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中国经济周刊》2004 > 正文
 
格力迷雾:内耗纷争大起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 07:20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黄乐桢 邹锡兰/珠海、北京报道

  作为著名的空调企业,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电器”,000651)近年来创造了一连串的辉煌:2003年格力电器被全球著名的投资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十二家上市公司之一;连续三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中国上市公司100强”;连续三年进入国家税务总局评选的“中国上市公司纳税100强”;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索爱K700c新上市1元拍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今年还被选入海关总署首次评定的全国七十家出口企业“红名单”;连续六年选入“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力上市公司50强”……

  然而,对于从1991年开始一手把格力电器创立并成功地将格力空调打造成中国第一空调品牌的朱江洪而言,近一段时期相关媒体和网站铺天盖地的负面文章并没有给他多少面子。

  坊间广泛流传着格力集团与其控股子公司格力电器存在“父子”之争、“商标”之争甚至认为是“权力”之争等等一系列严重倾向性说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带着一串串的疑问,7月,《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亲赴广东珠海,经过深入调查采访,逐渐拨开萦绕在格力的层层迷雾……

“争”字当头

  美丽的珠海,位于珠江入海口,地毗澳门,水连香港。漫步于情侣路,阵阵海风徐过,令人心旷神怡。但作为珠海第一品牌的企业格力集团与其控股的格力电器的纷争却让这个城市无法平静。

  品牌之争

  一石击起千层浪。作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朱江洪怎么也没有想到“纷争”居然会以他一手创立的“格力”品牌作为导火索。2003年10月28日《粤港信息日报》(现更名《民营经济报》)刊登了《格力进军厨具市场》,并被广泛转载 ,一时间格力电器被误传将进军厨具市场,从而拉开了这场品牌之争的序幕。

  2003年11月4日,格力电器在全国二十多家媒体发布声明称格力电器只生产空调,在有关媒体报道中,某公司借用“格力电器”及“格力空调”这一属于格力电器的商号和产品来宣传自己及产品,严重误导了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是一种侵权行为。

  而格力电器声明中所指的公司正是与其同属格力集团的子公司珠海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小家电”)。

  对此,格力小家电也不示弱。2003年11月5日,格力小家电向媒体及各地经销商发了一份落款为格力集团的《“格力”商标授权使用说明》,该说明署名为格力集团公司。说明指出,格力电器以及格力小家电均为集团授权经营的家电产品专业子公司,授权合法使用“格力”字号和商标。

  2003年11月11日,格力集团在某全国性大报整版刊登了名为《奋进中的珠海格力集团》的宣传文章。文中声称,格力集团授权珠海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使用格力商标。这一澄清否定了此前格力电器声明中的说法。

  由此,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品牌之争达到高潮,一时间,媒体充斥着各种声音,而更多的却是对格力小家电的同情,小家电到底为何惹起此次纷争?

  小家电背后

  7月1日,时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现任珠海市华发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的徐荣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他看来这些纷争是格力电器借故闹事。

  “在好多年前,集团就开始做小家电了,一个叫格力连锁,一个叫格力雅达,两家同时在做,相互之间有内耗,是历史形成的。”徐荣说,“1999年,我到格力之后把这两个公司合并了。2000年成立格力小家电,当时1997年成立的格力连锁出了很多质量事故,而雅达要少一些,朱江洪多次说格力小家电存在问题其实是以前的,这两年格力小家电也在抓质量。”

  而经《中国经济周刊》查证,此前格力涉及小家电业务的公司有3家,包括珠海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中山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和顺德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其中珠海格力和中山格力小家电公司法人代表是格力集团董事、经营总经理陈顺一。而顺德格力小家电的创办者是原美的集团小家电事业部总经理张某,顺德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是张某与格力集团下属子公司澳门宏景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目前格力集团已回购张某的全部股份。

  2002年在美的事业部改革中,张某出走,并带走美的一些人,转投格力旗下。据称,珠海格力集团公司除了每年得到一笔品牌使用费外,在生产、经营、财务等方面均不具体参与,大权付与张某及其团队。

  据了解,在顺德格力小家电中,格力集团在里面占有55%的股份,其他人占有45%股份。业内人士透露,45%的股份为张某等管理层持有。显然,顺德小家电实际上是一种品牌出租的经营。

  一直以来,格力电器与格力小家电关系疏离,前者常埋怨后者不重视产品质量,因打的又是“格力”牌子,影响格力空调声誉,而格力小家电的声誉在业界也并不是很好。《中国经济周刊》查看的数据显示,2002年,格力小家电的电风扇总维修率6.4%,电暖器总维修率6.2%;在2003年,电风扇总维修率6.2%,电暖器总维修率6.0%。据业内人士分析,这样的维修率是比较高的,而且还有很多的维修难以统计。

