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致辞

陈雨露:有针对性地解决绿色投融资中的期限错配问题
陈雨露:有针对性地解决绿色投融资中的期限错配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书面致辞中表示,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有效防范风险有机结合,发展绿色金融的根本目的是更好服务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产品与服务创新,有针对性地解决绿色投融资中存在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和产品工具不足等问题。[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5月18日  10:37
殷勇:去年北京市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接近100亿
殷勇:去年北京市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接近100亿

殷勇表示,去年年末北京辖区内主要银行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接近100亿人民币,近两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4%,不良贷款率仅仅为0.07%。北京市的不良贷款率在全国的确处在最低的水平,不良贷款率只有0.34%,北京的企业都是质量非常好的,希望金融机构能够进一步扩大在北京的贷款业务。[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5月18日  11:15
中行行长刘连舸: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需要社会各方参与
中行行长刘连舸: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需要社会各方参与

刘连舸表示,截止到2018年末,中国银行绿色信贷余额8000多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1.22%。在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我国绿色金融的需求巨大,仅靠市场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社会各方面广泛的参与。我国绿色保险、资管、租赁等业务虽已起步,但是在产品种类、业务规模和服务品质等方面,与市场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此外在市场较快发展的同时,绿色标准、认证、信息披露制度也需陆续完善。[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5月18日  11:27

绿色金融分论坛

分论坛一 :地方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
分论坛一 :地方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

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局巡视员周诚君、贵州省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朱桂云、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蔡建等嘉宾围绕“地方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展开研讨。[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5月18日  16:21
分论坛二:北京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建设
分论坛二:北京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建设

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罗施毅、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袁田、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顾洪宾等嘉宾出席了下午的分论坛,并围绕“北京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建设”这一议题展开研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为该场的主持人。[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5月18日  16:39
分论坛三:“一带一路”与绿色投融资
分论坛三:“一带一路”与绿色投融资

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中方协调人、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琳、亚洲开发银行绿色低碳发展顾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莫凌水、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委员会原专职委员王伟化、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王鲲、中国银行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刘世伟等嘉宾出席了下午的分论坛,并围绕““一带一路”与绿色投融资”这一议题展开研讨。[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5月18日  16:51
分论坛四: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与创新
分论坛四: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与创新

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核保师王玉玲 、保尔森基金会高级顾问兼绿色金融中心执行主任孙蕊、浙江江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庆国、湖州银行副行长方锋杰等嘉宾出席了下午的分论坛,并围绕“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与创新”这一议题展开研讨[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5月19日  12:56
分论坛五:信息披露和ESG投资
分论坛五:信息披露和ESG投资

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综合司政策处副处长王力、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讲座教授、副院长施懿宸等嘉宾出席了下午的分论坛,并围绕“信息披露和ESG投资”这一议题展开研讨。[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5月18日  20:07
分论坛六:金融支持绿色消费、小微企业和绿色农业
分论坛六:金融支持绿色消费、小微企业和绿色农业

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授信管理部总经理彭作刚、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安国俊、浙江安吉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宋伟锋、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白雪梅等嘉宾出席了下午的分论坛,并围绕“金融支持绿色消费、小微企业和绿色农业”这一议题展开研讨。[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5月18日  20:17

成果发布

2019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13项成果
2019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13项成果

5月18日,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9绿金委年会在京召开,绿金委本次在会议上一共发布了13项成果。[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5月18日  20:29

最新新闻

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去年北京绿色信贷不良率仅0.7%
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去年北京绿色信贷不良率仅0.7%

  去年北京绿色信贷不良率仅0.7%。推动绿色小微登陆科创板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讯 5月18日,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出席并发表致辞。他在致辞中指出,去年北京绿色信贷不良率仅为0.07%,全国有100多家科创板受理企业,北京占1/3,将推动一批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绿色小微企业登陆科创板。 殷勇表示,去年年末北京辖区内主要银行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接近100亿人民币,近两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4%,不良贷款率仅为0.07%。2016年以来北京地区企业累计发行的绿色债券600多亿元,占全国的1/3。绿色公司发行债券前7位都是北京机构,除了央企华电、三峡,还有北京首创北控等市属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积极推进,全国率先开展了绿色建筑的保险。在碳交易市场,北京环交所是全国7个试点碳交易市场之一,累计完成碳交易5100万吨,成交额有14亿元,占全国的1/5。 他指出,总的来看,北京绿色金融应该说品种丰富,机构数量多,基础设施完善,市场空间大, 但是同时我们也体会到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外部的效益难以内生化,环境信息披露还不充分,绿色项目评估机制还不完善等等。因此在人民银行等国家部委的指导下,北京在积极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绿色金融和创新,以绿色金融的发展为指引,进一步提升北京金融业整体的改革开放水平,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的增长。 一是继续深化绿色金融的改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绿色信贷、政策、标准、产品的创新,促进监管约束、政府引导、市场激励相互协同,拓宽绿色项目的直接融资渠道,推动一批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绿色小微企业登陆科创板,继续推动深化改革新三板。 二是服务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积极支持在北京举办各类绿色金融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搭建高水平的绿色金融交流平台,落实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合作论坛,一系列绿色金融创意的成果,支持央行和监管机构在北京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网络建设,服务好“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目前我们也正在积极的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绿色金融的经验,与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合作,建设国际化的绿色金融。 三是打造绿色金融示范项目,目前北京市正在深入贯彻实施新一版的城市规划,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这一切都为绿色金融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是优化绿色金融的发展环境,许多绿色金融企业面对很多问题,今年以来,通过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和八项融资机制,解决科创民营小微企业在北京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为绿色金融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姜 楠)[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05月20日 02:43
分论坛四: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与创新
新浪财经 | 2019年05月19日 12:56
2019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13项成果
2019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13项成果

  新浪财经讯 5月18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9绿金委年会在京召开,绿金委本次在会议上一共发布了13项成果。 图为绿金委成果发布现场 以下为实录: 主持人周月秋:过去一年我们绿金委的各个成员单位组织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创新,产生了大量的绿色金融的成果。今天在这个会上发布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既使是一部分,也有18项,14个代表,给我的时间是75分钟,我算了一下18项成果如果平均4分钟是72分钟,留给我和大家串场的时间是3分钟,所以倡导绿色实际上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是节约,包括节约时间,所以我希望我们接下来发布的所有嘉宾,明确一点,我们每一项成果给大家的时间是4分钟。到3分半的时候,请工作人员提醒一下,到4分钟的时候无条件的掐断麦克风。还有一条,我们也有是一个人发布两项,也是4分钟,稍微有一点苛刻,鼓励发布两项成果的也是4分钟,但是尊重一下,给6分钟。在5分半的时候提示一下,6分钟的时候同样是无条件掐断麦克风,接下来我就是第一个要发表的。 我给大家报告成果有两项,一个是金融机构的气侯环境信息披露,2018年的信息报告,这个报告实际上是2018年第九次中英财经对话会上安排的落实情况伦敦金融城和中国绿金委都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一年下来成果还是比较明确的,所以我今天的发布既代表了作为中方试点机构的牵头单位,也代表中英试点机构的专家。包括这一年来的情况,这一年来我认为大家的努力和成果是明显的,总体上就是三个特点,三清晰、三明确,第一个目标清晰、一年的试点所有金融机构形成了四个方面的共识,一是认为环境和气侯因素正在对金融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第二是开展环境信息披露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应对环境和气侯风险的能力。三是金融机构需要量化工具来测算环境和气侯因素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四是开展环境信息的披露,进一步凝聚多方的力量,形成推动经济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个是路径信息,方案明确,试点机构在报告中间明确发布了清晰的行动方案,其中中方的银行业试点机构有三步走的方式披露相关行业信息,发表目标框架,资管机构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三阶段的计划,明确了不同阶段的内容。 第三个是落地明确,从18年到现在,中英双方已经开了5次环境信息披露的会议,分别在北京和伦敦,工商银行作为中方的牵头机构,在国内还组织了三场研讨,各个机构的任务根据越来越清晰的目标做自己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这个报告记录了历次会议的讨论主题,反映了达成共识的过程。 第二个要披露的是要发布碳交易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基于火电行业的压力测试研究,这个是工商银行和北京环交所最新的结果,也是我们国家量化分析碳交易的银行、信用和影响的第一个研究成果。第一是构建量化碳交易风险的理论模型,第二是工商银行对火电行业进行压力测试的基础上提出的对政策部门的建议。 四是创新,一个系统分析,碳交易影响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构建碳交易压力测试分析的完整理论框架和理论分析,测试结果来看,模型比较能够准确的模拟不同场景下的碳市场特征,对企业压力场景下表现有比较好的区分。第二是打通压力传导的路径,证明了碳交易市场推出会对信用风险产生影响。三是火电行业可以在其他行业推广。四是双方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们希望下一阶段更多的机构参与进来,完善模型和测试的结果,能够更好的传导。 接下来我们要发布的是金融学会绿金委的丛书。 金海年:非常高兴,我为大家发布一下绿色金融评价体系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企业、资产、供应链的绿色评价。首先对本书贡献的单位做感谢,首先感谢马骏主任一直支持我们这个书的研究和编写工作,这个书的编写历时三年,还是比较艰苦的,但是资料、信息不断的完善,包括绿色债券等等这些评级的标准建立,以及应用,所以这次丛书也是整合了大量的数据,大量的实践案例,以及理论体系。第二个就是感谢东方金诚团队,以及中央财经大学王院长团队,我们总编工作、通稿工作,以及重要章节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和统筹。同时我们整个著作是由各个单位,十几个单位一起来编写的。 主要内容是首次系统性的介绍了绿色项目、公司、供应链的绿色评估和评级的基础理论、标准方法,以及在中国的实践案例,这个评级和评价体系是绿色金融的基础,本书包括对于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评估体系的分析,ESG、绿色债券,还有银行的绿色信贷,以及上市公司的绿色评级和绿色供应链的理论实践。我们也对环保和金融部门未来绿色金融工作支持、绿色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我们认为绿色金融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所以它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绿色发展,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绿色评价体系,为绿色金融打造一个基础,我们希望建立一个污染者付费,贡献者获益的闭环体系,也非常感谢这次绿金委给我们一个机会,能够向大家介绍这个产品,谢谢大家。 罗施毅:尊敬的各位来宾,作为这个书的编写负责人,很高兴跟大家介绍这本书,感谢马主任、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支持,特别感谢马骏博士对本书题写了书名。这本书是我们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实践创新的结果,从内容来看,分了三部分,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务,第三部分是案例。从特点来看,这本书可以上是三位一体,首先是一本历史书,为什么这么说?以时间为脉络,梳理了绿色金融在国内国外的发展进程。第二是一本工具书,这本率讲解了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方方面面,强调实践性。第三个是一本故事书,选取了兴业银行绿色实践中具有创新性,代表性和前沿性案例。 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同时欢迎大家对这本书的内容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建议,谢谢大家。 程琳:感谢周所长,我给大家争取节省的时间更多一些,我是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也是“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中方协调人,我代表秘书处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内容。GIP是中英两国财经对话框架下两国政府给中国绿金委的工作任务,2018年双方协调了很多专家和机构,在现有绿色金融基础上,2017年发布的海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基础的原则,内容不念了。 总体来看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只有7条,背后有更多的工具会开放,参与原则内容起草的机构包括“一带一路”银行家圆桌会等,自2018年11月底原则在伦敦会议期间把文本正式发布,受到国内外机构的大力支持。截止到上星期我们一共收到了28家国际机构的签署,包括国内主要金融机构,像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一带一路”有四个基金,海外包括英国的银行,图上都有,包括法国的外贸银行等等,以及其他来自中国香港、新加坡、哈萨克和阿联酋的机构。我们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一个秘书处,主要工作接下来要至少做四方面的工作,继续签订和实施这些7条原则,第一条会继续推动,也欢迎广大机构签署和实施GIP,第二项内容是开发工具,让国内外机构在实际业务中实施。另外开展一些进展报告,整体原则的实施情况如何,各机构如何将GIP和可持续绿色投资原则融入到决策过程,秘书处提供一些服务工作,比如要开展知识共享等,还将打算建立一个“一带一路”绿色项目库,欢迎各机构的参与和支持。我们知道“一带一路”的投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欢迎大家支持和帮助,我们8月份会召开第一次GIP的签署会议,欢迎大家支持。我们各项工作也希望各金融机构的支持,尤其是绿金委成员,如果有愿意签署的可以与我联系,谢谢大家。 孔伟:各位嘉宾早上好,时间原因我就尽快直接开始介绍内容,非常感谢周所长,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所研究的题目,字数是最长的,我也希望我的发言能够言简意赅的,题目中的内容给大家展示一下,第二个我们这个研究可能是今天所发布的所有报告里面,研究的时间相对来说最有限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最具有可持续性的。第三个我们现在研究的这个题目,本身的题目看起来有点雾里看花,包含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相关的涉及主体也是比较多的,希望今天的发布仅仅是一个开题的报告,我也希望在明年的绿金委年会上也能够集结成册,以书籍的方式向大家展示。 首先介绍一下参加这次研究的各个主体机构,既包括我们的研究所,大学,更包括金融机构,包括一些专业机构,也包括自然基金会公益机构,最重要的其实是我们最后这一行,没有显明的各级领导和指导,因为我们现在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不便于把更重要的指导机构列明,所以我们简单的列明一下。 我们研究的题目大概是分6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是对它的背景和国际经验进行研究。我们知道在我们绿色金融的投资研究里面,大家已经花了很多的精力在研究,包括ESP的信息披露,报告里面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实质上在ESG主动投资的角度来讲,在目前而言体现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我们现在研究的多责任主体的题目,更多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当我们进行ESG投资,包括责任投资的工作,可能背后还有一个强有力的力量在推动你,所以它可以看做负责人投资ESG投资的另外一个推动力。从国际背景来讲,在我们的研究里面,可能更多的是参照,或者是借鉴美国的超级基金法,这方面鲍尔森基金会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持和帮助,使我们全面理解作为一个和我们体量,或者说比我们体量更大的一个,之前已经完全工业化的国家,是如何在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突出的,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 第二个方面主要是指环境责任,它承担的形式。这个角度来讲存在很多争议性,现在研究的主要是多责任主体。 饶淑玲:大家上午好,首先第一点就是我们在现场已经完成了此次报告,第二个我看到很多机构和专家来自外地,我尽量控制在2分钟之内。我们的研究背景是目前在国内一个统一明确的绿色融资标准是缺失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丰富融资的渠道,规范债券的发行管理,防范企业风险。我们的研究方法,首先对绿色融资主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目前对国内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在国际这块主要从融资角度选取了比较有突出的四个方面,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国内这一块,我们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全国,第二是地方,第三是企业。前期分析基础之上,我们有一个设想,总体的原则就是掐头去尾,中间评价要深入,首先是黑色融资主体,第二是绿色的。深入评估的原则既掉与国际接轨,也不脱离我国的实际。最后要对所有的研究所成员单位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安国俊:各位专家,各位嘉宾上午好!我们知道绿色金融创新面临很多障碍,包括缺乏抵押物,标准鉴定等等,必须构建一个有效支持的金融服务体系,包括多层次融资模式,长期的绿色机构投资者,以及对绿色科技项目的评估,在这种框架下我们提出了12点建议。 一个是银行业对绿色科技、创新企业开展投贷联动。二是发展多层次的市场,三是试点银行的投资,四是支持地方政府发起绿色发展基金,五是开展相应的保险创新,六是出台业务的标准,鼓励保险和养老资金,七是地方政府通过担保基金和担保机制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框架,八是支持绿色科技项目的孵化器,争取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企业。九是金融科技实现高效低成本的融资服务。十是希望通过项目库支持发展,十一是通过银行或者基金管理公司强化能力建设。十二是基础创新的相关试点上,国务院批复的绿色改革中先试先行,我们要充分的协调相关政策的衔接和合作。 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各位专家和金融机构的科研力量,通过不同的创新层次,为绿色金融支持,绿色金融创新带来厚积薄发的独立,谢谢大家。 蓝虹:非常激动可以在这里发布这份报告,连续发布了4年,今年是第四年,2018年绿色金融是进入了实质性的创新一年,2018年在供给侧这边有了很多的制度创新,我们知道绿色金融的资金供给,90%是来自于绿色信贷,绿色信贷的资金调度是来自于央行和银监会,这些金融监管机构的制度方面的监管,以及制度方面的激励,2018年绿色信贷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普及制度》的通知,7月又发布了银行业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人民银行对于评价方案,对各银行,对绿色信贷业务的评价,对整体纳入MPA的整体监管,导致整个绿色信贷业务的迅猛发展,从而为绿色金融提供大量的资金,这个是2018年制度创新中最精彩的板块,2018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贴标绿色债券144只,发行金额2676亿人民币。在绿债发行迅速的同时,央行对于绿色金融再加强监管,央行各个绿色金融再监管的政策保障了绿色金融债发行的资金,确实投到了绿色项目之中,从而打通了绿色金融与绿色项目的紧密衔接。 在2018年碳排放交易市场也在迅猛的发展,2018年碳排放交易市场在7省市,二级市场上线下成交碳配额接近7748万吨,碳金融的成交给绿色项目增加了绿色收益,从而使绿色项目在跟金融对接中增加了与金融机构可容易的程度(音),整体上推进了绿色金融的发展,国际绿色金融的发展非常迅猛,2018年与国际的金融机构合作,特别是与伦敦金融层的合作,在中英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得到了迅猛的推进,特别是工商银行,在整体的领导,全国的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的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而推动了商业银行的绿色化,加强了整个绿色金融的共建。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和伦敦金融共同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这是整个绿色金融发展中取得的迅猛成绩。同时也核算了对整体的资金进行核算。我们对整体的资金进行核算的预测是中国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需求,2018年中国需要的资金是2.6万亿,实际供给只有2.1万亿。谢谢大家。 莫凌水:各位嘉宾上午好!我代表科技组对我们这个进行预发布,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过去中国70年的发展取得的瞩目的成就,面临环境资源和气侯变化的压力,中国现在正在向绿色高质量的转变,“一带一路”国家对绿色发展有强烈的诉求,2014年央行在上海召开碳市场研讨会,东南亚几个国家都在说看中国怎么做,吸取他们的经验,避免他们的错误,这是他们有强烈的诉求,中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在发展中保护,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未来“一带一路”国家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这个是我们对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这个课题的成果将在中国建国70年之前发布中英文版,供“一带一路”国家分享。 我们因为能源存在中国绿色发展的关键位置,也是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沿位置,我们选择能源作为研究对象,展望未来我们主要分析过去70年的经验教训,展望未来中国能源转型,还有下一步国际绿色合作的路径。 介绍一下我们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70年的发展经验,分析和展望未来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未来国际如何参加国际绿色合作,这么一个路径和趋势。最后是对标中国在绿色发展当中,在世界上的位置,存在一些差距。我们研究课题是亚洲开发银行和(××研究院)支持,有来自国内外机构的支持,有上百位专家参与到课题,我们在昆明、西安、北京、长沙分别举行了研讨会,参与的专家有上百位,有来自经济、环境、气侯变化、能源发展的,还有“一带一路”实践践行者,为我们提供案例研究,可以说我们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 最后介绍一下我们的主要结论,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节能是能源转型中的重中之重的位置,中国绿色转型的经验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借鉴。最后是绿色“一带一路”是绿色国际合作的诉求,是未来的趋势,中国更好的参与到能源治理,更好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服务。气侯变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未来,提高能效,能源结构调整方面仍然需要更大的努力,谢谢大家。 王遥:感谢周所长,在去年我们汇报了一个成果,ESG的表现与财务绩效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基于现在国家对ESG的相关政策逐渐成熟,今天香港修订了ESG的报告,同时自从2014年3月份以来,违约事件不断的发生,我们梳理了一下,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使得我们债券发现违约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说明我们紧紧依靠财务信息是存在缺陷的,提出一个思考,是不是把ESG纳入到传统的信用评级体系中,我们就能够看到中间有没有相关性,我们提出ESG的信用模型,我们在传统的评价信用环境,信用能力的基础之上加了一个因素,从负面行为来全面衡量一个企业的信用表现。这个模型具有买方预警功能,可以提前进行预警。 目前包括三个一级指标,三个二级指标,77个三级指标,2016-2018年发生的违约和信用降级的债券,非上市公司主体的债券,总共有1683只债券,我们是按照2016-2018年季度的数据,同时我们用了学术方法来评价。 通过各种分析,ESG与债券违约的降级是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同时随机抽取两个发生违约,如果纳入ESG的模型,发生违约前我们做出4次预警,没有纳入ESG预警,发生违约之前是没有做出预警的。另外一个是2017年的案例,我们已经做出6次预警,很好的案例说明模型的有效性。 第二个成果是金融支持建筑绿色化改造,背景是因为目前我们对绿色建筑的能耗占到40%以上,不管是政策驱动还是市场需求,都对绿色建筑有非常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既有建筑的改造方面,有很大的需求量,但是从目前资金的支持来看,我们的政府资金很难覆盖公共机构的建筑改造,包括商业和市场也非常需要资金来支持。我们这个项目需要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是我们现在金融在支持建筑绿色化上仍然有很多问题,标识缺位,只是在竣工之后评价,对银行来讲,中间的专业能力不能达到,在判断绿色建筑上有缺位。另外缺少对绿色建筑,绿色方面的成本和收益分析,同时还款能力也是有问题的。我们共同开发了建筑绿色化投融资动态方法学,我们来根据技术方案确认项目的成本,同时确定经济效益,根据效益和成本进行投资测算,作为参考指标,同时根据动态数据评估项目,绿色效益也作为整体还款的手段,使得银行及时准确获得信息,使得绿色效益挂钩成本,动态数据监测平台为核心,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我们和一些机构进行了合作,也有相关的案例,不多说了。 我们的方法学的使用,它的创新价值体现在我们优化贷前评估,其他机构也是应用这个方法学开发他们的产品,同时强化事后监管,下一步建立绿色指数,为相关的建设项目开展工作,非常感谢。 喻晓岚: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在年会上面发布我们湖州市绿色金融发展指数,这个课题一共有四家单位,同时得到了在座很多专家的指导。湖州是作为首批全国8个县区,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有非常扎实的内部基础,对绿色金融的发展指数,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估,有助于对我们的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复制。我们的指标分析了五个原则,主要是目标导向性,以指导意见作为我们的目的,非常清晰。第二个是我们的指标通用性,参考已有的指标。第三个是数据的可操作性,我们的数据来源能够从年鉴,权威数据当中来获取,操作性非常强,含义非常明确,可读性也非常强。第四个原则是指标代表性,我们选择发展变化的指标,或者是基本不变的指标。第五位原则就是动态开放性,基于大方向不变的情况,绿色金融发展进行动态调整。 整个指标体系对我们来说,怎么来构建,绿色金融市场是主体,基础是动力,贡献是推力,所以我们按照这三个维度,构建我们的绿金体系,应该充分的展现出我们绿色金融的能力,整个指标有三个一级指标,十个二级指标,还有45个三级指标构成,应该说整个特点非常鲜明,我们从基础、市场、贡献三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全面科学,客观的指标体系。 第二个我们与相关的政策研究相协调,可操作性比较强。 第三个是可以揭示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 第四个是能够实现绿色金融均衡发展的纵深比较。推广我们的经验,这是我们四个特点,2017年绿色金融指数是115,2018年到了151,我们湖州基础扎实,绿色发展的贡献也在上升,我们会进一步的完善指标,把我们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地方的标准,同时对其他地市进行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评价,我也希望我们的指数能够为各地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谢谢大家。 刘一闻:我分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方法学,从2017年12月份,到今年经历了三个版本的迭代更新,目前是3.0版本,过程中得到了两家公司的大力指导,我们的方法学遵循了先认定后评价,绿色信贷和绿色产业等等一系列的标准,对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一定标准。评价环节我们是这样想,根据企业可提供,部门可评价原则,如果指标很复杂,你在地方上落不了地,特别是小微企业,如果非常复杂,小微企业没有办法提供数据,我们设定了24项指标,指标不是很多,但是要管用,我们有一个打分卡。同时引入了ESG,对部门认定的指标进行评价,L是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导向,我这个方法学就有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基础。L根据自己地方可以进行修改,这个是方法学。 第二个是绿信通金融平台,目前更新到第二个版本,主要的特点是接入了政府大数据系统,我们有将近50%指标,系统自动认定,自动判断,和自动打分。我们这个系统也为银行建立的他们自己的绿色企业合绿色项目,我们湖州的总行、分行、支行都可以建立专注于自己的企业和项目。另外我们是委托银行的客户经理,他在做调查的时候,我们要求你必须要按照我这套标准来判定,这样有什么好处,可以加强我们银行内部的能力建设,从最基层开始。我们这个系统流程是客户经理先初评,银行复合,最后让第三方中介机构对我们再符合,有效的解决了银行的风险。 我们这个平台第一是解决地方绿色主体定义确实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二是从源头见门金融机构能力建设,第三是有利于地方财政政策落地。 袁田:各位专家上午好!我非常自豪而且自信的来说我是来自中行信托。第一部分我们目前为止在整个绿色金融体系的过程当中,绿色信托也一直在积极行动,去年11月25日我们制定工作小组,4月18日已经达成的框架上的共识,在这样个指引当中,我们凸显的是信托行业的受托人责任,以及ESG的评价标准,未来经过指引的内容,在6月份整个信托行业也会做基础调研,形成各公司的咨询报告,契合整个行业发展的标准,制定绿色信托行业的行业标准,这部分是我们绿色信托标准。在指定过程当中感谢央行研究局和银保监会对我们的大力指导。 在公司绿色信托系列报告当中,目前已经连续三年来发布绿色信托的系列报告,从2016-2018年,分别就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工具的多元使用来进行发布我们的系列报告。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向向各位汇报,中行首次提出来绿色信托理念的公司,我们一直在践行我们的战略驱动、产能生态结合,我们希望沿着可持续、可信赖、可负责、可获得的发展制度,绿色之星同样是希望之星,合作共赢建立绿色的产融生态,希望让各位专家认识和更好的走进中行信托,我们是特大央企的成员单位。我们认为在整个绿色信托和信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中,中行信托一直是走在先行先试的行列当中,我们在绿色产业的过程中,我们是绿金委的成员,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的副会长单位,还有诸多在绿色产业的协会过程当中,我们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先行先试和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为绿色金融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我们携手共赢,共建绿色生态金融,谢谢大家。 方远:尊敬的周所长,大家好!我是来自星界资本的方远,为什么我们母基金是最好的ESG传导载体呢?中国的母基金投资有很多,信息披露不足,对母基金来讲最大是放大效益,我们投资一块钱可以放大100倍,甚至200倍,今年论文题目也是一个通过母基金来投资产生影响。我们是怎么做呢?首先设立了ESG的评估矩阵,把欧洲和全国的标准落地,用中国的母基金和基金业管理协会,把它定义出来,包括总体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和公司治理。接下来通过定量的标准,我们把其中最重要的一些维度用可以定量的方式分别在三个指标当中做权重分析,能够在不同的指标之间评价,这个是定性指标。 在定量和定性的基础上,最后有一个雷达矩阵体系,在我们投后管理的季度会上会进行打分,短短一年时间我们已经把我们对于母基金,对ESG的理解落地在中国。 我们是可实操性非常强的母基金评估体系,这个就是我们整个中国股权投资的生态,希望大家能够对ESG系统进行特别好的实践,跟我们进行交流,感谢大家。 牛玉锐:很高兴跟大家发布绿色债券含量效益信息披露制度及指标体系研究,2016年以来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伴随着绿色债券的蓬勃发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日益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环境效益信息的披露问题,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考虑,这个绿色债券到底能带来多少绿色环境效益。尤其很多境外投资人特别关注,特点要向董事会报告,投资绿色项目到底产生了多少预期的环境效益,我们审视绿色债券市场,存在明显的问题,比如标准不统一等等问题,我们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很有可能是阻碍后续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2017年我们接受绿金委的委托,课题组经过差不多一年的努力,去年完成整个课题的报告,分两部分,一部分提出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第二个是提供了制度上的披露指引和安排,我们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分三个层面,一个是组织层面,第二是项目层面,第三是资金层面,组织层面是重要的长期性的因素,项目层面是绿色债券投资的具体项目投资一定要披露,资金层面反映的是作为债券,购买投资者,购买绿色债券以后,发现我们应该向投资人披露资金的相关情况。 整个指标体系有三个层面,8个一级指标,下面还有14个二级指标,我们在项目环境效益指标里面,对不同的行业分类做了9个领域的细分,下面还有30个子项目。课题组特别考虑,也发现了披露的成本,在指标设计上更多的考虑数据的计算方便性,给出了具体的定义,明确的方法和这些数据应该从哪获取,都做出了明确的建议。作为科技成果的第二个成果,我们提供了一套针对这套环境指标体系,因为什么样的制度框架,我们分四大部分,明确披露的原则,包括利益相关等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最后课题组有几点体会,光有指标体系和制度安排还不够,要加大认证。第二个是环境效益信息指标披露以后,以这个为基础进行绿色的分类评级,可能结果会更扎实,谢谢大家。 吴薇: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对中国绿色金融论文大赛的关注和支持,首先看大屏幕。 CFA Institute向2019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马骏博士多年来在与CFA Institute合作中给予的大力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为了进一步推广绿色金融理念,方法和工具,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并且与CFA Institute联合发布了2019年绿色金融论文比赛,经过近一年的双方共同努力,我们共收到39篇高质量论文,我谨在此对广大绿色金融从业认识及学者的大力支持和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优中选优,挑选出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深入分析,有效团队和作者给予表彰,并授予CFA Institute(英文),获奖人优秀论文将在CFA Institute(英文)平台上展示,我们还将优秀论文整理文字出版,推荐符合海外刊发标准的论文在海外刊发,CFA Institute(英文)是一个持续的进程,希望更多的对绿色金融热衷的专业人士参与到绿色金融的研究中来,为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献计献策。 今天在这里我仅仅宣读论文大赛的获奖名单,奖品和奖杯会在后续发给作者。 主持人 周月秋:感谢所有发布的嘉宾,因为实在对大家太苛刻了,大家真的是遵守了,我认为这是大家给了我第一次做主持人的很大面子。第二感谢在座的各位,我参加过很多次论坛,通常有一种情况,在领导讲话结束以后人就减掉一半,今天为在座的各位,第一表示大家对社会责任,对绿色发展高度的认同,第二个还是对大家对我第一次主持人的支持表示感谢。[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5月18日 20:29
分论坛六:金融支持绿色消费、小微企业和绿色农业
新浪财经 | 2019年05月18日 20:17
分论坛五:信息披露和ESG投资
新浪财经 | 2019年05月18日 20:07
分论坛三:“一带一路”与绿色投融资
新浪财经 | 2019年05月18日 16:51
分论坛二:北京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建设
新浪财经 | 2019年05月18日 16:39
分论坛一 :地方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
新浪财经 | 2019年05月18日 16:21
中行行长刘连舸: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需要社会各方参与
新浪财经 | 2019年05月18日 11:27
殷勇:去年北京市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接近100亿
新浪财经 | 2019年05月18日 11:15
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去年北京绿色信贷不良率仅0.7%
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去年北京绿色信贷不良率仅0.7%

  去年北京绿色信贷不良率仅0.7%。推动绿色小微登陆科创板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讯 5月18日,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出席并发表致辞。他在致辞中指出,去年北京绿色信贷不良率仅为0.07%,全国有100多家科创板受理企业,北京占1/3,将推动一批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绿色小微企业登陆科创板。 殷勇表示,去年年末北京辖区内主要银行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接近100亿人民币,近两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4%,不良贷款率仅为0.07%。2016年以来北京地区企业累计发行的绿色债券600多亿元,占全国的1/3。绿色公司发行债券前7位都是北京机构,除了央企华电、三峡,还有北京首创北控等市属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积极推进,全国率先开展了绿色建筑的保险。在碳交易市场,北京环交所是全国7个试点碳交易市场之一,累计完成碳交易5100万吨,成交额有14亿元,占全国的1/5。 他指出,总的来看,北京绿色金融应该说品种丰富,机构数量多,基础设施完善,市场空间大, 但是同时我们也体会到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外部的效益难以内生化,环境信息披露还不充分,绿色项目评估机制还不完善等等。因此在人民银行等国家部委的指导下,北京在积极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绿色金融和创新,以绿色金融的发展为指引,进一步提升北京金融业整体的改革开放水平,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的增长。 一是继续深化绿色金融的改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绿色信贷、政策、标准、产品的创新,促进监管约束、政府引导、市场激励相互协同,拓宽绿色项目的直接融资渠道,推动一批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绿色小微企业登陆科创板,继续推动深化改革新三板。 二是服务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积极支持在北京举办各类绿色金融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搭建高水平的绿色金融交流平台,落实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合作论坛,一系列绿色金融创意的成果,支持央行和监管机构在北京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网络建设,服务好“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目前我们也正在积极的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绿色金融的经验,与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合作,建设国际化的绿色金融。 三是打造绿色金融示范项目,目前北京市正在深入贯彻实施新一版的城市规划,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这一切都为绿色金融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是优化绿色金融的发展环境,许多绿色金融企业面对很多问题,今年以来,通过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和八项融资机制,解决科创民营小微企业在北京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为绿色金融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姜 楠)[详情]

分论坛四: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与创新
分论坛四: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与创新

