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一张榜单尽显中国经济的“大事”与“大势”! “2018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点击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业领袖
相关阅读:
采访:本刊记者 辛国奇 本刊总编 杨 光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文:本刊记者 辛国奇
【谏言实业篇】
“世界上的百年老店都是坚守主业的,稳稳当当地不上市。不靠负债进行扩张,凭着自己的资本积累往前发展的企业,都走得很稳。”
2018年5月,周礼耀被正式任命为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而他所思考的,早已不局限于长城自身的发展。
1、为什么制造业企业死得多?
“我做不良资产已经20年了,接触了不下1000个问题企业,既目睹过一大批鲜活的企业走向衰落,也见证了众多濒临死亡的企业重获新生。”说这段话时,周礼耀语气有些沉重:“我能明显看出那些问题企业是怎么死掉的。盲目扩张、盲目多元化,这是造成企业出现危机最核心的两个问题。好大喜功,自我膨胀,自以为无所不能,无所不为,哪个行业赚钱就做哪个行业,你有多少本事、有多少人才?后手资源在哪里不清楚,上下游不对接,做了自己非主业的事情,最终陷入困境。”
这个道理,中外皆同。
2001年,周礼耀到日本考察,发现了一个名为日新电机的名牌企业。1990年代该公司因为主业利润严重不及房地产业,眼红也去搞房地产。到了亚洲金融危机房地产大跳水时濒临倒闭。最后,日本大和证券介入,帮助日新电机剥离房地产这些不良业务,恢复其电机主业,最后坚持主业的日新电机目前发展得非常好。
在跟企业打交道时,周礼耀会反复说,要量力而行,发展过程一定要稳健,否则无法控制后面的风险,盲目扩张只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没听进去这些话的,最后过几年出了问题来找我,都后悔没听劝。”周礼耀说。
2018年10月26日,长城资产在济南举办了2018特殊资产推介会,这是迄今为止资产管理公司举办的最大特殊资产推介会,共推出2429项相关资产,涉及债权资产总额2188亿元。
而根据统计,制造业已然成为不良资产“最大户”:在行业分布上,制造业资产债权规模621亿元,占比28%;房地产类资产债权规模549亿元,占比25%;批发和零售业资产债权规模410亿元,占比19%……
“历来如此!”长城资产董秘史剑用这四个字,打断了《中外管理》的询问。“基本上从2014年开始,在几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统计中,制造业都是排位第一的。这个情况跟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改革有一定的关系,本身现在就处于产业升级换代的关键阶段。”
2009年4万亿强刺激之后,直到2014年都是流动性空前爆发的阶段,这时候几乎没有不良资产。2014年之后,一大波不良资产开始从东南部沿海区域向内陆地区爆发。
2、你的金融周期与实业周期匹配吗?
“不良资产就是资源错配的产物,在不对的时间,不对的地点、不对的行业,把资源放错地方了。”史剑说,有的人披着制造业的外衣搞多元化,房地产赚钱做房地产,P2P赚钱就把贷款拿来搞P2P。
史剑认为,很多企业毁在“短贷长投”上。“贷款是一年期限的,但企业盲目去扩张用到了五年的项目上,第二年想续贷,但是严监管一来,银行迫于压力抽贷、压贷、断贷,资金链转不起来了,即便行业发展方向很好,也会出现大问题。”如此,造成了流动性危机下的信用塌方。
“很多企业管理者不清楚,银行的机制、资金来源和风险管控跟实体企业本身的生产周期往往不匹配,这就导致‘短贷长用’、‘流贷变固贷’,到了半道左右为难,把自己推入僵局。”周礼耀说。这时企业只能用另类的高利率替代低利率的贷款,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经营性现金流却跟不上,资金链断裂是迟早的事。“有的企业一旦贷款到期没有后续资金马上就陷入危机,就那么一根稻草。”
这时候,一些企业就求助于民间借贷、互联网金融,做过桥贷款。 在周礼耀看来,这是火上浇油。“最近我跑的几家问题企业,全部都有民间借贷。包括上海超日在内,当时也有民间借贷。”
早在1987年,周礼耀就写了一篇论文:《试论我国农村中的民间借贷》。“对民间借贷我是特别敏感的。20%的高利贷企业能扛得起吗?所以一定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宁可四平八稳,不要失重失衡。”
周礼耀告诉《中外管理》:企业有初创、成长、成熟、衰退各个阶段,宏观经济也会呈现出繁荣、萧条、衰退、复苏的周期性,这两个周期在某个空间和时间上出现叠加并相互震荡的时候,经常会导致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信贷关系的失衡和信贷资源的错配,进而导致不良资产在某个领域甚至某个区域产生和蔓延。
“所以企业管理者不能太冲动,真需要居安思危的。即便现在形势很好,行业发展很不错,产品挺有销路。但一定要考虑,会不会有变化?”史剑的话颇有忠告意味。
的确,不少企业管理者没有觉察到,流动性繁荣的时期过去了,需要转变经营思路了。
3、何必都要去上市?