  由此,在格力小家电质量不能完全保障的情况下,很多买了格力小家电的消费者纷纷投诉格力电器,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纠纷,这也对格力电器的声誉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回顾格力电器的创业史,格力(GREE)经过了海利、海乐、GLEE品牌的演变。7月6日,朱江洪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格力(GREE)这个品牌是在1991年5月由格力电器创立的,后来,集团的领导对格力(GREE)很是欣赏,便抓过去“充公”了,当时集团要求每年格力电器不得少于3000万的广告推广费用,现在格力牌空调已经成了中国空调的第一品牌。此前,“格力(空调)”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而据2004年中国市场家电品牌影响力50强数据显示,格力名列前茅。

  7月9日,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张玉杰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很多企业由于品牌移出没有做到位,导致品牌信誉度减低在中国已经屡见不鲜,格力电器的举措对保护品牌而言是有利的。同时他提醒品牌移出或者外移应当慎重。

  格兰仕收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3年11月,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持有格力电器股份中最后的5000万股也于2003年11月5日办理了质押登记,冻结期限从2003年11月5日至2010年9月10日。至此,集团所持有的格力电器的31000万股全部质押给银行。没想到,这则公告却引出了传闻说这将是收购格力电器的最佳时机。

  格兰仕这个微波炉行业的老大,在转行做空调不得志的情况下,在不经意中卷入了这场格力纷争。

  2月6日与10日,珠海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局(以下简称“珠资局”)和格力电器先后针对格兰仕宣布其欲收购格力股权之事发布声明和公告。珠资局在公告中回应:作为政府授权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格力集团公司从未与任何机构就格力电器公司的国有股权转让问题进行过商谈。

  公告发出后不久,格兰仕副总经理俞尧昌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格兰仕去年11月向珠海市国资局提交过文件;其后,是与徐荣谈过此事。一时间,格力电器国退民进、收购一事被炒得沸沸扬扬。

  徐荣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一开场就谈起了此次事件的经过:在2003年11月底的时候,格兰仕发函联系来谈收购事宜,当时由格兰仕俞尧昌带队3人,我两次接待了他们;格兰仕也表示与家电相关的企业他们都有兴趣,但由于事情比较大,涉及股份转让,当时没有结论性的意见。

  而对于格兰仕的收购背景,徐荣没有谈及。徐荣说:“关于转让与不转让,市里有不同意见。有些领导认为寻找一个合适的对象,有资金实力有管理能力就可以合理转让;也有一些领导认为,格力电器是一个牌子,卖给人家没有面子。两个观点不一致,后来就搁置了,有争议的事情就这样在扯皮,不了了之。当时我也向国资局、市领导汇报了,也没有说卖与不卖。”

  徐荣说,“当时真实的意见是私下表达的,卖与不卖,在正式场合不说意见,这是政府的不作为。在我看来,对格兰仕而言收购是合理的,因为此前他们花了很多心思做空调但都没有做好,而且当时他们在中山投资了一个空调基地,如果市里答应收购的话,他们会把基地移到珠海。”据此,徐荣是赞成格力电器被收购的。

  7月5日,在格力集团,《中国经济周刊》询问了多名高层,都称对此事不知晓,只是在后来的媒体上知道的。同日,格力集团新闻发言人张凡也表示,集团没有发布此类消息。7月6日,《中国经济周刊》向珠资局求证,该局新闻发言人周少强也对收购事宜表示否定。

  作为当事人,格力电器7月6日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他们也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从媒体报道获知此事的。而格力集团一高层称格力电器目前发展状况非常的好,而且是国内空调行业老大,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应卖给人家。至于谁放出被收购的消息,是否有其他目的就不得而知了。

“父子”斗法

  这一切在外界看来,依然迷雾一团,但事态在珠海已经开始变化了。1月13日,徐荣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职务,集团新任董事长由珠资局局长郭毅兼任。6月8日,格力集团委任原珠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叶志雄为该集团第四任董事长,一些不为外界所知的事情开始显山露水。其中会议纪要问题、账外账问题为最,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是不是又与品牌之争、格兰仕收购有关呢?

  一份纪要两个版本

  2003年5月16日上午,在格力集团总部五楼的一个会议室里,格力集团董事会会议按预定日期召开。徐荣、朱江洪等10名董事出席,会议由徐荣主持。

  原本一个很正常的会议,却从此为“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之间的纷争埋下了伏笔。据有关当事人称,原本三项议题的会议会上突然变成了四项,增加的一项就是“报告格力电器账外账问题”。

  而这个会议的第三项内容“审议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机场债务重组方案”也为格力集团另一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达公司”)抵债风波留下了引子。

  “我当时觉得很奇怪,会前并没有 ‘格力电器账外账问题’这个议题。”7月5日,格力集团董事、财务总经理石小磊向《中国经济周刊》讲述到。同日,陈顺一也向《中国经济周刊》描述:“当时就没有这项议程。”