  新浪财经讯 5月18日消息,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核保师王玉玲 、保尔森基金会高级顾问兼绿色金融中心执行主任孙蕊、浙江江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庆国、湖州银行副行长方锋杰、江苏银行公司部总经理助理兼绿色金融部总经理董善宁、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程达明等嘉宾出席了下午的分论坛,并围绕“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与创新”这一议题展开研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为该场主持人。 以下为发言实录: 主持人:今天很荣幸我可以主持论坛四,是关于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与创新,刚才大家在上一个分论坛一听了很多关于地方绿色金融试点,我是非常认真听了,而且我对于各个地方他们所做的创新,有些我也是深度参与,也是学习了很多。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专家事实上都是来自金融机构,他们主要对于怎么样服务于实体经济,怎么样促进产业的转型,做出了诸多的努力,大家如果关注绿色金融的话,2016年8月底,原来的7部位出台的指导意见,我们可以看到从信贷、债券、保险、基金等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非常多的指引,今天几位专家分别来自信贷、保险、基金领域。 我们时间比较充足,我会问三个问题,第一个在座的各位都想了解,从你们的领域角度,有哪些创新,比如王总的绿色保险,我们知道范畴是方方面面的,有很多方面,我们想请你介绍一下。 王玉玲: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作为来自保险板块的副秘书长,压力非常大,每年都要推动创新,刚才听了上个分会场,来自金融示范区的各个领导的发言,我还是非常欣慰的。每一个嘉宾都提到了绿色保险,如数家珍,在推动这些保险创新的时候,这些地方领导给了非常大的支持,这里也表示非常感谢。在整体推动我们绿色保险发展的同时,其实我们每年都在做探索,做创新,这也是责任使然。2018年我们在推进新的保险创新,尤其结合各个示范区的需求,做了几款新产品,今天给大家介绍两款我们认为最新的,还在打造样板,没有完全去推广。 第一款就是今天上午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提到的,我们在北京市朝阳区推出的绿色建筑性能保险。保险创新要从每个行业的需求出发,绿色建筑行业的痛点是什么?我从为什么、是什么、发挥什么作用几个方面跟大家讲。首先这个行业的痛点,建筑行业大家都知道,能源消耗大,与工业、交通一起属于“能耗大户”。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在国际和国内呼声都是非常高的,怎么做这件事情,从研究的角度去梳理,发现这个行业的痛点还是很痛的:一是我们的绿色建筑到目前,拿到设计标识的居多,即“纸面的绿色”,在拿到设计标识的项目中,只有5%-7%的项目取得运行标识,即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换句话说,绿色建筑的设计性能与实际运行的性能之间存在错配。二是银行针对绿色建筑项目发放贷款资金,项目拿到设计标识后,银行将这笔贷款认定为绿色贷款,而项目最终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无法保证,也就是说,绿色信贷发放与绿色建筑的性能认定在时间上存在错配。基于上述痛点,我们设计了一个产品,得到保尔森基金会的支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们保障绿色建筑设计标识星级和运行标识星级之间的偏差风险。其核心是我们引入了第三方机构,进行全过程的风控服务,保证项目能够按照设计的标准去完成。如果这种情况下还没有完成,保险公司就要进行赔偿。这个产品有几个作用,第一个是事前增信增进,第二个是事中风控服务,第三个是事后损失补偿。 第二个产品是我们在广东花都区推出了过期药品置换的绿色保险。过期的药品危害大家都清楚,一个是危害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土地,我们的生态,第二个是对人体的伤害,对弱势群体造成二次伤害。基于这个痛点政府也在发很多的文,要求药企、药店有义务回收这个东西,谁去做这项工作,药企是没有动力的,个人消费者也是没有意识的。我们看到一组数据,我国大概有78%的家庭都有小药箱,但是很少人有定期处理小药箱的习惯。我们也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运用保险的机制,消费者在药店买药的时候,出那么一点点的钱,甚至不出钱,由政府和药店来买单,你的药如果没有吃完,过期了,可以到合作药店享受优惠置换服务,相当于拿到一盒新药的代金券,用这种激励机制进行过期药品回收,药店回收以后,我们监督送到政府的无害化处理单位,保障形成一个闭环,使它不再污染我们的环境,不再伤害我们的人体健康。我们为什么能做到这点,是因为有一个合作的第三方互联网平台,通过科技的手段,让整个过程变得很简单,很便捷,而且能够完成闭环的监控。 主持人:谢谢王总,两年前我们当时正好跟保尔森基金会一起做的研究,印象非常深刻,保尔森专家说非常痛惜,政府拿出最多的钱支持绿色建筑,很遗憾的就是它就是停留在设计图纸的阶段,后期是不是真的绿建,运营之后能不能实现环境效益,事实上是难以最终的,当时思考了很久,如果把保险产品引进来,可能会解决这个问题,后来人保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而且已经实现了,包括你说的第二个,保险能够解决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湖州银行做了很多事情,您也给大家介绍一下在绿色信贷产品,以及其他的跟银行相关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服务。 方锋杰:湖州银行是一家地方法人机构,区别于其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有天然的创新优势,第一是独立的法人,第二个是数据库就在我们这里,现在所有的产品创新,离开科技,离开数据库都很难做,但是其他的国有银行要一级一级上报,不可能为区域的情况进行产品升级,难度就比较大。湖州银行有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去做这方面的创新和探索。特别是针对湖州绿色经改试验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一直在先行先试。今天简单的给大家讲四个方面: 第一,绿色信贷。我们根据大数据、人工智能跟主要的互联网巨头公司进行技术支持,把所有的数据接到我们这里,工商数据拿到了,还有个人征信数据拿到了,然后对它进行建模、数据分析,这样对于我们区域内所有的企业,我们进行实时的排名,第一笔贷款15分钟就可以通过手机发放出去,如果是第二次发放,3分钟之内就可以,短短一个月之内,有3亿多个贷款发放出去,我们对贷款的发放,最重要的监测,如果有环境污染我们一票否决,我们完全是信贷,效果还是不错的,客户的体验感非常强,265×24小时都可以进行。 第二,我们是一的绿色贸易伙伴,我们江浙地区有大量的民营企业走出去,比如孟加拉,他的服装面料都是我们江浙地区,百分之七八十的都是出口到孟加拉。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孟加拉的贸易利差,而且主要是跟中国的贸易利差,我们银行参与进来,他们总共有48家银行,不管大小、国有和私营,我们已经和38家建立了联系,很多的业务通过我们这里。现在已经延伸到全国各地,实实在在的推动这一块。我们重点要求跟这些企业,我们有约定,重点是绿色,比如当地的企业出去是垃圾发电,他们那边的发电能力很差,把这个企业走出去,哪怕是服装面料,我们要达到中国的标准,我们下一步有“一带一路”走出去贸易绿色机制,做的非常好。 第三,我们湖州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美丽乡村标准的建设者,美丽乡村浙江已经进入2.0、3.0,美丽乡村是整个区域要全域进行,把一些住宅全部集中化,把宅基地整治,通过这些土地指标的置换,整个进入规划,老百姓把节约出来的土地,通过市场化的交易转出去。 第四,我们之前也介绍了,绿色园区,当地有一个50%以上,全中国的童装都是在这里生产的,形成了完整产业链,传统的印染印花都是污染企业,高排放企业,这些产业又离不开怎么办?在这个基础上,把这些园区,把这些小微企业集中在一个区域,大幅度的减少了排污,二氧化碳排放等等。 主持人:谢谢方老师,去年我们曾经去湖州银行做过调研,特别对提到的绿色园区有深刻的认识,确实解决了当时小散的纺织印染行业,他们入园,园区里面又解决了排放的问题。可以提一个小小的建议,注意到您说的绿色信用贷款,除了说环保的一票否决,对他们的绿色效益,我们发放贷款能产生多少绿色效益,未来可以做相应的统计,这样在统计绿色信贷的时候,绿色效益能实现多少,也是一个很好的数据,能够来做支撑。徐董事长是农商行的代表,请您分享一下。 徐庆国:非常感谢绿金委对基层小行的关注,听了前面的论坛,也看了会前的材料,我们一家小的法人机构,我们也在斯卡,考虑我们一个小行怎么做我们的绿色金融创新,当初在思考的过程中是怎么想的。我是农村出生,农村有一个禁山的概念,不让你进山砍柴,但是没有办法,还是会偷着砍,只要先把老百姓先富起来才能提这件事情,第二个每个老百姓对绿色追求是有需求的,生活水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会追求这些东西。考虑到这些方面,结合本身的实际,我们认为我们只有引导老百姓的行为发生变化,才能真正的转换成对整个绿色的共性。又加上我们地方的小法人机构,我们占市场份额的40%,我们服务了61.9万的老百姓,其中80%是到我们这里有金融需求,授信了40多万户的小额信用,发放数量是40多亿。我们完全有义务或者有能力去引导这些老百姓真正的转变他的行为,又加上我们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一定要提升绿色支付电子化的替代。 具体做了哪些呢?一个是找到当前能做的事情,第二个是绿色交易,客户交易数据在我这里是完整的,第二个绿色出行,公交,地方县级区域里面,基本上我们的公交可以参与,特别像江山这个地区,我们江山的自行车还是农商行跟一家机构共同投资的,还有垃圾分类,绿色交易、绿色出行、绿色生活三个维度去建这个模型。当时做这个模型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有哪些标准,最后在网上找到了,北京碳交所有一个碳排放标准,我们拿过来做参考,拿过来用。 第三个我们觉得要从他们感兴趣的点入手,我们开发了一个微信小程序,每次绿色行为都可以产生积分,我们为了增加积分,用一些环保金融小知识,答题过程中就拿到了积分,第三个积分拿到以后可以兑换一些小礼品,我们作为农村商业银行,某种程度上支持基层的,实际上我们是地方的法人机构,我们的一些商家会贡献出一些权益给对方,引起大家的兴趣。 第四个,我们好多是城区的人,我们农村的人,每个村之间会对比,每个个人的绿色积分,以颜色相比。 第五个是我们有天然的优势,我们有90多亿小额信贷,我把你的积分和小额信贷授信的额度相结合,这个是正相关的,现在拿出来是每一分一块钱的征信,通过五个方面把大家的兴趣集中起来,首先我们上线了10个月以来的云闪付(音),线下是什么情况,我们统计了减碳的排量,这个期间吸收二氧化碳是非常客观的,实实在在的数据上取得了进步。第二个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肯定,我们副省长专门来调研这件事情,我们1月6日,政府向国务院专报的形式专门报告。两会期间政协报有一版专门介绍了我们的经验,我们不是太高大上,从某种角度来实实在在的做出了我们地方的贡献,长期的努力一定会取得成效。 主持人:我们平常在谈绿色信贷的时候,更多的关注到资金是流向了银行,主体占的更大的是小微和个人,尤其像农商行,把个人碳账户,从改变个人消费者的行为来推动整个绿色消费,做出了非常大的成绩,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可以把江山农商行的作为案例推荐,也希望在其他地方推广。 董善宁:我坐在这是羡慕的心情,为什么这么说?有两位在绿色经改区,另外是咱们的王总和程总都是全国性的机构,在经改实验区也有相应的政策作为抓手进行创新,江苏银行的定位可以说比较尴尬,我们作为一个以江苏省,北上深圳、杭州这样一个区域性的银行,我们能得到的政策环境是几乎没有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同时我们既要顾省内,又要兼顾省外的政策引导环境,我们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我刚刚回国接手这一块的时候,领导给我的期望很高,我之前做了一些研究,第一感受是真的很难。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江苏银行两年来,我们建立的绿色产品体系,分为四个板块,一个是绿色基础信贷,第二个板块特色化产品,什么意思?所谓特色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怎么降低成本方面,另外一个是怎么应用好政策性的负面资金池,两个维度进行特色化的产品设计。第三个板块是权益类产品,第四个板块就是绿色投行类产品,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等,包括正在考虑的绿色理财产品。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特色化产品这块,去年江苏省由环保厅等九个政府部委联合推出的绿色发展实施意见,它最核心的创新点就是利用环保专项资金做风险分担池,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银行给一些风险较高的,或者净资产技术服务类公司提供服务,最高的时候能够达到70%,相应的会在融资利率方面我们会有助于倾斜。目前在跟三家银行合作,从去年10月份开始,目前全省一共落地了126,我们行做了差不多70%,入环保厅库的金额是12.9亿元,投放的金额是6.7个亿。 第二个特色化产品是绿色供应投资,实际是一个信托,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它是一个集合信托的产品,一个是财政部的发展基金,他们出资50%,他们的资金是下浮20%左右,另外一个是我们行,我们行也是出了50%,我们行承诺,资金的成本是不高于20%。目前已经审批通过的有7个项目,融资额度是6.5个亿,申报的项目是19个,申报金额是11.1个亿,做一块差不多是25亿左右。 还有两个产品是刚刚落地的,绿票通(音)业务,绿色企业,主要是以票为主,目前我们在北京和深圳分别落地这么一个业务,金额也不大,深圳是800万,北京是500万,目前来说还在试点,我们在两个地方都入了当地人行的库,我们下一步会逐渐的提高这样一个合作项目。 我觉得我们江苏银行的特点,我想主要是四个,江苏另外一个创新方面的思路,把客户的环境与社会风险信息逐步纳入到我们的授信过程当中,这是从风险的角度进行创新的思路,目前还没有落地。 主持人:董总一点都不用尴尬,如果你能够做得更好的话,他们就会尴尬了,每家机构都有自己的创新,都是可以互相学习的,江苏省政府出台了非常给力的支持政策,也是值得其他的省市学习。 程达明:刚才听了银行和保险的,介绍了各自在绿色金融方面,利用自己的产品优势,服务经济的经验,都是非常实实在在的,推动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绿色产业事业发展的这样一些工作中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我们做证券行业始终在努力的利用自身的特点和自身的产品优势,在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证券行业的特点更多是直接融资,包括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始终在推动,加大力度拓展直接融资的比例,我们证券公司用几个主要的产品,最核心的债券,第二通过股权融资、股本交易等等,直接对接资本市场,直接将资金引向有绿色需求的企业。 发展最快的就是绿色债券,我们证券公司在这个环节中作为资本中介的作用,我们公司在过去的两年,从2017年到现在,累计承销的绿色债券12支,发行规模有280亿,整体规模上我们能够看到是一种批发的规模效应,通过直接对接资本市场,将大规模的资金集中的,一次性提供给绿色金融融资方,做过江苏银行的绿色资金债,广州发过50亿的绿色金融债,发行效果非常好,绿色金融债稍微不一样,这个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对接,向咱们的资金媒介,商业银行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而且成本比较低,广州银行固定三年期3.6的利率,还是非常低的成本。当时发行的过程中,第一个前期也是广州银行自治不错,前期做了大量的市场推介工作,同时我们相信在这个过程中,绿色债券所配套的相应的政策优惠,包括可以作为央行质押品等等这样的一些配套政策,也推动了投资者踊跃的认购,在这个产品上不断的,大的创新,小的创新,小的创新政策也推动了绿色金融债的产品发展,广州银行这一单认购的倍数达到2.5倍。最终实现了相对比较低成本的发行,江苏银行的成本非常低,通过大规模低成本的债券发行,给绿色金融支持实体企业提供了非常充足和有效的弹药,融资效率和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效率上还是非常高的。 另外一个,除了绿色金融债券是给银行,通过银行,向银行融资,银行通过资金,通过绿色信贷放出去,同时绿色债券可以通过资本把钱给到企业。我相信绿色金融的创新和发展和中国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中国债券市场的近十年来快速的发展,给中国绿色金融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土壤和充足的弹药库,证券公司来讲还是非常有信心,能够利用好背后充足的资源,一个非常丰富的大的金矿,利用好手中绿色金融的工具,把绿色金融产业和绿色债券继续往前推。除了发的比较多的绿色债券,包括证券公司在上个月刚刚签署了绿色投融资原则,这个是相对宽泛的原则,对我们后续不仅仅限于债券发行,对并购等等各个方面都会起到推动和鼓励引导的作用,股本金未来通过IPO,通过并购也好,股本的资金如果能够更大规模的进入到绿色产业里面来,它的资本金加上未来它能够带动的杠杆陈述来讲,对绿色产业的发展来讲就能起到一个更加高效的作用。我们证券公司也是在不断的努力,用好成熟的工具,拓展好绿色金融的渠道。 主持人:刚刚完成一个研究,绿色证券相比普通证券来讲,是不是真的有优势,我们为什么发绿色证券,我们要做绿色评估,融资成本确实是相对来讲比较低,尤其在境外发展,这个成本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我们也是希望大家回去鼓励各自所在的区域,多多发绿色债券,使我们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越来越多。 各位专家都已经就本单位在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做了介绍,整个绿色金融发展的这么几年,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整个金融体系之中各种产品的规模占比来说,事实上还是比较有限的,这个其实就说明我们整个国家在推动绿色金融,金融去支持绿色转型还是有问题的,请各位专家,你们在实践操作之中,不管是从政策也好,还有自身也好,以及你们的客户也好,到底有哪些问题存在,就这些问题也许有比较好的解决办法,进而推动更多的创新。 王玉玲:我是比较喜欢讲问题,我有一个观点,任何事情的顺利推进,首先要解决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刚才给大家推荐的两款产品,仅仅是一个小样,在一个两个地方落了地,一单两单落了地,大家很兴奋,新产品出现以后,政府搞了很隆重的仪式,很重视,其实我都没有去。我的观点是什么呢,我说只是一个小婴儿,他刚刚出生,要真正的茁壮成长起来还需要很多东西,真正的可持续、可复制还需要一个制度设计,如果一个城市做了制度安排,可能我会请很多领导站这个台。最难的难点对我们保险来讲,保险是一个制度设计的纽带,它的机制是最终的风险兜底,各方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它的茁壮成长是离不开整个制度设计环境的。包括我们的绿色建筑,其实需要五方互动。政府这方面的要求,比如说政府在做土地招拍挂的时候,提出来在我这个区域建设绿色建筑,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提出来要发放多少绿色建筑领域的绿色贷款,银行在提供绿色贷款的时候,可以要求开发商,在条款里面写出来,要确保绿色建筑的性能,保险就可以供给这么一个产品,第三方机构也过来帮着我们做好各个环节的风控,最终才能确保绿色建筑性能落地。五方联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二款产品,过期药品回收在政策方面存在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发文要求药店或者药企,有责任和义务回收这些过期药,另一方面不允许药店存放过期药品,建议对政策进行调整。 主持人:方行长有没有同样的体会,绿色产品的创新也只是示范性的,还有面临其他的问题。 方锋杰:绿色金融要真正的批量化,大家都认可,关键要实现可商业化,可持续,怎么做这个事情?在这方面是不是可以建议像央行或者参与方。比如我们现在有小微企业,有三农贷款,但是没有绿色金融债,是不是可以建立绿色金融债,特别是经改试点去,你可以用地标的统计来推动这些绿色证券认定。按照央行的标准,往往是不能满足的,尽量还是真正推动小微企业的绿色发展,这个是他们最重要的动力。央行的差异化货币政策,一个是债券化,第二个现在MPA,对绿色贷款稍微宽松一点,如果有难度的话,先在经改试验区,经改试验区的法人更加可控,效果非常好,影响非常大,让大家看到好处,这个就是引领,参与货币政策,通过各种方式。 第二,我对保险也有非常强烈的需求,比如“一带一路”的绿色需求很大,我们现在都是不发达国家,印度今年要建100家的,今年已经到非洲去了。从贸易投资这块,实体企业跟实体企业,对方的小银行也缺钱,缺外汇,小企业希望马上拿到钱,我愿意把这个钱借给对方银行,这个风险还是可控的。我们是一家小银行,要判断他们的风险,对我们的压力很大,相应的保险机构能不能介入进来,我们愿意交费,这样的业务会大幅度的增长,而且他们确实也很需要,我拜访了孟加拉的主要银行,他们的银行都跟我们差不多大小,他给我们提的需求就是希望我们的钱给他们,利率很高的,但是我们需要有一个中介机构玻我们分担一定的风险,这个是我们非常迫切的,我们产业链做的非常好,需求非常大,我们都到国外类似的银行拜访过,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主持人:上次去湖州方行长给我介绍了,非常有前景,也希望您跟王总之间,这个论坛能够有一个新的业务出来,确实也需要有一些工具降低三方的风险。徐董事长您觉得挑战和问题是什么? 徐庆国:刚才都讲了政策方面的东西,我讲讲老百姓自己,一家小的法人机构,我的利润还是有限的,我们要维持商业的可持续,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机构参与进来,包括企业。第二个任何一方数据都不是全面的,包括蚂蚁森林,一样的道理,蚂蚁金服缺少大量农心村,60后这些人的数据,这里的数据挂号任何一家机构都不是全面的,我始终任务个人碳账户应该是全社会的,不是我们一家银行,徐州组织了所有的金融机构在推广,这个东西要总行的数据支撑,十几家城商行联合到我们行拿这个,我们这些东西都是共享的,这样推动下,这个事情才会有可持续的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共享的理念非常重要,事实上不是说我做了,别人就不能做。 董善宁:各位专家讲了共性问题,我讲的具体一些吧,结合我们银行的业务开展情况,结合我们行市场特点讲一些具体的例子。今天讲的是产品创新,归纳三点。 第一,不精准。我们把工农中建、交等10家银行,还有农业信用担保、绿色金融产品等,能找到的材料我们都做了系统分析,一个很直观的问题,他那个太笼统,以银行类的产品来说,像融资、设备购置贷款、固定资产支持融资都太笼统,绿色金融行业也是比较广的,我们谈到绿色金融的时候,我们讲开拓创新的时候,主要针对中间的问题,我们是针对问题去的,我们的产品,我们的需求,比如绿色项目的低收益和融资成本高这样的矛盾,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的供应端其实是不精准的,太笼统。我们针对这一点,我们行在绿色基础、信贷产品板块做了一些创新的尝试。具体来说在项目融资方面,我们是聚焦到细分行业,我们选择了废物处理、公司发电,大气十条所导致的锅炉改造,针对具体行业我们推出了一些项目贷款。推出这些产品,通过产品创新,设立了这么多的债我们的创新点在哪?一个是基于对行业的了解,我们在风险措施上放宽了,另外在准入环节放宽了。另外一方面通过推介产品,引导我们金融机构,我们分支行朝这些细分的行业聚焦,增加投放,所以我们的产品创新就两个目的,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有些项目收益比较低,这个话是不准确的,比如说流域治理、河道治理等,有些废物处理是高利润行业,毛利润能够达到50%左右,是很优质的资产,这样时候就不能用笼统的概念去看待,针对这些高增长点,目前来说未来四五年都是在蓬勃发展的行业,配置专门的产品,强占你的客户。第一个是不精准,第二个是不联通,江苏最近在环保事件上有很多的头条内容,相应的一些化工企业要搬迁整治,我们有这样的商机,另外我们有义务去这样做,我们针对这样一个新的增长点,设计产品的时候很难,它的风险很难量化,环境风险,或者搬迁过程中法规风险,很难量化。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信息,但是我们没有这样的信息。我刚刚介绍产品的时候提到风险承担池,这不是一个新东西,我发现这个风险分担池效率比较低,尤其是理财的资金,针对小微企业,他们有中小微企业的风险分担池,针对人才贷也有风险承担池,是比较散的。如果能够把这些风险分担池整合起来,把无效的分担池放在确定需求的这方面,产品的创新或者产品创新力度会更大。第三个是不系统,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基础设置,我们创新以后,无非是把风险转移到另外一个层面。第二个层次是在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比如说目前的创新产品主要还是表内、票据,银行资金怎么跟证券资金做结合,这方面是不衔接的,如果没有制度性的,系统性的安排,靠各个机构自己其实是很难的。我没有拔太高,只是结合我们业务的具体情况来介绍了一下,在我们没有抓手的机构里面创新,要解决的问题是很实际的,这方面是大家一起去思考,一起跟我们想办法去解决。 主持人:谢谢善宁,分析的很系统,制度安排上我们看了央行和各部委,都在出台相应的政策去推动,我们可以做的也是把这些问题总结出来,尽量的能够支持到监管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从证券角度,程总您认为的问题是什么? 程达明:去年2018年全国发行的中国证券市场发行的证券是43万亿,11万亿是利率债,32万亿是信用债,利率债就是国债、地方政府债等,国债很难绿色,我们想看看哪一大类里面,哪一些可以绿没有绿的,刚才分析到利率债里面有国债,地方债4万亿里面有一半叫一般地方债,另一半叫专项债,专项债是针对各个省、各个市,还有政府基建的项目,我们可以把里面涉及到的,大概有2万亿的市场,扒出来1万亿的专项债,2019年把它绿化,这个可能是提升最快的一点,做各个地方财政厅的工作,现在专项债做的比较多的项目,比如说棚改、管廊等等,我们看看在4万亿的蛋糕里面,能不能尽快切出一块来,对提升比例效果还是比较高的。 刚才说4万亿的地方债,还有3万亿的债,如果是我们争取到一部分,包括开行涉及到基建的项目,垃圾处理、焚烧发电等等可以绿化的项目,更不用说农发行,包括水利、农田可以绿化的部分,是不是能够进行一部分的绿化。就要跟这三家大行去进行更多的绿色宣传和推动工作。我们也了解我们的客户在做绿色债券的过程中,内部的讨论,我为什么做这个事情,可行性、必要性的问题,中国的必要性上来讲,我们觉得在做绿色债券上还缺一把劲,短期内在绿色债券的必要性,行领导觉得这支债一定要绿色的话,短期是不是可以跟高层领导沟通,或者领导要求,或者进行政策的引导,这样的方式可能更加是一个短促的方式,争取把4万亿+3万亿的地方债的蛋糕切一部分下来。43万亿市场里面,32万亿是信用债,包括21万亿,21万亿是同业存单,这个里面可能绿化,同业之间拆卸的工具,这个可以绿化的空间,我个人理解相对比较小一些,我们把这个排除掉,还剩10万亿左右的盘子,这个就是比较关键核心的,由商业银行加各类公司发行的证券,真正信用债的市场,商业银行发的债有1.7万亿的量,这里面的绿色金融债的比例还是不错的,包括江苏银行等等,包括股份制银行陆续都在发绿色金融债,1.7万亿里面还可以。剩下有一个品种占了大,短融和超短融,债券的创新有几个维度,期限创新、募集资金用途创新,等级属性是高级还是次级,这些方面的创新,绿色债券更多是围绕募集资金使用创新的维度进行的,绿色债券,尤其是企业发的,公司发的这些绿色证券,资金用于绿色的项目才容易贴标,容易去认定。我如果用于项目,经常默默的我认为这是一个至少三年期,因为投资项目很难用9个月或者1年期的资金去匹配稍微中长期的项目,否则资金和资产之间没法匹配。 这种前提下短融和超短融很难绿色化,是不是可以跟交易商协会做一些工作,更多的进行一些灵活安排,出去用于绿色项目的补充流动资金,或者是绿色项目的运营,不仅仅是绿色项目的建设,这样的情况下,蛋糕可能且到绿色里面来,这个蛋糕确实很大,融资成本相对比较低,尤其是对于高等级、优质的旗帜,短融和超短融发的确实比较多。剩下的大头就是中长期的,企业债每年发的量并不多,但是企业是对项目,目前来看绿色的企业债发的比例该绿的都绿了,普通的企业,哪些企业可以吸引到绿色债券市场上来,中票和公司债里面,如果按照另一个维度,如果在这两个品种里面,我按照另外一个维度,行业维度来看,半壁江山或者小半壁江山是政府融资平台,能不能通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未来转型发展,这样一个角度,我们绿色债券能够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之前他们都做政府公益性的项目,比如修理公园、土地开发等,未来能不能使政府平台在绿色的道路上进行突破,未来都面临去寻找经营性的项目,替政府做事情逐步转成产业类的国有企业,或者半产业类的国有企业,在这个里面能不能更绿一些,这个是我们想重点看的一类企业。 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能够有效的结合,剩下2万亿是比较直观的可以绿的,尽量的鼓励去做一些绿色资产的证券化。从刚才这个问题来看,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我该去找谁,我们面临很多的困难是什么呢?绿色债券我们看到一些现象,有一些小的资质弱一些的企业,或者发债相对困难的企业,经常希望用绿色债券作为一个抓手,希望有发债的机会,如果在这个方向上做工作的,债券的质量不高,宏观的角度看,应该更多抓一些优质、大型的企业,去提升整个绿色金融的比较。 主持人:我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深度分析,把我们债券的类型掰开来分析。想问一下在座各位有没有问题想问呢?如果有问题可以举手,没有问题的话,我们还有10分钟的时间,每个人来介绍一下,下一步产品创新方面打算有什么举措。 王玉玲:下一步工作思考有三个方面,一个是我们想把科技引用到绿色保险领域里,为什么会这样?像绿色保险这一类的险种,实际是在参与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的核心点是风险管理,靠原有的模式,传统的模式,难以做到,刚好现在科技在日新月异的进步,下一步的规划就是在做好风控的同时,引入科技手段,打造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就是“保险+风控+科技+服务”,通过自身的完善来更好的服务绿色环保领域,或者社会治理领域。 第二,把我们已经打好的样板去复制推广,同时配合国家战略也好,绿色发展也好,配合各个示范区继续去创新我们的保险产品。 第三,这次论坛给我的启发,我觉得我们以后的工作重点可能还会放在各方的联动上,除了跟政府联动,更多跟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动,因为保险本身除风险管理这个职能,还有一个增信的功能,比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保险,减少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信任或者降低信任成本。包括刚才讲的出口,原来有出口信用险,国外银行的信用保证还是一个新课题,我们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方锋杰:下一步的战略方向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第一,仍然是绿色。第二,科技,现在互联网时代,科技提高我们的效率。第三,风控。 具体的业务方向是绿色消费贷,湖州有一个优势,我们主要的绿色建筑要跟上,第二个战略投资者有一个汽车消费比,几百亿。第三个是我们浙江和淘宝、天猫等等互联网机构对接,能效比较好的绿色产品我们提供绿色消费贷。从绿色供应链来讲,我们当地有很多的上市的龙头企业,我们就围绕着它上下供应链,上游可能有应收账款,我们已经在做了,下游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税务数据、工商数据都拿到了,对这个企业进行画像,整个系统嵌入到企业的核心供应链里面,他的消费情况我们非常清楚。这个作为我们下一步的重点方向来推动,通过科技的力量,加上绿色,再加上风控。 徐庆国: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像绿金委一样,始终在坚持,刚开始绿色金融也好,这些东西都是一个理念,这几年慢慢成效就出来了,坚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具体到工作中,我们有几个好的契机,我们作为一个标准化试点项目之一,首先把标准做好,希望在共同努力下进入中国制约减排项目里面,把个人减排纳入到碳交易里面去。第二个扩大影响力,第三是增加产品的应用,让真正使用者愿意投入进来。我是一家小的法人机构听了各位专家的演讲,我启发非常大。我是江山商业银行的,欢迎你们前来指点江山。 董善宁:下一步怎么做,我很难回答,因为现在银行的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你老是跟客户说我们是绿色产品,你说久了客户就不买账了,我们一定要切合市场实际,这样做创新才有意义。产品创新这块有三个方向,一个是绿色供应链,我们是24日签定合作协议,房地产是目前已经有了针对供应商进行绿色化评级的,这个是我们要做的一个方面,从房地产行业开始来推广我们的绿色供应链,由我们部门和交易银行部共同进行,在座如果有兴趣的话欢迎来交流。 第二块就是绿色平台,王老师擅长的领域,ESG投资,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风潮,而且收益率也不错,国内也是慢慢的开始,华夏之前发了一单,包括像今天上午的几个机构,作为一个商业银行,ESG这块是必须要关注的,起点就是我们要发一个ESG的理财产品,目前方案已经在制定当中,后续主要是找到合适的方法,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效实用。 第三点回到我们的表内业务,表内业务创新的抓手很好,可以撬动的板块不多,你能够拼接的板块很说,我们就要跳出银行的圈子,跟保险公司合作是接下来主要的模式。以上就是我们下一步创新的重点方向。 程达明:第一点就是绿色证券市场要进一步加大国际化的进程,因为国外有很多专业绿色的债券投资者,通过进一步加快中国的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包括中国的债券加入核心指数等等这些方面的工作,我们可以吸引境外专业的绿色投资者推动境内绿色市场的发展,包括能想到的,中国的债券是逐步的纳入到这个过程中,绿色债券加快进程,境外投资者有很多是跟随指数投资的,只要加入这个指数以后是被动的持有这个债券,从投资端就能够加大绿色债券的发展。 第二,推动绿色证券的发展跟市场化分不开,刚才董总也在说,产品也好用,实实在在要解决客户的问题,从融资效率、融资成本,以及融资的便利性等等各个方面,目前从创新的政策,配套的政策不断的在完善,不断的在推动,基本上比较完善了,中间还是在不断的有新证券出来,被发行群体、投资者群体所接受的进程,这个基础之上还是要有政策性推动的动作在里面,完全靠市场化推动,推动的速度和进程,毕竟绿色,总有公益性的因素在里面,在这个基础上,我个人觉得不需要回避这里面政策性引导的作用。 第三,风险缓释方面,环保行业发行债券的群体,第一以民企为主,第二个体量和信用资质弱一些,中国债券市场违约率1%,达到相对比较低,也已经有序打破比较健康的正常水平,比商业银行不良的水平还是稍微低一点,但是已经接近了,民营企业的比例非常大,我们也看到不只一两单的环保行业,上个月还有一个环保企业违约,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对于我们绿色债券环保行业典型的债券发行有影响,过程中是不是进行适当的产品创新或者政策引导,起到相应的增信,包括有效的绿色增信,包括提供风险缓释的权证,绿色CMW产品的创新,帮助民营企业实实在在获得资金,从另一个角度还是要加强民营环保企业本身的经营能力等等的综合性资质的提升。 主持人:非常感谢,我们一个半小时五位专家进行充足的讨论,介绍了各自做的产品创新,在座各位一定会学习到很多,同时他们指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怎么样推动商业的可持续性,但是目前我们还是会存在意识、制度、标准、信息、工具,以及产品的适用性、风控工具等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还是存在的,我相信在未来,无论是政府监管,还有市场化方面如何合作,以及技术上如何应用,以及产品创新上如何应用更好的风险缓释的工具,使得下一把金融产品创新能够更精准、更系统、更联通,都是各位专家的观点,我只是做了一个总结,这样在未来,我们明年再来这里讨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时候,我们相信肯定会有更多的工具能够被适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五位专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2019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13项成果
2019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13项成果

