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一、候选理论名称
劳动力市场概念的政策突破与理论论证
二、主要贡献人候选人
高尚全、宋晓梧
三、推荐人/推荐机构
投票揭晓前保密
四、理论简介(由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编订)
1990年代初,高尚全关于区分出劳动力与劳动者、劳动就业的区别,确定了劳动力市场概念的研究,为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劳动力市场”概念起到重要作用;宋晓梧界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内涵及外延,对体制转轨时期的劳动力市场相关概念及其运行内在逻辑进行了深入研究。两位学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建的关键时刻,以很大的理论勇气,为劳动力要素顺利导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除意识形态造成的理论空白,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推荐理由(由推荐人/推荐机构提供)
(一)高尚全同志提出,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之后对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了。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特别提出“当前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是,发展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明确使用劳动力市场替代模糊不清的劳务市场概念。在此决定中,高尚全对明确提出“劳动力市场”的概念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详细阐述了提出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必要性和合理性,指出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也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他结合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区分出劳动力与劳动者、劳动就业的区别,从而确定了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实际上,劳动力不等于劳动者,更不同于劳动就业,它们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劳动力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劳动者是劳动的主体即人自身。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具有商品的属性,同样具有实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劳动力的价值要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实际上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就是一种交换关系,不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就必然否定劳动力具有价值,就不能科学地说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劳动力作为商品,就需要交换,于是就产生了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只有和劳动力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能力,实现价值增值。中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的增值意味着包括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者资本的扩大、社会财富的增长。这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劳动力进入市场,是自然而然的,即使创造出剩余价值也没必要回避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高尚全提出确立劳动力市场的概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应该进入市场,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的价值得到准确公正的评价,企业和劳动者才能在资源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从而促进劳动力资源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我国已经存在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市场是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现实。但当时的劳动力市场还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竞争主体来看,在国有部门中,由于劳动人事制度尚未进行彻底改革,阻碍了市场主体的形成;在非国有部门,尽管市场主体地位已基本形成,但市场主体的权益还缺乏保障。从市场运行机制上看,劳动力价格标准不统一,在相当大的领域内,工资既不反映劳动力成本,也不反映劳动力供求,没有发挥调节市场运行的机制作用。从市场竞争秩序上看,缺乏必要的维护竞争、调控市场以及法律监督的手段。从市场服务体系上看,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从就业培训到医疗、工伤、退休保险以致失业救济等方面的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因此,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速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以承受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宋晓梧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应引入市场机制配置我国劳动力资源,并于上世纪90年代初分析了劳动力市场与“劳务市场”的区别,主张以劳动力市场一词取代多年来流行的“劳务市场”,并提出应以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为主线,全方位推进劳动体制改革。他在分析劳动力市场与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异同点时首次提出:“劳动力永远附着在劳动者身上,所以不论其支配权是否发生了暂时的转移,都与它的供给者不能分离。由此产生了与其它生产要素市场的两个不同特点:第一,劳动力的供求双方始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双方是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看双方都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因此,这种关系具有社会性、政治性,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社会政治生活的不稳定。而其它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一般不具有直接的政治性质。第二,劳动力供求双方的关系不仅发生在市场交换的过程中,而且一直沿续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这样,企业内部复杂的劳动关系,包括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奖励惩罚、培训教育、安全卫生、社会保障等等,都要由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国家法律规范内协商确定。可以说,大量的劳动关系发生在企业内部。而其它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一般只发生在市场交换的过程中,不会沿续到企业内部。”基于这两个特点,劳动力供求双方的组织行为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由供求双方的组织进行集体谈判来确定劳动条件,协调有关的劳动关系,可以使政府处在比较超脱的地位,正常情况下不会与经营者组织或工会组织发生直接的对立,从而有利于社会和政治局势的稳定。一是由经营者组织和工会组织集体谈判条款约束劳动力市场上的个人行为,特别是企业内部的大量劳动关系,政府就可以摆脱日常的、个别的、具体的劳动关系,集中力量于宏观调控和立法监督。”
