在两个地方都入了当地人行的库,我们下一步会逐渐的提高这样一个合作项目。

  我觉得我们江苏银行的特点,我想主要是四个,江苏另外一个创新方面的思路,把客户的环境与社会风险信息逐步纳入到我们的授信过程当中,这是从风险的角度进行创新的思路,目前还没有落地。

  主持人:董总一点都不用尴尬,如果你能够做得更好的话,他们就会尴尬了,每家机构都有自己的创新,都是可以互相学习的,江苏省政府出台了非常给力的支持政策,也是值得其他的省市学习。

  程达明:刚才听了银行和保险的,介绍了各自在绿色金融方面,利用自己的产品优势,服务经济的经验,都是非常实实在在的,推动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绿色产业事业发展的这样一些工作中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我们做证券行业始终在努力的利用自身的特点和自身的产品优势,在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证券行业的特点更多是直接融资,包括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始终在推动,加大力度拓展直接融资的比例,我们证券公司用几个主要的产品,最核心的债券,第二通过股权融资、股本交易等等,直接对接资本市场,直接将资金引向有绿色需求的企业。

  发展最快的就是绿色债券,我们证券公司在这个环节中作为资本中介的作用,我们公司在过去的两年,从2017年到现在,累计承销的绿色债券12支,发行规模有280亿,整体规模上我们能够看到是一种批发的规模效应,通过直接对接资本市场,将大规模的资金集中的,一次性提供给绿色金融融资方,做过江苏银行的绿色资金债,广州发过50亿的绿色金融债,发行效果非常好,绿色金融债稍微不一样,这个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对接,向咱们的资金媒介,商业银行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而且成本比较低,广州银行固定三年期3.6的利率,还是非常低的成本。当时发行的过程中,第一个前期也是广州银行自治不错,前期做了大量的市场推介工作,同时我们相信在这个过程中,绿色债券所配套的相应的政策优惠,包括可以作为央行质押品等等这样的一些配套政策,也推动了投资者踊跃的认购,在这个产品上不断的,大的创新,小的创新,小的创新政策也推动了绿色金融债的产品发展,广州银行这一单认购的倍数达到2.5倍。最终实现了相对比较低成本的发行,江苏银行的成本非常低,通过大规模低成本的债券发行,给绿色金融支持实体企业提供了非常充足和有效的弹药,融资效率和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效率上还是非常高的。

  另外一个,除了绿色金融债券是给银行,通过银行,向银行融资,银行通过资金,通过绿色信贷放出去,同时绿色债券可以通过资本把钱给到企业。我相信绿色金融的创新和发展和中国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中国债券市场的近十年来快速的发展,给中国绿色金融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土壤和充足的弹药库,证券公司来讲还是非常有信心,能够利用好背后充足的资源,一个非常丰富的大的金矿,利用好手中绿色金融的工具,把绿色金融产业和绿色债券继续往前推。除了发的比较多的绿色债券,包括证券公司在上个月刚刚签署了绿色投融资原则,这个是相对宽泛的原则,对我们后续不仅仅限于债券发行,对并购等等各个方面都会起到推动和鼓励引导的作用,股本金未来通过IPO,通过并购也好,股本的资金如果能够更大规模的进入到绿色产业里面来,它的资本金加上未来它能够带动的杠杆陈述来讲,对绿色产业的发展来讲就能起到一个更加高效的作用。我们证券公司也是在不断的努力,用好成熟的工具,拓展好绿色金融的渠道。

  主持人:刚刚完成一个研究,绿色证券相比普通证券来讲,是不是真的有优势,我们为什么发绿色证券,我们要做绿色评估,融资成本确实是相对来讲比较低,尤其在境外发展,这个成本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我们也是希望大家回去鼓励各自所在的区域,多多发绿色债券,使我们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越来越多。

  各位专家都已经就本单位在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做了介绍,整个绿色金融发展的这么几年,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整个金融体系之中各种产品的规模占比来说,事实上还是比较有限的,这个其实就说明我们整个国家在推动绿色金融,金融去支持绿色转型还是有问题的,请各位专家,你们在实践操作之中,不管是从政策也好,还有自身也好,以及你们的客户也好,到底有哪些问题存在,就这些问题也许有比较好的解决办法,进而推动更多的创新。