  新浪财经讯 5月18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9绿金委年会在京召开,绿金委本次在会议上一共发布了13项成果。 图为绿金委成果发布现场 以下为实录: 主持人周月秋:过去一年我们绿金委的各个成员单位组织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创新,产生了大量的绿色金融的成果。今天在这个会上发布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既使是一部分,也有18项,14个代表,给我的时间是75分钟,我算了一下18项成果如果平均4分钟是72分钟,留给我和大家串场的时间是3分钟,所以倡导绿色实际上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是节约,包括节约时间,所以我希望我们接下来发布的所有嘉宾,明确一点,我们每一项成果给大家的时间是4分钟。到3分半的时候,请工作人员提醒一下,到4分钟的时候无条件的掐断麦克风。还有一条,我们也有是一个人发布两项,也是4分钟,稍微有一点苛刻,鼓励发布两项成果的也是4分钟,但是尊重一下,给6分钟。在5分半的时候提示一下,6分钟的时候同样是无条件掐断麦克风,接下来我就是第一个要发表的。 我给大家报告成果有两项,一个是金融机构的气侯环境信息披露,2018年的信息报告,这个报告实际上是2018年第九次中英财经对话会上安排的落实情况伦敦金融城和中国绿金委都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一年下来成果还是比较明确的,所以我今天的发布既代表了作为中方试点机构的牵头单位,也代表中英试点机构的专家。包括这一年来的情况,这一年来我认为大家的努力和成果是明显的,总体上就是三个特点,三清晰、三明确,第一个目标清晰、一年的试点所有金融机构形成了四个方面的共识,一是认为环境和气侯因素正在对金融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第二是开展环境信息披露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应对环境和气侯风险的能力。三是金融机构需要量化工具来测算环境和气侯因素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四是开展环境信息的披露,进一步凝聚多方的力量,形成推动经济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个是路径信息,方案明确,试点机构在报告中间明确发布了清晰的行动方案,其中中方的银行业试点机构有三步走的方式披露相关行业信息,发表目标框架,资管机构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三阶段的计划,明确了不同阶段的内容。 第三个是落地明确,从18年到现在,中英双方已经开了5次环境信息披露的会议,分别在北京和伦敦,工商银行作为中方的牵头机构,在国内还组织了三场研讨,各个机构的任务根据越来越清晰的目标做自己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这个报告记录了历次会议的讨论主题,反映了达成共识的过程。 第二个要披露的是要发布碳交易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基于火电行业的压力测试研究,这个是工商银行和北京环交所最新的结果,也是我们国家量化分析碳交易的银行、信用和影响的第一个研究成果。第一是构建量化碳交易风险的理论模型,第二是工商银行对火电行业进行压力测试的基础上提出的对政策部门的建议。 四是创新,一个系统分析,碳交易影响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构建碳交易压力测试分析的完整理论框架和理论分析,测试结果来看,模型比较能够准确的模拟不同场景下的碳市场特征,对企业压力场景下表现有比较好的区分。第二是打通压力传导的路径,证明了碳交易市场推出会对信用风险产生影响。三是火电行业可以在其他行业推广。四是双方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们希望下一阶段更多的机构参与进来,完善模型和测试的结果,能够更好的传导。 接下来我们要发布的是金融学会绿金委的丛书。 金海年:非常高兴,我为大家发布一下绿色金融评价体系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企业、资产、供应链的绿色评价。首先对本书贡献的单位做感谢,首先感谢马骏主任一直支持我们这个书的研究和编写工作,这个书的编写历时三年,还是比较艰苦的,但是资料、信息不断的完善,包括绿色债券等等这些评级的标准建立,以及应用,所以这次丛书也是整合了大量的数据,大量的实践案例,以及理论体系。第二个就是感谢东方金诚团队,以及中央财经大学王院长团队,我们总编工作、通稿工作,以及重要章节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和统筹。同时我们整个著作是由各个单位,十几个单位一起来编写的。 主要内容是首次系统性的介绍了绿色项目、公司、供应链的绿色评估和评级的基础理论、标准方法,以及在中国的实践案例,这个评级和评价体系是绿色金融的基础,本书包括对于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评估体系的分析,ESG、绿色债券,还有银行的绿色信贷,以及上市公司的绿色评级和绿色供应链的理论实践。我们也对环保和金融部门未来绿色金融工作支持、绿色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我们认为绿色金融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所以它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绿色发展,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绿色评价体系,为绿色金融打造一个基础,我们希望建立一个污染者付费,贡献者获益的闭环体系,也非常感谢这次绿金委给我们一个机会,能够向大家介绍这个产品,谢谢大家。 罗施毅:尊敬的各位来宾,作为这个书的编写负责人,很高兴跟大家介绍这本书,感谢马主任、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支持,特别感谢马骏博士对本书题写了书名。这本书是我们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实践创新的结果,从内容来看,分了三部分,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务,第三部分是案例。从特点来看,这本书可以上是三位一体,首先是一本历史书,为什么这么说?以时间为脉络,梳理了绿色金融在国内国外的发展进程。第二是一本工具书,这本率讲解了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方方面面,强调实践性。第三个是一本故事书,选取了兴业银行绿色实践中具有创新性,代表性和前沿性案例。 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同时欢迎大家对这本书的内容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建议,谢谢大家。 程琳:感谢周所长,我给大家争取节省的时间更多一些,我是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也是“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中方协调人,我代表秘书处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内容。GIP是中英两国财经对话框架下两国政府给中国绿金委的工作任务,2018年双方协调了很多专家和机构,在现有绿色金融基础上,2017年发布的海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基础的原则,内容不念了。 总体来看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只有7条,背后有更多的工具会开放,参与原则内容起草的机构包括“一带一路”银行家圆桌会等,自2018年11月底原则在伦敦会议期间把文本正式发布,受到国内外机构的大力支持。截止到上星期我们一共收到了28家国际机构的签署,包括国内主要金融机构,像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一带一路”有四个基金,海外包括英国的银行,图上都有,包括法国的外贸银行等等,以及其他来自中国香港、新加坡、哈萨克和阿联酋的机构。我们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一个秘书处,主要工作接下来要至少做四方面的工作,继续签订和实施这些7条原则,第一条会继续推动,也欢迎广大机构签署和实施GIP,第二项内容是开发工具,让国内外机构在实际业务中实施。另外开展一些进展报告,整体原则的实施情况如何,各机构如何将GIP和可持续绿色投资原则融入到决策过程,秘书处提供一些服务工作,比如要开展知识共享等,还将打算建立一个“一带一路”绿色项目库,欢迎各机构的参与和支持。我们知道“一带一路”的投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欢迎大家支持和帮助,我们8月份会召开第一次GIP的签署会议,欢迎大家支持。我们各项工作也希望各金融机构的支持,尤其是绿金委成员,如果有愿意签署的可以与我联系,谢谢大家。 孔伟:各位嘉宾早上好,时间原因我就尽快直接开始介绍内容,非常感谢周所长,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所研究的题目,字数是最长的,我也希望我的发言能够言简意赅的,题目中的内容给大家展示一下,第二个我们这个研究可能是今天所发布的所有报告里面,研究的时间相对来说最有限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最具有可持续性的。第三个我们现在研究的这个题目,本身的题目看起来有点雾里看花,包含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相关的涉及主体也是比较多的,希望今天的发布仅仅是一个开题的报告,我也希望在明年的绿金委年会上也能够集结成册,以书籍的方式向大家展示。 首先介绍一下参加这次研究的各个主体机构,既包括我们的研究所,大学,更包括金融机构,包括一些专业机构,也包括自然基金会公益机构,最重要的其实是我们最后这一行,没有显明的各级领导和指导,因为我们现在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不便于把更重要的指导机构列明,所以我们简单的列明一下。 我们研究的题目大概是分6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是对它的背景和国际经验进行研究。我们知道在我们绿色金融的投资研究里面,大家已经花了很多的精力在研究,包括ESP的信息披露,报告里面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实质上在ESG主动投资的角度来讲,在目前而言体现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我们现在研究的多责任主体的题目,更多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当我们进行ESG投资,包括责任投资的工作,可能背后还有一个强有力的力量在推动你,所以它可以看做负责人投资ESG投资的另外一个推动力。从国际背景来讲,在我们的研究里面,可能更多的是参照,或者是借鉴美国的超级基金法,这方面鲍尔森基金会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持和帮助,使我们全面理解作为一个和我们体量,或者说比我们体量更大的一个,之前已经完全工业化的国家,是如何在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突出的,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 第二个方面主要是指环境责任,它承担的形式。这个角度来讲存在很多争议性,现在研究的主要是多责任主体。 饶淑玲:大家上午好,首先第一点就是我们在现场已经完成了此次报告,第二个我看到很多机构和专家来自外地,我尽量控制在2分钟之内。我们的研究背景是目前在国内一个统一明确的绿色融资标准是缺失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丰富融资的渠道,规范债券的发行管理,防范企业风险。我们的研究方法,首先对绿色融资主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目前对国内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在国际这块主要从融资角度选取了比较有突出的四个方面,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国内这一块,我们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全国,第二是地方,第三是企业。前期分析基础之上,我们有一个设想,总体的原则就是掐头去尾,中间评价要深入,首先是黑色融资主体,第二是绿色的。深入评估的原则既掉与国际接轨,也不脱离我国的实际。最后要对所有的研究所成员单位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安国俊:各位专家,各位嘉宾上午好!我们知道绿色金融创新面临很多障碍,包括缺乏抵押物,标准鉴定等等,必须构建一个有效支持的金融服务体系,包括多层次融资模式,长期的绿色机构投资者,以及对绿色科技项目的评估,在这种框架下我们提出了12点建议。 一个是银行业对绿色科技、创新企业开展投贷联动。二是发展多层次的市场,三是试点银行的投资,四是支持地方政府发起绿色发展基金,五是开展相应的保险创新,六是出台业务的标准,鼓励保险和养老资金,七是地方政府通过担保基金和担保机制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框架,八是支持绿色科技项目的孵化器,争取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企业。九是金融科技实现高效低成本的融资服务。十是希望通过项目库支持发展,十一是通过银行或者基金管理公司强化能力建设。十二是基础创新的相关试点上,国务院批复的绿色改革中先试先行,我们要充分的协调相关政策的衔接和合作。 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各位专家和金融机构的科研力量,通过不同的创新层次,为绿色金融支持,绿色金融创新带来厚积薄发的独立,谢谢大家。 蓝虹:非常激动可以在这里发布这份报告,连续发布了4年,今年是第四年,2018年绿色金融是进入了实质性的创新一年,2018年在供给侧这边有了很多的制度创新,我们知道绿色金融的资金供给,90%是来自于绿色信贷,绿色信贷的资金调度是来自于央行和银监会,这些金融监管机构的制度方面的监管,以及制度方面的激励,2018年绿色信贷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普及制度》的通知,7月又发布了银行业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人民银行对于评价方案,对各银行,对绿色信贷业务的评价,对整体纳入MPA的整体监管,导致整个绿色信贷业务的迅猛发展,从而为绿色金融提供大量的资金,这个是2018年制度创新中最精彩的板块,2018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贴标绿色债券144只,发行金额2676亿人民币。在绿债发行迅速的同时,央行对于绿色金融再加强监管,央行各个绿色金融再监管的政策保障了绿色金融债发行的资金,确实投到了绿色项目之中,从而打通了绿色金融与绿色项目的紧密衔接。 在2018年碳排放交易市场也在迅猛的发展,2018年碳排放交易市场在7省市,二级市场上线下成交碳配额接近7748万吨,碳金融的成交给绿色项目增加了绿色收益,从而使绿色项目在跟金融对接中增加了与金融机构可容易的程度(音),整体上推进了绿色金融的发展,国际绿色金融的发展非常迅猛,2018年与国际的金融机构合作,特别是与伦敦金融层的合作,在中英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得到了迅猛的推进,特别是工商银行,在整体的领导,全国的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的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而推动了商业银行的绿色化,加强了整个绿色金融的共建。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和伦敦金融共同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这是整个绿色金融发展中取得的迅猛成绩。同时也核算了对整体的资金进行核算。我们对整体的资金进行核算的预测是中国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需求,2018年中国需要的资金是2.6万亿,实际供给只有2.1万亿。谢谢大家。 莫凌水:各位嘉宾上午好!我代表科技组对我们这个进行预发布,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过去中国70年的发展取得的瞩目的成就,面临环境资源和气侯变化的压力,中国现在正在向绿色高质量的转变,“一带一路”国家对绿色发展有强烈的诉求,2014年央行在上海召开碳市场研讨会,东南亚几个国家都在说看中国怎么做,吸取他们的经验,避免他们的错误,这是他们有强烈的诉求,中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在发展中保护,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未来“一带一路”国家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这个是我们对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这个课题的成果将在中国建国70年之前发布中英文版,供“一带一路”国家分享。 我们因为能源存在中国绿色发展的关键位置,也是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沿位置,我们选择能源作为研究对象,展望未来我们主要分析过去70年的经验教训,展望未来中国能源转型,还有下一步国际绿色合作的路径。 介绍一下我们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70年的发展经验,分析和展望未来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未来国际如何参加国际绿色合作,这么一个路径和趋势。最后是对标中国在绿色发展当中,在世界上的位置,存在一些差距。我们研究课题是亚洲开发银行和(××研究院)支持,有来自国内外机构的支持,有上百位专家参与到课题,我们在昆明、西安、北京、长沙分别举行了研讨会,参与的专家有上百位,有来自经济、环境、气侯变化、能源发展的,还有“一带一路”实践践行者,为我们提供案例研究,可以说我们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 最后介绍一下我们的主要结论,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节能是能源转型中的重中之重的位置,中国绿色转型的经验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借鉴。最后是绿色“一带一路”是绿色国际合作的诉求,是未来的趋势,中国更好的参与到能源治理,更好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服务。气侯变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未来,提高能效,能源结构调整方面仍然需要更大的努力,谢谢大家。 王遥:感谢周所长,在去年我们汇报了一个成果,ESG的表现与财务绩效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基于现在国家对ESG的相关政策逐渐成熟,今天香港修订了ESG的报告,同时自从2014年3月份以来,违约事件不断的发生,我们梳理了一下,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使得我们债券发现违约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说明我们紧紧依靠财务信息是存在缺陷的,提出一个思考,是不是把ESG纳入到传统的信用评级体系中,我们就能够看到中间有没有相关性,我们提出ESG的信用模型,我们在传统的评价信用环境,信用能力的基础之上加了一个因素,从负面行为来全面衡量一个企业的信用表现。这个模型具有买方预警功能,可以提前进行预警。 目前包括三个一级指标,三个二级指标,77个三级指标,2016-2018年发生的违约和信用降级的债券,非上市公司主体的债券,总共有1683只债券,我们是按照2016-2018年季度的数据,同时我们用了学术方法来评价。 通过各种分析,ESG与债券违约的降级是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同时随机抽取两个发生违约,如果纳入ESG的模型,发生违约前我们做出4次预警,没有纳入ESG预警,发生违约之前是没有做出预警的。另外一个是2017年的案例,我们已经做出6次预警,很好的案例说明模型的有效性。 第二个成果是金融支持建筑绿色化改造,背景是因为目前我们对绿色建筑的能耗占到40%以上,不管是政策驱动还是市场需求,都对绿色建筑有非常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既有建筑的改造方面,有很大的需求量,但是从目前资金的支持来看,我们的政府资金很难覆盖公共机构的建筑改造,包括商业和市场也非常需要资金来支持。我们这个项目需要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是我们现在金融在支持建筑绿色化上仍然有很多问题,标识缺位,只是在竣工之后评价,对银行来讲,中间的专业能力不能达到,在判断绿色建筑上有缺位。另外缺少对绿色建筑,绿色方面的成本和收益分析,同时还款能力也是有问题的。我们共同开发了建筑绿色化投融资动态方法学,我们来根据技术方案确认项目的成本,同时确定经济效益,根据效益和成本进行投资测算,作为参考指标,同时根据动态数据评估项目,绿色效益也作为整体还款的手段,使得银行及时准确获得信息,使得绿色效益挂钩成本,动态数据监测平台为核心,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我们和一些机构进行了合作,也有相关的案例,不多说了。 我们的方法学的使用,它的创新价值体现在我们优化贷前评估,其他机构也是应用这个方法学开发他们的产品,同时强化事后监管,下一步建立绿色指数,为相关的建设项目开展工作,非常感谢。 喻晓岚: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在年会上面发布我们湖州市绿色金融发展指数,这个课题一共有四家单位,同时得到了在座很多专家的指导。湖州是作为首批全国8个县区,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有非常扎实的内部基础,对绿色金融的发展指数,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估,有助于对我们的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复制。我们的指标分析了五个原则,主要是目标导向性,以指导意见作为我们的目的,非常清晰。第二个是我们的指标通用性,参考已有的指标。第三个是数据的可操作性,我们的数据来源能够从年鉴,权威数据当中来获取,操作性非常强,含义非常明确,可读性也非常强。第四个原则是指标代表性,我们选择发展变化的指标,或者是基本不变的指标。第五位原则就是动态开放性,基于大方向不变的情况,绿色金融发展进行动态调整。 整个指标体系对我们来说,怎么来构建,绿色金融市场是主体,基础是动力,贡献是推力,所以我们按照这三个维度,构建我们的绿金体系,应该充分的展现出我们绿色金融的能力,整个指标有三个一级指标,十个二级指标,还有45个三级指标构成,应该说整个特点非常鲜明,我们从基础、市场、贡献三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全面科学,客观的指标体系。 第二个我们与相关的政策研究相协调,可操作性比较强。 第三个是可以揭示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 第四个是能够实现绿色金融均衡发展的纵深比较。推广我们的经验,这是我们四个特点,2017年绿色金融指数是115,2018年到了151,我们湖州基础扎实,绿色发展的贡献也在上升,我们会进一步的完善指标,把我们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地方的标准,同时对其他地市进行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评价,我也希望我们的指数能够为各地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谢谢大家。 刘一闻:我分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方法学,从2017年12月份,到今年经历了三个版本的迭代更新,目前是3.0版本,过程中得到了两家公司的大力指导,我们的方法学遵循了先认定后评价,绿色信贷和绿色产业等等一系列的标准,对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一定标准。评价环节我们是这样想,根据企业可提供,部门可评价原则,如果指标很复杂,你在地方上落不了地,特别是小微企业,如果非常复杂,小微企业没有办法提供数据,我们设定了24项指标,指标不是很多,但是要管用,我们有一个打分卡。同时引入了ESG,对部门认定的指标进行评价,L是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导向,我这个方法学就有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基础。L根据自己地方可以进行修改,这个是方法学。 第二个是绿信通金融平台,目前更新到第二个版本,主要的特点是接入了政府大数据系统,我们有将近50%指标,系统自动认定,自动判断,和自动打分。我们这个系统也为银行建立的他们自己的绿色企业合绿色项目,我们湖州的总行、分行、支行都可以建立专注于自己的企业和项目。另外我们是委托银行的客户经理,他在做调查的时候,我们要求你必须要按照我这套标准来判定,这样有什么好处,可以加强我们银行内部的能力建设,从最基层开始。我们这个系统流程是客户经理先初评,银行复合,最后让第三方中介机构对我们再符合,有效的解决了银行的风险。 我们这个平台第一是解决地方绿色主体定义确实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二是从源头见门金融机构能力建设,第三是有利于地方财政政策落地。 袁田:各位专家上午好!我非常自豪而且自信的来说我是来自中行信托。第一部分我们目前为止在整个绿色金融体系的过程当中,绿色信托也一直在积极行动,去年11月25日我们制定工作小组,4月18日已经达成的框架上的共识,在这样个指引当中,我们凸显的是信托行业的受托人责任,以及ESG的评价标准,未来经过指引的内容,在6月份整个信托行业也会做基础调研,形成各公司的咨询报告,契合整个行业发展的标准,制定绿色信托行业的行业标准,这部分是我们绿色信托标准。在指定过程当中感谢央行研究局和银保监会对我们的大力指导。 在公司绿色信托系列报告当中,目前已经连续三年来发布绿色信托的系列报告,从2016-2018年,分别就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工具的多元使用来进行发布我们的系列报告。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向向各位汇报,中行首次提出来绿色信托理念的公司,我们一直在践行我们的战略驱动、产能生态结合,我们希望沿着可持续、可信赖、可负责、可获得的发展制度,绿色之星同样是希望之星,合作共赢建立绿色的产融生态,希望让各位专家认识和更好的走进中行信托,我们是特大央企的成员单位。我们认为在整个绿色信托和信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中,中行信托一直是走在先行先试的行列当中,我们在绿色产业的过程中,我们是绿金委的成员,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的副会长单位,还有诸多在绿色产业的协会过程当中,我们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先行先试和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为绿色金融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我们携手共赢,共建绿色生态金融,谢谢大家。 方远:尊敬的周所长,大家好!我是来自星界资本的方远,为什么我们母基金是最好的ESG传导载体呢?中国的母基金投资有很多,信息披露不足,对母基金来讲最大是放大效益,我们投资一块钱可以放大100倍,甚至200倍,今年论文题目也是一个通过母基金来投资产生影响。我们是怎么做呢?首先设立了ESG的评估矩阵,把欧洲和全国的标准落地,用中国的母基金和基金业管理协会,把它定义出来,包括总体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和公司治理。接下来通过定量的标准,我们把其中最重要的一些维度用可以定量的方式分别在三个指标当中做权重分析,能够在不同的指标之间评价,这个是定性指标。 在定量和定性的基础上,最后有一个雷达矩阵体系,在我们投后管理的季度会上会进行打分,短短一年时间我们已经把我们对于母基金,对ESG的理解落地在中国。 我们是可实操性非常强的母基金评估体系,这个就是我们整个中国股权投资的生态,希望大家能够对ESG系统进行特别好的实践,跟我们进行交流,感谢大家。 牛玉锐:很高兴跟大家发布绿色债券含量效益信息披露制度及指标体系研究,2016年以来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伴随着绿色债券的蓬勃发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日益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环境效益信息的披露问题,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考虑,这个绿色债券到底能带来多少绿色环境效益。尤其很多境外投资人特别关注,特点要向董事会报告,投资绿色项目到底产生了多少预期的环境效益,我们审视绿色债券市场,存在明显的问题,比如标准不统一等等问题,我们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很有可能是阻碍后续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2017年我们接受绿金委的委托,课题组经过差不多一年的努力,去年完成整个课题的报告,分两部分,一部分提出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第二个是提供了制度上的披露指引和安排,我们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分三个层面,一个是组织层面,第二是项目层面,第三是资金层面,组织层面是重要的长期性的因素,项目层面是绿色债券投资的具体项目投资一定要披露,资金层面反映的是作为债券,购买投资者,购买绿色债券以后,发现我们应该向投资人披露资金的相关情况。 整个指标体系有三个层面,8个一级指标,下面还有14个二级指标,我们在项目环境效益指标里面,对不同的行业分类做了9个领域的细分,下面还有30个子项目。课题组特别考虑,也发现了披露的成本,在指标设计上更多的考虑数据的计算方便性,给出了具体的定义,明确的方法和这些数据应该从哪获取,都做出了明确的建议。作为科技成果的第二个成果,我们提供了一套针对这套环境指标体系,因为什么样的制度框架,我们分四大部分,明确披露的原则,包括利益相关等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最后课题组有几点体会,光有指标体系和制度安排还不够,要加大认证。第二个是环境效益信息指标披露以后,以这个为基础进行绿色的分类评级,可能结果会更扎实,谢谢大家。 吴薇: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对中国绿色金融论文大赛的关注和支持,首先看大屏幕。 CFA Institute向2019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马骏博士多年来在与CFA Institute合作中给予的大力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为了进一步推广绿色金融理念,方法和工具,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并且与CFA Institute联合发布了2019年绿色金融论文比赛,经过近一年的双方共同努力,我们共收到39篇高质量论文,我谨在此对广大绿色金融从业认识及学者的大力支持和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优中选优,挑选出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深入分析,有效团队和作者给予表彰,并授予CFA Institute(英文),获奖人优秀论文将在CFA Institute(英文)平台上展示,我们还将优秀论文整理文字出版,推荐符合海外刊发标准的论文在海外刊发,CFA Institute(英文)是一个持续的进程,希望更多的对绿色金融热衷的专业人士参与到绿色金融的研究中来,为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献计献策。 今天在这里我仅仅宣读论文大赛的获奖名单,奖品和奖杯会在后续发给作者。 主持人 周月秋:感谢所有发布的嘉宾,因为实在对大家太苛刻了,大家真的是遵守了,我认为这是大家给了我第一次做主持人的很大面子。第二感谢在座的各位,我参加过很多次论坛,通常有一种情况,在领导讲话结束以后人就减掉一半,今天为在座的各位,第一表示大家对社会责任,对绿色发展高度的认同,第二个还是对大家对我第一次主持人的支持表示感谢。[详情]

分论坛六:金融支持绿色消费、小微企业和绿色农业
分论坛六:金融支持绿色消费、小微企业和绿色农业

  新浪财经讯 5月18日消息,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授信管理部总经理彭作刚、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安国俊、浙江安吉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宋伟锋、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白雪梅等嘉宾出席了下午的分论坛,并围绕“金融支持绿色消费、小微企业和绿色农业”这一议题展开研讨,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专业支持处处长陈亚芹为该场主持人。 以下为发言实录: 陈亚芹:感谢各位参会的嘉宾,今天天气不太好的情况坚守到。今天这个分论坛的主题亮点或者热点比较多,有消费、有农业还有小微都是国家重点关注和支持的领域和行业。很荣幸请到了在座的几位嘉宾,刚才还跟几位嘉宾聊,这次嘉宾的组成背景非常丰富多元化,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跟大家交流和分享这个主题。我就不一一介绍了,第一轮先请各位嘉宾八个字所在了机构以及围绕着今天的主题所开展的一些工作,冀望的经验,跟这个绿色普惠或者绿色农业、绿色支持小微方面有哪些什么样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一些什么样的角色,由他们几位嘉宾分别自我做一个介绍。根据他们相关工作经验我们再做一些交流和探讨。 先请邮储的彭总,提问的话就结合各位讲的情况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的。 彭作刚:谢谢亚芹,也很高兴参加这次分论坛去年我也非常有幸,也出席过。常论常新,今年又是一个新的主题,这个主题与我们邮政储蓄银行契合度非常高,邮储银行的定位就是在普惠金融领域,当然普惠金融,因为我们邮储银行自然的禀赋,无论是网点,我们现在有四万个网点分布在全国城乡,也是居于银行业首位,其次我们客户的总量,我们服务的客户目前达到了5.4亿户,仅次于工商银行。我们在业务结构方面,总资产是10万亿,其中在信贷领域四万多亿的贷款, 邮储银行的历史特色先储后贷,40%的贷款中我们透向普惠领域的贷款中超过50%,我们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微企业我们还是做了比较多的工作。怎么样结合更好的挑战,在面向小微发展上,从战略引领到制度保障、到产品创新,通过创新驱动,在我们的科技支撑以及管理控制这五个环节中我们力求把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结合的更好。 李晓真:我是保尔森基金会绿色金融事务所的李晓真。非戳荣幸可以参加这一场论坛的交流。大家也有这样一个疑问,保尔森基金会在这个领域做了什么?像彭总也好,在座几位领导也好,都是和消费、农业密切相关的。保尔森基金会我们叫基金会,但是我们是一家智库,在中美之间做一些和环境、可持续发展、金融创新相关的一些研究和政策上的推动。 介绍我们跟绿色金融相关的一些工作引述一些今天的话题。发展金融绿色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这和我们保尔森基金会使命高度契合。保尔森基金会2011年由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先生创建的,绿色金融实务可以追诉,2015年开始,2015年的时候当时习主席第一次访美期间,我们和仲裁办一起倡导了中美绿色发展基金,这是我们绿色金融事务的起点。2016年我们支持了人行以及绿金委的工作参与了G20绿色金融小组的研究,之后2017年成立绿色金融事务部,2018年5月份成立绿色金融中心,十天前也是庆祝了我们一周年的小小的活动。是保尔森绿色金融中心主要工作在中美之间通过创新思维以及行动,特别是采用市场化的解决方案,推动中国的绿色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利用我们在美国包括全球的影响力,能够促进绿色金融的主流化议程,这是我们总的使命。 我们的工作其中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和今天相关的,我们关注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来促进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今天来到这里想向各位嘉宾和在座的各位参会的代表学习和交流。 说到金融科技,中国是金融科技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市场。看到一个数字可以跟大家分享,根据2018年世界之父报告的显示,在无现金支付总的次数方面,美国是以1485亿居首位,中国是欧元区之后,位居第三位,481亿次,这个统计我们占且它的权威性有大,是体现了这样一个量级。这个报告同时说到,据它预测,在支付宝、微信支付这样一个带动下,2021年前,也就是两年之后中国的无现金交易将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从这个数字上可以看到,中国在无现金交易、数字金融方面的规模以及增速。 说到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的结合,通过个人的理解,2017年的1月份开始,蚂蚁金服他们在冬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布成立数字金融联盟,这个联盟主要的目的就是利用数字技术来解决全球应对环境挑战面对一些需求,保尔森基金会也是这个联盟的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在中国、美国包括全球范围内进行一些倡议和行动的推动。 另外,2018年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开展三项实质性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应用金融科技促进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的发展,我们也是在当年三月份和首席的清华新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一个绿色金融与金融科技的闭门研讨会,我们在座的彭总以及中和农信的领导都有参加,也邀请业内政府官员,特别是在金融界、数字金融界一些国内外的商业领袖进行了研讨,当时讨论两个主题,利用这个金融科技在促进绿色金融方面,我们面临哪些挑战还有哪些机遇。金融科技推动可持续方面还需要哪些政策指导,特别是创新。基于这样的一些回忆讨论,我们后续作为智库也开展了一些响应的研究。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更想探讨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有效地提高识别绿色的能力,降低识别绿色的成本,能够拓展中小合企业的绿色融资渠道帮助他们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现在就我们的观察,这些方面的案例还是非常少的,也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进行更多的交流。 我想讲一个例子,也跟上午成果发布有关系。程琳代表绿金委发布了一个绿金委和伦敦金融城前头一个带如绿色投资原则我们也参与了相关的工作,这七项原则如何落地,我们也在考虑是否可以利用金融科技的手段,开发一些工具,比如说利用大数据,特别在大陆国家他们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开发这样一些快速的筛查和测评工具,能够帮助金融机构也好,项目业主也好,如果在带陆国家做投资,有没有涉及到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或者是有没有触及到濒危环境保护的领域,这样可以有效的纳入到他们带路投资原则中,也保护这个带陆投资绿色投资的落地。 宋伟锋:各位嘉宾朋友们下午好,今天这个论坛主题是绿色消费小微企业、绿色农业。跟我们农商行的定位非常契合,在我介绍绿色金融探索之前我想简单把我们整个情况介绍一下。我是来自浙江安吉农商银行的宋伟锋,浙江省安吉县是习总书记两三理念诞生地,是中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县,是我们中国首个美丽乡村规模化创建的示范县,基于这样一个特殊背景,安吉县的发展绿色金融具有天然的政治优势和环境优势,当然,我们现在讲绿色金融,大家可能总得聚焦在绿色项目、绿色企业上,像我们这样的地方小法人机构以普惠金融为主的服务的个人客户,这一块当前还是普惠金融评价的空白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绿色金融跟普惠金融更多融合在一起。安吉农上行在整个县里面,十几家金融机构,我们存贷总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全县46万人,超过97个人在我们这里有不同的金融业务。基于这个联系,我们这个地方小法人农上行是要探索绿色金融的可行性很有必要。我们行将这个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进行结合,进行了绿色普惠金融的探索。 三个方面想大家介绍一下安吉农商行绿色普惠金融的探索。 一是组织建设。我们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全行金融工作。2016年5月率先成立了绿色金融事业部,同时我们设立了绿色专营支行进行考核,对县每一个支行配备绿色产品经理,自上而下形成了绿色金融整个组织机构体系以及考核评价体系,这是我们第一个方面。回用是支持小微企业中的绿色金融探索。我们制定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出台了绿色信贷的指导意见,更多是重塑了小微企业信贷的授信、用信、利率定价的管理办法,同时我们在相关科技公司的支持下,创建了自己的信息管理平台,创建我们绿色金融众客服务平台,这个平台我们涵盖了的绿色企业信贷的标准设备体系,绿色金融的设备和风险评价体系,绿色金融的社会和效益的测算体系,形成了整个小微企业服务的绿色评价体系,这是在平台建设上。 三是在产品创新上,充分结合了氨基县乡村振兴这样一个主题。开发五大系列,绿色能源、绿色科技、绿色乡村等等十六个产品符合我们的小微企业,按照湖州市统计口径,现在绿色信贷的占比已经超过了26%,去年11月份,我们在湖州首先发行了三个亿绿色金融债券,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绿色阶级或者是绿色项目的融资渠道。是对个人客户的绿色金融探索。我们是绿色金融评价空白区,利用科技力量建设我们绿色信用分体系,这是我们自己的科技人员包括绿金部探索摸索出来的,跟后面讲的绿色消费也是有关联的。绿色信用分体系,以绿色征信理念建设这个绿色信用分体系,把居民个人的绿色出行以及绿色消费、绿色支付包括垃圾分类这么一些维度都涵盖进去,通过这些维度建模,测算他的积分多少。基于这个绿色信用分体系,开发相关的金融产品,根据绿色积分多少制定不同优惠的资产端的金融产品,以此来引导居民绿色出行也好,绿色行动也好。 三是目前我们正做的,也是包括湖州市跟我们绿金委也正在在探讨的。怎么样探索一个建立个人客户绿色信贷评价标准。初步想法就是基于我们企业的绿色信贷标准以及设备体系,我们要建立个人的绿色信贷标准设备体系,这是我们整体探索的过程。 总得来说,发展绿色金融,我们原来是讲一种情怀,有绿色,我们很多都是无偿的付出,无偿的优惠。到现在来说,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共识,这也是上次跟王院长聊天讲到这个问题,什么叫做绿色?前面一场发布会也讲了,环境也好,可持续也好,最终落脚点就是可持续。我认为现在的,发展绿色金融是可持续的,我们也会一直做下去。借这个机会,我们各级监管部门也好,专家学者也好,更多地来关注类似于我们这样的地方小法人银行的绿色金融的探索,特别在个人客户绿色信贷评价包括差异化监管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陈亚芹:接下来有请中和农信的白总。 白雪梅: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冷参加我们的这个环节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中和能信在普惠金融一些实践以及做法。我是来自于中和能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现在担任副总裁,我之前在银监会工作的。中和农信它的起源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小额信贷项目,我们专注于做中国农村的县域以下的中低收入农户小额贷款。中和农信1996年开始,接受了世界银行和国务院扶贫办的类似于捐助的项目,在山区做小额信贷,到现在已经有23年的时间,2008年我们这个公司是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独家设立的,当时我们的模式是借鉴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先生创立的格莱美银行,借鉴了他的模式,结合了中国的实践发展起来,具有比较独特的自己风控模式和自己独特做法的,我们定位为是中国的农村小微金融服务机构。 大家报一下这些年来的数据。 目前贷款余额整一百个亿,这是5月7日的数据,存量客户46万个,户均贷款余额两万五千元,这些年来累计放贷是480亿,200多万笔,从我们这个小额信贷项目中收益的农户是超过了500万户,现在在全国20个省开展业务,这21个省我们如果以县域为单位覆盖314个县,具体的运营机构就是以县为单位一个一个的分支机构,有一行三户监管的邮储银行、农商行不一样,中和农信通过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来完成放贷的业务,还是探索出来的比较成功的风控经验,目前逾期超过三十天的贷款是1.1%,超过九十天有六点七几,这个数都是实打实的数据,我们绝对不会用借新还旧等等方式掩盖自己的资产质量。 考虑到了中和农信已经实现了比较好的商业可持续,我们也得到了国际上知名机构的投资,最开始我们股东有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MC在我们其中,目前第一大股东是蚂蚁金服,第二大股东还有美国著名的股权投资基金TPG,第三大股东是我们当事发起股东,中国扶贫基金会。一共有七个股东,股东对于我们的投资,对中和农信的投资是他们自己叫做或者比较认可的一个概念:影响力投资。既考虑到商业可持续性,也考虑到这个机构比较好的解决社会问题,结合今天绿金委的会,讨论是绿色金融,中和农信无疑是中国做的最深入的信贷机构。我们在普惠金融中做的非常好,只不过现在规模不够大。从广义上来讲,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都是在解决广义的社会问题,中和农信服务于农村的中低收入人口,我们初衷是解决扶贫,是在解决中低收入农户如何能够改善生活,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问题,而大家在讲这个绿色信贷我们更加专注对于环境的保护,对健康的关注,对于一个社会的影响因素的考虑,这都是我们所做的普惠,不是我们打着旗号的普惠,而是中和农信在做的,和大家今天关注的绿色金融的共同点是在解决广义的社会问题。从个人的职业经历来讲,十年前我在银监会的统计部专题分析处做处长,那个时候中国的绿色信贷的政策是出自于我们处里,但十年过去了,我在这个期间对这个领域关注的也不是很多,因为有一些工作的变动。今天过来开这个会议,看了一些我们成果的发布,真的是今非昔比。很多的提法真的在发生着一些变化,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一些题目更加深入和广阔了,当时作为绿色信贷的倡导者,在设计一些指标体系,在不断的跟世界银行微金融公司合作办各种培训班,在场同志可能觉得那那是ABC事的,看到大家自觉的实践。像安吉农商行,在整个传统金融体系里面算是基层的机构,听了孙行长讲我也感触很深,现在农村商业银行有一个自觉的实践,给我们一个非常大的振奋,我对这件事情的理解,我们做金融的,我们做的每一个融资的行为,不管是信贷、保险也好等等,都应该去充分的考虑到绿色的因素,因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跟大家生存的地球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支持的项目应该是起码不能够破坏环境,即便是有破坏,也有你自己改善的方式。对于每一个金融行为都应该有绿色的要求。未来金融的体系应该呈现出来普惠金融的状况。我们有对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的以合适的价格供给和获得,使得金融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真的是每一个需求者获取金融成为他的一个权利的体系。 为什么这是我从银监会出来,要做具体的实践,这个事情怎么样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怎么样复制,怎么样真正实现普惠金融的一个愿景和图像。 安国俊:非常感谢你们来到这个分论坛。我现在做的几个板块跟大家汇报一下,上午一些嘉宾看到了我们发的一些书,但是很快被一抢而空,国内外绿色基金研究。我现在也牵头做绿色基金的绿色小组,我们来自于政府、金融以及地方金融办和来自于机构以及基金的力量共同参与,对于推动绿色基金在地方层面的落地包括国际合作,中美绿色基金,包括亚洲开发银行绿色创新基金包括社行准备做国家层面的基金还有地方层面的,另外就是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我们也实现一个基金和地方层面的对接,和一些项目的对接的这样的架构。 上午代表我们研究小组做了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布。大家知道绿色技术创新在整个绿色产业发展都是最关键的环节,包括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出了构建市场化绿色体系,包括发改委以及科技部刚刚发文出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有一页纸,那就是首席带动研究小组,提出了我们一些架构,包括绿色基金、投贷联动,绿色孵化器,绿色保险、绿色担保机制以及绿色PE和VC以及实现地方的绿色金融试点以及科技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以及国家经开区,不同工信部、商业部、科技部以及人民银行,不同的政策部门之间的衔接和协调,也是我们正在做的。 我们过段时间也会出报告,希望这些政策可以落地,我也希望得到来自于在座机构朋友或者是嘉宾能够分享你们的智慧以及好的案例和实践,或者你们认为哪些方面要加强,包括我们今天所说小微企业,中小企业,很多中小的环保企业非常多,他们创新的动力在哪里,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可以持续发展,这也是我们关注的话题。 我们团队正在关注绿色金融怎么样支持乡村振兴,孙行长来了,去年我们在湖州召开两山理论国际论坛,我们研究报告也是获得了一个奖,绿色金怎么样支持乡村振兴包括国家开发银行、邮储银行以及农业银行等等,三农有一个事业部,这里面发挥核心的作用,包括我们用这种金融科技力量,互联网+绿色金融来推动一些,包括农村的人居环境改善,包括一些产业的发展,一会儿第二轮跟大家细细分享,这里面有非常多的话题可以谈。 地方绿色金融,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和地方层面的落地,因为我们团队也参与了包括贵州、江苏、浙江、陕西和海南的绿色金融的发展框架的制定。今天也发了一个报告,中国地方绿色金融咨询以及地方绿色项目库的构建,无论是产业也好,还是绿色技术创新,这个绿色产业标准这个项目库的构建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够有效搭建绿色金融和产业的融合。包括大家知道海南现在目前是国家国际合作示范区,也是中国的自贸区,也是整个的大的框架,我们在海南也做了绿色金融的聚集区,我们也做了一个绿色金融研究院,我们希望从不同的点来共同推动,不同层面推进我们绿色金融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落地。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也跟一些机构共同参与到一些国家层面绿色基金的架构,以及这个管理和地方层面的对接,我也希望可以得到在座的各位专家的支持,我们希望可以实现众人摇浆开大船,技术层面、金融层面、国际合作以及能力建设层面推动一些事情的发展。 陈亚芹:谢谢五位嘉宾。刚才为了把更多宝贵时间留给我们的嘉宾,很简单的一个开场白。本人听下来这个信息量非常大,几位嘉宾包括我本人所在背景机构不同,在市场上定位有所差异,这决定了我们所服务客户群体都不一样。大家不约而同关注小微消费这些目标以及趋势性的行业,特别是刚才彭总讲到,怎么样把绿色结合起来?我们今天是绿金委年会,更多讨论绿色金融。小微以及消费这个类型客户群体实际上也是一个老生长谈的话题了,从监管机构也好,市场机构也好,这么多年都在思考和研究怎么样更好地做好这个群体的,不管是从产品还是服务模式,还是一些服务效率上的提升和创新。各位嘉宾给我们带来很好的案例以及经验分享,相信他们都有各自独门绝招。今天第一次接触中和农信,专门做农户中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资产质量还可以把控这么好,现在风险管理方面肯定会有独特的方法。安吉农商行处于这个两山理论的发源地,也是绿色经改区最佳的样板,有很多好的做法以及案例。保尔森的李总以及安老师针对几位嘉宾提到,可能碰到的一些难点他们已经提的一些思路,包括以金融科技的手段能够解决或者说以绿色技术创新的方式能否来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 接下来围绕着我们第一轮当中所提出来的一些问题或者说大家感兴趣,我先代表大家感兴趣的一些问题先跟嘉宾简单做一个探讨。 安吉农商行宋行长有介绍,在绿色金融特别是个人客户这些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创新,其中绿色的个人信用分也是一个全国的首创,能否跟大家具体展开介绍一下它的做法。在安吉,农业也是它比较重要的板块欧,绿色农业方面有没有一些好的实践案例? 宋伟锋:这确实是我们正在做的问题。绿色信用分体系,是绿色金融创新的一些基础性工作。上个月发布的绿色信用贷,它的产品创新的维度也是基于绿色信用分的积累,绿色信用分的基础,是我们跟很多部门的合作取得了一些信息的共享,有了绿色信用分的数据。我们跟公交公司合作,绿色公交出行,包括跟环境处理公司合作,垃圾分类的这一块数据也跟我们实现了共享,包括我们跟一些徒步协会的合作,平常徒步出行。这些奠定了我们绿色信用分取数维度以及基础,汇总之后有了十几个维度来评价这个信用分。这是基础工作。 农商行主动推出一些活动,像“一分钱坐公交”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引导居民或者市民绿色出行。特别是我们参与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工作其实是一个环境效益特别重要的一块工作,这一块工作我们去年,先后有胡春华副总理还有我们陈与如副行长都到我们安吉地察看工作,我们垃圾分类是这样,我们在垃圾分类的回收站通过科技的手段建立了智能化的回收测评,农村居民把垃圾分类,我们现在有一个社保卡,每一个居民都有的,跟城市市民卡差不多,刷了一下之后就有测量以及测算,你是什么垃圾,干的、湿的,多少份量就形成一个积累,主动花出一块钱来补贴。我们银行卡或者是社保卡,在我们安吉县90%的社保卡都在我们这里,都是我们代发的,社保卡上这个积分功能,一方面作为它的绿色引用分积累的载体,另外信用分跟我们合作商场以及网点也好,绿色支付每一个村都有我们丰收驿站,涉及到农产品销售、小微金融的业务办理,有这个积累可以购买一些商品。通过这样一些行为引导这个绿色金融。这个绿色客户群体已经达到十二万多,有了这个数据源之后,我们平常讲大数据开发,终归有一个数据库,没有这个数据怎么样根据他的行为创建你的绿色行为手段,根据这个绿色创新分我们创新推出一些绿色信贷产品,这个绿色信贷就是纯线上的话,像我们线上把这些客户信息导到这个系统里面,自己点里面是可视的,有多少分,可以享受多少额度,什么利率,这样这个信贷产品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通过这个绿色信用分的建立,引导居民的绿色行为或者说绿色经济的发展,这是绿色信用分体系。 绿色农业。安吉也有很多可以讲的东西,绿色农业这一块也是安吉县的主打产业。我在这里免费给安吉县做一个广告,安吉县有三大产业,第一个就是竹产业,我们看的《卧虎藏龙》都在那里有拍摄基地。第二个是茶产业,习主席说“一片叶子富了一片百姓”,说的就是我们安吉白茶。像扶贫这一块我们也主动介入,我们安吉王度村把一1500万茶苗送到这个云南贫困山区。安吉这个农业产业,特别是茶产业,这个品牌价值已经超过了40个亿,安吉县12000多户的农户从事这个白茶的种植,种植也好、销售也好、经营也好,可能整个产业要将近20万人在那里跟茶产业有关,这样成为了我们氨基的农业主导产业。随着品牌价值的提升,整个种植规模也好、经营部门也在不断的扩大。就有一个环境的问题,原来这个种子相对是施肥以及日常的养护可能不是很环保,现在提出来的要种植有机白茶。我们这个有机白茶我们就推出来了两山白茶带,你这个茶农凭你的茶园证,种茶的茶园证,每一家一户有20亩或者40亩,有机白茶就发一个证,凭这个证可以进行这个农资担保,现在这个余额已经发放了4.5亿,上次县里面农业农村局来调研,说你们安吉农商行两山白茶带动了最起码5亿以上的农民增收,这是绿色金融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农业产业的农民的增收。 陈亚芹:讲的两个案例非常有意思,很值得深入做一些研究。至少有两个层满,刚才我们李总提到了,金融科技的手段来发展绿色金融,实际上这个宋行长分享第一个案例,我们从城商行已经开始做这个事情了,我们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力量,搜集个人行为数据,把金融产品的设计跟这些绿色的生活行为相挂钩。 第二个案例给我们展示了我们之前做绿色、小微做农业一直是监管机构出各种各样的政策引导、支持,但是金融机构为什么没有像做其他领域那么大的一个自发力、内生动力去提供相匹配的足够的响应的一些融资的服务呢?其实也有一些它的问题,就是各种各样面临的障碍,服务的门槛以及风险管理等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送行长介绍了白茶带的案例,其实给我们也展示了,只要金融产品设计的好,体制机制方面设计的好,其实上这是有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 彭总给我们介绍了邮储由于它的机构的特性,50%以上业务都在普惠领域。我也想借着这个案例的基础上,也想请教一下这个彭总,发展这个普惠,相对邮储这个50%以上这么大的一个总量,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障碍是什么?今天我们讨论三个话题,按照银保监会的定义,我理解为我们的绿色消费跟小微实际上是严格跟普惠相对应,农业当中可能不完全对应,但是大部分也应该是对应普惠的,到底有哪些共性的问题? 另外,我也想请教一下李总。您因为作为一个国际机构,也一直参与联合国的可持续金融小组当中关于这个金融科技的主题的研究。国外有没有一些小的案例,国内金融机构已经积极推动这个业务上的实践以及探索,还有没有一些好的经验跟我们分享一下。 彭作刚:听了白总提到十年前在监管部门就推动绿色信贷的发展,我也在思考,从绿色信贷指引,能效信贷指引之后,我们反而悄悄在普惠金融领域,怎么样通过监管的导向促进这一块的发展,这一块我感觉我们要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研究界、学界、实务界、业界,像今天李总,国际机构,特别是安博士,我们实际上在普惠金融领域,特别是怎么样结合着绿色,未来怎么样能够有一个倡议。陈处所在兴业银行是我们国家加入这个四大银行,全球90多家加入的音强,我们国内只有两家大家有这样一个原则之后,邮储银行目前没有加入,但是很多项目融资已经在自觉地应用或者说参照这一块的标准执行,普惠金融领域我们认为恰恰缺少这样一种倡议。我们有一个宗旨、理念、原则、指导思想、纲领,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倡议,我们今天在座几位,尤其是像我们白总这么有情怀的监管部门的领导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我刚才听了之后我也非常敬佩,单笔贷款的金额两万多,我们邮储银行也是做小额信贷,我们也做房贷、消费金融,但是我们消费金融除了信用卡之外的,基本上单笔的户均金额也是在20万以上的,我们服务的客群虽然说量还不小,但是我们感觉广度覆盖还是不够。绿色普惠金融非常有责任、有情怀、有爱、有温度的一项事业,作为其中的一员,还是非常责任推动这一块的工作。 我感觉我们存在的一些挑战,就是我们标准还是不够那么的明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最近七部委也发布了绿色产业的指导目录,这个目录对于我们中小企业企业的融资,进一步转向绿色和这些方面进行结合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在绿色消费领域,确实我们目前还是比较困难的。虽然说我们现在在执行的过程中,你说我对于新能源汽车这些方面的消费要做一些特殊的政策安排,另外我们对于绿色建筑,当然也包括负面清单,像一些填海住宅项目,包括破坏树林的一些项目也会纳入负面清单,对这方面的融资进行一些规避。整体来看,虽然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消费升级,这个绿色消费我们认为是一个广阔的蓝海,这一块标准化确实也还是有待进一步的明细。 整个公共设施的配套,特别是信息资源的共享,我们来自于环境生态,来自于国土的,来自于监管的、安全生产以及来自于卫生、健康、交通等等领域的这些信息,我们感觉像刚才宋行长讲的那样,虽然我们在局部做了非常好的突破,但是从全国性、普遍性的角度,如果可以有一个顶层的设计,这方面公共方面基础设施对于我们工作非常有帮助。 激励机制上,相比项目融资有规模效益,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有的时候这个成本很容易再转嫁给消费者,我们怎么样降低融资难、解决融资贵的问题,我觉得这一块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我觉得这确实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李晓真:我觉得彭总所说的普惠金融倡议真的特别棒。就我们观察也是如此,中国绿色金融的体系发展在绿金委特别是首席推动下这几年发展的特别快,从体系的建设到标准的制定这是自上而下的。自下而上的,包括我们实验区的这些创建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都发展的很快,但还是可以观察到都是大金融机构对于大绿色的项目,小微企业或者小的绿色项目覆盖真的是非常的有限。 特别回应蓬总讲到的,建立普惠金融或者绿色普惠金融的倡议。蚂蚁金服才知道是我们中和农信的股东之一,蚂蚁金服和UEP做的数字联盟,我们也是其中顾问委员会之一,他做的这个事情也是蛮有意思,特别是蚂蚁森林,前段时间刚刚采访他们CEO在用户已经达到了5亿,相当于中国人口的五分之二的,种树由于五千五百万棵,实际减排三百多万吨的二氧化碳,这个体量非常大。 我们是否可以和蚂蚁金服也好,或者国内国外包括保尔森基金会,能否在中间发挥更大的力量,做一些倡议或者是像刚才普惠金融联盟也好,倡议也好,推动这些方面的发展。从国际经验的角度来看,刚才亚芹处长也说到,我们国内团队更多关注蚂蚁金服,国际上我们前段时间观察到瑞典的数字金融公司推出了一个信用卡,“度信用卡”,它的信用卡是通过后台可以能够时的测算出碳的足迹。比如说刷信用卡买一瓶水,这一瓶水生产的时候产生多少二氧化碳,可以组织消费者进行过度的消费,另一方面还可以跟这个联合国碳综合绑定起来,这样把碳交易和个人做了无形中的一个连接。 说到这个倡议或者案例也好,借这个机会给我们基金会做一个小小的广告以及推广,也是为了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基金会2011年开始有一个保尔森可持续奖,每年举办一次,全球范围内支持一些创新性、可复制性的,而且是具有环境和经济双重效应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案例,特别是今年开始我们把绿色金融作为我们重点关注领域之一,也想通过这样的一些案例的搜集或者是推广工作,能够可以帮助我们绿色金融在中国范围内,包括在全球范围内有更多的话语权,把这样一些好的模式复制到全球范围内,进行更好的宣传和推广。 我们在座的各位嘉宾也好,我们台下嘉宾也好,如果有好的这些方面绿色金融的案例,特别是普惠金融的案例希望可以关注我们的相关的网站,可以给我们或者我们下面这个项目经理可以有一个联系以及交流。 陈亚芹:刚才彭总讲面临一些问题问题以及他的建议的时候,有一些关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这个标准、信息共享、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等等一系列的配套的体制机制的基础建设。我想问一下安国俊,我估计问的这个问题宋行长也很有感触,看看你们是否可以撞出火花。绿色金融整个体系建设过程中,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怎么样推动普惠业务的发展,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层次可以发挥什么样的功效,或者是以绿色金融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 安国俊:这个问题比较大,回应一下之前的问题,非常赞同几位嘉宾在蓬总的倡议我们要发起绿色金融支持普惠的倡议。我们在做牵头中国投资论坛,叫做520责任投资。不管是绿色金融还是普惠金融大家是情怀,为责任为担当的情怀。亚芹的问题蛮有挑战性的,无论是绿色金融支持科创板、技术创新也好,因为技术创新很大时候来自于中小,包括我们透贷联合这个集合投资试点,包括风投和PE更多关注,美国基金业很大一部分是关注于科创类企业,20%。乡村振兴和三农发展是非常重要,中国广袤大地80%来自于农村,怎么样建立实现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一个政策的从上到小的制定以及从小到上的落实。原来所说的绿色金融工具包括绿色信贷,包括基金、保险还有碳金融,怎么样满足这个城市和乡村振兴中,包括环保交通,包括绿色建筑和绿色农业这些投融资,这是非常重要的。 健全乡村振兴农村绿色金融的政策扶持机制。举个例子,这种政策撬动作用,比如说通过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投资补助加快这种循环农业和相关的体系建设。央行可以利用再担保、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来降低融资成本,来提升绿色政策的市场反应。我们认为,建立这种区域性的绿色基金和对于扶持于当地的农业项目,绿色农业的项目,包括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等等,也是非常有大的空间。 担保机制。科技部和发改委关于绿色技术创新也是绿色担保机制,比如说土地承包权、流转权、宅基地使用寨内抵押为,建立省市以及县一级共同出资这个绿色项目风险补偿基金可以搭配民间资本和项目的普惠交流。 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绿色农林业这方面特别重要,而且我们也希望可以通过绿色基础的创新力量可以在乡村振兴中得以充分发挥出来,包括乡村振兴和绿色城市发展中,低碳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投融资,我们现在也在江苏、海南、浙江新疆“一带一路”,新疆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包括海南也是一个共享农业和绿色农业以及康养的重点省份,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绿色金融的工具创新和这种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推动我们的绿色城市以及绿色农业和乡村振兴的发展。 乡村绿色农业发展有很多大家着力做的一些点,通过一些产学研一体化推动响应的政策落地和实践。 宋伟锋: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农商行天然就是跟这个乡村振兴跟三农有一种天然的关系。我们定位就是三农,就是服务农村农业农民。同时,自己始终把这个责任扛在我们肩上,县委县政府特意把这个乡村振兴这个牌子课给了我们农商行,我们原来是讲普惠,现在是讲绿色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提出了概念产业兴旺,生活赋予,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态文明整个二十字的目标。我们其实一直在做的事情跟这二十个目标都是相契合的,也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在绿色金融的探索中,刚才安老师讲到了,财政体系也好,相关的担保产权制度改革也好,创新也好,我们推出了很多的产品,我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我在乡村振兴当中最重要的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就是美丽乡村带。 前面介绍当中提到的,安吉县是美丽乡村,全中国标准化建设示范县。这一块到后期,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一些政策力度的创新,就是推出了这个美丽乡村带,还有我们发行的绿色经营债券,这一块的资金绝大多数都用在了乡村振兴的项目上,像河道清瘀,道路整治,生态修复等等跟农业、农村环境修复或者说环境提升有关的项目上,我们把资金都用上了。这样通过金融的撬动,其实美丽乡村有县组织部,农业农村局,包括农商行还有财政局都有联合的发文,这样来支持我们整个乡村振兴,把这些绿色的项目以及绿色产品结合起来推动乡村振兴。 到现在为止,整个安吉县有188个村,一村一景非常漂亮。借这个机会,也诚挚地邀请各位到安吉来看一看,看一看我们安吉的绿水青山这样一个切身体会一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陈亚芹:我跟蓬总也是一样的感受,我要表达一下深深的敬意,不仅仅是您从监管机构到一个市场机构,是直接服务我们最基层的,最需要金融服务的人群。刚才安老师和孙行长正在在讲乡村振兴,真正乡村振兴正是你所在的服务机构,通过金融手段帮助他们富起来,就真正振兴了。 结合这个问题请教定一下,您刚才讲的问题,我特别感兴趣的就是,您是怎么样做到在这么广的服务群,单笔金额那么小的,但是你的资产质量做的这么好,不知道是否方便透露?关于这个风险控制方面有一些什么样的绝招? 我也很感兴趣,特意针对的群体还是中低收入的人群,这些方面他们可接受的融资成本也是比较敏感的。在资金来源以及融资成本方面,怎么样做一个平衡。 白雪梅:很多人在问我这个问题,中和农信是怎么做到的?我特别想说一句很宿命的话,由基因决定的。中国的传统主流金融机构是经过了一次金融改革,包括我们的农信社逐渐改为农商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对他们的评价是使命、飘逸,也就是说最开始的时候在五十年代农信用社信贷员真的是走街穿巷,拿着一个小包拿着现金去放贷的,也许我们商业化改革走得有点快,大家对商业追求的程度和脚步有一点快,另外在小额信贷成本非常高,做一亿的融资你还是做一万块钱的融资,你要做的事情是一样多的。这个工作量,做一万笔一万才可以达到一亿,做小额贷款成本非常高。 我想农商行招人,是不是得招985、211的人?这种情况下你能指望他在田间地头去做事吗?中国正轨金融体系很多方面制约了他深入的服务,中和农信因为起源于扶贫小额信贷,当年的这个钱就是国际的机构给你了,让你做最贫穷人口的放贷,这是它当年的使命决定的。那个时候这些国际机构是不要什么回报的,这也就决定了我们是跟传统的金融机构不一样的诉求,当然我对中和农信非常敬仰,我才能够加入这个团队。做的这些事情,一直都是说它在做农村最低的收入,中国的人的收入从高到低分为六层,中和农信服务的对象95.5,那0.5应该归政府管,它没有什么生活能力,没有什么生产以及创造价值的能力,中和农信但凡在农村,你自己可以做一个事,给你拿了这个钱可以做这个生产要素创造新的价值,这就是我们的客户。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它使命的坚持,所以可以一直都服务这个群体,而且不管是股东发生样的新的变化,即便新的股东进来他看重你也是做这个事情,不允许有任何飘移。中和农信具体怎么样做风控呢?信贷员来自于土生土长的农村之间,要求他的生长环境以及现在的长期居住地就是这个乡镇,非常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非常了解这个人的人品,他的家庭情况,他到底在从事什么事情,他的邻里关系,他是有什么爱好,他干得这件事情到底在当地可以为他带来什么样的收入,这是我们符合这个金融最基本的原理,叫做信息对称。中和农信就是靠这样的信贷员土生土长的人在做土生土长的周边人的信贷服务。 这一点就是我们211、985做不了的事,我们并不要求他有多高的学历,我们要求他有更多对于人情练达的熟悉,有更多了解一个沟通的能力,只要做信贷,我们一定存在着不良、催收等等的情况,其实我们应该想,中国广大的农民还是很淳朴,只要你在放贷环节把握清楚,他拿你这个钱不做坏事,而是实打实做一个生产经营,我们不排除有天灾人祸等等影响,毕竟那个概率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对客户的选择,我们因为信贷员对他的了解,在我们放贷那一瞬间就决定了绝大多数的贷款的质量。我们的贷款全部都是信用贷款,没有任何抵押,我们是有保证人,这一点是有的,但也不要全部有保证人,大部分都是有保证人,我们不要求公职人员的保证人,这个太功利的。除了借款人本身有一定的保证日,我说中国的农民还是很淳朴,还是很要面子的,他不会说因为借了一两万的贷款去损害了他一辈子的信用。中和农信虽然不是一个传统的金融机构,但人民银行在2010年的时候就发文把我们当成一个金融机构来对待,全部都纳入了征信,现在蚂蚁金服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科技的力量,原来我们真的拿着现金去放,但这个状况近一些年已经有改变,尤其是蚂蚁金服来了之后为我们提供数字化或者是一些手段和技术,让我们效率有非常大的提高,当场跟客户收去资料、拍照之后,马上可以通过系统传到总部来,IT人员有将近一百人,而且我们现在也有了一个手机APP,可以在线上申请贷款,后面也有蚂蚁帮我们建立一个大数据风控,这一块非常有助于我们把服务的质量更加提高。 不瞒大家说,大概是18、19的年化利率,我们只收利息,不收任何其他的费用,这是一个非常透明的完整的价格。小额贷款成本非常高,在全国有五千多个员工,信贷员将近四千个,都是靠人跑出来的。所以这个成本是客观上存在的。为什么这个东西对于农民来讲是商业可持续的,大家基本上都是在做金融,首先对于一个小规模经济体来讲,它的利润率是比较高的,随着规模的扩大,边际效应递减在经济学上是得到证明的,所以我为大家举一个例子,因为这件事情比较感兴趣,比如说农民卖菜的,他一分钱没有,守在批发市场门口给他借钱,借给他一千块钱,他进了一千块钱的菜,一天通过他把自己这个菜做了合适分捡等等,他卖出去一千二百块钱,在座觉得可以想象吗?这是一个非常可以想像的生意。如果我跟他收多少利息呢?一天我收20块钱,他还是剩180元,够他两口子吃饭、住什么。这个日利率是多少?2%。如果我一年干300天这件事情,这个利率是多少?小的金额这个利率是很高的,所以我们放的都是小额贷款。中和农信我曾经这个历史上也在城乡结合部放过稍微大一点的,屡次证明失败。所以最后就成了一个什么问题?除了有客户的坚守和我们的情怀,另外就是我们只会做这件事情,只会在这样的额度之内把控我们的风险。另外大家还要知道的一个事实是,农民不是一穷二白的,他一定有他的积累,我记得前一段国家领导人说,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上周看了广东的农民,我看着规模很小,青山绿水,这边两个池塘养鱼,这边一片养鸭,那边一片养鸡,就是一家两口干的事,这边还种了一片菜,但是只跟我们借两万块钱,大家觉得他投入这些,他的投入不止两万吧。只是为了这个季节买鱼苗,要知道这两万块钱不是全部生产要素中的资金,而是说我们这个钱为他提供了最后的,可以让这个事业持续下去的那一根稻草,所以是结合着我们比较少的钱和他的积累完成了这个生意。这个资金完全是可以负担的。一个是用的金额小,一个是周转快,另外一个个人原来是有投入的,他自身的利润率还是比较高的。我们谈到普惠金融的时候都会说,融资难融资贵哪一个更迫切需要被解决?在我们看来贵,在他来讲并不贵。因为他能够创造出比这个利息更多的价值,他是可以覆盖这一块的。如果缺了这一点钱,他就干不成这件事情,空有一个鱼塘,没有鱼苗。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不是剥削,我们不是一个欺诈,促成他把一个事情完成的做下去。另外这样利率水平才能够保证我们的机构可持续。安全一些大行利率基准水平做,我们先把自己搞差,农民也没有地方借这两万块钱买鱼苗了,那肯定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我还是非常想跟大家说一个观点,我们一定要尊重市场,不要去想象可怜的农民,钱是平等的,资金是平等的,他拿到了这个资金之后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 我还想跟大家说:我们原来做一些扶贫等等领域的金融的时候,会有优惠、超市场待遇的利率,这会造成什么情况?造成资金不是资源,而是特权,特权会在哪些领域手里面,会给农民用吗?不会,我们看到了大量是被有权有势的人聚集起来了,所以在我们中和农信不存在着所谓的信贷员去照顾他的亲朋好友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市场价格的利率,而不是说你拿着这个钱还可以在这个上面做文章的钱。这才保证了我们的钱是实打实的,农民也算帐,他能够负担的,它拿着去做事的农民才会借这个钱,这里面中和农信多年以来在时间中星辰那样的做法,既有他非常现实的意义,也有他规避了历史上一些经验教训得出来的车数做法。 陈亚芹:谢谢白总,讲的非常全面、清晰。由于时间的问题,要不然就不开放交流了。大家已经坚持到现在,我们就开放两个问题:有没有需要向台上的嘉宾提问的参会人员?没有的话,我们就会后再交流。今天也是周末,非常感谢大家一直坚守到现在,我也非常希望,在明年如果有机会再见,我们一定有一些新的突破,一些新的进展,能够跟大家做一些更好的分享和交流。祝大家周末愉快。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分论坛五:信息披露和ESG投资
分论坛五:信息披露和ESG投资

