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余引:大力发展专业机构投资者 倡导理性投资的理念

詹余引:大力发展专业机构投资者 倡导理性投资的理念
2019年05月30日 16:56 新浪财经

【金融315,我们帮你维权】近年来,银行卡盗刷、信用卡纠纷、暴力催债、保险理赔难等问题层出不穷,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黑猫投诉

  新浪财经讯 5月30日消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金融街论坛年会”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易方达基金董事长詹余引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詹余引表示,基金持有人的获得感不强,基金管理人又有一定的投资能力,这个矛盾怎么去解决。其实这是大家一直在探讨的。只有大力地发展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倡导这种长期投资、理性投资的理念,我们的资本市场才会真正的有活力,有韧性。

  以下为演讲实录:

  谢谢主持人的介绍,尊敬的各位嘉宾,非常荣幸有这么一个机会,给大家汇报一下,关于建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样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就这个话题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这张图,我想大家都比较熟悉,也是我们经常用的,他反映的什么呢?两根线,这个蓝线是沪深300,就是整个市场的走势,红线是公募基金,挑选了里面股票型和混合型,一个平均的表现,截取的时间是从2002年的1月到2017年,实际上为了更加公允,主要用的图都是第三方或者是市场的,我们自己说过,我们自己的数据比这个还要好一点,当然这个数据已经足够好。2002年1月到2017年,之所以选2002年,因为当时我们公司成立,指数并没有涨太多,但是股票型和混合型的基金,大概是涨了有10倍,其实我们全市场的最好的基金,去年正好我们基金20年,就涨了20倍,这是一个方面。但是另外一个方面,这张图也是经常被引用的,这是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2016年,实际上是在2017年做的,到2016年底的投资者的一个调查,从这个上面可以看出两点。第一,中国家庭的主要投资资产的结构,还是以银行存款为主,理财,包括股票投资,其实也不少,但是持有的公募基金是非常少的,这里面是剔除了货币以外的,这是家庭资产结构。第二,从盈利的情况来看,从2016年稍微吃亏一点是2015年刚刚经过了市场大幅度的波动,经历了股灾,所以可以看到,有30%是亏损,这是2016年的调查数据,过去持有的情况。亏了一些的,也有接近30%,真正赚钱的不多,我把这两个,前面这张图和饼图比较的目的想说明一个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公募基金,从产品盈利的角度,看起来是不错的,但是从投资者获得的角度,又是很差的,这个背后是什么原因呢?我是想提出这么一个问题。

  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看看证券资管行业最近几年的发展,应该说发展得非常快,非常好。到去年底,整个证券资管行业的规模已经超过了50万亿,如果考虑整个市场的财富管理的规模,当然这个中间有很多交叉的,就像我们管的钱,有很多是银行理财的钱,有保险的钱,加上保险,加上银行,加上信托,实际上是接近一百万亿的规模。我们这个行业发展得很好,但是还是刚才那个问题,投资者的获得感在什么地方。

  以公募基金,我们所处的这个行业作为一个例子,

  稍微解剖一下,到2018年底,就是去年年底,整个的公募基金的规模13万亿,今年有所增长,既有股市的上涨,也有新增,但是13万亿里面,相当大一部分是货币,他占了60%左右,超过60%,债券也有接近20%,真正股票型的,在去年只有8100亿,当然混合型里面,也有一些股票。这张图也说明了,在我们整个行业,整个资产的结构是非常不均衡,甚至是畸形的。

  并且这个比例,最近几年没有大的变化,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个图,大家重点看右边这个柱状图和折线,这里想说明的一个现象,公募基金持有的股票资产,我们实际上是在2007年,如果从金额,不管从金额还是占市场的占比,都达到顶峰,2007年是大牛市,当时整个公募基金持有的股票资产占股票市值的比重27%,这个比例后来逐渐的下降,下降的原因,因为上市公司的增加,IPO,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大型的上市公司。但是,基金行业的发展,没有跟上,没有同步的跟上,至少从规模的角度,所以说占比到了近些年,大概在4-5%之间。规模大概是不到两万亿我讲的都是公募基金,没有包括私募和专户,这也是我们这个行业面临的一个困境。

  刚才讲了,我们这十多年,公募基金成立,今年是21年,实际上假如只从业绩的角度,还是可以和西方国家,或者是发达市场去比一比,当然这个比较,通常从我们行业的角度,看所谓的超额收益的问题,市场涨了,你能涨得更多吗?市场跌了,你能跌得更少吗?从这个指标来看,还是不错的,一年期、三年期,还是拉得更长,或者滚动三年,都不错。但是也有一个情况,最近两年,这个指标,我们超额收益的能力是在下降,或者是在收窄,但是这个指标如果和美国,和欧洲,和发达市场相比较,我们都是最好的。最好,不是说我们基金公司做得多么好,实际上反过来也证明,我们这个市场效率不高,容易跑赢市场,这个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这个是我们这个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换手率非常高,大家可以看到,历年的年度换手率,都是在200%,甚至到400%,市场活跃的时候,换手率更高,400%是什么概念?三个月就换一次,这是短期的。我又拿了一个图表,大家可以看到,我把所有的基金分成五组,按照换手率的高低,看他超额收益的情况,这个和我们的判断是一致的,换手率越高,超额收益反而是越低的。所以这个的背后,他是什么问题呢?刚才讲了,尽管公募基金有好的超额收益,如果拉长时间来看,从创造的回报也是不错的,甚至是两位数的,但是基金的持有人,受益者,并没有真正从中获得,或者是感受到这么高的收益,在我们的基金持有人当中,实际上机构和个人的比例发生了很大的一些变化。如果按照最新的数据来看,看起来是比较均衡的,个人和机构大概各占50%,但是在不同的资产类别里面,他又是很不均衡的。

  就看右边这个图,货币基金里面,个人拿的反而少,今年以来会好一点,增加了很多个人的基金,个人主要是集中在股票型,包括混合型的。所以,个人在里面占的比重比较大的时候,个人的申赎行为非常严重的影响了机构的操作的行为,或者说他的投资策略。

  这张图也是经常会被用到的,来自于基金业的年报,个人持有单支基金的时间不超过三年,小于六个月的有16%,半年到一年的26%,接近40%是在一年以内的持有,个人基金的申赎率和前面的换手率之间高度的相吻合。换句话说,基金持有者的机构对基金管理人他的行为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基金持有人的获得感不强,基金管理人又有一定的投资能力,这个矛盾怎么去解决。其实这是大家一直在探讨的,我们讲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一定是需要长期投资者,长期投资者不是说你让他长期,他就长期,他是要有机制,个人投资者的机构化趋势,是未来一段时间,不管是从政策的制定,还是从具体的策略,具体工作的角度发展的方向。倡导价值投资、理性投资,其实这是一个投资理念的问题,个人投资者不能说都是非理性的,但是个人投资者面临的一个问题,首先是时间的问题,精力的问题,也有专业的问题。如果说在个人投资者能够有相应的机制,发达国家的最好的机制,就是养老金,第三支柱,如果有这样的机制能够比较有吸引力的话,个人他才有这种意愿,变成一个长期的投资者。这个时候,对于基金管理人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只有大力地发展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倡导这种长期投资、理性投资的理念,我们的资本市场才会真正的有活力,有韧性。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张译文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06-04 卓胜微 300782 --
  • 06-04 国茂股份 603915 --
  • 06-03 红塔证券 601236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