这一时期,宋晓梧还对我国转轨时期的劳动力市场主体与集体谈判、劳动力市场运行与宏观调控等基本理论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宋晓梧认为,“实行政企分离后,政府不再代表企业了,企业需要有自己的组织,这是对国有企业而言。至于非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政府本来就不能代表它们,当然更需要有自己的组织。”“从培育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出发,还要考虑工会职能的转变问题。工会的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是相关联的,但不能混为一谈。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从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需要有明确的利益主体代表出发,在经济利益方面,工会应当是劳动力供给方的代表,而不能是政府、企业、职工三方的代表。”
2008年,宋晓梧在一次理论研讨会上回顾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过程,充分肯定劳动力市场逐步发育成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指出:劳动力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劳动力市场组织行为的缺失,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瓶颈” 。“由于劳动力市场组织行为缺失,劳动争议案特别是集体劳动争议案绝大多数由政府出面直接处理。由于劳动力市场组织行为的缺失,政府只好直接干预企业内部的劳资纠纷,原本应由劳动力供求双方协商解决的市场机制被大大局限住了。同时人们看到,缺少劳动力供求双方组织行为的制约或平衡,当政府急于招商,提出重商富商口号时,劳动者的权益往往容易受到侵害;当政府关注民生,侧重保护弱势群体时,经营者的权益往往容易被忽视。”“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组织行为,涉及雇主组织和工会。这显然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综合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的组织权、谈判权、罢工权如何界定?经营者的组织权、谈判权、关厂权如何界定?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立足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尚全和宋晓梧提出的适应经济转轨要求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突破和建构的理论,逐步被经济理论界广为接受,在培育我国劳动力市场方面发挥了指导作用。
(三)高尚全同志早在1956年前就提出,要给企业自治权的理论(发表于《人民日报》1956年12月6日第2版),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和好评,被联合国翻译成英文,并加按语。1982年进入国家体改委后,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特别是要素市场的建主和发展,作了艰苦的探索和研究。
高尚全同志对劳动市场政策突破和理论贡献,实出表现在:他用现代劳动力市场理论取代“劳动就业市场”传统的理论。在参与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起草工作中,他担任了市场体系分小组的负责人,起草小组总负责人是温家宝同志。高尚全虽然几次提出要写上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但有人不赞成,主要理由是“提出劳动力市场会影响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因此,199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送审稿上仍然用了“劳动就业市场”,高尚全作为列席常委会讨论者,眼看就要讨论通过的《决定》,仍保留“劳动就业市场”,出于改革初心,大胆勇敢地举手发言,一口气讲了必须理直气壮地肯定劳动力市场的五点理论思考:
一是,如果劳动力不进入市场,其劳动价值不能体现出来,平均主义就是因为没有市场评价;二是,劳动力是最治跃的要素,它不进市场,现代市场体系就建立不起来;三是,我国就业压力这么大,靠政府配置劳动力资源,根本解决不了这个社会问题;四是,发展劳动力市场不会影响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实行职工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只会增强劳动者选择职业的自由度,实践人尽其才;五是,我国客观上已经存在劳动力市场,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引导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充分利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尚全的建言得到家宝同志的赞同和支持。他在高的书面稿上写上“请泽民同志参阅”,总书记批示:“复制请常委同志参阅”,各常委都无意见,最终,把“劳动力市场”载入史册。
(四)宋晓梧通过对劳动力市场与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异同点的分析,准确界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内涵及外延,对体制转轨时期的我国劳动力市场相关概念及其运行内在逻辑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上世纪90年代初劳动部制定以培育劳动力市场为主线的《劳动体制改革总体思路》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劳动力市场在突破“姓资姓社”的政治障碍后,迅速在实践层面得以推行提供了理论指导。
宋晓梧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我国转轨时期的劳动力市场运行将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了准确的预见,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要明确劳动力市场供求主体地位,建立集体谈判机制,难点在于转变工会组织的职能,建立健全雇主组织等,至今对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仍有重大指导意义。
上世纪90年代初,宋晓梧在劳动力市场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就业、劳动报酬、劳动保障三者的相关关系,阐明了转轨时期就业体制的特点,提出市场导向的就业理论,提出宏观调控应坚持就业优先的理念,丰富和完善了我国转轨时期劳动力市场的政策突破和建构。
(五)高尚全结合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区分出劳动力与劳动者、劳动就业的区别,从而确定了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他指出,劳动力不等于劳动者,更不同于劳动就业,它们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具有商品的属性,同样具有实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劳动力的价值要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劳动力市场客观存在。高尚全提出确立劳动力市场的概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同时他对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从劳动力价格标准、市场竞争秩序、社会保障等多个角度为我国在转轨时期确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理论基础。
宋晓梧提出应引入市场机制配置我国劳动力资源,他分析了劳动力市场与“劳务市场”的区别,主张以劳动力市场一词取代多年来流行的“劳务市场”,并提出应以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为主线,全方位推进劳动体制改革。宋晓梧还对我国转轨时期的劳动力市场主体与集体谈判、劳动力市场运行于宏观调控等基本理论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对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工会职能转变、工人权利保障等作了深入论述,为我国建立、健全我国劳动力市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两位学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建的关键时刻,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开拓了中国转型时期劳动力市场概念的政策突破与理论论证,为劳动力要素顺利导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除了意识形态造成的理论空白障碍,为构建我国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六、文献与材料目录