  新浪财经讯 5月18日消息,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讲座教授、副院长施懿宸、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原 、联合赤道环境评价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绿色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刘景允、安永金融服务部合伙人许旭明、北京商道融绿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UNEPFI中国顾问郭沛源等嘉宾出席了下午的分论坛,并围绕“信息披露和ESG投资”这一议题展开研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红为该场主持人。 以下为发言实录: 主持人:我们接下来的分论坛信息披露和ESG投资分论坛现在开始,欢迎大家来参加分论坛,今天我们参加这次分论坛的嘉宾阵容非常强大,一共有7个嘉宾,嘉宾们不仅来自政府部门,还有研究部门,还有第三方的咨询机构和技术评级机构,大家共同对信息披露和ESG的话题进行讨论。 大家都知道我们绿色金融的发展热度起来是2017年的七部委的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其中一个非常核心的目的是在于要使得这个环境表现好,对生态有益的项目和企业提高投资回报率,使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降低投资回报率,它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投资和融更多的去支持那些ESG表现好的企业和项目。为了引导这些投资和融资能够更多的投向更多表现好的项目其中基础的工作要做ESG的评级,要做ESG的评级首先要有企业对ESG方面的信息披露,所以形成了一个链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环境信息披露与ESG投资,因此环境信息披露的目的还是引导投资为ESG表现好的企业和项目上去。 我们今天请到的领导有: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讲座教授、副院长施懿宸、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原 、联合赤道环境评价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绿色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刘景允、安永金融服务部合伙人许旭明、北京商道融绿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UNEPFI中国顾问郭沛源。 我们今天在座的7位专家都是在这个领域不仅有理论研究的经验还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的经验,因此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我相信可以为大家带来很多丰富有价值的思考。我们首先请马险峰副院长介绍一下关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最新的要求,以及下一步工作的安排。他在这方面是最权威的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首先邀请马院长给大家介绍一下。 马险峰:谢谢殷所长的介绍,今天我们主题是上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和ESG。上市公司是一个很大的国民经济样本,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是很重要的一条,怎么样建立环境信息披露的强制性的制度应该是对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引导开展的ESG投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指导意见的要求来讲我们现在强制性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从全球来看有半强制有引导性的,强制性的还是比较少。这个对我们来讲制度设计方面需要我们认真慎重的对待这样一项制度。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意义非常重大,是我们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是我们资本市场走向健康可持发展道路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重要基础性的制度。 目前来讲,我们3600多家上市公司应该说通过过去2年,证监会和环保部一起对环境保护特别是污染物的排放,和污染物的排放数量,排放口做了一些强制性的要求,总体来讲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对引导大家投资发挥了一些积极作用,下面可能各位专家会介绍国际情况,ESG国内的信息披露制度是比较领先的,但是我们的制度建设也是不断的总结,借鉴国际的一些经验,建立我们自己的制度。 从去年8月21日,中国证监会党委也传达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精神,党委学习精神以后也提出了向社会做的一个披露,或者是决定。就是要继续落实好与原环保部签署的关于共同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合作协议,这个就协议是我们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和原来的环保部签的协议,就是怎么样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强制性的制度,特别是环境的指标体系大家互相合作制订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我们绿金委也做过相关的专题,都是为我们建立这个制度做基础的。 去年证监会5月21日的决定是以后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国际上讲环境信息披露是报告,ESG的标准是2007年美国高盛公司提出的ESG的概念,国际上讲ESG信息披露也的是在环境报告,有的是在财务报告披露,还有ESG专门的报告,我们在5月21日要在全国上市公司,要建立上市公司的ESG报告制度,持续强化上市公司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披露义务,同时指出在IPO、再融资、并购重组和审核中进一步加大对于环保问题的重点关注,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强做大。这个实际上证监会在去年9月份还修订了一个规章制度,叫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把ESG的相关要求都写进这个治理准则了,在关于环境信息把这个ESG的概念写入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应该说原来是不全面的,从去年9月30日发布修订的新一版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出了ESG的框架性的要求,那么这次治理准则的重点内容,一个是要紧扣时代主题,增加上市公司制订落实新发展理念,增强上市公司党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履行扶贫的社会责任的要求。第二个促进我国市场根据投资者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保护投资者的相关内容,第三点是最重要的增加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规定,特别是发挥中介机构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强化董事会、审批委员会的作用,明确的提出了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的框架性的要求,还有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做出了新的包括控制权的变动,独立董事的职权,我的体会最重要的感觉把ESG这个信息披露的框架的要求或者是ESG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在我们新一稿中提出来了,这个应该说是我们的理念或者是措施还是很重要的,这我们ESG单独的在原来的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再提出了一个专门的制订ESG报告这样一个新的披露制度也奠定了一个更重要的基础。 那么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的强制性的披露制度,原来说是我们已经起步了,按照落实七部委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指导意见的我们实施细则和一些方案也是分几步走。那么应该说现在还是走的第二步,第三步要强制性的制度的话还没有出台,原来计划在2022年,那么就是结合ESG的报告可能会有我们上市公司的监管部门会制订比较详细或者是指导性的政策措施,特别是ESG的报告指引之类的这样的制度要求。 从我们近两年的进展来看,要建立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应该说还有一些要准备的工作,因为咱们的上市公司是3600多家,行业是各行各业的,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各行各业还不太一样,所以得它现在具备的条件不一样,有的公司做的非常好,比如说它参加ESG,特别是在境外上市的,或者是境外跨国公司的,它是供应链上的企业,它对ESG上特别是环境信息披露有一些相应的人才有技术统计,但是有些行业特别是其他的各行各业比较多,受环保部门重点监控的这些公司反而基础还好,其他的就是能源、基础数据统计我们调研中发现基础还是薄弱的,我们对于工作的准备可以不断的强化,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包括我们绿金委发布的一些研究的引导,包括我们第三方机构加强人员的培训,证监会也会鼓励,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工作。 面临的挑战肯定是有的,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专业人才培训方面,主要是这方面需要做一些准备。但是总体来讲进展还是不错的,从去年的年报刚披露完,对于环境信息到底披露的情况怎么样我们还没有相关跟踪分析,从去年披露的是2017年完整的年报中披露的环境信息中总体还是不错的,其中超过90%的强制类的公司主要是上市公司,重要子公司这些范围内披露的应该说90%的公司都披露了环境信息,不到60%的剩下的公司都是自愿型的披露,剩下多一半披露相关的环境信息披露。强制类的上市公司2017年的年报来看,披露的数量、内容的完整性、规范性都比2016年的年报有显著性的提高。 总的来看要建立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面临的挑战主要由几个方面一尚未建立明确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标准体系,包括上市公司环境体系评估标准,环境信息核算标准。 第二、缺乏有效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激励惩罚机制,上市公司是环境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有效的奖惩机制是提高主动性的有效机制。 第三,未建立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评估体系,当前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中评估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评估体系缺乏导致投资者难以综合对比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对比情况。     第四,缺乏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专业人才,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起步比较晚,包括监管机构上市公司在内,既懂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又有环境保护分析能力的人才储备很少,这样对于我们绿金委和各方面的机构提出了一些挑战。我先简要的介绍一下我们的工作进展情况。 主持人:感谢马院长比较简要的介绍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接下来我们请施懿宸教授,施懿宸教授在ESG的指数研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研发的ESG指数已经有多支了,请我们施懿宸教授介绍一下他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这几支成果当中重要的发现是什么,主要的特点和ESG表现有什么不同。 施懿宸:谢谢殷所长,首先在座的各位的嘉宾们都有很多的干货,我来自于高校,我跟各位分享一下在高校智库角色做的研究,希望各位落地的时候有所帮助,我们也希望在绿色金融尽自己的一份力。 首先我提到一点,今天早晨听到陈副行长提到了四点意见,其中第一点我印象很深刻,他第一点就希望接下来这个阶段把环境因子纳入到金融与经济的理论当中。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步,也就是在传统的金融理论和经济理论其实基本上可能在过去是忽略的,尤其是提到了一点他希望把环境风险纳入到资产定价模型。他很具体的提到这个高瞻远瞩的思路,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我参加过好几次的ESG的论坛,有几次在香港,我参加了一个私募的一个论坛,那一些国外的投资者首先问的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说不要告诉我这个不能投,你只要告诉我怎么衡量它的风险,我举的例子有钢铁如果没有衡量环境风险可能一股10块,如果衡量了以后只值7块,基本上把环境风险内部化,这个是金融市场的语言,当然在我们绿色金融的语言中,就这些不要投。 但是我们不能没有钢铁也不能没有水泥,但是我们需要让投资者知道这个里边如果棕色资产太多是有环境风险是有ESG风险,你必须考虑,他下一举问你怎么衡量,这个怎么衡量其实基本上是我们在努力的地方。也是不止是我们在努力,全球的学术机构都在努力的地方,这是必须要有最基本的,当马院提到的,就是必须要有数据,数据的质量也很重要,所以我认为我们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出台的上市公司ESG强制披露指引就我们中国ESG的元年,因为它会有爆发性的影响,因为企业本身它是基本上对ESG来讲,对我们的研究来讲,它是为了可持续发展,但是有太多的企业是非常短视,所以国外提出来必须从股东推动这个企业关注ESG表现,甚至做ESG的评估,因为这个是有风险。所以我们智库的角色做了一些研究希望在这部分有所成果可以在市场上,还有在市场的制订上有所助益。 首先我们有一个团队在搜集ESG的数据,这是刚刚殷所长提到的指数,其实当时编指数是阴错阳差,其实我们当时是为了学术论文编的数据而得到国际期刊的认可,我们用7年的数据库跟牛津大学一起做了一个ESG,因为我们牛津大学跟我们做ESG他们做的是英方的,我们做的是中方的,他说我们现在数据都是全球最大的数据库,而且基本上有7年的数据,我们现在很有自信的说我们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数据库。这里边这个数据库衍生出来的是我跟大家介绍的成果,我们发了三条指数,这里就不赘述。 我们要在市场上让投资者知道投资绿色不是情怀是有收益,所以很重要的关键点是当我们离开绿色金融圈跟传统的绿色金融认识交流的时候只有两个重要的参数(英)他没有情怀,当然我们可以鼓励情怀,但是他要求你给我看到收益。所以我们提供证据和方法学,让他们了解投资绿色ESG长期收益是比较好的,这部分是我们努力在做。那风险的部分我们从这个所谓的压力测试来证明资管业这个资产里边确实是有(英),另外今年我们又发布了一个模型,因为我们从权益类这个指数权益类,现在进展到指数的固收类和所谓的固收的风险,因为固收最重要就是稳定的收益,而且这里要提一个我们所谓的成果,我要给各位一个简单的逻辑思维,为什么ESG和信用有关系。 这里边影响信用的是在于信用能力和信用意愿,我们探讨信用意愿,如果企业注重可持发展,就是愿意投资在未来,他现在不支付,你不觉得他很傻么,如果注重可持续发展,他支付一定非常高,所以过去可持续发展在ESG中的投入全部都归你,所以他的信用意愿会更高,会维护他的信用避免它产生财务危机的风险。 另外从信用能力的角度,这个里边就有一个很重要的财报的品质,因为信用能力很多来自于财报,财报里边的硬指标它有质量的问题,我不就不具体举例,因为有很多造假的事件,最近有一家连续两次应收账款部分全部都是假的,这个从ESG可以试出来,那你问我说如果两个都造假呢?如果财报造假了,他还要把这个强制做造假,他造假成本更高,让他造假成本更高他就避免造假,如果他愿意在ESG做的比较好,反过来它的财务品质基本上会比较好,而且这部分是有学术的理论,所以在国际上现在有一个整合性报表,它基本上要求不能只有定量的数据,还要值化的数据,这个是我们为什么把ESG和信用结合成就叫ESG信用模型,基本上之后我们用这个编固收的指数,希望从这里识别征信信用风险。 最后一个,我们做了三篇的论文,这三篇的论文投稿到今年11月牛津大学主办的可持续金融联盟的研讨会,国内有两所高效加入可持续联盟,另外一个是马主席的清华大学,这个可能是明年和后年会在北京办这个可持续金融的研讨会,我们有两三篇的文章用我们的数据做,我们想证明一件事情,用中国数据确实可以找到ESG表现好风险低,环境表现好我们进而发现危机比较低。所以我们从这些做一些学术严谨的证据来提供市场人知道做ESG的投资并不是情怀,他可以提高收益降低风险,这是我们在ESG上的一些成果,希望对各位在践行这个绿色金融的投资有所助益,谢谢。 主持人:感谢施教授的分享,今年ESG数据的研发才刚刚起步,如果要通过指数引导投资的话,我想一个它的ESG的表现好的,它的投资的收益会更高,第二个是ESG表现会对投资人有一定投资偏好,要么是收益更高要么满足我的偏好,我要投资什么样的群体是有偏好的,所以这个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接下来请廖总跟我们分享一下关于从标准和评估的视角看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绿色债券的信息披露有什么样的障碍和建议,因为廖总是在中节能咨询公司,大家知道这个公司是非常专业,尤其是在工业节能、清洁生产方面都是从技术、项目、企业的角度进行评估和评级的,我们请廖原总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绿色债券信息披露方面的一些相关情况。 廖原:谢谢殷红所长,首先我感谢这个平台,每次来都是新老朋友汇聚一堂。中节能集团是绿色金融的受益者之一,中节能一方面我们在应用层面的研究有一些,同时我们在业务的实操方面有体会,我们从标准、评估看待绿色债券这个维度我们来分享一下我们过去一年做的工作。 刚才施懿宸教授学术的角度讲了ESG对未来上市公司收益、信用风险等等这方面的作用,我们还有一个团队在香港也是专门做ESG,这个方面就不赘述了。 回顾这一年事实上我们做了不少事,但是最引以自豪的就是在人民银行杨处领导下完成了绿色债券2019版的修订工作,虽然只是草稿但是我们已经按期的交付了,完成之前可能大家也看到了发改委出台了绿色产业的目录,绿色产业的目录还有中国银保监会正在修订的绿色信贷指引,我们或多火或少参与其中,所以我们对绿色金融产品标准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有幸参与其中也是我们持续为这个行业做贡献的方向。 我认为今年的绿色债券的目录还不能公布不能说,但是有一点可以透露我们把气侯的标识影响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未来国际交往这个是主要的一个话题。 第二我们和中央国债公司做了一个绿色债券的环境效益披露的制度,还有指标,这两个意味着什么?今天可能有些同事们拿到了选择册,今天在座的很多嘉宾都是我们这个课题的评判的专家,在这个课题刚才提到了从市场的实际出发,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到底对绿色债券有哪些实际性的障碍,或者说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有没有其他更加优惠的路径解决它,这是我们从实践出发完成的课题。形成的指标披露体系在跟中债公司商量了以后将在下半年对市场完全公开。这个去统一现在评级机构,对于评级标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二关于制度建设这方面,我们希望采用实实在在的降低绿色发行人的成本这样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 第三件事,刚才施懿宸教授说了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我稍微提出点异议,中节能咨询还有一个拍子叫中央企业节能检测中心我们受国资委的委托从2009年开始了对中央企业一级央企的节能减排的信息的统计和分析。经过10年的历程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央企它的一级统计全部都在这个公司,我们定期会形成国资委的节能减排监测报告,2019年今年的早些时候,我们按照刚才说的ESG的指引把很多环境的信息或者说指标植入了这个系统,希望今年以后中央企业在ESG方面首先能做到非常好的境界。 我讲一点更多的希望跟施懿宸教授合作,能够把中国ESG这个非常关键的这么一个指标或者是这么一个作用能够首先在一个群体,我们是知道中央企业它有很强的指令性,纪律是比较严明的,所以我们希望把E统一了以后逐步加入了SG,我个人的理解ESG要在中国做好关键在G,G有了,可能E和S也就顺理成章了,就做的更好。 最后我想说中节能咨询还是实物操作的公司,除了绿色债券的认证,这都是第三方,还有就是我们为今天在其他的会场介绍地方绿色金融的像广东、重庆、澳门都做了一些绿色标准,绿色金融标准化建设,还有像亚行的投资基金在中国落地,还有刚才提到的跟中央国债出台了绿色债券的一个指数图也成为了第一只从表征性的指数到实操性的配资第一只在台湾的机构投了中债和CPI和中节能一起做的。当然我们也为气侯司做了一些有关气侯方面的研究,这些工作我相信很多都是聚焦在环境信息披露,如果要说一点工作体会我想说的最多的一点是将近3年来的时间我们出台了很多标准,激励措施对发行人的鼓励,但是对于投资人他们的服务这方面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大家知道金融交易必须要有一个对手方,如果只有一方强大另一方无动于衷可能对于绿色金融,对于绿色债券的持续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想下一步的工作应该是聚焦在对信息披露,尤其是环境信息披露这方面的便利性以及可达性,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尤其是现在的绿色债券在披露方面五花八门,第三方标准还没有完全的统一起来,还有我们在披露的过程中间成本还有很高,对于发行人投资人及时获得性还有一定的欠缺,我们想在这个方面和广大的机构更多的展开合作,为真正的能够解决低成本化绿色债券进一步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聚焦绿色债券中间的气侯投融资的部分,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现在无论是能效信息还是说局部污染物的披露信息都已经有很强的指标新导向,但是研究应对气侯变化,无论是减缓还是适应都缺少强有力的手段推广,因此我们希望下一步应对气侯变化领域加深工作进步,愿意跟在座的专家和金融机构一起推动气侯投融资发展,作为中国绿色金融补充部分,谢谢! 主持人:接下来有请联合赤道的刘景允总,刘总在信息披露方面比较多的实践经验,他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比较深入的问题,企业环境数据孤岛效应与绿色评级,如何解决这个评级中你的数据获取不到,怎么获取以及数据质量怎么提升的问题,他在这方面做的研究探讨,请他分享一下。 刘景允:非常荣幸又一次坐在绿金委年会的环节,我也是主动申请参加信息披露的环节,因为三年跟着绿金委的发展,信息披露一直在参与,一直在做很多的工作,也有很多的体会,也做一个分享,我们和殷所长合作做一个评估,我想这方面有很多的心得,在之前马骏主任经常提到绿色金融要解决三大问题之一一个核心问题要解决环境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环境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是绿色金融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绿色金融要面临的很大挑战,我们要识别绿不绿的问题,谁绿谁不绿的问题,它是一个前提条件。 识别绿不绿,可能不太了解的会有误解,绿不绿是不是符合我们目录的某一个条文符合就绿了,不符合就不绿了。实际上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我们有有体会,绿不绿跟从事某一个项目某一个行业有关系,但是也不是完全它决定的,我们环保部每年公布重点排污企业严重超标的名单,我们看一下会发现严重超标的名单中将近一半是污水处理企业,有人说污水处理企业是绿色项目怎么不绿,我们可以看到污水处理企业因为来水水质的波动问题,处理工艺的温度各方面的调节问题,容易出现排污,它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个企业从事绿色行业如果做不到也不一定多绿,当然很多工业企业,绿色金融是不是就把它排除在外,我们可能会重点支持它的绿色化改造,这也是我们发展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环境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是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那么我想换一个角度,因为我们很多嘉宾都谈到上市公司这一块儿,我想换一个角度非上市公司,我们在环保部的指导下还做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体和企业的工作中大量的还是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关注信息披露的问题,但是上市公司做的算是比较好的,因为上市公司有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国内有大量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因为规模问题,人员配套问题,技术问题,很容易出现或者是更加容易出现环境问题,这些企业如果解决好了我想对我们信息披露对于我们整个的工作会更有益处。 我们上市公司有3600家,但是一个地方重点监控企业就有几千家,广州市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有1100多家,这是重点排污单位,这个群体是非常庞大而且是重点监控容易出现问题。解决好这些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也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之一。 我们今天也讲到绿色评级,绿色评级也需要数据,如果没有数据就没有ESG,数据是关键性的资源,信息有没有,我们信息不是没有环境数据,很多中小企业的环境数据也有都在各方面各个角落,我们需要去查找,比如说环保部门的网站会公开很多企业的处罚信息,我们知道全国3千多个县级以上的环保局的网站很多信息都在上面,那么比如说我刚才提到的各个省都会对企业进行环境信用5色评级,这些结果都是公开的也有,另外很多省份还会公布环保黑名单,网上也是公开的还有很多省建立了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数据都在哪里,我们现在环保部正在做排污许可证的系统这个都是公开的。 但是我们绿色金融从业者还是说环境数据缺乏,为什么缺乏?一个他虽然很多但是分布在各个角落需要我们去找,需要我们把它凑在一起。第二点我想说的是环境信息的可读性的问题,我们获得是解决了可得性,可读性怎么办,即使给我们了环境信息我们也看不懂,无法分析,甚至可能错误的解读。 我记得很清楚去年环保部改革环境影响评价可能取消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资质许可,很多人就理解环评取消了,新闻就报道以后不需要做环评,如果新闻机构按这条应用是不是就不需要做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这个制度既没有取消反而是加强了,所以对于很多环境信息因为专业性或者是了解不够的这种错误解读反而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这是我提到的环境信息不是不存在而是各个孤岛,怎么把孤岛的信息连接起来做成统一的渠道然后获取,获取以后怎么分析加工,怎么解决可读性的问题,这是我们探索的问题,我们在绿色评级做了一些探索,今天上午也通过一些我们参与的发布了一些方法学,这些借鉴了ESG的理念,比如说我们做绿色项目建库,绿色企业建库,同时要求他们做环境信息披露,很多地方觉得这一条不一定好实施,因为我们的招商引资,我们要求做环境信息披露的话,会不会这个企业不敢来了,事实上环境信息披露不止是披露企业的排污信息,很多人一看环境信息披露是不是违法违规信息?其实不止是这些还包括企业的节能减排信息,污染防治信息,这些信息一样可以披露。 这方面我们搭建了自己的绿色金融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叫联合绿信,绿色信用数据,这个系统我们涵盖了很多不容易获取到的比如说我们梳理了一下全国3千多个网站公开处罚信息加在一块儿是不到10万条5万以上,这么多的处罚信息我们把它整理下来,我们的环境信用评价,每个地方政府会对地方辖区进行环境信用评级我们把这些找到加工整理出来,我们然后对它入库以后进行评价,非上市公司入库也要解决环境信息披露数据问题,这个给很多地方金融机构做参考,谢谢! 主持人:感谢刘总,接下来我们请许总给大家分享一下,许总在绿色债券评级,绿色债券认证、审计相关方面都做了长期的研究和实践,那么我们就想因为我们许总做的案例特别多,而且实际到境内境外的,所以基于许总的多年研究,是不是跟大家分享一下ESG投资中和环境信息披露有什么样的相关性,同时在ESG投资方面全球最新的趋势主要有哪几条?这个题目可能比较大,可以简要的给大家分享一下。 许旭明:谢谢殷所长,大家好,我们是安永会计事务所,我们在这方面其实对于环境,公司治理也是很关注的,我们是在90年代欧洲专门成立了气侯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团队去给世界各界提供这方面的服务,我们在中国这边这个气侯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团队成立超过10年的时间,根据主持人分给我的话题,我也说说我过往职业当中看到的情况。针对ESG投资这个从全球来看最近几年变化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总体来讲投资人在进行投资决策当中对ESG的一个关注度是越来越高了,或者是包括ESG在内的非财务因素的考量他们是越来越重视。 我们在全球每年都会做一个主要投资人的一个调查,这个调查我们在截止2018年我们做了第四年,我们针对这些投资人主要是规模比较大的投资资产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人分布在全球的我们都会有一些相关的样本。那本在2018年最近这次调查当中我们一共收到了超过200多家投资人的回复,根据这些回复97%的投资人表示他们进行投资决策中他们都会考虑非财务的因素,不仅只有很少3%左右的投资人说不怎么考虑,他们主要看财务的表现,这97%的比例当中有65%的投资人它是反馈,他们已经是建立了正式的流程,对这个非财务因素进行评估,他们有一个正式评估机制,剩下30%左右也有一些非正式的考量。所以这个看得出来投资人在进行投资决策当中对这个ESG的因素是越来越看重了,我们对比上一年2017年度的调查来看,2017年当时是大概有78%的投资者,他们表示会考虑这个非财务的因素进行投资决策,那一年的时间这个比重增加了19个百分点,所以看出这个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可以预见在未来这种主要的投资人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当中无力例外都不会仅仅考虑财务的表现,都会把非财务的表现作为一个投资决策的参考。 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收到很多反馈,投资人普遍表示遇到的困难是什么?他们在对非财务信息进行搜集、判断、分析的时候,其实就是跟我们现在讨论的信息披露就相关了,他们普遍感觉现在的一些企业被投资企业在这方便的信息披露,非财务方面的信息披露是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现在以中资的上市公司来看,我们在香港上市要遵循香港上市的规则,每年从2016年开始要披露ESG报告,香港也发布了新的ESG报告指引征询意见,这个要求进一步严格了,一方面披露的时限提前,基本上跟财务的期限是一致这个可以给投资人提供更加及时的ESG信息。 另外在标准方面也是进一步加强,原来有一些是这种一般性的披露不是强制性的披露,按照现在征询意见来看,可能也要变成强制性的披露,范围有所扩大,从我们A股上市来看,我们现在在ESG方面按照新的公司治理准则也在推,这个工作往前推,现在投资人对A股上市公司要搜集ESG方面的信息其中重要的报告是社会责任报告,我们这边还是有一些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但是这个比重不像H股上市公司那么高,3600家上市公司里边从去年2018年的情况来看只有四分之一左右是披露了这个社会责任报告,所以投资人主要是基于这些信息披露去分析这些拟投资企业的非财务的表现,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有几个问题,一方面就是说这个信息披露它一个质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对投资人来讲它并不能从这些报告里边直接获取他最需要的信息,就举例说很多ESG报告,或者是社会责任报告大量的是一些可以说是宣传企业形象的信息。 比如说很多的图片、展示企业的对外的一个形象,但是这些它不一定是有效的ESG的一个数据,对投资人做这个投资决策其实没有帮助的,投资人更希望看到一方面有更多的量化的数据,而且这个ESG的数据他们是希望企业在披露的时候是要遵循这个重要性的原则。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并非是根据监管的要求我满足最低的披露要求,而且我是没有针对性,看不出这个在哪一方面跟企业是相关的,这个是投资人根据我们的一个调查他觉得现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投资人的角度讲他希望企业披露这些非财务信息的时候,包括在ESG的一些方面的信息,他们希望能看出来这些ESG的信息披露怎么跟企业主营业务和它的发展策略是关联在一起,在企业的一个主营业务当中来去反映它的的ESG的一个表现而不是为了披露ESG信息而去披露,一定要跟本身的主营业务做连接,企业行业很广,对于他来讲或者是从投资者的角度讲他希望看到这个行业这个企业的一个ESG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不一样的,这个也是投资人希望在信息披露方面他们希望获得更加有效的信息。 另外投资人普遍一个反馈说在非财务信息当中像ESG信息当中对风险的揭示是远远不够,大部分的企业它揭示的都是对它有利的正面的ESG信息,风险提示是远远不够的,有些企业是按照监管的要求,包括我们环保要求他要披露环保惩罚信息,但是监管没有规定的或者是准则没有规定的它是不会主动披露的,这个使可能是需要从监管的一个角度进一步规范,因为从财务信息的角度会计准则有相关的规定,比如说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有效披露风险管理的信息,你的信用风险,你的市场风险,你的流动性风险需要在你的财报当中披露,然后披露你怎么管理这些风险,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迫使这个企业完善他的风险管理,从ESG报告角度投资人希望有相关的监管规定能够进一步的明确,要求企业在披露ESG信息可以充分的揭露这个风险以及披露怎么管理这些非财务风险,ESG风险,这样使企业进一步完善它的ESG风险管理,提升它的的ESG的表现,进而实现这个长期可持续发展,所以这个方面可能未来在监管的角度也是要考虑怎么在这方面进行更好的规范。 我说的都是从投资人角度,从被投资人企业的角度,在信息披露方面主要考虑的是合规的要求,它满足合规的要求,但是我想在未来可能企业也有更多的一个动力主动披露非财务的信息,毕竟从目前的趋势看投资人越来越关注非财务方面的表现,这个ESG的表现。对那些ESG其实是有很好的一个表现企业来讲其实它应该更有动力去更多的披露它的的ESG的亮点,所以这方面也是未来有可能通过这种市场的变化,投资人的变化,这种资本市场的变化加上监管的一些推动,未来在ESG的信息披露方面可能我们预计应该会看到持续的一个改进当中的,我们也希望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从我们中间的角度,可以做更多的工作。 就举个例子来讲从上市公司财报都要通过中间机构审计的,但是这个ESG报告没有强制的要求进行第三方的鉴证,我们希望引入第三方鉴证提升这个信息质量,也给资本市场更多的信息,就将来这个非财务的信息可以向财务信息一样有更高的可信度,我先简单说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感谢许总,我觉得您的分享对大家的启发很大,作为我们工商银行来讲我们很受启发,对于企业机构进行ESG披露仅仅按照合规要求是不够的,你要披露你在风险管理方面你是如何管理的,其实这个方面政府部门不会对你有特别多的要求,它是合规的要求对于企业和金融机构仅仅是一个底线,所以我们要有更高的要求,接下来我们请郭总,郭总在环境和绿色金融方面也是长期的从业者,长期的咨询专家,在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方面也有很多经验,我们请郭总结合今天的主题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郭沛源:大家下午好,我们是一家市场化的第三方公司,我们目前做的三个事情,第一个是ESG数据的提供,第二个是HI的认证,另外绿色金融方面的政策咨询,最近做了一个斯里兰卡国家的绿色金融经验项目。 接下来介绍一下我这个话题看法和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关于ESG的信息披露和评级以及它的应用。这个工作如果追溯起来我们2009年的时候已经开始做了,当时国内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国内2009年讲绿色金融的时候,当时是讲绿色信贷为主,当时绿色金融的形态很少,特别是关于资本市场很少,当时在欧洲的一些机构投资人他们已经开始去投H股,以及有部分在投A股,他会有部分的H股和A股都涉及到投融资公司的环境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包括ESG这方面的信息有需求。而当时国内这方面的提供几乎是空白的。 当时我们讲的ESG的推动是这两年的话题,大家可以想象在2009年是没有的,我们当时的用户主要是海外的,我们当时提供的针对A股和港股的中资的上市公司他们在环境当中的重大问题,我们会提供每月每季度的简报,这个企业在20017年发生了变化,主要是2016年七部委发的文件推动了大家都在关注绿色金融,具体在证监会等等,ESG投资是很重要的要点,催生了大量的市场的一个需求。正是因为这样的判断我们在2017年的时候启动了对A股首先是对沪深300的ESG的数据评级,我们最早期是在沪深300,后来又延伸到中证500,逐渐之间会有一些调整,所以大概的数据是在1千+左右,我们会评出一些得分,根据ESG指标的一个分类,我们大概会有200多个指标,但是每个行业不一样,这个问题在这个行业是有很多讨论的,简单的说没有办法用统一套的指标来衡量,我们是不同的行业制订不同的指标衡量,共性的部分占60%左右。 我们会把所有上市公司的ESG做一个评级得到一个数据,这个数据也会从A到D这样一个评级,这些的数据作用我们希望给到基金公司去用,所以最近几年也和金融公司合作请他们把这些数据放到产品当中。 我们去年开始也把很多结果数据是A还是A+还是B+等等这个数据大家可以在万德终端查到。从数据上了万德以后,对于数据信息的使用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我们发现有券商已经在做分析了,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是ESG这个数据带来的策略,这个策略能不能打败市场,我们自己做的分析,包括大家听到几位嘉宾的分析其实可以说明这是有用的,我们自己的分析,我们对于沪深300做了一个回顾,我们已经把基本指数大概12到16%的水平,但是自己说自己的数据总是大家会觉得打一个问号,所以我来之前特意查了我们最近2个月看到的几个券商根据我们公开的数据,他根据我们最终的评级数据做的分析,其中有一个是海东证券,他也没有找我们,但是通过万德获取我们的数据放到他们的年报,当中通过他们自己构建的数据最后得到的结果,可以超出基本指数大概10.6%,这是在公开的年报,还有公开的年报是国泰君安的,我也查询了一下,他们同样构造了一个自己的投资策略,根据那样的策略可以超出基准值8.62%。这些数据可能都可以说明我们现在说的ESG数据,ESG由此产生的ESG评级以及由这些评级产生出来的这个投资组合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所以这一块儿未来还是有信心。 我们跟金融公司沟通发现不同公司会对数据使用有不同视角,简单说第一种是筛选,我需要用这个数据定义一个初步股票池,这个ESG评级太低不会进入到股票池,进入股票池再用自己的策略做,但是定义股票池的时候用了ESG数据,也可以是采用ESG的策略,这是比较简单的。 另外比较深的是我提到的年报用的都是跟团队的量化团队来应用的,他会把几十个数据点拆开会开哪个数据点会跑出更高的敏感性,还有具体的需求,我不觉这个东西可以得到超额收益,但是我想排雷,我不想踩到风险比较高的,华宝基金也有一些违约事件,违约事件当中有一些公司,其中有3家公司也在我们的评级提到,永泰能源出现了违约他的评级当中是在C的,所以这个角度来说这些数据有一定的预警能力。但是需求是各种各样的,所以我们现在也提供一个每周会做一个周报,这个周报当中会把我们监控到的负面的信息根据我们的理解做一个筛选,这样的话可能会对这一类的用户有帮助。这是关于数据,我们现在做的数据和数据应用的一个介绍。 同时,我觉得今天这个主题很重要,就是刚刚殷所长说的有数据首先要有披露,有披露才可以产生更好的更高质量的数据,所以最近也联合负责任的投资人做了一个研究,关于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研究,这个成果会在6月份发布,现在可以简单跟大家讲几条我们主要的建议。 第一,国内的信息披露还是有能力,也适合去提出强制或者是半强制的ESG信息披露要求,但是必须要具体到指标,但是这个指标不宜太长,因为太长可能大家觉得成本太高,但是没有指标这个层面可比性会比较弱。 第二,指标对应的要求信息披露要把方法、董事会的责任也放在里边,这是我觉得两条比较重要的。昨天这个港交所出来ESG报告征询里边也提出来这个要求,昨天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件意见稿当中加了两条作为强制的披露,是一定要披露,其中有一条是要披露董事会对于ESG问题的看法,以及怎么应对,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个是有借鉴作用,希望我们的政策监管政策推动更多的ESG信息披露,这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个点,谢谢! 主持人:感谢郭总,刚才7位专家都结合他们的领域进行了介绍,由于这个关节技术性专业性比较强,各位专家也有很多经验和成果,所以在大家介绍的时候,也没有把时间控制的非常严格,接下来由于时间的关系,但是我觉得是不是还多停留10到15分钟,大家可以提一下问题,然后我们统一的各位专家做一个回答,大家提问之前有两问题,大家可以做一个思考。 在听的过程当中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ESG评级,刚才许总提到不同的行业因为你在做ESG信息披露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主营业务,就是你的主营业务如果不一样的话,好像你披露的内容,也不需要完全一样,因此在做ESG评级的时候需不需要不同的行业它的模型和权重有所差异。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在谈到大家几个谈到在ESG的这个表现方面,它的投资价值,就是说ESG表现好的总是能跑赢大市,我想这样规律是普遍规律还是跟发展阶段有关,如果发展阶段比较成熟我想规律是存在的,如果经济发展阶段还是野蛮生长的阶段,可能风花雪月的东西可能不如野蛮生长的阶段,野蛮生长的阶段ESG的评级是不是意味着就比其他的投资者高,其他的开放给大家,大家抓住这个机会,大家提点问题,专家大家一起回答。 提问:这是我第一次在同一个论坛看到有金融监管机构有商业银行,还有评级机构,所以我之前工作当中遇到了数据的问题,所以我想提一下就是监管机构和市场有什么解决方案,因为金融活动包括跨国收购,跨国收购做中国企业的时候,会遇到四个方面的环境数据是拿不到的,一个是环保预留金,中国相关资产很难搜索到,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环境健康安全,这个是有要求,通常是投行要求被收购资产提供的话,我发现欧洲国家和美洲提供的很多,只有中国是很少的。第三个数据是土壤污染的历史数据,这个在德国和美国也可以在公开的渠道查到,土壤的责任是最大的风险,可以查到这个土地如果是百年的工业土地在历史上被哪些机构拥有过,经历过什么修复,修复之前是什么样的标准不符合这个标准要求,是什么超标了,修复了以后是什么达标了,现在还有超标情况有哪些指标需要修复,它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数据库。第四个是这个所要收购的资产化有什么样的环境责任和还未解决的诉讼问题,这四个数据是在我过去跨国收购中很难找到的中国资产的数据,所以其实在座的数据其实可能有帮助,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数据其实很容易读懂,哪怕不是学这方面的人也很容易,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解决。 提问:我的问题是现在我们中央企业在推进这个披露方面会不会形成一个走在最前面,而且说可能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会因为市场的机制走在最前面这是我们国家的特点,当时在做中欧对比研究的时候,发现这是我们国家区别于其他国家在做这些实践的时候非常突出的一点,谢谢!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是想要问刘总,刚才您提到的在信息披露的时候我们面对一大群的信息数据的时候,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考量这些数据的重要性。您提到的针对性,我的意思是我们作为银行监管部门是要求未来打算银行做一些ESG的信息披露,这里边会涉及到银行所对他融资的企业相关的一些环境和社会表现,如果从银行端进行间接披露的时候,您觉得企业相应的数据的重要性,环境和社会信息的重要性分布能否给一个思路,谢谢! 许旭明:我先回答一下刚才说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谈一下个人的理解,我们讲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很重要的环节,一开始我们推绿色金融的时候,从另外角度,今天上午发布了商业银行多责任主体环境与法律主题研究的课题,这个是有前瞻性的研究,在现在的绿色金融环境下这个研究非常有前瞻性,就是要有一种倒逼的机制,实际上我们讲所有的产业最终发展起来是金融机构支持起来的,某一个行业发展到现在很强大,或者是某一个行业现在遇到了问题也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上市公司为什么要信息披露,因为这是一个倒逼的机制,如果我们用企业去和信息披露,一个是中小企业很多,能力不足,压力很大。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它是尽职免责的概念,商业银行如何规避可能有环保问题的企业贷款,随之而来的风险,以及有可能的法律责任风险,这个角度商业银行应该有内生的动力做这个事情,因为要规避风险,对于银行来说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风控是很重要的,做好了风控环境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从信息披露方面来讲我们可以抓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会倒逼企业做好,如果企业没有做好,反过来让金融机构持有了大量的有风险的资产,那金融机构面临的几个风险,甚至有可能企业出问题了导致银行被追责,产生一系列的机制预期倒逼的机制会过来影响到我们银行信贷风险的损失的问题,不如从正面的反推回去让银行做好信息披露倒逼企业做好环保,这个机制我觉得更好一些,这是我个人的理解,谢谢。 刘景允:实际上做绿色债券其中很大部分的绿色债券是转化成了绿色信贷,银行做绿色信贷的时候采用了标准是银保监的绿色信贷的指引,是银行本身按照贷款发放如何获取企业信息,而人民银行出台的绿色债券的规定中不但要求银行要按照39号文的公告,同时也要列示你的信贷,这个里边有你股份制银行、政策银行还有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结构中间基本上资产端都需要填3套表格,国民经济要填,绿色信贷要填,绿色债券指引要填,大量的增加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负担,这是我们走访很多绿色债券发行过程中间给我们报的,说你们搞出来这个东西以后反而给我们增加了很多东西,这样是否对未来的绿色债券有影响。 第二涉及到客户融资,大型的上市公司很容易获取信息,我也请教了过了我们谈ESG有没有一个临界点,哪些公司在规模上要求有这个ESG对于他是正向的,有规模小的企业,我们强行的上ESG对它是一个短期内的负担,大家知道外部性和近期的收益在一个报表是可能统一体现的,我们环境效益是之后在未来,我们现在要支付我们实际的支付成本,这个是决定环境信息在银行和客户到底如何做到统一的关键。 可以跟大家说现在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在做顶层的相关标准研究,可能达成统一,如果达成统一减少了银行工作量,这些工作量的减低,这些增加了客户和增加了企业对于披露这方面的作用,还有一个我觉得能力建设,这个能力建设是一个长久的话题就不展开说了,但是能力不达到的情况下你要把环境信息披露到一个水平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是我的一点介绍。 施懿宸:我很快回答一下,你刚刚那个问题,我想要说一下,是我建议你可以参考一下基金业协会出了一个绿色投资指引,基金协会出的绿色投资指引是规范公益基金和私募基金所有做了多少绿色投资,这里边有定性定量指标,可以让你在银行做参考,它基本上也是中介机构,中介机构怎么做披露,投资的这些企业,这些标的怎么样做它的环境责任环境这方面的一些评估,这里边的指引有很强的参考意义,我们也参与了这个指引里边,甚至提到了资管环境信息披露,鼓励它做。就我所知,殷所长他们是三步走,先披露两个信贷的质量再披露绿色资产然后做一些环境风险的量化部分,这个等一下可以让殷所长做补充。 我首先回答一下问题我现在带博士生做ESG跟财务绩效还有所谓的(英)我们发现不是一个线性关系,它是一个曲线关系,它基本上告诉你说披露ESG是有成本的也有收益,而这个成本和收益会对一个企业在某一个所谓的,它的阶段的时候,它有一个(英),这样的(英)也回答了刚刚殷所长的问题,每一个企业的边际成本和效应不一样,甚至这么说我是绝对污染的企业。这个时候必须强制,因为它最的(英)是负的,但是好的企业会比较高,所以这个回答了殷所长的问题,企业在做ESG的时候不是线性关系,它是一个曲线关系,所以在不同的一个等级里边,确实有对(英)的影响。 另外一个问题,在这个同时所有我们必须分行业,每个行业它的ESG(英)是不一样,所以国外三大指数公司都是分行业的,我们必须分行业,我们当初参与这个马院跟环保部牵头环境信息披露,我们提供数据给他让他可以报给刘主席,当时其实马院希望说既然做成了标准,所以我们要非常谨慎,因为我们之后会有法则,会有边界,所以这个标准就不能一步到位的说把100多个指标,200多个指标要求强制披露。强制披露就是王处提到的这些是投资者非常在意的,而且这些是关键性指标,这部分确实必须分行业,而且各个行业关键性指标也基本上不同,谢谢! 许旭明:先回答一下第一个问题,其实刚才施院长做了一些回应,从ESG评级来看,就中国的一个市场来看,不仅仅是要不要分行业做ESG评级的问题,我们现在观察到一个主要国际的评级公司在纳入他们评级的中国上市公司来看即使是同一个行业评出来的ESG的结果,其实也是会让人觉得有些意外,同样一个行业做的比较好的,但是ESG评级不一定是最好的,所以我觉得除了分也以外,针对中国的一些企业的ESG评级可能一些主要的评级公司还是要考虑在他们全球统一的评级模型里边要相应的对中国的一些情况要做相应的调整,去修整评级模型,我觉得这是需要去考虑的。 从我们跟投资人的接触来看,现在投资人在应用这个ESG评级结果进行投资的时候其实也遇到很多问题,包括因为现在ESG评级并没有扩展到所有的企业,很多企业也没有那个ESG,现在只是部分。另外这个评级结果现在说的有些看起来不是那么合理的,所以现在投资人请我们做一些工作,协助他们针对市场上能够搜集到的一些基础的ESG信息的基础上,让我们协助他做一个ESG表现分析,他们基于这个分析再做一个投资人的决策,而不是仅仅依赖于ESG评级结果,下一步我相信这个ESG评级会进一步的提升,就结合中国的情况做进一步的完善,否则对于投资人来讲是远远达不到需求的。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提到央企和民企这方面这方面我不是最权威的,这个问题好像没有人回答,我觉得我作为一个中介的角度讲,我觉得一个好的规则或者说一个好的监管的制度它应该是体现是公平公正的,应该是一视同仁的,而不是是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一些差别对待,否则这个规则本身的公平性会受到一些质疑,我觉得我想表达的是这个观点,谢谢! 郭沛源:回应一下刚才的问题,因为刚才殷所长提到了阶段性的问题,在信息披露里边大家听说过有一个机构叫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这个组织出来的标准里边界定了10项如何做好信息披露的原则,其中有2项原则一个叫做实质性,另外一个可持续的背景,实际上可持续背景就是本土的背景能回应刚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中国是什么阶段,什么样的信息跟他有关系,如果跟10年前相比我们现在环境风险大了很多,最高的时候松花江污染花了200万,但是他涨停了,因为他的利润上亿,这是2010年的,但是2015年以后环境保护法出来以后中石油在大连主动达成了一个和解,花了2亿,大家可以看到数字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阶段需要很大的影响,另外一个是政府对于央企或者是对于国企的政策影响是更直接的,但是我们还有很多制度还不完善,我们虽然说我们现在风险高,但是在最近的个案中起诉江苏的3家化工厂是败诉的,今年年初二审的时候自然机构是胜诉,但是把诉讼费的金额做了调整,他现在只要赔200块钱,3家公司赔200块钱承担相应的诉讼成本总额几十万,如果诉讼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也没有具体的算法很难指望一个公司在财务报表建立非常清楚的核算,实际上要看专家看行业的风险有多少,而不要指望他给你数据,这个在ESG净调这方法更靠谱一些。 主持人:今天的论坛我觉得是非常专业非常技术的,刚才那个问题不是问中英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怎么做,他可能是说在目前可以利用的数据、方法、工具方面什么可以支持到环境信息披露很具体的问题,这个我们下来以后再继续进行交流探讨,看能寻找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我觉得就总结一句话,在中国目前正在经济转型进入成熟型的市场经济的这样一个过程当中,那么ESG的这个投资一定会跑赢普通的投资,所以我们对这个很有信心,也趋势非常光明是这个意思,这个过程当中无论是企业还是金融机构你应该致力于不断提升你自己的ESG评级,如果你要致力于提升这个评级的话首先要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和需要,同时这还远远不够,要不断致力于你追求ESG评分越来越高你才能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ESG投资的资金,或者是你去寻找更多的投资的机会,因此就需要大量的这些中介的咨询、评级机构为社会做出贡献,为各个投资标的,为投资人做出贡献,所以我们这样一个论坛为什么非常技术,非常专业非常核心其实是解决了我们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核心问题,就是让可投资的回报越来越高,让污染汇报越来越低,从而实现金融支持绿色转型,因此我们非常感谢嘉宾给大家做的丰富的专业知识经验的分享,也非常感谢在座的各位专家和听众,与大家一起共同的讨论,坚持到最后说明这个话题大家都非常专业,也希望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共同探讨,谢谢大家!我们今天的论坛就到这里,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分论坛三:“一带一路”与绿色投融资
分论坛三:“一带一路”与绿色投融资