在周礼耀看来,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是一种大文化、宏观文化。“嘴大心也大。西方以德国为代表,把一桩事兢兢业业做好,所以人家不会追求‘做大做强’,而是做精做优。”这造成了中国企业最大的问题:一哄而上,同质化经营,劣币驱逐良币。“这导致我们发展几十年的产业,可能在短期内就过剩了,而另一方面企业丧失创新发展动力,有效供给却没有。既造成资源的浪费,也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1990年代末,周礼耀还在上海农行五角场支行当行长时,就接触了一家因盲目扩张最后倒闭的企业。这家企业生产集装箱下部可调节的螺丝脚垫,用于集装箱的运输。刚开始规模比较小,生产出来的脚垫供不应求,八个脚垫能卖106美元。当地政府一看效益不错就催企业抓紧扩产,于是四处贷款,马上开始建设第二条生产线。结果第二条生产线还没竣工,其他地方大量同质化的产品就生产出来了。显而易见,产品一多就不值钱,售价一下降到了70多美元。最后,这家企业因资不抵债倒闭了。
“你没有想到外面已经有100多家工厂在那制造了,还扩什么产?”当过工厂会计的周礼耀,深知盲目竞争的危害。“我原来工作的那个工厂生产布料,但从没想过生产这么多布卖给谁,最后工资发不出,每个人发一张名片,都印一个销售科副科长,扛着布出去卖,等钱发工资,卖完存货厂子就关掉了。”
“都想做红花,没人愿意做绿叶,这是实体企业往往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周礼耀说,企业管理者应该考虑,是不是在一个行业当中,只做产业链当中的一块小砖。“我宁可给别人添砖加瓦,但是你离开了我这块小砖头不行。德国、日本大量的隐形冠军不都是这样?大部分日本企业现在基本不做品牌战略了,只做核心能力、核心技术。”
周礼耀颇为欣赏华为的任正非。“就跟华为一样,一定不上市,慢慢积累,有多少资本做多少事,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世界上的百年老店都是坚守主业的,稳稳当当地不上市。不靠负债进行扩张,凭着自己的资本积累往前发展的企业,都走得很稳。”周礼耀叹了口气,“但现在有这种思想的企业家不多了。甚至有的投资人裹挟着你上市,最后他们就跑掉了。”
上市公司金贵银业前不久出现了债务危机,周礼耀就对该公司高管说:“没上市的时候你们做得多好,从来没求过银行,能做到零应收。现在上市圈到钱了,这山望着那山高,又买矿又盖楼,又要上下产业链延伸,结果把自己陷进去了。”
4、为什么实体企业要有金融思维?
不过,在周礼耀看来,包括制造业在内的所有实体企业,在专注主业的同时,都需要有金融思维。
“当一个企业情况不太好时,抵押担保价值实际上都是要打折扣的。”周礼耀解释说,金融机构会从风控和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大概要将之打去七折。“在金融人眼里,你的资产往往就是实际的30%,比如100亿资产最多可以贷到30亿。”但有的企业管理者不明白,认为抵押物很值钱,但全部抵押了没拿到多少资金,最后造成“小马拉大车”。很多企业因不懂金融,结果就“死”于这种错误认知。
“银行眼中的实体企业,资产公司眼中的实体企业,政府眼中的实体企业,实体企业自己眼中的实体企业,从这四个视角去看,都是不一样的。”周礼耀一语中的,“如果没有金融思维,企业出现危机,最后怎么倒的都不知道。”
有的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想贷款,感觉自己规模挺大,拿点东西抵押就能融来很多钱,结果情况远非如此,相反还觉得银行“欺负”人。数年前,周礼耀主导的科迪乳业项目重组,就是典型的案例。
这家企业的资产主要就是农用地和奶牛,号称有10亿资产,周礼耀带着团队把4000多头奶牛数了个遍,最后评估如果破产清算的话1个亿都不到。“破产清偿率不会超过15%,这样看金融机构把资产按照30%估值已经算高的了。”周礼耀认为,企业要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不要把弦绷得太紧,资金是企业的“血脉”,要保持气血畅通,淤堵太多,湿气太重,总有一天要出毛病的。
周礼耀带着团队在河南科迪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数牛”
5、最终还是要靠主业!
周礼耀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从生存周期角度看,中小企业的生存期是5年左右,中型企业大概为15年,集团的生存期则是25年到30年。而真正成为百年老店的企业,基本都不是大规模的集团,即便原来是集团,最后也会解散,保留核心的东西继续往前发展。“会有一个瓦解的状态,当中冒出来一个真正的主业。”
“我2006年时说中国会有长城和花旗抗衡,2008年花旗次贷危机时就解体了。但是解体后这个老牌金融帝国的核心主业还在继续越做越好。”周礼耀顿了顿,“他的老汤还在。”
“做企业一定要长顺风耳、千里眼。”周礼耀提醒,要对系统性风险有高度警觉,千里眼就是要把行业情况全方位摸清楚,顺风耳就是任何跟行业相关的风吹草动,都要有预警。“暂时看跟你的企业没多大关系,但是发生系统性问题的时候,风险会像骨牌一样倒下来。”同时,他特别强调,要有逆周期的思维,在大家头脑发热的时候,要给自己浇盆冷水,大家都冷的时候烧把火,这才是机会。
2018年,美国在经济上行期发动了对中国的贸易战,冲击了原有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这就是突击战。”对此,周礼耀预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类似,单纯依靠价格优势的部分制造业企业、出口导向型的企业会受到较大影响。2019年一季度,可能会形成一些不良资产,产业合并成为必然趋势。对于不良资产行业来说,挑战比机遇更加严峻。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