1.宋晓梧,《失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面临的新挑战》,《改革》,1990年第2期。
2.冯兰瑞等,《论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国城市出版社,1991年1月。
3.符钢战,《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经济分析 从微观到宏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4.傅喜国,《论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困境与实践可能性》,《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6期。
5.宋晓梧,《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经济研究参考》,1992年7月。
6.戴圆晨,《市场体系培育中不能缺少劳动力市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2期。
7.肖立见、林志平,《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第2期。
8.闵友诚,《关于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市场问题》,《财贸研究》,1993年第2期。
9.“中国劳动力市场及工资改革”课题组,《培育劳动力市场必须承认劳动力是商品》,《经济研究》,1993年第3期。
10.宋晓梧,《劳动力流动的国际比较》,《经济日报》1993年3月10日、12日。
11.宋晓梧,《劳动力市场运行与宏观调控》,1993年劳动部举办的关于劳动力市场的研讨班上的讲稿,正式发表于宋晓梧著《产权关系与劳动关系》,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年,第265页至288页。
12.宋晓梧主编,《劳动力市场》,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
《关于劳动力市场的几个理论问题》,节选自《劳动力市场》,1994年《中国劳动报》连载10期。
13.吴柏均,《走出“马尔萨斯陷阱” 中国劳动力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4.晓亮,《有关劳动力市场的四个理论问题》,《中国经济问题》,1993年第4期。
15.杨启先,《中国市场经济大思路》,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
16.陈东升,《论市场经济下劳动力的市场配置问题》,《经济师》,1993年第8期。
17.张建国、李振宇,《关于建立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探讨》,《经济研究参考》,1993年Z3。
18.谢晓凌,《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管理》,《经济研究参考》,1993年Z6。
19.夏永祥,《市场经济与劳动力资源配置》,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宋晓梧,《以培育劳动力市场为主线深化劳动体制改革》,《中国劳动科学》,1993年第11期。
21.宋晓梧,《关于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提法问题》,为劳动部领导参加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准备的参考材料,写于1993年11月,夏积智、陈宇参与此文撰写。正式发表于宋晓梧《改革:企业.劳动.社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56页至159页。
22.高尚全,《市场经济与劳动力市场》,《中国改革》,1993年第11期。
23.高尚全,《谈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问题》,《中国经贸导刊》,1994年第7期。
24.高尚全,《为什么要提出“劳动力市场”》,《劳动世界》,1994年第1期。
25.宋晓梧,《劳动力市场主体与集体谈判》,《国际劳工调研》1994年第1期。
高尚全,《“劳动力市场”是改革理论的一大突破》,《学理论》1994年第2期。
27.王栋,《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财经问题研究》,1994年第1期。
28.劳动部就业司课题组、劳动部劳科所课题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研究》,《管理世界》,1994年第3期。
29.陈恕祥; 浦惠霖,《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商品》,《经济评论》,1994年第3期。
30.谢晓凌、辛仁周、武小晋,《培育劳动力市场的若干理论与现实问题》,《管理世界》,1994年第4期。
31.许经勇,《劳动力市场的确认: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当代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32.张炳申,《劳动力市场配置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43.刘昕,《论中国企业家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中国人民大学,1994年。
34.伊志宏,《劳动力市场》,人民出版社,1994年。
35.宋晓梧著,《通过市场实现就业》,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36.宋晓梧著,《产权关系与劳动关系》,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年出版。
37.王东京,《关于开放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经济问题》1995年第1期。
38.郭飞,《关于我国劳动力市场若干问题的思考》,《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1期。
39.辛仁周,《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1期。
40.宋彦军、王学明,《论建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意义及前提条件》,《财金贸易》,1995年第2期。
41.宋晓梧、张小建、陈宇,《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5年第3期。此文获第九届孙冶方经济学论文奖。
42.薄越亮,《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关键是培育市场机制》,《财金贸易》,1995年第10期。
43.袁宝华,《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第二十八卷·劳动力市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44.肖茂盛,《中国商品经济与劳动力市场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
45.宋晓梧主编,《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第28卷《劳动力市场》,山西出版社1996年出版。
46.宋晓梧主编,《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劳动出版社1997年出版。
47.何伟,《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商品》,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48.赵履宽等,《劳动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49.宋醒民、廖进球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
50.杨先明、徐亚非、程厚思,《劳动力市场运行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
51.王裕国、陈爱民,《中国劳动力市场与就业问题》,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52.廖泉文,《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与实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53.高尚全,《民本经济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4宋晓梧,《改革:企业·劳动·社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七、主要理论材料部分扫描件
略。(如需查阅原件请与秘书处联系)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