  新浪财经讯 5月18日消息,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中方协调人、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琳、亚洲开发银行绿色低碳发展顾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莫凌水、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委员会原专职委员王伟化、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王鲲、中国银行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刘世伟、“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连络人、美国环保协会首席代表张建宇、普化永道张立钧等嘉宾出席了下午的分论坛,并围绕“‘一带一路’与绿色投融资”这一议题展开研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为该场主持人。 以下为发言实录: 王文:作为一个绿色金融圈里面的人,也是研究者,每年的时候绿色金融研究者一次盛会,每次这样一个会议都能够对绿色金融研究最前沿的话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堪称高手过招。今年的这次绿色金融会议,比往年稍微有一些不一样,更加聚焦、人员可能没有往年那么大,但是我认为更加精英。这次下午分论坛由我来主持,这个分论坛我自己研究偏好有一些朋友也都知道,主要是在国际的领域。这次分论坛我主持“一带一路”和绿色投融资。今天来了七位演讲嘉宾都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有来自高校,也来自银行,也有来自相关企业以及国际组织等等。今天这个分论坛的话题叫做“一带一路”与绿色投融资。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刚刚三个星期前刚刚结束第二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主席演讲中再次提到了绿色“一带一路”,绿色丝绸之路,绿色投融资的,这个概念提出再次肯定了中国在过去几年的“一带一路”做的进程,更重要的是也表明了一个决心,中国走出去一定要遵循国外的标准以及原则。 今天我们聚焦的话题大概是这三个来讨论: 一是“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到底潜力有多大,我们就不谈论重要性,因为大家都知道重要性,我们就讲它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二是建设绿色丝绸之路,中国绿色投融资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挑战和困难在哪里,在座各位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三是对政府以及相关金融机构有什么建议。 台上七位主讲嘉宾,有这样一些恳请和建议,每一位发言不超过六分钟,直接讲观点。我有一两个问题也要问在座的各位演讲嘉宾,剩下10-20分钟跟台下参会者有一些互动。 下面有请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的程琳研究员。 程琳:直奔主题,三个问题: 一是我们潜力多大?“一带一路”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潜力非常巨大,究竟有多大?有几个数字。GEA给的数字表明未来20年至40年,全球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需求有九十万亿美金左右,这个数字大部分是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而基础设施是世界银行的数字表明的,全世界的谈排放有75以上来自于基础设施,这个潜力和我们将来要绿色化的工作有非常多的潜力。 二是关于挑战。绿色投资,尤其是“一带一路”领域的绿色投资挑战多大,最大的问题可能是能力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绿色金融在中国2014、2015年绿金委成立至今,每一届参会人员都在不断增加,今天也是坐无虚席,包括早上的大会以及过去两年的会议我都有参加,这个数量是非常之大,而且我们控制,要不然整栋楼都是我们的人,参会人员在知识普及,在认知水平上我们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还有这么多的试点地区,五个省,八个地区,但实际上除了这些之外我们中国有14亿人,我们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也有上百万人,实际上真正参与的还是非常少,绿色信贷先现在为止占比只有10%左右,绿色占全2-3%左右,你说这个潜力有多大,非常巨大。中国仍然有非常长的路要走,非常艰巨的工作要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能力方面的不足,地方试点先不说中国,拿我自己在国际上的例子,去年五月份我们清化和FC以及CC(音)联合举办了一个全球绿色金融领导力项目的能力建设平台,来参加平台能力建设的参会人员主要是“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包括政策制定者,像央行、财政部、环保部证监会还有主要的金融机构,但其中有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同事,他就说在北京来的飞机上,他认为绿色金融就是绿色农业,他认为绿色金融就是农业,因为农业是绿色的,他认为发展绿色金融就是通过金融更好地刺激农业发展,  他回来以后发现,他说经过这一周的培训,我知道了什么叫做绿色金融,我们带他看了绿色项目,去看了上海的绿色金融中心,他觉着绿色金融是多的,而且就应该这么做。这是能力和认识方面的差距。除了巴基斯坦,我相信全世界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官员,需要我们提高他们能力以及认识。在国内我相信我们已经算是相对来说能力比较靠前的了,但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三是建议问题。政府高度来讲更重要是政策信号,像320,2016年在综合报告中提出来第一条叫做政策信号,这个政策不管是像中国这样自上而下的市场发展方式,还是像其他OEC国家自下而上政府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一带一路”国家沿用着中国自上而下的政策方式,政策信号尤其重要。 回答王院长三个问题之后,间大介绍一下GRP下一步做的工。因为早上这个会议上我简单说我们GPR的背景,秘书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有四个工作组成立起来,想帮助金融机构,已经投资了“一带一路”投资原则机构中如何实施它的原则,如何分析他们持有的风险。另外,如何更好地开展信息披露,比如说这个风险已经分析出来大家通过某种方式也需要研究,如何按照国际上现有的惯例公布以及披露出来,我们需要落地以及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按照GRP和大家认可的方式进行披露。其次,关于多样化的绿色金融产品,率基础设施非常多,融资需求也是非常巨大,这个量怎么样把握,这个产品该怎么样创新和多样化,也是需要我们做的。最后,我们还想提供一些服务,类似于绿色供应链和具体的管理办法,能够让各个签署机构包括银行金融机构在业务中总体实施,最后我们是想建立一个类似于绿色项目库,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只要是跟中国和“一带一路”相关的,我们都欢迎。 王文:谢谢程琳先生,总而言之潜力巨大,能力尚且未能跟上,政策很需要创新。第二位有请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咨询部的张立钧先生。 张立钧:谢谢王院长。大家可能在上面没有看到我的名字,是因为我是最后两天被邀请过来的,昨天晚上特地从上海赶回来,结果就被落到石家庄了,从昨天晚上八点待到四点,十点来到了北京,就赶过来了。普华永道大家都很清楚,今年是第一批作为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PM签约仪式,作为第一批的机构。普华永道这么多年参与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或者是更大的话题,我们讲ESG这些领域各个方面的工作,不管是从政策、标准的制定,如何通过审计的业务,我本人负责咨询,但是我们审计团队怎么样对于绿色债的认证,对一些见证的服务,这些团队也会做前期的工作。 我在三年前就跟B20、G20,G20体系下面有一个B20体系,五个工作组,有一个金融处增长,我是负责金融处增长,跟张行长等等我们一起经过了一年的时间,递交了几个政策建议,其中一个就是围绕着绿色金融,还有另外几个大家知道的数字金融、普惠金融都是在三年以前通过B20跟G20的体系,当时带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工作。 回到院长提到的几个问题,因为我们今天是围绕着“一带一路”的主题,普华在全球70个国家有我们分公司,“一带一路”国家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一带一路”的团队,围绕着“一带一路”上大家都提到的法律法规,很多的文化问题,怎么样帮助客户、企业走出去、过来,在连接的国家中,不管是基础设施的连接,文化的连接,法律体系的连接的过程中,我们做大量的工作或者是服务。 说到问题,这个规模我们也做了一些分析。认为在这个体系下面,一年大概至少有一万亿美元的所谓资金的需求,这里面包括环境保护、清洁能源、清洁交通、能源效率都是几个大的领域的资金需求。普遍认为,像我们国内的财政体系,最多财政资源只能满足大概的10%-15%大概80、90%需要市场或者社会融资的整个渠道。大家都很清楚,这个事情很重要,很有价值,规模也很大,但是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一是标准,我们听过很多的标准,ERP的标准,EP的标准,“一带一路”这么多的国家,很多国家发展沉重是非常不一样的,会对绿色定义概念非常不一样。欧洲发达国家特别是北欧的国家对绿色定义非常严格,跟任何化石能源有关的,你做再好清洁技术都不能算绿色项目,在我们中国清洁煤的项目就是一个绿色的项目,经济所处的层次是在不同的阶段。现在大家都出了很多标准,都意识到重要性,但怎么样理解这个标准。 二是量化。在任何一个标准下面,我们讲的外部性,怎么样内生化或者货币化,这个过程是非常难得,就是执行的,先建立标准,让这个标准怎么样落下去、执行下去。 先讲这些。 王文:张立钧先生提到标准问题非常重要,我也写过一篇标准,绿色中国金融标准。我们还可以再讨论,第三位是莫凌水老师。 莫凌水:回应刚才王院长的三个问题,最后分享一下亚洲开发银行在推动绿色投资方面的做法和案例分享。 绿色基础设施是我们绿色投融资的主战场。亚洲开发银行做的研究,从2019年到2030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它的基础设施、投资大概是26万一美元,每年是1.7万亿美元,包括了每年两千亿意外的投资,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可以说,绿色投资需求是26万亿美元,从2019年到2030年期间,本身的基础设施来说需要投资绿色化的,从2017年来说,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是535亿吨,其中能源的排放占了61%,这一点上来讲,我们的基础设施投资需要绿色化,面临什么问题以及挑战呢?我们关于绿色投资,“一带一路”也步伐有指引、有原则,我们要让这些原则以及指引可以落地,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才可以实时让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知道怎么样量化。我们去年跟亚洲开发银行跟农大创新研究院做了一个课题,就是“一带一路”投资标尺,如何量化投资绿色效应,如何识别“一带一路”,如何判定投资绿色性,我们有一套量化的方法,大家可以看一下。 还有一个难题,不管是“一带一路”国家还是中国都面临着这么一个问题,绿色基础设施投资成本高、收益低。资本是逐利的行为,只讲环境可持续性,如果没有商务可持续性,资金肯定不会流向绿色投资项目的。绿色效益如何内部化?周所长也讲到了这个问题,在成本内化的同时如何把绿色效益量化?环境效益货币化,把它变为我们投资收益,合理核算在我们投资成本里面,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障碍。如果你要解决这个障碍,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资金投向绿色产业、绿色项目。 建议:如果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投资,保证它投资的绿色化,起码有一点我们应该是要考虑的: 1,判断项目是否可以推动发展中国家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帮助他们实现这个目标。是否可以帮助发展中中国家实现这个巴黎协定减排承诺。 2,我们需要判断是否项目要给这个国家带来更多的减排效益,比当地基准线低的排放。 我们的绿色投资标尺在这些方面非常清楚,两个门槛:一个是定性的门槛,二个是量化的方法。这个方法如何落地。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激励机制,让更多资本投向我们的绿色项目,要合理地核算我们成本和效益,只有合理的核算环境效益,让它变为收益的一部分,体现在绿色投资里面才会让绿色投资变为绿色资产,在市场上可以流通,只要资产可以流通,就会吸引更多的资本, 3,中国在过去七十年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有教训。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绿色就是基础,就是“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诉求也需要面临的一些问题。中国在转型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中国应该分享与“一带一路”国家分享它的经验,让“一带一路”国家借鉴中国的经验,避免中国的一些教训。所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分享经验。 我们跟亚洲开发银行、重阳金融研究院正在做一个课题,“中国绿色发展七十年”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与“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的绿色发展经验,我们这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出版成中英文,建国七十周年要正式发布。 亚洲开发银行在推动绿色投资方面的做法。亚洲开发银行2009年就有一个环境保障政策声明,随着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的提高,亚洲开发银行在评判项目的时候,除了满足保障政策声明的要求之外,实际上在评判的时候设了两条杠杠,战略上来讲,是否这个项目能帮助推动投资所在国,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另外,实现巴黎协议的减排承诺。其次,是否实现可以亚行气候融资目标?这是三个战略性的考虑。具体在项目上的衡量上有三条: 1,是否采用先进的减排技术。 2,是否采用创新性的商业模式。 3,是否使用先进了的绿色融资工具。 亚行提供给中国的京津冀污染治理。第二期给中节能4.9亿美金的贷款,这个项目用于京津冀污染治理,它的目的以及特点是,首先就是要推动先进的减排技术在京津冀地区的使用,另外建立低碳技术基金,其次是要用市场手段保证项目可持续性。 王文:下面有请国开行的王伟化先生。 王伟化:谢谢王院长、主办方绿金委的邀请。我来之前法下是无题作文,坐在这儿发现有题作文,做准备押对了一些题,三个问题,六分钟,简单地把我的一些想法、思考和个人的实践说一说,谨代表个人,不代表机构。 1,潜力多大?毫无疑问,强力巨大。习主席讲绿色是底色,这个潜力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来讲,做这个论坛,做两千没有做别的我就盘的一些东西,有一份资料,广义上来讲交通基础设施这一项大概总的需求,这是有数据,是正是发表的,2.9万亿美元,还不算别的。所以,第一个问题是绿色是底色,仅一项,2.9万亿美元的需求潜力巨大。 2,挑战在哪里?也就是问题。机遇就不说了,挑战本身也是机遇。我自己也归纳了一下,都是大家的研究成果。突出表现在哪儿?“一带一路”涉及面广、领域多、项目多: (1)五通里面资金融通应该是一个硬条件。 (2)资金缺口大,筹资、融资的难度大。刚才所说了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标准。 (3)推动国际上的广泛参与,加强多边、双边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建设等等都要亟待加强。这应该也是我们挑战当中的硬需求。 就具体项目而言,合作方的融资能力比较弱,合作国家的风险、政治风险、政府的环境,风险的预警以及分担机制,市场分析,具体的项目我们做过都是不够的,这些都是我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面对的,也是必须面对的硬问题。我的建议,也是我这次的核心。因为问题比较多,我思考的一些事情,我想就用一句话来解释: “一带一路”建设应该是绿色投融资规划先行。融资推动,融智在先,发挥软实力的作用。刚才所说硬问题、硬需求,硬缺口,我们就要发挥软实力的作用,助力硬需求解决硬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看到深层次的是机制、市场、制度、政府这些方面存在着失灵,市场失灵,制度失灵,政府失灵。过去从传统的金融的思路跳出来,以绿色发展的理念、运用,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最长远的,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系统性的绿色融资规划来优化我们的路径,提高我们的服务能力。基于刚才所说的认识,规划先行、融资优先、融智和融资相结合,主动把我们建设的制度、建设机制、建设市场和政府的优势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建立规划合作机制,建立银联体以及通过规划深入的分析合作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人文等等,发掘我们凝聚共识的好项目、绿色项目,不仅仅应该考虑到融资方的能力问题,培育合作果的资金或者是金融的供给能力,可能要比你给它的能力更重要,这是我们讲的市场机制、融智、规划等等。也就是说,时间关系我不多说了,这个项目是点,国家是面,从全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讲应该是一个网,“一带一路”从金融服务来讲机制规划、市场建设、制度建设双方的合作是魂。 王文:又提到新的思考点:风险和规划问题。这个问题又启发我很多的思考,比如规划先行非常赞同,但问题来了,一哄而我们还可以讨论,绿色投融资的规划,实际上还是蛮难的,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有请来自工行的王鲲总经理。 王鲲: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分享在工商银行做的具体工作以及个人在从事这个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想法。工商银行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26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分支机构,100多个机构网点,我们与境内的机构以及境外100多个机构合作,支持中国在绿色环保方面有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向这些企业参与海外项目建设、参与海外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放贷款,提供融资支持,这是作为金融机构最具体的开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金融的方式。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境内外的机构共同联合融资支持了在阿联酋建了950兆瓦的光热光伏电站,也是由中国的著名上海电力提供的设备,建成后将为当地23万家庭提供清洁电力,减少160万吨的碳排放。另外我们总行专项融资部、海外信贷部在英国的木瑞东区(音),我们参与融资支持950兆瓦海上风力发电项目,2022年建成可以满足苏格兰地区40%家庭用电需求,每年为100万户居民供电,减少330万吨的碳排放,这里面我们发挥的作用就是贷款支持中资企业和中资设备生产商,在海外承包、承建,项目建成为当地的社会以及经济提供发展所需要的能源支持。     2017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在海外市场目前为止发行了四笔绿色债券,绿色债券对应绿色资产都是由国际上通行的认证机构进行了调查、核实、认证,发行的规模大概是有70、80亿美元,最近一期通过新加坡分行了三个结构的人民币欧元、美元,接近20亿美元总金额的债券,这些融资所获得的筹集资金全部用于东南亚地区中资企业参与的绿色项目的建设。 回答王院长的问题: 一是空间有多大?空间是无限的。把不绿变为绿,确实是一个巨大的空间。不管是中国也好,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好,现在不符合绿色条件的项目有多少?肯定有多。把不绿变为绿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党中央提出三大攻坚战,脱贫扶贫、防范金融风险、环保可持续。这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话,就意味着这个空间无限大。 都变为绿了之后又不能变为不绿,所以这个空间无限大。 二是困难在哪儿?最大的困难是实事求是。普华张总以及亚开行的莫总都提到了,商业机构参与这个工作,一定不能作为道德标准,但是我们会追求一个道德标准,当为一个正确的事情做,但是任何事情要在大的范围内、要持续的做下去的话,一定是各方利益的联系才可以坐在这儿。 讲两个小故事: 1,曾经在西部地区的支行工作过一段时间,当时我所工作的分行发放一笔项目贷款,帮助建了一个长江支流上面的水电战,这个水电站很小,每年这个发电量是五万千瓦,非常小的一个T级电站。有一次我看他的报表的时候,我就发现他有一笔收入,大概有20、30万美元的国际贸易带来的收入,我就很奇怪,为什么西部地区的发电站,这个电也是在当地消纳,为什么会有海外的收入?我就问我们信贷员,信贷员说这是他们卖碳得的收入。我说这是什么情况?后来才知道,是通过国际的碳交易体系,把水电作为清洁能源,折算为相当体量的火电以后带来绿色效益,在国际的碳交易体系里面交易获得的收入,每年大概有70、80万美元,这是不笔不小的收入。 2,2017年发第一笔绿色债券,参加路演,法国基金经理问我们说,这个项目投资到哪儿,我们说投资到中国一条电气化线路的改造上,他说这是绿色的。他想了一会儿,你这条铁路用的电是绿色的发电吗?有煤吗?我说只能保证有一部分是煤,如何寻求一个平衡点?我们这个国家还有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在发展阶段不一样,不烧煤就要冻死人,光是追求纯绿不是短期可以完全实现的,是成熟发达体系,北欧、欧洲可以实现的,但是在亚洲很多地方,在中国不是短期内我们应该好高骛远追求的问题。 我认为一定要有利益,像刚刚提到的案例一样,后来因为国际这个碳交易排放体系萎缩以后,当地的水电站就没有这个收入了,如何能够把绿色金融慢慢变为一个商业化利益驱动的视野,才是真正实现可持续,有广大的参与以及很好的回报。 比如说要求资金提供方提供支持绿色金融、绿色项目,绿色项目往往它的成本会高,比如说同量发电,有可能烧煤就会便宜一样,怎么样能够让大家愿意来参加,怎么样从立法、税收从补贴的方式来慢慢的把这个体系培育起来,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三是挑战在哪儿?就是人才。   王文:又引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那就是道德风险问题。的确,有的时候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还是央企以及央企面临挺大的的挑战,“一带一路”号召,央企要跟上,这个时候现在这个经贸摩擦相当一部分聚焦到这儿,一个央企、国企出去之后到底是市场化,是行政意思还是市场机制,提到的一个非常新的议题。我非常配合工行整体上做的不错。 下面有请来自于中国银行的刘世伟先生。 刘世伟: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个人的想法以及中国银行的做法。对于王院长三个问题简要的回应: 一是机遇。这个问题比较宏观,还是限定在“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这儿。有很多的数据,这个数据波动很大。我想,这里面确实是潜力特别大的。这是我的一个直观的感觉。“一带一路”只能够是绿色的。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办法把美国的、中国的路再走一遍。如果说全世界都跟美国一样消耗能源的话地球受不了,如果说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再走一遍先污染再治理的道理,地球也受不了。这不只是影响他们这些国家的人民,其实也包括着中国。这里面空间确实是巨大的。 二是挑战。我特别同意能力、标准,可以做更科学量化的分析,如何把效益更大化。国开行王总讲的,做银行人的角度,最重视的是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在海外的项目比较多,出去做项目有我们内部同事,也有很多工商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组织去的,确实会出现一些应对当地法律、政治、监管方方面面不太熟悉,用他们的词像水深火热以及骑虎难下也好,这个风险防范是一个重大的课题。这个资金方面确实有比较大的资金需求,资金方需要更加多元化。从“一带一路”的融资跟绿色融资相比,现在还有一些不是特别匹配的,从我们中国银行来说,我们是从2016年开始,一直持续在海外,一共大约发行了1.47亿等值美金的一带一路债,发行了64亿等值美金的绿色债,同时跟我的同事探讨,为什么不发绿色一带一路债,他讲了说,现在“一带一路”这个项目确实是资金的需求比较大,但如果在这里面可以找到大量符合国际的绿色债券的标准,这两个之间的衔接还有一些问题,所以成了一带一路债以及绿色债。这是一个具体数字不是预测的东西,可以看出来资金的需求跟绿色项目的共性之间可能还是有一些错配的。 三是建议。资金上需要多方筹措,国际的组织、开发机构以及各种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基金都要积极参与。中国有一块可以对外输出,我们的观察是中国跟这个西方绿色金融的发展路线非常明显,西方是自下而上的,基本上是市场主导的及市场引导政府,中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今天开了这个会议,人民银行所管理的金融协会的绿金委,这个效果非常快、非常好。这个中间,政府、监管机构,一般的商业机构在这其中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中国还有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可以跟“一带一路”的国家进行分享。 中国银行的情况。中行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我们在57个一海外国家和地区有分支机构,其中24个是在“一带一路”国家,这24个里面有9个是2015年以后新成立的,中国银行在“一带一路”里面的愿景是要建设“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我刚才讲“一带一路”应该是绿色的,这个金融多动脉肯定也会是绿色的,这里面像我们是有信贷的支持,有债券的支持,也有一些能力的支持,比如说我们已经办了六次给“一带一路”的国家叫做国际金融研究班,把他们的政府监管、市场机构的人请过来,中国一些好的做法也请国际专家给他们做授课,不管是从资金上、智力上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 王文:的确,中行在“一带一路”做了大量的事情,在国家的号召下中行提供“一带一路”的项目也是跟工行一样,当然还有国开行,的确做了非常大的事情,体现了我们中国的优势。刘总提了一个新的关键词,在中国这个自上而下的国家体制优势,对于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来讲发挥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作用。 下面有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连络人,美国环保协会的首席代表张建宇先生。 张建宇:非常荣幸参加绿色金融的论坛,最早绿色金融起家的时候是国务会特辑。这次习主席在“一带一路”当中专门重新宣布的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情况,我自己本人非常荣幸刚刚被环保部认命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国际协调人,今后有很多可以跟大家合作的机会。 给大家谈三个方面的内容: 怎么样理解习主席所说的绿色是“一带一路”发展的底色。很荣幸,在今年的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会之前,中国日报请了30个人写一本书,大家评论“一带一路”的发展,很荣幸作为其中的一位作者,我写这篇文章的名字,《构建“一带一路”发展的绿色底色》,后来习主席讲话当中专门谈到了,要把绿色成为“一带一路”发展的底色。怎么样理解这样一个概念,我自己体会是三个方面: 一是绿色为什么成为发展底色,这时必须的。OEC国家碳排放的路径已经呈现下降,中国一方面是承诺了2030降碳到底,根据研究表明中国很可能碳排放到顶的过程提前到2025,甚至激进的科学家认为更早。“一带一路”国家代表的,加起来超过60%的全球碳排放,他们有的还没有开始,必须坚持绿色,才能够关注我们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的方面。 二是绿色为什么成为底色,绿色应该是争议最少,大家可以沟通的共同语言。不管是巴黎协定里面,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最大公约数以及共识,最近联合国秘书长在公开发表了说到,实现最新的这个报告的要求,我们需要全球碳排放到2030年下降40%,甚至可以到2050年要达到全球的近零排放的目标,绿色发展确实是可以成为大家所有国家,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共同的语言。 三是绿色为什么成为底色,绿色带来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全球发展国家中没有绿和黑的区别,大家竞争是绿和更绿的问题,这个更绿的过程中这个没有没有限制的,只有更绿没有最绿,也是我们有一些经验和教训。 欧洲二十年前左右开展了方兴未艾柴油车发展的进程,柴油车效率高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影响,没有想到引起个空气污染的影响,欧洲主要城市发现他们污染空气质量下降以及再提高,这是走的发展过程中走到的弯路。绿色金融发展当中只有最绿许多更绿。中国绿色“一带一路”的构筑底色当中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如果大家仔细读一读习主席的发言,其实我给大家总结有这么几个非常具体的措施: 1,成立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2,清华大学搞的绿色投融资的原则。 3,构建生态环保大数据平台。 4,绿色“一带一路”使者计划。 4,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 这一些内容都有其中很深刻的含义。绿色发展联盟就不说了,绿色投融资也跟我们今天主题非常关切,说明这个投资和金融工具实现“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将要取得重大作用。生态环保大数据平台的作用,我理解为是把它作为一种检测和监督的工具,也就是说通过生态环保大数据平台来衡量现在在“一带一路”当中发展的的绿色情况是怎么样,通过我们的建设、通过我们投资之后这样这个绿色能够得到多少的进步,向全世界更公开、公平的平台来公布我们绿色发展的方向。使者,这是人人相通,洞国这个引入以及排出时者计划,把这个绿色理念传递到“一带一路”国家。南南合作气候变化平台恰好说明我们国家对这个气候变化的关注。 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习主席在“一带一路”大会上提出的,今年也有重新的关注。他还两次专门提到的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取得的作用,现在大概超过60多个国家120多个组织、企业、政府加入到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当中,首先有一个特点是开放,虽然美国没有来,但是美国组织来,绿色联盟发展不阻碍以及停止任何人可以参与,任何人关注“一带一路”的发展都可以加入其中,我自己本人被任命国际连络人,也说明了这个平台的开放以及它的透明,和对于世界包容的态度。 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现里面是一个有序的发展,已经建了十个工作组,有一个是绿色投融资工作组,中方计划也是我们这个清华大学的马均老师牵头这个绿色投融资金融工作组,一共十个这样的工作组在开展工作,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做具体的介绍。 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本身不是一个研究平台也不是一个开会平台,更多是我们建为一个务实的平台,希望可以通过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这样伙伴关系,可以真正对绿色发展起到这个指导作用,能够推动这个绿色发展,也就是说更简单地说,有了这样一个发展状态可以通过这个绿色发展联盟的工作可以使它的绿色水平上一个新的提高,可以构筑这个绿色发展的底色,这才是绿色发展联盟小小的目的。作为国际连络人,我会给予很重要的这样一个任务,我也希望以后大家可以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共同发展和建设我们的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王文:你刚才强调了至少三次话:没有最绿,只有更绿。有的时候对于绿色标准以及追求在当的世界,投融资的进程中往往会被政治化,这句话提醒了我三次去肯尼亚调研,中国在肯尼亚的项目,50多亿的美元,国开行支持的肯尼亚铁路,肯尼亚100年来标准的铁路,475公里,国开行贷款,中交建下面的中路桥建设。一直讲这个绿色的交通,绿色的铁轨,绿色的车箱。三年的建设过程中,对于绿色的苛刻要求一直成为这条铁路海外,尤其是来自于欧美国家对于这个铁路的刁难,我印象很深刻的是2017年的时候,铁路开通曾经参加一个论坛,我跟美国学者以及肯尼亚学者吵起来了,他们说绿色考虑整体生态,考虑到大象,长颈鹿怎么样样的生存环境,斑马要怎么样迁徙,中国建设师认为我们都考虑到了这个,铁轨还要有这个大象和长颈鹿通过的通道以及铁轨下面的洞,专门把这个国家动物园通过野生的森林把这个铁路架成几十米高,还有很多的设置。这样成本极大提升了,涉及到莫老师讲的问题,也涉及到各位统一讲到的问题,也就是我要问的问题就是:平衡问题。 绿色金融一起来就面临着这个问题,面临绿色和金融之间的平衡。金融是一个逐利的行业,而绿色是一个公益的行业,公益和逐利的平衡点在哪里?是环保能力建设还是金融逐利建设还是涉及到平衡的问题。标准同样也是如此,是中国的标准,西方的标准到底以什么标准为主,也有一个平衡的问题。前一段时间在巴西闹的很凶,就是关于亚马逊的国家电网,亚马逊森林里面建国家电网网络线,整个森林高空架过去,也是闹的不可开交。中国说这是我们自己的绿色标准,巴西采用了西方美国绿色标准相互之间打架,最后还是完成了。莫凌水老师讲的也是这个问题,效益和绿色的保护之间、生态保护之间也有一个平衡。 两位王总讲到的规划和发展,到底和风险,包括这个刘世伟先生讲到自下而上推进以及自下而上的市场化,都在于做好这项工作,国际的这个绿色投融资都在于如何把握好最好的平衡点。 我想问七位,在你所认为的挑战里面如何平衡面临的这个挑战和困难的平衡点?是怎么样看待这样的平衡点? 张建宇:回到绿色金融的本质,回答王院长所说的标准问题,三种标准问题,当地标准、中国标准以及世界先进的标准,每一个标准肯定有不同的技术水平以及不同投资带来的经济指标,带来一系列的方面的影响。如何平衡?我们国家从政策角度也给过不同的解释,“一带一路”之后四部委联合出的绿色投融资指南,提的符合当地标准为基础。去年在卡那维斯会议之前,国务院开的新闻发布会当中,提出用世界对先进的标准。这些方面中国是不是采取更积极的态度以及措施。钱的问题应该由这个负责钱的组织回答,我是搞环保,我甚为搞环保人应该意识到,为什么我们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极端环保主义者,因为本身一个项目不仅仅达不到自己内部的标准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谈的环保也不存在了。我的角度来讲,还是反对极端环保主义,也是采取可持续发展,这是联合国提出发展可持续目标的根本原因。 只有回到我们绿色金融是谈狭义绿色金融还是广义的绿色金融,从广义绿色金融就回到刚刚万院长讲,这个标准严也好,为这个绿色进行投资的体量以及工作力度越大,搞这个绿色金融人本身是一个好事情,我们在哪一个范畴里面讨论这个问题。 刘世伟:肯定是要做好这个平衡。金融确实是逐利的,我也可以看到鲜活的例子,在做金融的过程如果不关注项目对环境、对社会、对气候的影响,那你也会遭受很大的损失。我前期刚刚到了一个分行做调研,我们这个分行正好是在长江边上,现在资产体量非常大,国家要求在长江两岸、两公里以及几公里之内这些项目如果有这种污染的可能,必须要单列。这样相当于这些资产是我们贷款形成的,它现在搬离了,有一些可能面临着不方便签。既是逐利的组织,考虑项目的时候也会相应地做环境以及社会风险的评估,当然这种能力还在建设以及进步的过程中,希望得到大家不断的帮助。这一块还是做一个澄清。现在讲的外部效益的,如果不顾内部化,现在我看我们很多的政策设计往这个方向走,实际上对这一块会是一个更大的激励。 特别同意张建宇的说法,中国叫做过犹不及。如果超越了自己发展的阶段去追求过高的标准,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项目找不到钱,肯定是要推迟建设很多年,这实际上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未必是有利的。 王鲲:一是商业化,一个项目在那儿需要浅绿深绿还是特别绿,自然市场参与主题会算。我觉得这个不符合股东的回报要求就不参加了,大家都不参加,那么当地就相应地会改一些条件,这可能是商业化是追求绿色平衡点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二是利益多元化,尤其是大家一块做,一条铁路可以由中国的建筑公司,也可以有意大利的建筑公司,有中国的设备也可以有德国的设备,大家在一块这个标准可以进行商量以及妥协。这是比较好的中长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商业机构有自己的商业目标,我们追求利润。短期利润和长期利润有的时候是要平衡。为什么银行有的时候会放弃一些短期利润,工商银行十多年前开始讲绿色信贷,也退了很多行业,像煤矿、规模效益不太好的钢铁厂,那个时候内部有一些讨论的时候,我觉得当时管理层就说,将来国家的环保法规法律强化之后,这些贷款没有竞争力,作为没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不一定可以偿还我们贷款,那个时候我们损失更大。你会发现很奇怪,为什么逐利的企业自己开始追求更高的标准。 所以我认为是一个是商业化,一个是利益多元化。 王伟化:还是按照命题作文,准备答题还是从规划,规划统领、规划引领、规划协调各方面的利益,通过规划来了解当地的诉求,通过规划也可以逐步建立绿色项目,或者是浅绿、中绿到深绿的过程。我认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定不能是先有一个什么东西去做,每一个国家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讲的规划建设以及利益和现金流,从我的实践来看(我是代表个人),是建设出来、规划出来的、是协调出来的,统筹出来的,站在这个层面上。 刚才说了项目是表,如果我们就项目论项目,没有必要讨论了。我们走传统的,传统金融服务实体的路,时代不一样了,国别也不一样了。我们要做绿色投融资规划,这个规划要我准确的定义我觉得不好说,但是在我的脑子里面以及实践当中始终在做,应该是把产业规划、国别规划、园区规划,包括我们融资的模式、顶层设计以及刚才所说的标准,而这规划不是单方的,应该是加强国际合作的,要跟合作国一起。首先要建立合作机制,建立开行一直倡导的各种联盟。到现在有一个数据,加上中拉的联盟,应该是第七个了。 就拉美来讲,14个国家我们也编制了多方的规划,大概有十项,这些规划看上去是虚的,我觉得大部分人理解是虚的,在我们看来是实的,它是指导你加强合作、指导你的贷款投向,之指导你的贷款模式,包括风险分担机制,可能这里面都有。 这个例子,我准备了一下:中巴走廊。我们建立了和巴基斯坦的规划合作机制,然后做了规划,做了第一个风电项目。通过这个规划我们整个系列的规划,为将来的东盟一体化,东盟能源一体化奠定了这个基础,通过我们这个也给开发银行在未来老挝整体的能源,清洁能源项目包括能源电网项目奠定一些的基础。 莫凌水:王院长的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平衡,一个环境可持续性和商业可持续性的平衡。短期以来讲,非绿色投资可能成本很低,但是从长期来讲,现在大家都在追求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一电一路国家的诉求,如果不追求绿色,不考虑这个绿色发展的话,可能会面临一个合规的风险。商业银行不光是逐利的,也要考虑长期的利益多元化的问题。这一点应该是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平衡。 商业和环境可持续性是相互的。没有商业可持续性就无法保证环境可持续性,如果这个项目建设了,亏本了,也不可能持续下去,不能保证环境可持续性,这是相互的。 如何维持保持平衡?环境成本内部化,绿色环境效益的内部化,这样非律师的投资来承担它的环境成本,让绿色投资,它的产生绿色效益能实实在在的体现在它的筹资收益里面,让投资变为绿色投资,变为绿色资产,这样才有价值,才能够体现它的效益,绿色投资的价值。 张立钧:同意莫老师所说的,关键是这个成本有没有算下去,我们所谓的低成本但是非绿色,行规成本也好,对环境成本也好没有算出去。如果把这些成本算进去你可能认为这个其实是对的。中长期来讲,不管是我们看MCIG指数,一些北欧国家企业行为绝对是完全绿色,同时是赚钱的。两者原则是可以兼得的,短期角度来讲,这里面的诉求,我们要看可持续发展不单单是环境可持续发展,还有社会可持续发展,当你在考虑人先是能不能存活,不能饿死的情况下的时候,那个时候你考虑的成本远远大于任何的环境成本,因为是一个社会人性的成本,你怎么样考虑在这里?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一带一路”上很多的国家,大家都举例子,我也举一个例子,斯里兰卡看这个港口,中国造了港口又开始启动了,当时环评有一个问题,但那不是我们去做的环评,是国家自己做的环评,它为什么愿意做环评,就是因为它觉得它就想启动那个样子,后来那个政府把他作为这个例子他它推到。三年前我去那个客轮波港口看了一下,这也体现了问题,就是谈在这个问题的考虑上,它更多的是考虑我要让我更多的人能够活下去,能够吃到饭,再考虑更绿色的问题。这里面还要考虑,不是说绿色跟更绿色的问题,还有人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中国能够坐在这里是因为我们基本上不用考虑生存的问题,但是在40年前可能就不一样了。 程琳:非常同意张总提到的,标准,我们当然认为过严和过松肯定都是不对的。如果过严,大家都知道煤炭是有环境污染,大家两百年前烧柴火相比肯定煤炭还是较绿的,再过几年恐怕煤炭凑经济角度来讲没有任何经济性可言,这个标准可能要更高。这两者之间一定要有平衡性。怎么样平衡? 绿色标准如何平衡,一致性和多样性如何平衡?欧盟国家正在制定绿色金融标准,这里面有28个成员国,他们国家如何保持一致性同时保持多样性,这28个国家经济发展实际上也是存在着要打差异,北欧国家实现了零排放以及负排放,南方地区有煤炭,波兰地区也有煤炭,核电角度来讲欧洲实际上也是很有争议,从南到北也有较大的差距,这里一致性以及多样性的问题也要解决。 GRP,有28个签署方,既有发展中国家的成员,也有一些像来自英国、德国、瑞士和日本,甚至将来会有其他国家,OECD国家,这个标准如何统一,如何实施对于我们来说还有一些挑战,当然将来怎么样做可能需要一些深入的研究。总体来讲,我认为我们做的实际上既有严谨以及包容性,这个严谨以及包容性这个度怎么样把握也是下一步要做的,和合而不同,这也是我们将要做的思考。 王文:七位嘉宾有一些不一样,但也有更多的共识。 1,“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潜力巨大、无限大。 2,目前的挑战仍然是挺多的,标准的问题、效益的问题,道德风险问题。面对这样的风险,面对这样各方面的挑战的时候,都需要把握平衡点。如何把握平衡点,也有几位专家非常讲到了,像商业化、市场化等等,我甚为这是一个非常高质量的讨论。 提问:听了各位的演讲非常受启发,尤其是平衡的问题。作为多年支持环保业务的律师,我对此有非常深的感受。我们有一些先行企业在阿拉善SDE会员比如说台湾台基电或者是湖南的远大,他们有非常强的环保的理念,可以超前做非常多的投资,台基电一家绿色工厂占全球60%以上,但是还有很多中小企业举步维艰,你让他做任何超前的或者这样环保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座的金融机构对这种超前或者说是不超前,这个长期资金供给是很困难的。这样的话,就算我们会员里面有很多有很好的罹难,但在一个企业自身的商业可持续和我们所说的绿色理念之间,其实需要两个问题,刚才各位专家说到一个问题,我们成本的内部化。让国家有很好的标准,而且这个标准是得到了统一的执行,使得一些搭便车的人,一些破坏规则的人不至于占这个便宜,我想除了这个之外,因为今天是一个金融投融资的会,我想问问在座的金融机构、投融资的机构,我们在这些方面,以绿色投资或者说绿色金融的视角,能够为我们的企业在这样的符合绿色价值和理念的投资领域做一些什么样的东西? 提问:第一次参加这个绿色金融研讨会,主要跟企业打交道多一些。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所讨论的绿色金融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到底什么是绿色金融?什么是绿色?在我们做投融资的时候满足了基本社会和环境的合规就是绿色金融?这应该是最基本的投资行为,基本的合规行为,谈不上绿色金融,只能说是合规的金融而已。如果说绿色金融不是这个概念,我们投资的方向向一些所谓风电也好,能够产生更多的环境和社会效益,绿色金融生存的空间到底有多大?我们一直讨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就是经济环境、社会几方面的平衡的问题。如果一再强调绿色甚至更绿,我们今年这个主题是“一带一路”,要走出去,像这种发展中国家还好一些,去到欧美谈这些话题就是很敏感? 王文:前几届年会好像已经回答了你这个问题。 提问:地方实验区的角度来看,环境和社会效应和商业效应之间我们要追求的不是平衡而是转换。我这两者质检部可能实现永久的平衡,我们要实现是让绿色产业,绿色的经济,绿色的金融是可以商业可持续的,所谓长期和短期的利益的平衡无非是把握这个转换的速度,根据我们国家的发展阶段来转化一个速度。刚才中行的刘总讲老了,中国使用的自上而下的推进绿色金融的方式,在绿色金融的商业可持续的推进当中,这种方式是真正能够点绿成金的方式。像我们国家让地方实验区给我们两个权力,两个角度推进这个绿色金融,首先是政府部门,可以从需求端。像我们上海市政府推出的机动车牌照,如果是传统机动车就要排队,但是是绿色的新能源汽车可以马上上牌照,这样改变的一种市场绿色产品的需求。我们同监管部门也可以做很多,如果是深绿色的银行可以享受到很多监管的优惠政策,我觉得政府监管都可以采取很多的措施让绿色金融、绿色经济真正的商业可持续。 提问:“一带一路”合作肯定也是有跟我们关系更密切,更容易开展工作的国家,也有后续要攻坚的国家。我想问一下程琳老师,哪些国家是我们可以着力开拓绿色投融资这些方面的协作? 王文: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当中淡然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风控角色,过去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像碳排放交易,CDM项目当中都发挥过许多风险事件,像意大利就有商人在细细里乡村经营大量风力发电厂,为黑手党组织充当洗钱工具,这些收益被合法化。我的问题是绿色金融发展轴特别是“一带一路”当中,最大的风险是什么?从银行角度应该怎么样防范? 提问:如何平衡绿色和发展之间的张力。去年做过的一个案例,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十二亿美元肯尼亚的煤电项目,肯尼亚中央政府跟中国的很多政府都是类似的,发展优先,我们先要发展再说。但在这个的执行过程中,遭到当地政府包括地方的重重阻力,这个项目按照工商银行本来的规划是2017年应该投产建成,但是在这重重阻力以及当地抗议,基本上没有开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规避这种风险?尤其是我们要意识到,尤其是非洲跟我们国情不一样,不是搞定了了政府就可以一路绿灯的。 程琳:“一带一路”国家哪些作为优先考虑以及绿色投资的角度。我本身没有倾向,这毕竟都是商业机构自主选择和投资行为。我接触比较多反而是近邻国家,这不是我的倾向,而是他主动找到我们,目前国家,包括蒙古、哈萨克和巴基斯坦,他们对于绿色发展本身也很大强力也有很大意愿的国家。 什么是绿色?有几个层面的定义,前几届会议对这个问题做了好几次的会议,我就简单再回应一下。 绿色为了什么目的,至少是三个: 1,应对环境污染。 2,减少气候的变化。 3,提高能效。 国际上可能更多是气候变化方面。 张立钧:上海同事讲的转换,你说到一个很好的词自上而下。为什么在中国需要强调这两点,一个是转换还是这个成本的问题。因为违规成本太低,我们讲外部性内生化,所有这些货币化的目的就是怎么样让这个违规变为一个成本,让一个贡献变为一个收益,这是一个转换的过程,而在中国特别需要自上而下的去强调这个事情,是因为市场,如果完全让市场运作,我们还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如果完全市场化,这跟刚刚严律师提到的,中小企业面临两难,刚刚跟这个问题是结合在一起的。 回到绿色金融,我知道他的问题不一定什么是绿色金融,为什么在中国要讲绿色金融,其实很多西方国家不刻意地提,像我们讲互联网金融,去美国从来不抵互联网金融这个词,因为是市场自下而上,自发的发展,跟前面两个问题是一样的,在中国某种角度政策层面需要自下而上的教育、从而促进这个发展。 莫凌水:三个问题:早期不是一个平衡而是转换的问题,需要政府从上而下引导市场,长期来讲不依靠政府,还是依靠市场,让市场牵着走,而不是政府牵着走。我们本身的成本,中国政府是很强大的,早期中国政府对于减排以及节能各方面的补贴力度非常大,大家都说我发现中国的政府好有钱,什么都有补贴,节能有补贴,可再生能源补贴,什么都有补贴,别的国家恰恰相反是自下而上,中国自上而下,我想唱起来讲是要有市场来驱动的,而不是由政府驱动的。政府只是在早期引导。如何避免漂绿以及市场欺诈的问题。政府能做的就是制定标准以及监管。我们也标准还有一个监管,我们跟重阳研究员做的认定以及核查最后是披露,三管齐下,可以保证不是一个漂绿。 王伟化:赞成由平衡到转化,转化是我们绿色金融也是有责任的金融机构应该做的。这里面离不开政府。另外,绿色金融应该主动服务国家的外交战略,重点支持政府合作机制下的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要加强规划对接,规划不是你自己想做的,应该是和所在国合作国进行对接,比如说哈萨克斯坦它的光明之路,比如说沙特的2030愿景等等,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我们找到契合点、防范风险又支持发展,推动绿色金融一个重要的方法。 王鲲:首先所有商业项目都是有风险,做每一个项目不会指望都成功。中国的企业包括中国的金融机构现在也处在一个学习和适应的阶段,您所说的情况在前一些年是存在的,现在中国的企业也在积极学习改变我们行为方式。金融机构实际上只是一个服务单位,我们是提供服务,只不过服务的手段是通过货币和资金作为载体,不能把绿色和可持续的责任过多的寄望于金融一家承担。 刘世伟:单一的风险肯定是国别风险了,但是这里面其实很多了。从主权到当地的法律,到监管以及对于环境、对安全、对健康方方面面的要求。很重要的是货币,这一块我想银行确实需要有非常完整的框架做这个事情,一方面要跟国际组织做好对接,比如说跟国际的多边的机构,因为他们有比较好的研究能力,也可以跟大家多一些合作,你跟它一块做这个项目它可以享受一些主权以及给予一些优惠。另外还是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对经济、对行业,对一个项目的分析,尤其是前瞻的判断能力,也包括他讲的需要把环境、社会、气候的影响内化到你的评估的过程中,能够对他所产生的,不管是正面或者是腹面的应影响可以充分考虑到,做最好的业务以及自己。 张建宇:核心要有战略定力。作为一个投资方来讲要有自己对于这个市场的主张,我不提名字但是可以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一个非常工业化的公司他自己实际上是联合2050减零排放,但是这个公司目标是2080可以达到,这作为它的组合。一个大投行建议他的公司是三度目标给他的客户建议进行这个资产组合,  这个核心要有自己的主张。 找到投资规律。看这个环境排放问题不隐隐只是关注这个变化,这个泄露管的好企业其他内控也是其他方面管得好,这是非常健康的企业,这样更多实现对于这个企业安全投资的管理。 要跟上趋势。作为投资机构一定找寻这个投资的机构。我们现在就是找寻各种各样合作伙伴,希望我们这个各种合作伙伴向我们提供好的城市,给中国的城市进行对接,共同发展绿色的项目。 王文:我非常好地平衡了七位非常重要的大咖,让所有人都有差不多平等发言时间,也让在座各位问了那么多的问题,绿色金融本来就非常难。中国走到今天,实际上绿色金融坦率地讲,赋予了中国下一步走出去的非常大的动力。当然,某种程度上这个难度非常大,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对这个金融也好。我们也要看到希望,每一位嘉宾都讲到了绿色金融在五年前几乎没有人知道,五年后的今天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这个角度上来讲,我还是想很多的问题,中国经验以及过去五年教训,由于时间原因,无论如何这个团结非常精彩,最后热烈掌声感谢七位嘉宾。 我们这个环节到此结束。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分论坛二:北京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建设
分论坛二:北京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建设