  王玉玲:我是比较喜欢讲问题,我有一个观点,任何事情的顺利推进,首先要解决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刚才给大家推荐的两款产品,仅仅是一个小样,在一个两个地方落了地,一单两单落了地,大家很兴奋,新产品出现以后,政府搞了很隆重的仪式,很重视,其实我都没有去。我的观点是什么呢,我说只是一个小婴儿,他刚刚出生,要真正的茁壮成长起来还需要很多东西,真正的可持续、可复制还需要一个制度设计,如果一个城市做了制度安排,可能我会请很多领导站这个台。最难的难点对我们保险来讲,保险是一个制度设计的纽带,它的机制是最终的风险兜底,各方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它的茁壮成长是离不开整个制度设计环境的。包括我们的绿色建筑,其实需要五方互动。政府这方面的要求,比如说政府在做土地招拍挂的时候,提出来在我这个区域建设绿色建筑,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提出来要发放多少绿色建筑领域的绿色贷款,银行在提供绿色贷款的时候,可以要求开发商,在条款里面写出来,要确保绿色建筑的性能,保险就可以供给这么一个产品,第三方机构也过来帮着我们做好各个环节的风控,最终才能确保绿色建筑性能落地。五方联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二款产品,过期药品回收在政策方面存在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发文要求药店或者药企,有责任和义务回收这些过期药,另一方面不允许药店存放过期药品,建议对政策进行调整。

  主持人:方行长有没有同样的体会,绿色产品的创新也只是示范性的,还有面临其他的问题。

  方锋杰:绿色金融要真正的批量化,大家都认可,关键要实现可商业化,可持续,怎么做这个事情?在这方面是不是可以建议像央行或者参与方。比如我们现在有小微企业,有三农贷款,但是没有绿色金融债,是不是可以建立绿色金融债,特别是经改试点去,你可以用地标的统计来推动这些绿色证券认定。按照央行的标准,往往是不能满足的,尽量还是真正推动小微企业的绿色发展,这个是他们最重要的动力。央行的差异化货币政策,一个是债券化,第二个现在MPA,对绿色贷款稍微宽松一点,如果有难度的话,先在经改试验区,经改试验区的法人更加可控,效果非常好,影响非常大,让大家看到好处,这个就是引领,参与货币政策,通过各种方式。

  第二,我对保险也有非常强烈的需求,比如“一带一路”的绿色需求很大,我们现在都是不发达国家,印度今年要建100家的,今年已经到非洲去了。从贸易投资这块,实体企业跟实体企业,对方的小银行也缺钱,缺外汇,小企业希望马上拿到钱,我愿意把这个钱借给对方银行,这个风险还是可控的。我们是一家小银行,要判断他们的风险,对我们的压力很大,相应的保险机构能不能介入进来,我们愿意交费,这样的业务会大幅度的增长,而且他们确实也很需要,我拜访了孟加拉的主要银行,他们的银行都跟我们差不多大小,他给我们提的需求就是希望我们的钱给他们,利率很高的,但是我们需要有一个中介机构玻我们分担一定的风险,这个是我们非常迫切的,我们产业链做的非常好,需求非常大,我们都到国外类似的银行拜访过,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主持人:上次去湖州方行长给我介绍了,非常有前景,也希望您跟王总之间,这个论坛能够有一个新的业务出来,确实也需要有一些工具降低三方的风险。徐董事长您觉得挑战和问题是什么?

  徐庆国:刚才都讲了政策方面的东西,我讲讲老百姓自己,一家小的法人机构,我的利润还是有限的,我们要维持商业的可持续,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机构参与进来,包括企业。第二个任何一方数据都不是全面的,包括蚂蚁森林,一样的道理,蚂蚁金服缺少大量农心村,60后这些人的数据,这里的数据挂号任何一家机构都不是全面的,我始终任务个人碳账户应该是全社会的,不是我们一家银行,徐州组织了所有的金融机构在推广,这个东西要总行的数据支撑,十几家城商行联合到我们行拿这个,我们这些东西都是共享的,这样推动下,这个事情才会有可持续的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共享的理念非常重要,事实上不是说我做了,别人就不能做。