  新浪财经讯 5月18日消息,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北京环境交易所梅德文、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罗施毅、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袁田、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顾洪宾、英国碳信托中国区总经理兼首席代表赵立建等嘉宾出席了下午的分论坛,并围绕“北京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建设”这一议题展开研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为该场的主持人。 以下为发言实录: 主持人:非常高兴我们今天开了这么一个顺会,下午还有6场分论坛,我原来以为北京这一块儿人不会太多,因为试点搞了5个省区8个市会占很多人自资源,但是还不错,我们人气还很旺,因为今天各个领导的时间有些变化,我们实际到场的是这么几位嘉宾,一个是赵处长代表霍学文处长。 第二位是北京环境交易所的梅德文先生、第三位是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罗施毅,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袁田、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顾洪宾先生、英国碳信托中国区总经理兼首席代表赵立建先生。 我们都是业界专家,我们的问题也没有什么政治敏感性,大家畅所欲言,然后互相互动一下,大的背景大家可能知道我们半年多以前在不同的场合都讲了北京市要搞绿色金融中心,而且不光是绿色金融中心,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北京有几个非常重要的资源,第一个金融所有大的金融机构总部都在北京,人才聚集在北京,资源聚集的现状 第二北京的国际化成为非常高,因为大量的国际合作的项目,从中央层面,地方层面都聚集在北京,此外还有很多钱,因为金融机构的总部在这儿,中国从省级单位评比的话,大量的钱在北京,所以做很多事在北京,我想利用充分这些好的资源把北京打造成国际化的金融平台是非常有条件的,我们想探讨的是下一步如何具体推动。以前的草稿里边已经写了不少具体的想法,包括在北京搞绿色发展基金,搞绿色科技创投中心,也要搞绿色资产交易平台等等,这些想法如何具体落地及需要什么样的资源,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这是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我们先请赵处代表北京市先讲几分钟。 赵处:实在抱歉,应该是霍学文主席来出席这个会,首先也非常感谢马主席,中国绿金委对于我们的工作给了很多指导,在座的很多机构也非常关心北京绿色金融的发展,绿色金融的改革,我想今天上午的讲话当中已经把北京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以及下一步发展的总体思路跟大家有一个介绍和交流,从我们具体的工作执行层面下一步就是怎么样更好的来落实这些工作的安排。 从我个人有一些个人的观点,对于在马主席对于北京的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之下,我觉得北京的绿色金融发展可能是重点聚焦几个维度: 一、创新。绿色的发展我们觉得一定是和创新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之所以我们传统的这个发展的模式维系不下去是因为我们发展的理念,我们发展的方式是需要更新的,我们技术约束的条件是遇到了瓶颈,必须是需要通过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来解决绿色发展的问题。那么北京在这方面我们是恰好有优势的,北京是国家的科技创新中心,并且在全球创新的网络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每年孵化出很多新的技术,很多都是和绿色发展有关的技术,这是第一个维度。 二、交易或者是投资的维度。我们觉得绿色金融可能要解决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绿色资产的这样一个定价的问题。因为绿色资产很多是和一些有外部性,很难内生化的一些资产联系在一起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依照传统的方式,人工的给一个传统的金融,对于资产进行风险识别,进行定价的方式,我们也可以通过更有效率的,通过这个市场化的这种交易当中来进行定价,我觉得这个可能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让更多的自然资源也好,更多的自然资源所衍生出来的权益也好,让更多的绿色各种各样的资产在市场当中有一定交易价值,它是可定价的,这个要通过一定金融机制的设计让它有一定价值,这个是第二个维度。 三、国际化的维度。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有很多国际化的倡议,包括马老师在北京绿金委在北京发起了全球性的包括G20的绿色金融,包括其他的一些双边的还有多变的国际化的关于绿色金融合作的倡议都在里边发出的,这个也是北京的一个维度。 我前面说的三个维度更多的是基于北京的一些优势条件,这些优势很多也不是北京市地方掌控的更多是国家的资源,只不过是在北京,所以我们北京作为地方的是更多的做好支撑和服务,搭建好这样的平台。今天在座的几位专家之所以能够到一块儿来探讨北京的绿色金融怎么发展,北京的国际绿色金融中心怎么打造,我觉得更多的是代表我们国家的未来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怎么样提倡,我觉得这一点是和我们国内和其他几个绿色改革实验区不一样的地方,我们需要有更加前瞻性的布局探讨国家的绿色金融怎么发展。 主持人:赵处的意思是国家的绿色金融就是北京的绿色金融,很有道理,现在我们请梅德文总裁讲讲。 梅德文:我们是中国第一批成立的做碳交易的交易所,碳交易是一个重要的机制设计,也是感谢马主席从2016年对交易的支持,我们现在主要的想法是探讨给中国的绿色金融,或者乃至于国际的金融提供一个价值发现,风险管理成本降低的资产交易平台。这个资产交易平台我们设想还是在进行之中,现在目前只是我们企业型的。 第一个就是我们希望它可以建成一个国家的绿色项目库,能够把我们第一批5个集中改革实验区的这些绿色资产绿色项目。还有国内比较活跃的,比较有绿色发展程度比较高的,比如说北京通州地区北京副中心,像我们雄安新区,像张家口、冬奥一些项目或者说其他全国各地的项目能够进入这样一个国家绿色项目库里边。我们希望能够在国家监管机构的指导之下,在绿金委的指导之下形成一个统一的项目库,统一的登记系统。我们知道金融最核心的是希望把成本降低,从今天上午我们看的绿金委发布了绿色融资主体标准的课题研究,我想这个也是一个重要的探索,重要的一步。因为绿色金融第一步是需要把这种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融资主体的认定等等,我们试图在人民银行在绿金委的指导下,能够把这个绿色项目库的这个融资主体标准,项目主体标准和企业尽量的统一。这样在开发金融产品的时候在进行融资的时候可能会做到这样一个低成本高效率,希望有这样一个绿色项目库,不管是从国内国外还是从国际上。 从国际上我们希望这个项目库可以跟国家的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能够有所促进,我们也看到这个主席在今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上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我们希望这个项目库能够为“一带一路”的绿色项目提供一个统一的登记系统。 第二,我们目前跟这四个中国比较专业的、活跃的绿色评估认证机构,希望能够构建一个业界评估方面的自律机制,也希望能够促进入库项目评价系统的统一标准。当然这个是市场行为,在融资主体和投资主体需要有第三方的绿色的评价。我们作为交易所也希望能够为融资主体和投资主体之间找到一个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较为统一的评价系统。至少国家项目库在初始评选的时候,通过大数据,就像今天湖州金融办说的相关的评价系统一样,当然实际上这5个金融改革实验区做了很多工作,我们想从统一的层面,从更高的技术层面比如说我们的第二大股东是蚂蚁金服,我们也希望能够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借助与AI技术,或者是借助于其他的更加先进的技术能够让投资者降低投资绿色相关金融产品的风险,或者是让投资者可以更高效率的解决相关绿色金融产品投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是我们希望建立的第二个系统,评价系统。 第三个大家知道绿色融资也有很多问题,今天首席领导发了10多个关于绿色金融领域的相关研究课题,其中很多是关于绿色融资方面的问题,安博士也发了绿色技术,绿色融资相关的研究课题,因为融资这一块儿绿色金融本身是从绿色财政向绿色金融过渡的产品,它本身有很多外部性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本身它自身这个抵押品不足,本身收益率过低,还有各方面的天生的原因也需要征信。我们也是探讨这个平台能否在监管机构的指导之下,跟市场做一个配好,能够提供低成本征信机制的功能,这个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这个到底谁来做,归根结底是融资者还是投资者,是第三方机构还是平台?这个需要研究,我们如何提供市场化的征信机制呢?这个是我们想的三个方面,就是能够为绿色金融体系提供一个国家级、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这样一个登记系统,评价系统和征信系统,在这三个系统的基础之上,我们希望能够促进解决它的这样一个信息不对称,促进解决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的问题,最终为中国的广大的绿色融资企业提供这样一个绿色资产交易平台,也能够为我们的绿色资金,不管是股权类的资金还是债券类的资金,还是黄金权益类还有各类的黄金能源权益,希望提供促进三类融资的,不管是股权融资还是债券融资,还黄金权益融资,包括大家看到发改委能源局也出台了非可再生能源的交易管理办法,这个也是密集出台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环境污染治理的,权益交易的管理办法这个也是促进绿色资产交易平台很好的一个补充,我们认为相对于传统类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我们这个绿色资产交易平台,也希望为融资者和投资者带来新的结合碳交易为代表的黄金权益融资和未来的能源权益融资,能够促进绿色企业的绿色融资成本降低,绿色投资收益的增加,当然我们现在说的还在探讨之中,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金融高度管制的国家,我们说的所有的计划需要金融机构关注,我就说这么多,我们希望跟各位多多合作,不管是从融资主体还是投资主体还是第三方机构,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梅总,刚才介绍了初步的设想,这个平台大家感觉到比较可操作的是项目库,因为作为资产有一些标准化的资产,像上市的绿色公司要发股票,绿色的债券发起人发债券不是你干的事,人家债券市场都有,所以你只能干非标,非标里边第一步我想这个项目库,这个项目库是有技术,2年前5个试点地区已经在人民银行绿金委的指导下建立了项目库,现在转到了北京的碳交易所,希望可以运行起来,一个是公益性,你发布完了大家去看,但是我想一定要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这样让这笔财富就更有针对性,如果可以对接到一批真正对绿色金融有兴趣的投资者,这个就是价值,如果王是在网上,你没有投资者朋友这个就是没有价值。 第二个,我觉得要打包,因为有些保险公司金融公司钱很多,但是没有时间精力识别消化适合自己的绿色资产,比如说一个保险公司需要5%左右的回报率,期限是5年、7年或者是多长时间,我们能不能把这些挑出来帮它做一大堆的加工,我请他粗加工以后投资什么的,这个就可以加钱。 另外就是征信,有些项目看上去风险很大,如果我们的团队可以看上去风险很大,实际上风险不大的这些资产,我们找一家保险公司,比如说我们人保进入到圈子里边提供比较好的低成本的担保产品,这个东西就可能卖出去,这个几方面还要进一步推进克服一些具体的挑战。 我想在座的几位也可以评论,看看如何帮助这个平台更快的上轨,下面请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罗施毅先生。 罗施毅:谢谢马主任,我们作为今天参加这个活动的商业银行,我想两大方面,第一方面简单通报一下兴业银行这几年的绿色金融的发展情况。这几年确实我们30%40%的业务在增长,2016年8月11日在理性发布会上承诺在十三五达到两个一万的目标,目前为止客户数突破了1万,现在达到了13000多户,预计明年会达到15000多户,就是绿色项目。再就是融资我们4月份已经达到了9千亿,预计今年年底会突破1万亿,应该说我们定了十三五的中期目标两个1万的目标都会提前,而且会超额的完成这个指标。为什么说这个?因为兴业银行是绿色金融比较自己的实践者,我们做这个工作起步比较高,资质上我们公司治理我们就把绿色可持续发展写在公司章程里边,董事会到管理层,到总行的部门到分支机构都有一套的体制机制保障,业务资源、考核、信贷资源、风险资产的配置全部都到位,包括人员队伍都到位所以才能保证我们第二个特点创新。 我们的创新确实很多,我们的产品创新是很多的,从水资源的利用保护开始,到碳金融服务,还有我们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创新都推出了市场首单的业务,所以我们认为我们自己在这方面因为有了前面的两个所以我们的创新还是比较多的。还有我们的成果、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刚才提到规模比较大,累计现在1万7千多绿色企业提供了1万8千亿的绿色融资。当然我们的产品体系也很丰富,利用我们集团多牌照的优势,在信贷、信托、租赁,在基金、政权,在我们专业研究消费金融方面我们全覆盖,我们的绿色金融的产品。 还有一个是我们这两年确实是在绿金委的指导下我们在专业研究也有很多工作,今天上午也发布了一本书,把我们自己在十几年的一些案例和业务的做法,我们水平不一定很高,但是我们认为实用性还是比较强的,写出来了。我们还参与了地方的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点,也在马主席的牵头下,我们的绿色项目库在新疆落地份额是比较大的,我们当时跟这5个地区签了2500亿的服务,这个每个都有统计。 所以我们想这两年兴业银行得益于国家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在业务发展,客户建设方面,经济效益和法律效益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和发展。 具体来讲北京我们也支持了500多个企业,目前余额是537亿,主要还是在水治理上,比如说温榆河、永定河。还有生活垃圾处理,还有交通等方面北京的具体业务发展。 前期我们也跟梅总这边对接,就资产的平台,然后项目库的方案也做了一些文字方面的工作。 第二个问题是想要打造国际的绿色金融中心,大家都看到了北京的优势,所以作为商业银行来讲无非就是融资,给钱。第二我们把我们的一些专业的东西我们会提供。具体来讲有三个方面的想法。 第一个方面,在2016年七部委的文件出台以后,北京市也出台了实施办法,我也看了这个东西,看了也在逐步的互动,我想建议能不能更细化做一个中长期的规划,在政策上比如说资产风险程度降低,绿色投资的税收优惠能不能在副中心或者是在北京这样一个先行先试来落地,这是一个建议。 第二个方面,制度和产品创新,制度我们还是要有区域化还是要各有特色的,具体的我觉得首席这边已经在做这个方案,产品像基金、证券化的资产的产品可以先做。 第三个方面,要建立信息和平台上可以多做一些。因为现在全国的绿色项目库每个地方都在搞,这样全国统一在推动,就给一个全国的统一信息项目库,还有法定信息,对于商业来讲一个我要找到机会什么是绿的,怎么做。第二个是在法律风险信息方面现在也是在割裂,我们也是完善我们的系统,怎么抓住这些风险信息的很多这些,现在很多都比较隔离。 今年3月6日发布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我们也自己做了一个解读,也分别的把这个规划我们有专属客户。这个工作北京作为金融中心很多的信息都找出来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最后我也想表个态,因为现在兴业银行从资金来源来讲,在绿色融资基金来讲我们的实力还是比较强的,我们在去年的11月份到现在我们是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债的发行人,商业机构我们去年年底是1100亿人民币,还有9亿多美元等值的当时在欧洲和香港发的美元和欧元的债券。所以我们是有大量的资源可以投放到北京市的绿色金融中心来。另外我们还有一个优势是我们团队还有一些专业能力,在能力建设上就是首都的能力建设上可以提供一些专业的知识,因为我们现在在其他的地方,在江西、湖州、浙江已经在做绿色金融专业的技术标准流程的一些初步工作。我们也想在这方面如果大家有需要,我们也愿意多做一些工作,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罗总提的一些我觉得很具体也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包括在北京建立统一的全国绿色项目库,建立比较统一的管理平台等等的,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兴业是银行当中非常绿色的,那么中航信托最近发起了绿色信托的研究,现在请中航信托的首席研究员袁田发言。 袁田:非常感谢马主任,也感谢绿金委这样宝贵的平台,今天下午我会系统的去讲一下,因为在过程中有人问信托和其他的金融机构相比你们到底能多做一些什么,或者是特色是什么。其实信托本身是法律的制度安排,是源于委托人的信任,我们受托人是按照委托人的意愿来管理财产,这个财产是信托财产,这个转化为金融术语一边是资产方,一边是资金方,作为受托人我们在中间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做绿色信托它在为资产方提供服务的时候,我们可以提供广泛的债券、股权、基金,还有资产政权化,多元的金融工具可以资产方提供整合的金融服务,对于资金方信托还有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现在中国所有的这种高净值,怎么为这些人做财富管理,其实信托是在资金方而言,为我们的财富管理和传承,这个跟绿色有很大的一盘棋来同步的,跟国家的同呼吸共命运,信托来做绿色投资者教育是有很大的机遇和空间。 我们受托人在中间我们必须要有受托责任,我们也想表达的是在持牌机构当中信托公司是唯一的,但是受托责任是众多的,所以如果我们想把绿色资产转化为投资者喜欢的愿意投资的,这不仅是受托人自己的角色了,这需要技术驱动,所以我们希望建立生态的概念用技术推动绿色资产的定价用评价机构,形成绿色资产交易的平台。其实都是跟授信的义务和责任相关,当然是以受托人为主体责任信托公司是更多的承担,所以就先简单的讲一下作为信托制度天然的优势。还有更为重要的区分与其他的金融机构信托财产本身是独立性的,我们无论做了多少个绿色项目,在银行开的都是信托账户,每一个项目都是独立的,未来绿色资产的数据化,和绿色数据本身的资产化一旦脱离了主体资产成为可量化的价值的时候,信托优势就大大发挥了,所以想跟领导汇报的是信托制度到底在我们的绿色信托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特殊性。 第二方面作为信托机构,在整个信托公司2018年年底以接近23万亿的管理资产,跟银行相比是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我们还没有完全识别出绿色很精准之前我们2017年统计的数据是绿色信托资产1639,所以大家可以做一个比较绿色信托的发展机遇在信托行业大有可为,所以我们也可以识别如何是绿色信托的绿色,所谓为什么中航信托想牵头做绿色信托的原因,我们也想通过先行先试的方式帮助整个信托行业识别什么样才是真正的绿色信托,这样可以集整个行业的力量推动绿色信托。 第三个涉及到北京,赵处提到了三个维度,第一个创新相关,信托制度本身有很强的创新性,包括在首席指导下我们的试点还有孵化,还有梅总提到项目库的建设,所以我们认为创新是信托本质的特征,我们是非常契合的。第二个方面在投融资我们作为一个传统的金融机构希望把金融整合服务用到在北京这方面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第三个方面国际化的,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金融开发的必要部分,作为首都国际金融建设当中,无论是从社会责任也好还是行业发展也好都是责任庞大,如果我们有机会能够在北京的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当中发挥自己的力量,我们是倍感荣幸,感谢! 主持人:袁博士其实做了一个承诺,就是赵处你讲的所有的方面我们全面参与,下面有请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顾洪宾先生。 顾洪宾:对于金融来说我们确实是个外行,但是对于绿色的能源我们确实有自己的心得,我们这个单位是水电水利,今天商务听很多领导的发言确实很受启发,包括我在做自己工作的过程中,包括这么多年在国内的水电和新能源的业务当中,包括这些年我负责我们院里的这个国际能源合作的过程当中,那么结合今天大家的发言我觉得特别有感触,一个我觉得绿色金融可能需要特别考虑我们是需要绿色的项目,所谓绿色金融一定是在绿色项目之上,那么好的,有效的绿色金融需要好的绿色项目,如何找到好的绿色项目我们需要制订更加科学相对客观的可操作的绿色项目评估体系和评价标准,我们还需要相应的模型,能够相应的最后有评价的比较完整绿色能源项目的一个整个的表达的体系,或者是表达的方法,这个东西我觉得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再谈一下我对绿色金融重要意义的一点简单的认识。这些年我们负责了很多国际能源合作,比如说我们负责了中国和巴基斯坦能源合作清单项目的管理,包括我们负责了很多类似这样的事情,我们也感受到以前是EPC的方式,可能会对金融不是那么明显。但是现在我们很多国家需要我们去带投资过去,甚至它更愿意你投资,而我们这个方面没有任何优势,或者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去竞争的时候,我们是没有优势,这个金融的成本、融资的成本使我们完全处于一种劣势上。 所以本来我们是搞电的,突然发现金融对于我们国际合作中是非常需要去研究,需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受国家能源局的委托,东亚能源分布论坛,我们请到了马主席去讲,我们找到了这条路绿色金融非常重要。在能源的角度,现在煤炭、核电在国际上争议非常大,而且我们的项目都是绿色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所以这些项目也是资本市场好的项目也是争夺的对象,如果说我们不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就是这样的差距,这样的绿色更加明显,所以我们说绿色金融意味着能源发展未来的方向,也意味着更低的风险,更可靠的收益,也是一个占到道德制高点的大事情,所以我们也非常愿意,也非常想跟马首席这些去合作,参与进来,能够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是我们的愿望,这个想法还是非常迫切的,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这个单位。 其实我们单位应该说伴随了中国水电与新能源成长的全部过程,中国水电装机3.8亿千瓦,风电是超过了1.8亿千瓦,光伏超过1.7亿千瓦,这样一个能源电力建设规模在国际上是排在前列的,而我们负责了整个水电的从资源普查到国家大的规划,积极这个项目所有国家项目的审查,包括我们这个新能源板块也是一样的,我们负责了全国的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技术标准的体系建设和牵头建立了一些标准,我们有国家可再生能源,国家可再生信息中心的平台是我们中心建设的。 刚才梅总也说了,我们也做了非常有益的努力,绿证整个绿证体系的建设和绿证的交易也在我们单位,新能源补贴机制信息中心也在我们这儿,我们从水电光伏项目的情况不仅掌握的非常扎实,我举个例子,我们做水利资源普查的话,我们详细到全国的1万千瓦以上的这样的河流,单个电站小到500千瓦的水电所有的项目我们都去找,或者说现在的光子风电拿到国家的补贴它必须在我们的信息平台上运行,把数据给我们,发了多少电将来怎么结算,所以我们是非常实战的,国家的政策、技术、运行、安全鉴定、新能源也在我们这儿,应该说我们这个单位是在政府背后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是我简单的说一下及如果大家是搞新能源和水电的可能会知道我们这个单位。 另外我们在国际这个板块,整个中巴、中缅、整个东南亚、中加各种能源合作,“一带一路”国别的,我们还受国家能源局委托建成了国际的能源项目的信息平台,我们也在运行,这些项目我们都可以共享出来,我们可以跟梅总谈的这个可以共同合作,在马首席的大旗下把绿色金融,所以一开始就谈了绿色金融的认识。绿色金融将来还有不绿色金融的金融,所以未来的方向一定是绿色金融,这是基本常识性的非常讲逻辑的认识,我就讲这些。 主持人:非常感谢顾院长,刚才几位都提到“一带一路”之下准备发起一个“一带一路”投资项目库,这个项目库的信息来源就是顾院长提供的很多项目,此外我们还准备把已经建成的香港“一带一路”绿色项目库加进来,这三方面整合的话这个项目库可以做成很大的规模,这个不仅是北京金融中心的重要的亮点之一。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是顾院长前一段时间专门跟我说很多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做项目融资成本太高,我就想有没有可能把这个成本降下来,因为新能源项目前期的投资成本很高,如果你高出几个百分点可能最后做不了,虽然“一带一路”国家它的内部收益率还是挺高的,他可以提供到15%甚至以上,但是如果降到12%,这个项目就非常吸引力,对于银行来讲也是比较高质量的,违约率比较低的项目,怎么能降几个百分点,我们业界的同事一起研究商量,我们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你到巴基斯坦、蒙古搞一个新能源项目,它涉及到的影响融资成本的因素,第一你用什么币种,如果你用小币种做当地的采购,但是你本身融的资金是美元,最后有些采购是在用本地货币,有些采购可能要用到人民币,回来买咱们中国的设备要买中国建立的服务等等,所以你在币种之间倒来倒去好几次,最后说还要折腾回来,最后有很多不必要的交易成本。在人民币采购的原材料和劳务方面怎么样用人民币进行融资,而不要用第三种货币进行融资,这个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内容。 第二有没有合适的担保和保险,如果这个项目没有担保的话,融资成本一般会很高,如果有担保像中信保或者是第三方也会提供担保,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担保。 第三,期限对不对。如果你的期限是比较错配也会增加融资成本。 第四,你的主体是谁你找了一家小公司,自然评级会很低能不能把主体改造成为一个评级相对比较高的主体。未来咱们也可以推动改革国际的评级体系,把比较友好、对发展中国家主体更友好的评级方法进一步的升级,我们自己的体系能不能反应发展中国家的政策,这种新的评级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你的融资成本。 还有融资来源有很多,你肯定有三四个融资来源,其中一个融资来源能不能变成让其他的投资者有信心的,如果你从亚投行从ABB搞了一部分钱了而且成本比较低,第二第三个就愿意接触比较低的融资成本,这个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还有融资时点和市场的问题,如果是在市场波动的比较大,咱们一年之内有两三百个融资成本的波动,你找对了时点融资成本就比较低,另外找到合适的市场比较重要,有时候你在香港融资比较便宜,需要有掌握全局的融资的安排,把所有因素考虑进去以后找到最低成本的融资安排找到最终的组合,应该把所有的成本降到3、4个百分点,可以把很多不可持续的绿色项目变的在财务上变的可持续,希望大家一起出主意。 接下来有请英国碳信托中国区总经理兼首席代表赵立建先生。 赵立建:感谢马主席,作为在北京注册的小的外资企业也很高兴也激动看到北京要做国际绿色金融中心,也希望我们可以参与到这个过程中。 我们碳信托是英国政府2006年就成立的一家机构,我们做的很多工作是结合政策和市场,能够跟很多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结合起来。我觉得我们这个北京建设国际绿色金融中心有很多优势。第一点优势我觉得跟这种政策的结合是十分密切的,比如说因为我们的绿色金融最终的目标还是说要实现我们绿色发展目标。比如说我们要实现清洁空气,比如说我们要保护全球的气侯,《巴黎协定》的实现,还有全球1.5度目标的实现。我们北京这么多国家部委都在北京,其实跟中央政策的制订是密切结合的,所以这是一种政策导向,对于绿色金融投资支持的方向也是一种导向。 第二点,我觉得是关于创新和科研这一块儿。我觉得北京这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在这边,因为我也特别同意因为绿色金融还是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要结合具体的绿色企业,绿色公司,绿色技术,绿色项目这样推动,对于这样绿色技术的话,北京本身自身的传统产业比较少,但是我们这种高科技的企业还是比较多的,所以这个发展绿色技术企业的确一个比较好的优势。 举一个例子,我们在英国帮助英国政府来去做,从英国实现要低碳发展的目标,它整个梳理全国的产业链条以及技术发展的瓶颈,到底有哪些方向英国是还存在这种差距,以及在未来有发展潜力的方向,我们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这也是英国政府持续支持了几年的一个工作,这样的话把整个低碳行业都梳理的比较清楚,这样给企业提供一些建议,未来科研资金的投向,以及这些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适合这些绿色金融的支持。所以我觉得跟绿色技术的结合也是特别关键的因素。 第三点,几位嘉宾也提到了我们的国际合作,北京是一个国际合作和交流的中心。这么多国家的使馆都在这边,各个多变双边的合作,因为我们现在还是很需要国际的经验和国际技术的,当然我们看到有的国家现在可能不太愿意,其实逆潮流而动了,其实推动这种全球的国际合作、技术合作其实对于各个方面都是有利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护知识产权,但是我们中国巨大的市场其实是对于各方都有利的事情,特别是绿色技术可以实现我们环境保护的目标。从这个方向我们也是特别高兴看到马首席牵头的中英绿色合作一直在推动相关的合作,特别是现在要建中英绿色科创孵化中心,我们也希望参与其中的工作做出贡献。 我们在英国长期参与很多英国节能技术的评估、筛选,包括可再生能源,我们在运营一个海上风电的加速器,其实它也是一个技术孵化的平台怎么样推动海上风电的发展,有哪些技术瓶颈,支持一下技术研发,同时支持商业化。 最后希望我们作为这样的一个机构能够贡献到北京绿色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谢谢! 主持人:谢谢立建,2016年中国英国共主持了G20的绿色金融小组,在工作组做了很多事情,另外“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也是我们在这个小组旗下发起的现在28家全球的金融机构已经签署了,今天上午也讲了我们准备在8月份,估计在8月下旬要搞第一次“一带一路”投资原则的大会,说不定还会有几家加入,加入我们这些友好的伙伴一起请来如何落实“一带一路”的原则,其中包括这工具、方法、披露这些问题,也希望大家支持绿色金融合作,还有一项在北京要建立中英绿色科技创投中心,这个旗下要孵化一批绿色科技企业,我想其实手里面有很多可选的资源,应该会投到这些项目中。我们还有一些互动的时间留给大家,大家可以举手。 提问:谢谢马老师,我是从苏黎士过来,是专注在ESG量化分析这一块儿,我问一下在座的各位嘉宾对于咱们中国和欧洲一些发达的金融中心的在绿色金融合作是不是已经有一些具体的行动,如果有行动的话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我们国家的绿色金融的发展或者是“一带一路”发展确实需要有更多的朋友圈,这是我想问的问题。谢谢! 赵立建:首先我觉得马首席推动的中英的绿色合作,伦敦是一个相当于全球的金融中心,现在这几年也是着重推动绿色金融的相关工作,包括伦敦也刚刚成立了绿色金融研究所去推动这样的绿色金融的工作。包括英国的央行以及银行的体系也都在做一些这方面的转向,当然这种国际的其他的像中法合作,包括香港的绿色金融的一些工作,我了解的也比较有限,还是马首席了解的最多。 主持人:我补充一下全球有这么几个机制,一个是央行绿色网络,NGFS,这个具体情况在法国央行网站上都有,当时发起是8个央行,现在一年半之后已经发展成为36个国家央行的机构共同组成的平台,这个我担任这个平台的监管服务主席。还有法国、荷兰、北欧的一些国家都很积极,他们除了在政府监管层面上推动的话,这个业界也有很多金融机构在积极搞ESG的投资,现在香港和新加坡这两个地方的活跃度很高,香港有绿金协,新加坡最近也变的比较积极活跃,专门派了一个团队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新加坡作为绿色金融中心的地位。 另外一个网络叫(英)(FC4S),这个是中国派的这个网络的主席,另外一个主席是法国人,我们中国在这样的平台当中已体现了很强的领导力,全球20多家金融中心都进入了这个网络,还有像摩洛哥还有一些小的没听过的地方都在里面,所以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推动绿色金融全球传播的网络,加上他们的背景基本上都是行业协会,我们中国叫绿金委类似行业协会在里边。 另外一个平台是“一带一路”投资网络,现在包括中国的所有大型银行,包括13国家地区的大型金融机构,我希望看到未来所有在“一带一路”投资的主要的金融机构可以参与进来形成非常强的全球的网络。 提问:我看到我国的绿色金融的需求很大,但是供给有很大的缺口,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个缺口如何弥补这一块儿有没有什么建议? 罗施毅:报告里面说的是实施,现在缺口很大,所以绿色金融的功能是要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来投到行业中去,我觉得一个是说供给和需求来看是量很大,再一个是我们觉得银行的资金就刚才我讲是多数我们在期限上还是短的多,资产相对这个是长的,所以我觉得还是鼓励多发一些债券,包括金融企业金融债,企业的资金融资还有资本市场这些去筹资,还有一个是信用对仗的问题,我们没有找到很好的项目,就是我们希望在政府或者说社会性机构帮助网商银行,金融机构可以搭桥建平台起到获取我们这些项目的信息,有时候我们也苦于怎么感觉还有点资产化,找不到好的项目,确实需求量很大,但是我们自己感觉又找不到好项目。 所以实际上刚才讲到的我们讲的这个融资贵的问题也是一个方面,就是信用对冲还包括风险对冲,信息的不对称的,可能我没有钱放不出去,或者是有有钱找不到好项目,找到的项目不是我需要的项目,是这么一种情况。 主持人:我从理论上稍微归纳一下,你讲的融资需求其实是潜在的融资需求,那么罗总的能看到的是已经被满足的融资需求,这两个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区别,不知道,因为你永远看不到潜在的,因为潜在的可能是非常大,有些潜的需求是不应该被满足的,因为它财务上是一厢情愿的一个需求,但是有很多潜在的需求说不定经过各种各样的处理是可以给满足的。如何把这些部分的潜在需求变成可满足的需求,我想4个方面一个是解决期限错配的问题,因为有些项目就是中长期的,需要5年,10年的钱,但是银行不能提供这么多中长期的资金所以就借不到钱。如果可以发展比较长期的融资工具的话就可以解决由于期限错配的问题。 第二点风险偏好的问题,我们现在大量的钱是银行的钱,没有太大的风险偏好,我们有很多绿色科技的项目风险比较高,收益比较高,他们也开始投,其他资金想投,说不定现在目前没有找到渠道,所以风险偏好和项目的风险特征不匹配,这是第二个需要解决的,如果解决可以满足另外一批潜在的需求。 第三,信息不对称,有很多项目在这儿,资金来源在这儿,他们两个不对接,他想找项目找不到钱,湖州搞了几个打通信息不对称的平台,一个叫绿贷通,把通过政府认证的企业放在这个网上,要找绿色项目的机构的银行都进来,就像搭桥一样,这样就知道有多少个项目找我,这样就可以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 第四,光靠金融创新还不够,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是缺乏激励机制导致的收益率太低,这种情况很普遍,这些项目有环境效益能够降低碳排放,但是它无法向所有的收益者收费,所以回报率很低,那怎么办?政府出来给一点激励机制,或者是银行再贷款或者是贴息或者是某一个担保,这样可以把融资成本降下来。我想这四个方面的努力可以把潜在的需求和可以满足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可以缩小。 提问:我想问两个问题,一个给赵处,一个给梅总,我们计划在通州做绿色金融投资中心,您也提了创新价值国际化的思路,我理解通州相对来说金融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在市政府发展这一块儿有没有支持的策略。 另外我们新的绿色资产交易平台和碳交易和新能源汽车是否是一个平行的还是会有使整合的措施。 赵处:刚才提到了北京绿色金融发展的一些思路或者是一些特点和优势,我们打造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就是我们准备在城市副中心通过建设国际化的绿色投资和科技创新的一个中心。我们今年和伦敦金融城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会引进英国方面的技术,在全国开同步孵化,也会有同步平行基金的设置,全球化的投资。这个也是基于我们的刚才我提到的我们这样一个技术资源的优势,我们有在北京的众多的机构投资者的这样一个优势,因为通过这种跨国的投资,技术并购是国际上技术转移的主要的方式,同时我们有国际化的交流网络,所以我们在北京来落地这样的孵化器还是比较成熟,在副中心因为它是一个我们北京市现在落实新版的城市规划要打造的新区,我们叫一核两翼,未来北京中心城区和雄安新区和雄安副中心是一核两翼的格局。我们看到在无论是雄安新区也好还是城市副中心也好,定位都是千年大计,是一个非常高起点的一个新的城市发展的模式,我们说要探索一个未来没有城市病,水平共融这样生态环境非常好的新的城市新区。 首先在示范效应上代表着未来的城市发展的方向,另外在城市副中心它的范围也是比较可控,可控就是说我们未来在城市副中心我们推动一些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的政策,不适宜大范围推开的,我们会在城市副中心先行先试,所以今年年初国务院给副中心批示的新一轮扩大开放的试点方案中提到要在城市副中心打造对外开放的先导区,所以我们国际绿色金融中心或者是叫全球绿色金融,与可持续金融中心的落地的载体也是在副中心来落地。 今天本来是有通州区政府的领导要过来,但是因为临时有事情没有过来,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欢迎大家去城市副中心看看,上午也介绍了我们市里边主要的行政办公的区域,主要的领导们也搬到副中心了,后期市里边还有其他的机关也会搬到副中心,未来大家可以去看看。 梅德文:我原来就是做两大块儿业务,一个是碳交易,现在大家知道碳交易目前应该会统一市场,这个是我们目前的成功的业务,还有我们2010年开始做的,做8年的时间做基于绿色出行的,从北京新能源车的发放,还有重型卡车,实际上北京的蓝天白云通过我们的平台发放了100多亿的支撑团队。 第三,我们跟其他的交易所的区别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做绿色投融资的业务,主要做项目化了。我们想把它衍生为绿色资产交易平台,当然这个是任重道远的事情,当然现在主要是做绿色项目库,我们是想赵处长刚才也说了,北京市金融局是希望改造为北京绿色资产交易所,当然是需要相关的程序,我想如果我们未来为北京绿色资产交易所以后,不管是碳交易还是其他的黄金权益交易产品可能都是绿色资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是希望能够把这个中国特色的绿色项目库建立起来,不管是节能的、环保的各类的还是国际上的各种原则统一之后能够形成这样一个绿色资产交易平台,之后逐步的按照我们监管部门的要求,从非标的能否走向这个标准化的融资,就是从小绿版到中绿版。或者是未来标准化融资那是一个长远设计了,能够吸引更多的绿色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工具,绿色金融产品能够投入到中国这样的绿色资产项目中来,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促进解决中国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核心我觉得绿色资产交易平台至少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资产定价促进解决绿色风险管理,如果说绿色资产交易平台,无论是从最低层次非标准融资,到最低层次如果央行推出来基于信贷产品的标准化产品之后,这样的绿色资产交易平台应该说可以促进解决中国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的融资难,融资贵,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个绿色金融供给侧的改革,所以我们可能最终就是一个平台就是绿色资产交易所。 提问:各位专家好,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我想问一下我们的袁博士,刚刚您提到在绿色信托促进投资者教育方面,我们行也推过一些绿色金融的理财,我想绿色金融供需方的资金方,不知道中航信托或者是信托行业可以去推动比如说对于个人或者是机构投资者能更多的去关注,或者是愿意去投资这些绿色资产方面有什么可以做的。 第二个问题,我想问一下顾院长,主要想问一下对于当前的这全国正在推动碳减排和能源价值的影响方面,您专业角度这个方向规划的判断或者是展望是哪些,这个问题同时也想问一下马首席,对于整个资金方面去投资,就是这个绿色资产领域的这种优惠,可能像您提到刚刚已经说过的资金错配需要去解决,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有一些优惠措施吗? 袁田:我想回答您的问题从两个方面,绿色信托从投资者教育我们是从两个层面跟投资者进行互动的,第一个方面认知层面,中航信托从公司转型开始就通过绿色信托提出来,从战略、业务、公司文化和员工行动都已经在向投资者认知层面说中航信托是致力于打造绿色信托为驱动的公司,这样在投资者心里对于中航信托会有不一样的标签,包括我们私募信托在所有的投资者的交流活动当中,它到我们的贵宾室看到我们持续发布的报告研究,会有一种感知性,他要了解你自己践行绿色信托的这个很重要,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身体力行来告诉我们,主体上我们是可信任,这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个对于投资者教育他更关注的是资产,刚才几位嘉宾也提到了金融本质上还是有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他可能会平衡他的收益但是他更关注他的资产,他投资项目的安全,所以得与我们自己而言对于推荐也好我们一定会把项目方,就是这个信息对称,我们要告知我们投资者绿色项目的运行,但是信托有比较好的优势,我们用纯债券性的项目,也会有一些权益性的投资,而且包括一些投贷联动的方式,比如说我们曾经有一个合作项目,从最开始它是一个北京的煤改电项目,这一个项目它通过分期发行持续了三四年,其实我们想表述的从最开始我们就简单的贷款,投资者是认可的,后来发现这个企业在公司治理上我们可以跟它一起成长,所以我们一部分用了权益性的投资的投资者认为我之前已经投资过,对于这个企业是有认知的,所以再发行产品的时候是绑定了相关的信任,所以这个项目其实是我可以伴随它成长,这也是公司为什么想一直促进的绿色生态它是一个生态系统,希望跟我们交易对手一同成长,同时让投资者认知到这样的项目是一个可持续的,这也是信托魅力所它,它所有都是以单点以项目驱动的,我可以主动管理,从最开始的融资到最后项目清算我们是时刻和投资者在一起的。 这个在现实上是可操作性的,并不是说完全的一种宣传,我们每一个的项目就是这样一步步走来,尤其是对于绿色金融项目,目前公司也越来越通过专业化的方式为自身赋能包括怎么识别绿色产业,所以为什么公司内部要研发先行,就是通过不同的标准然后对于绿色信托这样特定化的标准然后来影响我们的投资者,我们自己跟他一起成长,简单回答您的问题,对于投资者交流,再拓展的话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和行业达成共识,同样助力于信托行业转型,希望可以形成更大的行业合力,谢谢! 顾洪宾:关于我们国家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从国内来看就是从减排这个角度新能源的增量,它的这个数目是非常巨大的,也是非常惊人的,虽然现在我们国家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电力结构,但是从电力的角度,火电的增长速度是非常缓慢的,整个新能源特别是非水的光伏的风电,包括现在海上风电发展也是势头很猛,远远超过了化石能源的增长,前景我个人还是比较乐观的。 全球到2018年底全球的装机总量已经达到22万亿千瓦,30年来增加了10倍,这个里边贡献中国的份额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我觉得未来可再生能源或者是非化石能源,那么它的这个贡献一定是主导地位的,那么从去年可能我们国家在光伏上531新政以后对于光伏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是现在这个我们最近又出台了一些的新的政策,特别是配额制的出台再加上光伏成本急剧下降,我对新能源的光伏和风电的发展是非常有信心的。 主持人:我想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还有几分钟,我简单做一个小结,刚才一个半小时嘉宾谈了非常好的观点。现在我们都进入了专业的操作性的层面,4年前当时就没有考虑这么多,现在大家都在积极的探索,如何把这个理念和方法落地,这个是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进一步成熟的标志。 其实我最近去了很多别的国家,在那边讲绿色金融他们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还是咱们4年以前的问题,所以从比较来看我们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功。 北京绿色金融中心的建设,有几个好的想法,第一个以项目库作为抓手,有好的抓手什么都会过来,这是非常好的基础,第二个是建立相应的投资融资机构,包括建立北京绿色发展基金,这个是做一些大型的类似于基础设施这种类别的绿色项目,同时也要推动建立这个在VC的体系下支持更多的绿色科技的项目。同时机构层面还要绿色化现有机构,包括中航信托把自己从普通信托变成绿色信托,我们可以请所有的机构降低非绿色的成分。 第三,要提供更好的信息,这是罗总提的,没有好的绿色信息资本市场投资者就难以识别哪些真正有价值的绿色项目,这些信息散布在各个方面,没有整合起来就没有用。 还有产品化的创新绿色信托产品的创新,还有如果项目库能够整合出一些绿色理财产品也不错,可以卖给保险公司卖给信托。最后一个方面就是政策要创新,我们可以多地方试点,得到的结果就更有代表性。 还有北京也应该加快贴息、担保这些比较传统的激励机制,还有作为通州区,如果像孵化基地这些项目入驻的话需要有补贴,或者是当地政府税收返还的政策,原则上支持的希望落地。我就做这么一个简单的归纳,最后热烈的掌声感谢我们的嘉宾,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这个环节到此为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分论坛一 :地方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
分论坛一 :地方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

  新浪财经讯 5月18日消息,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局巡视员周诚君、贵州省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朱桂云、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蔡建、江西赣江新区管委会财政金融局局长秦鼎坤、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办副主任刘一闻、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徐韶华等嘉宾围绕“地方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展开研讨。 以下为发言实录:   主持人:国务院在两年以前批了5省8地作为第一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区,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应该说有了很大的进展,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几位嘉宾,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来到论坛现场,参加咱们讨论的几位嘉宾。 他们是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局巡视员周诚君、贵州省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朱桂云、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蔡建、江西赣江新区管委会财政金融局局长秦鼎坤、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办副主任刘一闻、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徐韶华。 一年多的改革试点以来,应该说我们几个试验区秉持自下而上的改革试验相结合,把创新体制机制和落实中央关于绿色发展理念相结合,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具体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度的探索。今天下午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作为主持人,我想把这个讨论分成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想请五位专家把所在地区的实践简单的给我们做一个分享。第二个阶段我想就五位嘉宾提到的一些问题和共性的,包括个性的问题,我们再做一些交流和讨论。首先请我们朱书记,也是我们台上唯一的一位女士,请她来给我们分享她的经验。 朱桂云:谢谢各位,谢谢主持人,今天很高兴来参加这个论坛,贵安新区是国家第八个新区,给贵安新区的定位是内外开放的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地,习近平总书记去贵安新区视察的时候,特别提出了高端化、绿色化和集约化的要求,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在整个绿色产业上面做了很多的尝试,2017年被作为首批改革试验区以后,在绿色板块这个上面做了一些实践。第一个是做了一系列的体系化的建设,比如在组织机构上面,在认证体系上面,在风险评估、在项目论证,另外就是在一系列的评定指标上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第二在具体的项目上,比如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两个项目,一个是多能分布式的能源,这个是用我们的国有品牌公司,把多种能源整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把企业过往的债务采取隔离的方式,采取表外融资,这样是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现在贵州省全省在脱贫攻坚的工作当中,走绿色化、可持续化的发展路子,我们在贵安新区,应该说这项工作推进了一段时间,在农村清洁能源工程上面,把污水的处理,太阳能的利用,沼气的利用,综合性的在农村做了试点。这两个还是很成功的,下一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尤其像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市场空间都非常大,确实是需要从一个综合各方面清洁能源,从节能减排上面来做一些项目上的尝试。我们在推进的过程当中,也把贵州省绿色项目做了一个大的梳理,最后筛选了41个项目,到香港发了绿色债,这项工作也是比较大的突破,全面的利用外面的资金,每年我们也举办金融论坛,今天在座的也得到了业内各位专家的支持。贵安新区最得益于中国人民银行和各大金融机构的支持,得益于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推动,在我们的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省长都把支持贵安新区改革试点的工作写进讲话当中。我今天到这个论坛上确实有这个感受,在今后推动一个新区的发展,推动整个新区,整个金融的活跃,促进招商引资,是非常有意义,非常值得推动的一个工作。今天来也是在下一步的工作当中,我们会在这项工作上做全方面的推进,也是吸纳更多的金融机构聚集到贵安新区,希望更多的绿色项目聚集到贵安新区,贵安新区已经进入大发展的阶段,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朱书记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重要的介绍,我们知道贵安新区是一个新区,我们绿色金融也是非常新,金融领域也是一项创新,新区里面实现金融创新,刚才朱书记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介绍。据我所知,贵安新区在一些体系的建设上下了功夫,一把手亲自管,组织体系、标准体系、认证体系、风控体系,以及产品创新体系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另外贵州的特点是扶贫攻坚的工作特别重,这方面利用绿色金融的工具,贵州也做了很多的尝试,朱书记一会儿讲讲心得和体会。 蔡建:我想近两年的地方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广州市花都区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初步形成了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化的市场机制,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金融业快速发展,大家可能对广州的金融业不是很熟悉,广州的金融净利润增加值去年超过2000亿,80%集中在天河区,我们花都区去年1月份占比不到千分之一,去年突破1%,今年目标是突破2%,接近3%,绿色金融带来了效果,我们的金融业快速发展,我们的企业贷款,去年的增比是30%,绿色企业贷款同比是增加41%,还有对金融机构的引进,一条广州绿色金融街两年的时间223家企业,135亿的注册资金,近10亿的税收,极大的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 第二个方面是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统计了2018年相关的数据,2018年新增绿色贷款75个亿,支持了2000多家企业,节省了大概5000多万企业的融资成本,其中政府贴息1500万元,对86个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了近22亿的绿色贷款,并且我们在重点建设两个产业园区,一个是绿色价值产业园区,主要是智能电子和电子信息,有一个华南电子信息总部,就在我们园区里面,还有依托东风日产在花都的巨大产值,绿色金融绿色产业协同发展的示范区,还有对传统的10个重点工业园区的绿色化改造,都要用绿色金融进行一个全方位、全周期的支持。 第三个方面是体制机制创新还是取得了较大突破,当时承诺一年10个亿的财经支持,支持开展金融业务的相关政策,也是第一个提出来在绿色金融业务方面给予资金支持的。我们前两年资金没有那么多,只有1亿多,随着往下业务的拓展,这个量会越来越大。我们也制定了绿色项目,绿色企业的认证标准,也制定了绿色项目的融资对接系统,实现了在线不阶段的融资对接,货币政策方面能否取得突破,今天上午我们跟领导汇报的时候,能不能提出货币工具上有一个更大的突破。 目前取得的成绩更多的是在我们广州市花都区,下一步按照我们省市的要求,将花都区相关的工作经验向全市,向全省进行推广,目前这项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在全省范围内有6个地级市以融资的办法在利用。利用绿色金融的工具促进全省的绿色发展,先介绍这些。 主持人:我们场上的都是专家,这两年的活都是亲自干的,讲起来都是如数家珍,广州也给大家有压力,讲10个亿,第一方面可能对在场的金融机构有吸引力,第二个对其他四个省七个地区的压力也来了,我听你讲的意思,这个钱没那么好拿,因为有一系列考核认证的办法,希望你这个钱尽快的花出去,下面请秦局长介绍您那边的情况。 秦鼎坤:主持人好,大家好,我想介绍我们绿色金融试验区的前提下,先把我们赣江新区做一个介绍,赣江新区也是属于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是2016年6月6日批复的,中部第二个新区,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先行区,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我们赣江新区作为中部第一个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我们也跟大家一样,我们在搭体系、建平台、树品牌、防风险等各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也取得一定的实效,改革的体会主要谈两个方面: 第一个我们即将发行全国首单的绿色市政债,总规模是4.3亿,第一期大概是3亿元,发行的周期是30年,发行的利率是3.5-3.8之间。我们预期在6月7日进行挂网公司,18日在深交所进行挂牌交易。为什么我们做绿色市政债务?去年经济工作会议上作为财政政策,主要从减税降费和我们的加大债券规模上进行加力提效,年初也加大专项债券的规模,鼓励各个省市创新地方债券,特别是专项债券,支持收益性的项目,发行非标准债,新区作为国家级的新区,我们省委省政府也在地方债券上给予相应的倾斜,同时也要求作为我们新区能够先行先试,通过三年的债券使用来感受,作为目前专项债,特别是标准型的专项债,比如棚改专项债等等,这些债券与我们现在产生建设的需求,差异非常大,我们在打造智慧新城,特别对我们综合管廊、生态环境改造、绿色园区的建设,我们去年年底提出来,试验区创导发行绿色市政债的想法和建议也是高度契合的,第一我们错配期限,降低地方政府的压力,作为专项债券,一般发行期限是5-10年,这次发行了30年,一方面是对赣江新区的认识,第二个是对我们供给项目筹集,减低成本,改善人均环境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主要是综合管廊作为发行主体,为我们基础设施建设筹建相应的资金。第三方面是起了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以国家信用为主体的市政债发行的速度还比较缓慢,2013年美国发行第一支绿色市政债,短短五年间已经发行了120亿的绿色市政债,我们发行以后,各个市也在寻找突破,也相信各个省的规模不断增加,新区6月份发行以后,我们计划在7月份发行我们的全国第一单的绿色园区债,通过地方债券的品种创新,拓宽我们的融资渠道,降低我们的融资成本。 第二个是搭建我们的综合体,我们要搭建一个创新的平台,包括贵安新区在打造绿色金融港,打造广东的绿色金融街,作为我们新区来讲,除了国家级的绿色金融示范区以外,还就国家级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通过打造我们的产业园和绿色金融示范街为一体的,实现资本、技术、人才、项目的高度融合,实现实体经济、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体系等是高度一致的。我们绿色综合体在2018年2月份开工,7月份完成了开园,集写字楼、研发大楼、展示馆等一体,目前450余家,金融机构40余家,物理空间打造以外,我们也在丰富内涵,目前设立了绿色金融服务中心,绿色产品的研发中心和绿色项目的论证中心,通过政府的引导,市场的运作,我们实现了能够使绿色项目在这里找到资金,资金能够吸引人才,人才有更好的发展平台,把这两个成果给大家做一个分享,谢谢。 主持人:秦局长也是新区的领导,说的都是新事,首单都说了好几个,所以您这个也是体现了创新。前面两位领导都是自我加压的领导,到秦局长这里,您是国际对标,主动把国际的水平跟我们绿色金融,地方经改的情况相对照,虽然有差距,已经又开始加压了,大家是不是对后面两位表示心疼一下。后面两位也是既能干又能讲的绿色金融专家,先请刘主任。 刘一闻:湖州有一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正好在杭州和苏州的中间,湖州是习总书记提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所以我们有了这个习总书记提出来的要求之后,我们就创建了一个地级市的生态文明先进示范区,这是一个大的。随后我们在2017年的时候又创建了国家级的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它是一个产业方面的国家级示范区,随后2017年创建了绿色经改示范区。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是目标导向,第二个是效果导向,第三个是问题导向,所以湖州推进绿色金融也是根据我们绿色金融现在面临的五大挑战来推进,第一个是外部性无法内部化,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们湖州也安排了10个亿,去年整个市花掉5个亿,金融机构做绿色金融不要变成情怀,必须要觉得绿色金融可以产生价值。第二个是期限错配,刚才讲绿色债券解决的是期限错配的问题,我们湖州自从我们搞绿色经改示范区,不管什么债,我们有三家法人机构都发行了绿色金融债,虽然量不大,但是我们发行绿色债的金融机构是最多的,我们有三家。我们现在央行刚刚4月份公布的绿色债务的融资工具,我们有一单已经送到交易所。第三个问题是针对绿色定义缺失的问题,我们已经有系统来对绿色主体进行认定,整个系统已经开发到了2.0版本,方法学已经更新到第三版。第三个是针对能力建设不足的问题,我们在人民银行推动绿色金融机构,我们研究院有一大批国内做绿色金融专家给我们做支撑。金融机构试点风行的能力我们跟发改委信用办联系,只要在环境上有重大的处罚,或者是有风险,我们对这些体系都执行一票否决,同时对一些轻微的具有环境影响,或者是有环境污染事件,我们要及时告知。 我们取得的成效,第一个是关于绿色发展,浙江省有一个地方绿色发展指数,我们湖州是排名第二,第一是杭州,第二是湖州。第二针对金融业来讲,因为有了绿色金融,我们现在湖州存在的增速,已经连续40个月保持全省前三,我们湖州的绿色信贷余额目前是909亿,我们的占比是20%。第三个对金融机构本身来讲我们做绿色金融,我们的地方法人机构,由于绿色信贷业绩表现比较好,获得各级央行低成本资金,目前为止已经拿到45个亿,所以现在湖州的各个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做绿色金融的积极性非常高,确实是发挥了他们的内生动力。我们推出了很多贷款,有力的促进了当地的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我们整个氛围已经形成,未来想打造绿色金融的生态圈,这个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和方向。 主持人:刘主任介绍湖州市,我们感受绿色金融发展快,同时贡献也大,不仅是绿色信贷、绿色债权这些金融指增长的非常快,更重要的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核心的目标在湖州得到了非常明显的体现,这也是我们人民银行不断的推动绿色金融改革最重要的出发点。下面请徐行长。 徐韶华:我们做这项工作是两年前,我在后面做了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之后两年上了青藏高原,今年刚刚下来,来一趟北京特别不容易,走了20多个小时,一夜没睡,饭也没吃,直接来这里了。今天来非常迫切,衢州那边刚刚开始,这次主要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我尽量的用我自己的语言,把我们衢州的工作介绍给大家。首先还是介绍一下我们衢州,对于下一步理解我们衢州的金融工作有所帮助,衢州是位于浙江的西部,是一座具有1800多年建成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为人毛泽东的主居地,也是中国围棋的发祥地,钱塘江的源头就在我们衢州,所以衢州的森林覆盖率非常高,目前达到72%,我们拥有整个华东地区最好的一级地表水资源,另外我们的空气质量去年的数字优良率是89%,全国169个城市排名里面,我们排在17位。目前生态情况是比较好的。 我们在历史上,我们在经济建设的发展当中还是走了一次弯路,主要跟衢州整个经济基础有非常大的关系,第一个我想从我们传统的产业来讲,衢州是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衢州在计划经济年代的时候就是浙江老的工业基地,所以我们在长期发展当中逐步形成了以化工、水泥、造纸、机械为主导产业的重化工业的地方。衢州市区范围内具有一个60多年历史的特大型的化工企业,1958年是毛主席亲自关怀下建立起来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这个公司也是污染非常严重,事故也频发,跟比邻的区块,那块的房子基本上卖不掉。 还有一个我们的传统产业,衢州也是农业大市,我们农业又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比如我们生猪的饲养量历史上最高的时候,一年可以达到750万头,每年产生的粪物量500-600万吨。总书记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时候,曾经8次来到衢州调研,非常明确的指出衢州的生态资源,应该是最具有比较优势的,要求我们要尽量的,尽可能的把我们青山绿水转化为金山银山。这些年来,我们衢州也是严格按照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坚定不移的按照浙江88战略思想,主要聚焦在一个点上,通过我们的绿色发展来支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这一块,我可以给大家简单报几个数字,介绍这个数字之前,我还讲一个事情,衢州搞这个绿色经改,应该是五年前,2014年的时候,我们浙江省政府就把衢州确定为浙江省绿色金融改革的唯一试点市,2017年非常有幸被确认为国家的绿色金融改革发展的试验区之一,我想这个也是整个省委省政府对衢州的期望。通过这五年的发展,衢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讲例子,现在成为了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样板,去年我们巨化成立60周年的时候,化工部的老部长特意讲了一句话,巨化这些年通过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内化工行业重要的一面旗帜。作为衢州来讲,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应该说还是有些顾虑的,这些年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我们的绿色发展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生态效益是能够实现完美的统一的。这里有这么几个数据,2018年末我们绿色贷款的余额超过600亿,占比达到了1/4以上,2018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加9.1%,规上利润总额增幅位居全省的第一名,五年以来我们感受到收获最大的还是衢州的水更清了,天更绿了,老百姓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了。 2013年衢州的出进水,二级以上的水的达标率不足53%,2018年已经是100%,连续五年夺得了浙江治水最高的荣誉,空气质量的优良率在全国的排名达到了第17位,比2013年上升了14位,生态环境质量位列全省第二。我们省委书记考察我们水系的时候,看到衢州的绿色发展,特别是绿色金融的引领作用,看到我们衢州发生的生态上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几年我们仅仅围绕一个主线,通过绿色金融支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另外在具体的点上面,我们主要是聚焦衢州市的痛点难点问题,因地制宜的做这件事情,主要围绕着传统的,一方面是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比如我们最初也是巨化通过60亿的绿色证券,我们带动了70多亿的绿色债券,通过一系列的转型升级达到了今天的地步,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金融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我们的一条主线就是农村领域,我们主要做了这几件事情,一个就是我们针对生猪饲养的粪物的无害化处理,通过全链条式的金融服务,达到了完全的无害化处理,现在衢州市也是整个国家的两个生猪无害化处理的试点市之一。还有一个对病死猪的处理,这几年通过绿色保险的手段,实现了生猪全保险,病死猪的全处理,保险产品也被人保总公司认可,现在全国在推广,在这个领域也做了一些事情。 总的来说,我们围绕这样一条主线,围绕着我们衢州自己的产业结构的特点,特别是我们痛点难点问题,我们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衢州也很厉害,衢州也有全国首的绿色双创站,还有全国小微企业专项的绿色金融债,都是我们衢州给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做的贡献。这是我们第一个环节,徐行长因为舟车劳顿,打了小抄,大家都是脱稿,讲的很好。 有三个问题,过去一年多绿色金融改革的经历当中,各位领导觉得最值得推广的改革经验,改革做法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最希望得到的支持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最想下一步达到的工作小目标是什么?可以不用全部回答,选择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回答都可以。 朱桂云:我觉得三个问题非常好,我综合来说,通过一段时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贵安新区确实是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在当中获得了收益,绿色产业、入驻等等都是区域最希望得到的,在建设试点当中我们也做了尝试,我们也希望作为顶层设计上面,比如在资源的整合上面,我们在推进这项工作上面,我们与贵州省建设厅把绿色建筑的认证体系做了一些探索,实际上推行这项工作当中,贵州省有一项工作影响很大,从2009年开始生态文明贵阳论坛,这个论坛从一开始就是打造生态文明城市开始,现在已经变成国家级的论坛,面对全球气侯的变化,追求绿色发展,追求绿色产业是一个共同的发展方向。在这点上如果能够整合更多的顶层资源,撬动财政资金,来支持整体的绿色发展,我觉得今后绿色发展,绿色产业会形成最大的趋势,实际上本来也是一个大的趋势,我们在试点当中,大家就会感觉,各方的力量都会涌向绿色的主题中来,作为一个区域的书记来讲,我最希望达到的也是尽快的时间内,更多的以绿色金融的方式,我们打造绿色金融港,更多的产业能够聚集到贵安新区,不是小愿望,是大愿望。 主持人:朱书记讲的很好,介绍了金融支持清洁供暖试点建设,在贵安新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在全省做推广,这可能也是绿色金融很重要的案例。另外朱书记欢迎大家参加每年一度的,在贵安新区的绿色金融论坛,今天咱们这个分论坛标准这么高,我担心金融机构压力比较大,得准备干货才能到您那边去,还给我们提了大的目标。 蔡建:所谓的经验,根据自己这几年从事绿色金融工作谈几点体会: 第一,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的支持是发展绿色金融的前提。早期2016年出台关于构建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及在各个相关试验区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以及制定顶层设计的规划方案,出台支持政策,这个阶段在2017年的下半年,这个阶段在我们试验区来说,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的支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到了第二个部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主体作用是关键,我们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2018年感觉到工作开展起来很吃力,绿色金融好像很多不清楚,2018年在我们广州试验区,我们工作中心调动金融机构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作用调动起来。去年上半年把花都区的财政资源跟你设立绿色分行相挂钩,把这个方案一推出去,工农中建率先在我这里设立绿色分行,农行当时没有设,下半年的时候,农行有一个绿色金融事业部,下半年发现已经滞后于工中建,今年年初交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陆续化的设立专业机构,我们感觉到2018年,在广州,我们金融机构的主体作用已经调动起来了。第三个层面,企业的广泛参与是基础,在今年我又感觉到现在政府也很积极,监管部门很积极,金融机构很积极,但是企业的积极参与意识我觉得不是特别高。举个例子,今年年初我要兑现我的奖励政策,对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经审核之后,符合条件的给予奖励,我把通知发下去,首先报了100多家,后来两三个月只有20多家申报,他们感觉申报之后不一定能拿到,第二个绿色企业或者绿色项目没有什么好处,今年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企业的积极性,把它广泛调动起来,真正通过企业的积极参与,把我这个市场培育起来,所以我为什么开始说,我要打造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可持续的示范机制,我想在今年下半年,广州市花都区能够形成比较好的发展趋势。 第二个方面,下一阶段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支持,重点谈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在人民银行的层面,能不能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这两年将绿色金融纳入管理考核指标,近期出台了试验区发行债券的融资工具,我们想能不能有更大的突破,比如出台绿色贷款的货币工具等等,广东分行切一个小小的额度出来,但我觉得这个可能对真正发挥货币政策引导作用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还有对我们的绿色银行,能不能出台差别化的监管基地,真正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业。第二个方面就是支持设立绿色的专营机构,这项工作很重要,早期政府部门也好,金融监管部门也好,有专门人来做这个事情,后来在金融机构这个层面,我们感觉到设立专业机构,跟你指定专门人来做这个事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这个机构一设立,比如花都的绿色分行,广东银保监局让他们建立区别普通贷款的,比如绿色信贷的考核办法等处置方案,跟普通的不一样,金融机构开展相应的业务。 主持人:蔡书记也跟我们讲了他的想法,今年2月22日总书记政治局会议上讲金融系统要加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我觉得您刚才提的想法非常符合要求,因为你从改革金融体系自身,首先发动了政府,第二阶段发动了金融机构,这都是对我们自身的必要改革。下一步我们服务好企业,这方面您对我们人民银行提出了要求,必须正面的回应,凡是符合总书记讲的加大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好实体经济的,我们都要积极研究,争取给地方,进一步探索绿色金融改革提供更好的支持。 秦鼎坤:绿色金融改革我们经历了两年的过程,也是参与者,见证者,做好绿色金融改革工作,有几点体会: 第一,高位推动是关键,可能大家经常报告都会提到领导多么重视,确实在我们市场条件不成熟前提下,不完善的情况下,完全推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来讲还是有一定差距,还需要政府用有形的手去推动,五个省试验区,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我们新区除了领导小组,我们也把20多个部门发动起来,我们也明确的十大类,60项工作,落实到各个部门,也从各个部门,要求他们出台支持改革工作,作为我们牵头的,作为我们赣江新区也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这项工作,这个是顶层设计整体的推动。 第二,创新是第一动力,主要在四个方面创新,第一是组织体系的创新,新区是一个年轻的新区,我们成立时间只有三年,这些绿色的金融机构,我们从无到有,三年时间聚集了200多家机构,也设立了绿色专营机构,包括绿色事业部,保险创新试验部等等,在组织体系上发挥它的作用。第二就是创新它的平台,我们刚刚介绍打造了绿创体,目前管理基金规模达到1万亿。第三是实行产品的创新,我们保险产品跟大家一样,我们主推房屋信、绿色建筑险,包括先进材料险等等,我们在推出这几个费用信贷通、高薪融资通等,还有绿色市政债、绿色园区债,包括绿色私募可转债等等,这些产品在不断的创新。第四是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的创新,我们制定了地方上绿色项目管理办法,包括环境披露办法,还有绿色票据的标准体系,今年6月份要完成,并在试验区进行试行。 第三,服务新区发展是我们的生命线,绿色金融要服务新区自身的发展,我们制定了自己的绿色项目库,推出了171个项目单,融资需求达到1800亿,召开了相应的对接费,建立了自己的平台,我们也出台了专项基金,对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给予相应的支持,我们的财力跟湖州、花都没办法比,占我们总支出20%。我们成立了若干个绿色产业基金和绿色建设基金,包括跟中科院等等产业,我们支持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正是因为绿色产品的兑现,我们是改革的先行先试者,同时也是受益者,应该说去年不管是GDP,公共预算收入,都在我们18个新区里面,都在中上游,我们也是受益者。 绿色金融改革除了自身的工作推进,也离不开各个部委对我们的支持,提几点建议: 第一,设立绿色通道,对试验区的绿色金融、互联网金融、绿色上市企业再融资能够即报即审。 第二,对绿色市政债,对绿色票据有政策支持,绿色市政债是地方债券债务限额的管控,希望在限额方面给予一定的额度支持。 主持人:秦局长介绍的显然不止一样,我很感兴趣,包括绿色市政债是怎么发的,包括绿色票据,是什么样的资产在背后做支持,包括绿色票据的制定标准,各个试验区在一年多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还是很多的。 刘一闻:非常感谢前面三位领导给我充足的时间准备,我考虑了一下,我们湖州试验区比较早,湖州第一个做绿色金融的“十三五”规划,湖州也是第一个申报绿色经改城市的方案。我们一直在思索,我们绿色金融到底做什么,在这个方面政府应该发挥什么作用,企业应该发挥什么作用,金融机构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我也谈三点体会,也是工作中自己的实践。 第一,牢牢坚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创新相结合,有一些创新地方上可以创新,有一些必须要在整个绿色金融的框架体系下去创新。 第二,坚持发挥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政府的财力是有限的,湖州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来支持绿色金融,但是我们支持一个是有期限,第二个门槛相对来说比较高,关键是怎么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我们央行推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我们湖州分行首单已经在协会注册。 第三,我们搞绿色金融,一定要坚持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相结合,做绿色金融,一要有机构,第二要做大规模,第三最好是有一些小微等,我跟领导讲所绿色金融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推动我们的绿色发展,是为了支持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只有我们把这个事情做好了,其他的间接效益就会过来,我们会作大更多的金融规模,地方法人机构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我们的一个做法,我们为了解决绿色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们创新了绿贷通平台,首先第一个是一个金融综合体,我们把所有银行产品放到这个平台上。第二个我们是一个融资直通车,这个企业在我们平台上发布融资需求,每一个人有一个终端,35家银行在这个平台上抢单,前30家银行才有机会,原来企业一对一跟企业对接,如果一家企业跟三家银行对接,相对来说企业有一家空间可以缓解他融资难的问题,只要这个企业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公司治理,以及地方持续发展导向,如果达到一定标准,他的贷款分别给予12%、9%、6%的贴息,我让他的政外部性体现他的正内部化,得到央行银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 建议,我们怎么样提升金融主体积极性的角度,提两个建议: 第一,湖州市正在探索对小微企业三农的绿色信贷的一个方法体系的认定,他们正在探索,我们希望到一定成熟阶段可以帮我们指导一下,有没有可能上升到央行层面。我们现在的绿色信贷项目,如果可以把流动资金统计进去,对于做大整个中国绿色信贷的占比都是大有好出的。 第二,今天上午年会的时候,马院长做报告,今年我们要推动金融怎么样支持绿色农业,绿色消费、绿色小微、绿色建设,湖州银行成立一家绿色消费金融公司,正在跟蚂蚁金服合作,从中识别绿色消费,从而也可以做大我们产业的信贷规模。 最后是我们自己的小目标,我有时候跟马主席在探讨,我们现在做这个绿色信贷,我们是做了一个统计,真正绿色金融怎么样去支持绿色发展?金融不仅带来了资金,而且带来人才、信息,以及资源,从而通过绿色金融怎么样来助推我们的绿色产业发展,最近发现我们湖州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我们一些上市公司,特别注重培育一些生态环境型的初创性企业。 主持人:很精彩,下面请徐行长。 徐韶华:衢州这些年的经验主要有两块,这两块都是实实在在的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我们传统工业的改造方面,我们不想多说了,但是可以说一个事,我之前也提到,原来传统的巨化,开山等大型企业,我们南区的比邻区,原来是无人问津的,通过近两年,我们向大型的房企,比如万达、万科等,原来最差的地方现在也在1.5万以上。 我们在农业领域所做的尝试,现在有两个模式,一个是针对生猪饲养粪物无害化处理的,我们叫开启模式,衢州是一个生猪养殖的大市,这些年由于环境承载能力的要求,特别是浙江污水控制的要求特别严,曾经政府是一刀切,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因为这个也是老百姓致富的手段,这些年我们就逐步的调整过来,所以我们通过了政府的积极参与,包括我们金融产品的创新,所以我们打造了开启模式。什么概念呢?就是把我们所有粪物进行收集,进行工厂化的处治,分成几个阶段,第一个是沼气发电,另外一个就是我们通过有害物质的萃取,包括水分子的萃取,现在萃取出来的水,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是完全可以饮用的,我们参观工厂的时候,他们老总的确是拿过来喝的,我们是不敢喝。最后的沼液又创新出了两个产品,一个是(××肥),另外一个是残渣加工成有机肥,它对一个地方的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它也很好的提供了这样的思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怎么让我们的养殖业能够生存下去,这方面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另外一个我想谈的就是我们集美模式(音),以往对病死猪的处理难度非常大,一般随地抛弃,合理一点就是深度掩埋,衢州这些年探索出来了我们集美的模式,运用到了我们保险手段的介入,实现了生猪全部的保险,病死猪100%的处理,包括病死猪100%的理赔,做到三个100%。另外一个层面加大了对我们整个生猪饲养业的力度。饲养员也非常认可,包括汪洋总理也做出批示,全国可能有150多家来过我们衢州学习考察,所以特别想介绍这一块。因为这个东西并不是自发就能够产生的,需要政府积极的介入,政府的介入,比如像我们保险的模式,实际上政府给了两块的补贴,一块是在生猪保险政府补贴了50%,另外一个就是像粪物无害化处理,通过政府建立绿色资金池模式,积极的介入。还有一块是政府给补贴,沼气的发电这块政府给予了很大的补贴,我们的补贴力度也相当大,一度电相当于1块多钱,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应收账款的问题,金融机构在担保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加载了信用贷款的基础之上,我们又跟说了应收账款质押,对企业的发展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提一个建议,我们绿色经改的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也有顶层设计,也有基层自主的探索,到现在为止,需要做一个很好的总结,我们在基层具体实践的时候,思路大同小异,做法差不多,很多东西会雷同,会有重复的投入。比如我们在做的,绿色贷款标准的问题,据我所知,像湖州做的也非常好,衢州也做积极的做这方面的事情,像这块还是需要来做一些顶层设计,下面积极性很高,又很忙,最后这个标准可能因为站位的问题,可能达不到让他上升到国家标准的高度,我的建议就是希望在这个时间段里面,能够尽早的把这些事情做一个统一的谋划,达成一致的想法。 主持人:第二阶段的讨论告一段落,咱们这几位嘉宾都很给力,发言非常精彩,也体现出我们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出现了一大批很亮眼的成果,让大家在一个半小时当中如数家珍,这是我作为主持人最大的感受。下一步我们可能还是要尽快的总结好我们几个试验区在前一阶段这么多好的做法和成果、经验,尽快的让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能够复制,能够有更多的地方金融更绿,能够支持我们实体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在生态、经济发展各方面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是我们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另外,我们可能还要研究发布一批新的改革具体任务,我们人民银行研究局和在座的各位,还有广大的经营机构,和试验区一起再创新,再出发,环境风险的评估,以及支持政策的评估和完善等等,各方面做进一步的安排,以及我们还要更好的利用论坛、学术研讨、工作交流等等形式,把好的成果和好的做法,在国内外得到更好的应用。 总得我作为这次分论坛的主持人,感觉完成了任务,也感谢到场的各位同仁和五位嘉宾的支持,谢谢大家,分论坛到此结束。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中行行长刘连舸: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需要社会各方参与
中行行长刘连舸: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需要社会各方参与