  董善宁:各位专家讲了共性问题,我讲的具体一些吧,结合我们银行的业务开展情况,结合我们行市场特点讲一些具体的例子。今天讲的是产品创新,归纳三点。

  第一,不精准。我们把工农中建、交等10家银行,还有农业信用担保、绿色金融产品等,能找到的材料我们都做了系统分析,一个很直观的问题,他那个太笼统,以银行类的产品来说,像融资、设备购置贷款、固定资产支持融资都太笼统,绿色金融行业也是比较广的,我们谈到绿色金融的时候,我们讲开拓创新的时候,主要针对中间的问题,我们是针对问题去的,我们的产品,我们的需求,比如绿色项目的低收益和融资成本高这样的矛盾,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的供应端其实是不精准的,太笼统。我们针对这一点,我们行在绿色基础、信贷产品板块做了一些创新的尝试。具体来说在项目融资方面,我们是聚焦到细分行业,我们选择了废物处理、公司发电,大气十条所导致的锅炉改造,针对具体行业我们推出了一些项目贷款。推出这些产品,通过产品创新,设立了这么多的债我们的创新点在哪?一个是基于对行业的了解,我们在风险措施上放宽了,另外在准入环节放宽了。另外一方面通过推介产品,引导我们金融机构,我们分支行朝这些细分的行业聚焦,增加投放,所以我们的产品创新就两个目的,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有些项目收益比较低,这个话是不准确的,比如说流域治理、河道治理等,有些废物处理是高利润行业,毛利润能够达到50%左右,是很优质的资产,这样时候就不能用笼统的概念去看待,针对这些高增长点,目前来说未来四五年都是在蓬勃发展的行业,配置专门的产品,强占你的客户。第一个是不精准,第二个是不联通,江苏最近在环保事件上有很多的头条内容,相应的一些化工企业要搬迁整治,我们有这样的商机,另外我们有义务去这样做,我们针对这样一个新的增长点,设计产品的时候很难,它的风险很难量化,环境风险,或者搬迁过程中法规风险,很难量化。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信息,但是我们没有这样的信息。我刚刚介绍产品的时候提到风险承担池,这不是一个新东西,我发现这个风险分担池效率比较低,尤其是理财的资金,针对小微企业,他们有中小微企业的风险分担池,针对人才贷也有风险承担池,是比较散的。如果能够把这些风险分担池整合起来,把无效的分担池放在确定需求的这方面,产品的创新或者产品创新力度会更大。第三个是不系统,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基础设置,我们创新以后,无非是把风险转移到另外一个层面。第二个层次是在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比如说目前的创新产品主要还是表内、票据,银行资金怎么跟证券资金做结合,这方面是不衔接的,如果没有制度性的,系统性的安排,靠各个机构自己其实是很难的。我没有拔太高,只是结合我们业务的具体情况来介绍了一下,在我们没有抓手的机构里面创新,要解决的问题是很实际的,这方面是大家一起去思考,一起跟我们想办法去解决。

  主持人:谢谢善宁,分析的很系统,制度安排上我们看了央行和各部委,都在出台相应的政策去推动,我们可以做的也是把这些问题总结出来,尽量的能够支持到监管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从证券角度,程总您认为的问题是什么?

  程达明:去年2018年全国发行的中国证券市场发行的证券是43万亿,11万亿是利率债,32万亿是信用债,利率债就是国债、地方政府债等,国债很难绿色,我们想看看哪一大类里面,哪一些可以绿没有绿的,刚才分析到利率债里面有国债,地方债4万亿里面有一半叫一般地方债,另一半叫专项债,专项债是针对各个省、各个市,还有政府基建的项目,我们可以把里面涉及到的,大概有2万亿的市场,扒出来1万亿的专项债,2019年把它绿化,这个可能是提升最快的一点,做各个地方财政厅的工作,现在专项债做的比较多的项目,比如说棚改、管廊等等,我们看看在4万亿的蛋糕里面,能不能尽快切出一块来,对提升比例效果还是比较高的。

  刚才说4万亿的地方债,还有3万亿的债,如果是我们争取到一部分,包括开行涉及到基建的项目,垃圾处理、焚烧发电等等可以绿化的项目,更不用说农发行,包括水利、农田可以绿化的部分,是不是能够进行一部分的绿化。就要跟这三家大行去进行更多的绿色宣传和推动工作。我们也了解我们的客户在做绿色债券的过程中,内部的讨论,我为什么做这个事情,可行性、必要性的问题,中国的必要性上来讲,我们觉得在做绿色债券上还缺一把劲,短期内在绿色债券的必要性,行领导觉得这支债一定要绿色的话,短期是不是可以跟高层领导沟通,或者领导要求,或者进行政策的引导,这样的方式可能更加是一个短促的方式,争取把4万亿+3万亿的地方债的蛋糕切一部分下来。43万亿市场里面,32万亿是信用债,包括21万亿,21万亿是同业存单,这个里面可能绿化,同业之间拆卸的工具,这个可以绿化的空间,我个人理解相对比较小一些,我们把这个排除掉,还剩10万亿左右的盘子,这个就是比较关键核心的,由商业银行加各类公司发行的证券,真正信用债的市场,商业银行发的债有1.7万亿的量,这里面的绿色金融债的比例还是不错的,包括江苏银行等等,包括股份制银行陆续都在发绿色金融债,1.7万亿里面还可以。剩下有一个品种占了大,短融和超短融,债券的创新有几个维度,期限创新、募集资金用途创新,等级属性是高级还是次级,这些方面的创新,绿色债券更多是围绕募集资金使用创新的维度进行的,绿色债券,尤其是企业发的,公司发的这些绿色证券,资金用于绿色的项目才容易贴标,容易去认定。我如果用于项目,经常默默的我认为这是一个至少三年期,因为投资项目很难用9个月或者1年期的资金去匹配稍微中长期的项目,否则资金和资产之间没法匹配。

  这种前提下短融和超短融很难绿色化,是不是可以跟交易商协会做一些工作,更多的进行一些灵活安排,出去用于绿色项目的补充流动资金,或者是绿色项目的运营,不仅仅是绿色项目的建设,这样的情况下,蛋糕可能且到绿色里面来,这个蛋糕确实很大,融资成本相对比较低,尤其是对于高等级、优质的旗帜,短融和超短融发的确实比较多。剩下的大头就是中长期的,企业债每年发的量并不多,但是企业是对项目,目前来看绿色的企业债发的比例该绿的都绿了,普通的企业,哪些企业可以吸引到绿色债券市场上来,中票和公司债里面,如果按照另一个维度,如果在这两个品种里面,我按照另外一个维度,行业维度来看,半壁江山或者小半壁江山是政府融资平台,能不能通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未来转型发展,这样一个角度,我们绿色债券能够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之前他们都做政府公益性的项目,比如修理公园、土地开发等,未来能不能使政府平台在绿色的道路上进行突破,未来都面临去寻找经营性的项目,替政府做事情逐步转成产业类的国有企业,或者半产业类的国有企业,在这个里面能不能更绿一些,这个是我们想重点看的一类企业。

  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能够有效的结合,剩下2万亿是比较直观的可以绿的,尽量的鼓励去做一些绿色资产的证券化。从刚才这个问题来看,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我该去找谁,我们面临很多的困难是什么呢?绿色债券我们看到一些现象,有一些小的资质弱一些的企业,或者发债相对困难的企业,经常希望用绿色债券作为一个抓手,希望有发债的机会,如果在这个方向上做工作的,债券的质量不高,宏观的角度看,应该更多抓一些优质、大型的企业,去提升整个绿色金融的比较。

  主持人:我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深度分析,把我们债券的类型掰开来分析。想问一下在座各位有没有问题想问呢?如果有问题可以举手,没有问题的话,我们还有10分钟的时间,每个人来介绍一下,下一步产品创新方面打算有什么举措。

  王玉玲:下一步工作思考有三个方面,一个是我们想把科技引用到绿色保险领域里,为什么会这样?像绿色保险这一类的险种,实际是在参与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的核心点是风险管理,靠原有的模式,传统的模式,难以做到,刚好现在科技在日新月异的进步,下一步的规划就是在做好风控的同时,引入科技手段,打造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就是“保险+风控+科技+服务”,通过自身的完善来更好的服务绿色环保领域,或者社会治理领域。

  第二,把我们已经打好的样板去复制推广,同时配合国家战略也好,绿色发展也好,配合各个示范区继续去创新我们的保险产品。

  第三,这次论坛给我的启发,我觉得我们以后的工作重点可能还会放在各方的联动上,除了跟政府联动,更多跟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动,因为保险本身除风险管理这个职能,还有一个增信的功能,比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保险,减少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信任或者降低信任成本。包括刚才讲的出口,原来有出口信用险,国外银行的信用保证还是一个新课题,我们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方锋杰:下一步的战略方向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第一,仍然是绿色。第二,科技,现在互联网时代,科技提高我们的效率。第三,风控。

  具体的业务方向是绿色消费贷,湖州有一个优势,我们主要的绿色建筑要跟上,第二个战略投资者有一个汽车消费比,几百亿。第三个是我们浙江和淘宝、天猫等等互联网机构对接,能效比较好的绿色产品我们提供绿色消费贷。从绿色供应链来讲,我们当地有很多的上市的龙头企业,我们就围绕着它上下供应链,上游可能有应收账款,我们已经在做了,下游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税务数据、工商数据都拿到了,对这个企业进行画像,整个系统嵌入到企业的核心供应链里面,他的消费情况我们非常清楚。这个作为我们下一步的重点方向来推动,通过科技的力量,加上绿色,再加上风控。