  新浪财经讯 5月18日消息,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中国银行副董事长、行长刘连舸出席并发表致辞。刘连舸表示,截止到2018年末,中国银行绿色信贷余额8000多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1.22%。在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我国绿色金融的需求巨大,仅靠市场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社会各方面广泛的参与。我国绿色保险、资管、租赁等业务虽已起步,但是在产品种类、业务规模和服务品质等方面,与市场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此外在市场较快发展的同时,绿色标准、认证、信息披露制度也需陆续完善。 他指出,我们要切实坚守底线,维护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国际声誉,这需要监管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相关企业的广泛参与,共同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下为致辞全文: 刘连舸: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2019年年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银行对本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对各界朋友长期以来对中国银行的厚爱和支持、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快速膨胀,已经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贡献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在这个过程当中,人民银行、北京市中国金融学会及各成员单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开展绿色金融研究,研发绿色金融产品,推动国际合作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银行作为我国全球化、综合化最高的商业银行,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这里我结合中国银行的实践向大家汇报一些思考。 一是以顶层设计为引领,在战略层面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中国银行专门制定了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作为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具体发展策略和工作的具体措施,将绿色发展的要求内化到组织机构、政策制度、产品体系、风险管理、企业文化、信息披露等各个环节,推动绿色金融理念在全行落地生根。 二是以产品创新为驱动,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模式。传统信贷方面,中国银行实施了绿+计划,加大清洁能源、绿色交通、污染防治等授信力度,做了云南洱海生态治理等一批环保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截止到2018年末中国银行绿色信贷余额8000多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1.22%,我们还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为绿色项目提供债券的发行,推动主题理财产品,广泛吸引社会基金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 三是以跨境服务为特色,有效促进绿色金融双向开发。中国银行发挥全球化经营优势,积极支持国家政策导向的绿色金融走出去做了三峡国际能源投资等一批有市场影响力的项目,2018年来我行发行多支绿色证券和可持续发展证券,募集资金全部投放到清洁能源、生态环保、污染防治等绿色领域。债券方面2018年我行协助(××集团)成功发行美元、欧元等绿色证券,这个是目前发行规模最大的,中资企业境外的绿色证券。此外我们还协助农行成功发行了首笔欧元绿色证券。 在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我国绿色金融的需求巨大,仅靠市场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社会各方面,各广泛的参与,我国绿色保险、资管、租赁等业务虽已起步,但是在产品种类、业务规模和服务品质等方面,与市场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此外在市场较快发展的同时,绿色标准、认证、信息披露制度陆续完善,我们要切实坚守底线,维护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国际声誉,这需要监管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相关企业的广泛参与,共同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未来中国银行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全球化、综合化的优势,举行社会各界一体,以创新促发展,以合作谋共赢,共同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最后衷心预祝本次年会和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殷勇:去年北京市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接近100亿
殷勇:去年北京市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接近100亿

  新浪财经讯 5月18日消息,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出席并发表致辞。殷勇表示,去年年末北京辖区内主要银行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接近100亿人民币,近两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4%,不良贷款率仅仅为0.07%。北京市的不良贷款率在全国的确处在最低的水平,不良贷款率只有0.34%,北京的企业都是质量非常好的,希望金融机构能够进一步扩大在北京的贷款业务。 他指出,总的来看,北京绿色金融应该说品种丰富,机构数量多,基础设施完善,市场空间大, 但是同时我们也体会到绿色金融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外部的效益难以内生化,环境信息披露还不充分,绿色项目评估的机制还不完善等等。因此在人民银行等国家部位的指导下,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绿色金融和创新,以绿色金融的发展为指引,进一步提升北京金融业整体的改革开放水平,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的增长。 以下为致辞全文: 殷勇:尊敬的刘行长,各位同事,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年会,在此也对新一届绿金委的诞生和各位委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多年来绿金委及其成员单位在倡导绿色金融理念,提供绿色金融发展的建议,开发相关的产品,以及深化绿色金融的合作等方面,应该说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届年会也将发布一系列的新成果,并且开展多个层面的交流。我相信这会进一步凝聚我们对绿色金融发展共识,也将对北京市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有力的借鉴,再次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对本届年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多年来对首都绿色金融工作的指导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金融机构、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参加首都绿色金融实践,服务首都社会经济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 发展绿色金融,建设绿色发展的理念,从而助力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我们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绿色金融,上个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鼓励发展绿色金融,包括发展绿色债券、发展绿色技术也写入了圆桌会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将为我们发展好绿色金融指明了进一步的方向。自从2016年人民银行等7部委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的指导意见,绿色金融的发展进入了国家顶层设计,我们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也从此进入了一个快车道,国家层面来看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绿色金融,包括统计制度行业标准和相关的监管和鼓励政策。从地方层面看,一些兄弟的省市也开展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试点,取得了不少有利的经验。今年2月份国务院批复的北京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方案中也对绿色金融做出了制度设计,明确支持北京建设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在金融机构的层面,不仅绿色金融产品覆盖了银行贷款、债券、信托、保险、基金等这些传统的融资渠道,而且在绿色的资产证券化、绿色建筑保险、环境权益融资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实体企业层面,企业利用绿色金融工具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在显著的提高,也形成了一批典型的案例。国际合作的层面,我们应该说已经成为了国际绿色金融领域的重要创造者,绿色金融成为我们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个方面,应该说以我们绿金委为牵头单位,以马骏博士亲自推动和实践,为我们国家在绿色金融领域,全球治理当中是争得了话语权。 当前北京市正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北京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以绿色金融为一个重要抓手,按照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环境建设。我们实施了清洁空气行动,缓解交通运动等专项行动,特别是治理大气污染,弃而不舍的抓好减煤、控车、降成本。2018年北京市建成区的绿色覆盖率是48.4%,排名各省市第一位,PM2.5的年平均浓度去年是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12.1%,创了有检测以来的最低水平,他们告诉我北京在过去三年,我们在降低PM2.5这个污染浓度方面,我们取得的成绩大概等于洛杉矶相对水平的时候,相当于12年取得的成绩。过去有很多金融机构迁移北京,重要的原因就是空气越来越差,现在我们比较有底气的说北京的空气不再成为北京营商环境发展的障碍,我们预计空气污染的形成还会稳步的改进。现在北京中心城区绿色出行的比例已经提高到了73%,也就是采取地铁、公交等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聚焦服务好包括清洁能源、污水、垃圾治理、大气污染防止、轨道交通建设等重要领域,积极推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信贷方面,去年年末北京辖区内主要银行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接近100亿人民币,近两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4%,不良贷款率仅仅为0.07%。北京市的不良贷款率在全国的确处在最低的水平,不良贷款率只有0.34%,北京的企业都是质量非常好的,希望金融机构能够进一步扩大在北京的贷款业务。另一方面就是绿色金融的贷款率,不良率几乎可以到了忽略的程度,万分之7,是非常低的,债券市场,2016年以来北京地区企业累计发现的绿色债券600多亿,占全国的1/3。绿色公司发行债券前7位都是北京机构,除了央企华电、三峡,还有北京首创北控等市属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积极推进,全国率先开展了绿色建筑的保险。在碳交易市场,北京环交所是全国7个试点碳交易市场之一,我们累计完成碳交易5100万吨,成交额有14亿元,成交额占全国的1/5。 总的来看,北京绿色金融应该说品种丰富,机构数量多,基础设施完善,市场空间大, 但是同时我们也体会到绿色金融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外部的效益难以内生化,环境信息披露还不充分,绿色项目评估的机制还不完善等等。因此在人民银行等国家部位的指导下,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绿色金融和创新,以绿色金融的发展为指引,进一步提升北京金融业整体的改革开放水平,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的增长。 一是我们会继续深化绿色金融的改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绿色信贷、政策、标准、产品的创新,促进监管约束、政府引导、市场激励相互协同,拓宽绿色项目的直接融资渠道,推动一批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绿色小微企业登陆科创板,继续推动深化改革新三板。最近科创板的上市工作,部门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当中,全国有100多家受理企业,北京占1/3,表明北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确处在全国发展的前列。在这些北京的企业里面有不少是从事绿色相关的产业和服务。我们也为创新绿色债券、绿色融资工具,发展绿色资产、交易和绿色投资,设立支持绿色发展基金,推广责任投资的理念、方法和工具,深入挖掘绿色的项目,积极发展专业的绿色同步认证,建立绿色的项目智库。 二是服务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应该说是绿色金融合作的主要发源地,也是主要交流的阵地,我们将积极支持在北京举办各类绿色金融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搭建高水平的绿色金融交流平台,落实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合作论坛,一系列绿色金融创意的成果,支持央行和监管机构在北京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网络建设,服务好“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目前我们也正在积极的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绿色金融的经验,与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合作,建设国际化的绿色金融。 三是打造绿色金融示范项目,目前北京市正在深入贯彻实施新一版的城市规划,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这一些都为我们绿色金融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年初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控制详规正式发布,市级的行政中心也在1月份正式办入城市副中心办公,未来城市副中心将进入发展建设的高峰期,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新的机会,我们欢迎各金融机构参与到城市副中心和北京重大项目建设,打造绿色金融的典范。 四是优化绿色金融的发展环境,许多绿色金融企业面对很多问题,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和八项融资机制,解决科创民营小微企业在北京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为绿色金融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我们搭建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政府大数据资源,构建了基于供应链金融这样的,基于大数据的信用闭环,为企业提供无抵押的信用贷款,企业生态环境行为也是重要的信用信息,我们也会把它纳入社会信用大数据系统,极大的扩展征信的来源,不仅可以降低绿色企业融资成本,也可以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实施有力的约束,此外实施了北京的畅融工程,安排不同区域,金融机构和企业加强对接,构建金融服务环境,这些也有利于绿色金融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欢迎在座的各位金融机构、企业、专业服务机构跟我们一起努力,探索绿色金融发展之道,最后祝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陈雨露:有针对性地解决绿色投融资中的期限错配问题
陈雨露:有针对性地解决绿色投融资中的期限错配问题

  新浪财经讯 5月18日消息,2019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书面致辞中表示,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有效防范风险有机结合,发展绿色金融的根本目的是更好服务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产品与服务创新,有针对性地解决绿色投融资中存在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和产品工具不足等问题。 同时,为有效防范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前瞻性地提升政府管理部门绿色金融政策制定和监管能力,引导市场机构切实提升绿色识别和风险管理能力,促进绿色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以下为致辞全文: 各位来宾, 首先,我谨向2019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刚刚选举产生的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及其成员表示热烈祝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和基础性制度安排,有序拓宽绿色项目投融资渠道,创新绿色金融工具。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已经居于国际第一方阵,在支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过去一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绩。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品日益丰富。2018年,我国共发行绿色债券(含资产证券化)超过2800亿元,存量接近6000亿元,位居世界前列。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积极探索货币、财政、产业、环境、监管等政策组合拳,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项目的资源倾斜力度,形成对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有效激励,组建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率先启动多个急用先行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为全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不断积累有益经验。浙江、广东、贵州、江西、新疆等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积极推进各项试点工作,方向正确、措施有力、初见成效。积极参与全球绿色金融治理,国际合作成果丰硕。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以绿色金融为核心的可持续金融成功纳入G20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重要议题。我国联合8个国家的央行和监管机构成立的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合作网络(NGFS)已扩展至37个成员机构。在不久前成功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27家金融机构共同签署了由绿金委牵头起草的《“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推动形成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共识。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新时代条件下发展绿色金融的规律性认识。概括起来讲,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有效防范风险有机结合。发展绿色金融的根本目的是更好服务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产品与服务创新,有针对性地解决绿色投融资中存在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和产品工具不足等问题。同时,为有效防范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前瞻性地提升政府管理部门绿色金融政策制定和监管能力,引导市场机构切实提升绿色识别和风险管理能力,促进绿色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坚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用和市场“无形之手”作用的有机结合。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统一标准、规范准入、加强监管、强化披露,着力打造公平、公正、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创新产品、提升定价效率、优化配置等手段,提升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商业可持续性。 三是坚持强化中央政府顶层设计职能与发挥地方政府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既要通过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大力推动,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强大社会共识和政策执行力;又要注重发挥地方政府“自下而上”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和产业结构布局,探索绿色金融支持区域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为全局性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四是坚持立足国情稳步推进与对标国际最佳实践有机结合。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统筹考虑现实国情、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构建适合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绿色金融体系。同时,应对气候变化、治理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都是重大的国际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要充分利用双边、多边合作平台,引领和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积极推动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全球共识,提升我国制度性话语权和影响力。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已步入纵深发展的新阶段。面向未来,要围绕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对绿色金融理论研究,为绿色金融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积极探索将环境因素纳入经济学和金融学分析框架的有效途径,在绿色金融基本原理、定价机制、影响因素、环境社会效益及其对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等方面,争取取得若干前沿性的重大研究成果。 第二,着力构建标准体系,保障绿色金融规范健康发展。作为绿色金融领域的“通用语言”,绿色金融标准既是规范绿色金融相关业务、确保绿色金融自身实现商业可持续的必要技术基础,也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的作用,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着重从制度建设、产品服务、操作流程、风险防控等角度全面系统规范绿色金融发展。 第三,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通过积极探索发行绿色市政债券、开展环境权益抵质押交易、完善绿色债券监管政策工具箱、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压力测试等手段,提供更加友好、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动员各类资本尤其是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项目建设,提升经济主体发展绿色金融的内在动力,   第四,强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不断提升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引领作用。要发挥好我国在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巨大、政策体系成熟等方面的先行优势,继续通过G20、NGFS、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等多边、双边平台,积极宣传推广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标准和最佳实践,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各位来宾,过去几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联系政策制定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绿色金融基础性问题研究,推出了一批有价值、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有效推动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大力推广绿色金融理念,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引领力、业界影响力、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今天,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已经正式成立了。希望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动员国内外金融界和企业界的智力资源,积极配合管理部门,围绕理论研究、顶层设计、基层探索和国际合作等四大领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详情]

2019绿金委年会5月18日将在京举行
2019绿金委年会5月18日将在京举行

  新浪财经讯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将于5月18日联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2019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发布研究成果,交流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经验,展望未来的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陈雨露副行长、北京市殷勇副市长将出席本次会议并致辞。会上将发布绿金委多项成果,下午将针对“地方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北京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建设”“‘一带一路’与绿色投融资”“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与创新”“信息披露和ESG投资”“金融支持绿色消费、小微企业和绿色农业”六大主题展开讨论。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创新和相关政策落地,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4月批准中国金融学会成立了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四年来,绿金委在推广绿色金融理念、研究绿色金融政策、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详情]

论坛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
论坛时间:2019年5月18日
论坛地点: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