  徐庆国: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像绿金委一样,始终在坚持,刚开始绿色金融也好,这些东西都是一个理念,这几年慢慢成效就出来了,坚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具体到工作中,我们有几个好的契机,我们作为一个标准化试点项目之一,首先把标准做好,希望在共同努力下进入中国制约减排项目里面,把个人减排纳入到碳交易里面去。第二个扩大影响力,第三是增加产品的应用,让真正使用者愿意投入进来。我是一家小的法人机构听了各位专家的演讲,我启发非常大。我是江山商业银行的,欢迎你们前来指点江山。

  董善宁:下一步怎么做,我很难回答,因为现在银行的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你老是跟客户说我们是绿色产品,你说久了客户就不买账了,我们一定要切合市场实际,这样做创新才有意义。产品创新这块有三个方向,一个是绿色供应链,我们是24日签定合作协议,房地产是目前已经有了针对供应商进行绿色化评级的,这个是我们要做的一个方面,从房地产行业开始来推广我们的绿色供应链,由我们部门和交易银行部共同进行,在座如果有兴趣的话欢迎来交流。

  第二块就是绿色平台,王老师擅长的领域,ESG投资,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风潮,而且收益率也不错,国内也是慢慢的开始,华夏之前发了一单,包括像今天上午的几个机构,作为一个商业银行,ESG这块是必须要关注的,起点就是我们要发一个ESG的理财产品,目前方案已经在制定当中,后续主要是找到合适的方法,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效实用。

  第三点回到我们的表内业务,表内业务创新的抓手很好,可以撬动的板块不多,你能够拼接的板块很说,我们就要跳出银行的圈子,跟保险公司合作是接下来主要的模式。以上就是我们下一步创新的重点方向。

  程达明:第一点就是绿色证券市场要进一步加大国际化的进程,因为国外有很多专业绿色的债券投资者,通过进一步加快中国的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包括中国的债券加入核心指数等等这些方面的工作,我们可以吸引境外专业的绿色投资者推动境内绿色市场的发展,包括能想到的,中国的债券是逐步的纳入到这个过程中,绿色债券加快进程,境外投资者有很多是跟随指数投资的,只要加入这个指数以后是被动的持有这个债券,从投资端就能够加大绿色债券的发展。

  第二,推动绿色证券的发展跟市场化分不开,刚才董总也在说,产品也好用,实实在在要解决客户的问题,从融资效率、融资成本,以及融资的便利性等等各个方面,目前从创新的政策,配套的政策不断的在完善,不断的在推动,基本上比较完善了,中间还是在不断的有新证券出来,被发行群体、投资者群体所接受的进程,这个基础之上还是要有政策性推动的动作在里面,完全靠市场化推动,推动的速度和进程,毕竟绿色,总有公益性的因素在里面,在这个基础上,我个人觉得不需要回避这里面政策性引导的作用。

  第三,风险缓释方面,环保行业发行债券的群体,第一以民企为主,第二个体量和信用资质弱一些,中国债券市场违约率1%,达到相对比较低,也已经有序打破比较健康的正常水平,比商业银行不良的水平还是稍微低一点,但是已经接近了,民营企业的比例非常大,我们也看到不只一两单的环保行业,上个月还有一个环保企业违约,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对于我们绿色债券环保行业典型的债券发行有影响,过程中是不是进行适当的产品创新或者政策引导,起到相应的增信,包括有效的绿色增信,包括提供风险缓释的权证,绿色CMW产品的创新,帮助民营企业实实在在获得资金,从另一个角度还是要加强民营环保企业本身的经营能力等等的综合性资质的提升。

  主持人:非常感谢,我们一个半小时五位专家进行充足的讨论,介绍了各自做的产品创新,在座各位一定会学习到很多,同时他们指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怎么样推动商业的可持续性,但是目前我们还是会存在意识、制度、标准、信息、工具,以及产品的适用性、风控工具等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还是存在的,我相信在未来,无论是政府监管,还有市场化方面如何合作,以及技术上如何应用,以及产品创新上如何应用更好的风险缓释的工具,使得下一把金融产品创新能够更精准、更系统、更联通,都是各位专家的观点,我只是做了一个总结,这样在未来,我们明年再来这里讨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时候,我们相信肯定会有更多的工具能够被适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五位专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赵子牛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4 红塔证券 601236 --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06-04 国茂股份 603915 --
  • 06-04 卓胜微 300782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