  然而奇怪的并不仅如此,《中国经济周刊》在采访中却看见了这次会议两个不同版本的会议纪要,前三项议题的表述内容相同,而对于格力电器账外账问题却出现了不同的表述。

  一个为:会议肯定了格力电器主动将账外账并入公司总账的做法,但认为,格力电器公司长期设立小金库,违反了国家的政策法规,烧毁账外账更是严重违法的,应该给予严肃处理。会议做出要求:责令格力电器将此事向集团董事会提交书面报告。

  另一个为:会议肯定了格力电器主动将账外账并入公司总账的做法,但认为,格力电器没有及时取消小金库,违反了国家的政策法规,烧毁账外账更是严重违法的,应该给予严肃处理。会议做出要求:责令格力电器将此事向集团董事会提交书面报告。

  前者为后来媒体圈所广泛引用的已公开的会议纪要,而后者为仅少数人拿到的修改后的纪要。可以看出,两份纪要有明显不同的判断与结论。《中国经济周刊》也在陈顺一处见到只印了10份的公开版本的纪要,但陈没有答应给记者复印一份该纪要,称类似文件是不能流出集团的。

  对于该会议纪要的流出,徐荣称,由于人杂是很容易流出的,但他同时表示也不知道是怎么流出的。

  假如纪要流出是个信号的话,两个版本的纪要的出台看来也是“煞费苦心”的了。而这些正好为后来闹得沸沸扬扬的格力电器“账外账问题”作了一个看似有结论的例证,一时间被媒体纷纷引用,称这是上市公司所不能容许的。那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账外账

  7月1日,《中国经济周刊》致电国家审计署广州特派员办事处(以下简称“广州特派办”),该办李晓园处长说:“这都是很早的事了,而且已经有结论了,其中主要是个人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格力运作是规范的。”

  李晓园说,2002年5月,在国家审计署例行对格力电器进行审计时,发现了格力电器存在账外账。

  据查,格力电器账外账设立于1991年至2001年,账外账的资金来源是权衡格力电器的废品和边角料出售收入,支出是用于公司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为了鼓励经销商多销售格力空调而支付的奖金和技术干部的年终奖。

  据了解,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市场初级阶段的不规范竞争行为,中国很多企业都存在小金库、账外账问题,2001年中期,国家明令禁止小金库、账外账。

  7月3日,格力电器监察部负责人陈春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了当时的情况。陈春说,在2001年初,格力电器办公会就再三决定不再设账外账,由于助理总经理肖传能和财务部长张粤理解错误,擅自于2001年5月将其烧毁,之后账外账并入财务账。当时公司在建实物账的同时,还建有电脑账,广州特派办是通过电脑账和银行账单对收入、支出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查实,完全没有差错,也没有发现有个人行为。公司对账外账监管严格,并指定专门的会计和出纳分管账物,由监察部进行监督,监察部每年安排人员对其进行审计,核对收支是否平衡、手续是否齐全,以此规范管理。

  根据2002年7月广州特派办的审计结果表明:格力电器不存在私分、不正常支出的情况。从实质和形式来看,当时定性为:该账务不是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利的“小金库”,而是可以纳入公司正常账目的账外账。

  之后,广州特派办将财务部长张粤把企业存款所得的奖励据为己有的线索以及擅自烧账等问题一并交至珠海市人民检察院。珠海市人民检察院调查后,关于账外账的问题,得出了与广州特派办一致的结论。

  2002年7月,珠海市人民检察院对张粤予以逮捕并于2003年1月提请公诉,珠海市香洲区法院于2003年4月做出判决,“被告张粤犯公司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五万元”。至于烧账问题,由于没有发现个人犯罪行为,不作为刑事处理。

  然而事情并没有终止。随后,在2003年5月出现了两个版本的会议纪要。而据参加会议的一董事讲,当时是逼着朱江洪承认账外账是在他指使下烧的,朱江洪认为广州特派办以及珠海市人民检查院已经对烧毁账外账有定论了,该谁负责就谁负责。

  7月4日,朱江洪回忆说,“我在会议上如实向董事会作了回答,但徐荣不听,说这个事需要严肃处理,之后也就有了前面这个会议纪要了。”

  同日,格力电器总经理董明珠也回忆说,早在2002年,朱江洪与我已向徐荣汇报过账外账问题和国家审计署的审查结论,而在事隔一年后,却又把这个问题重新提出来,显然是有目的的。

  朱江洪说:“新上任格力集团总裁陈元和曾向我透露,2003年2月徐荣就曾向他咨询过烧账的法律处理问题。”

  由此,似乎可以看出账外账问题重新的提出是有计划的。事实上,会议纪要的出台也就说明了这一猜测,“长期设立小金库”的纪要也莫名其妙地流出了格力集团。此后,在事件发生时间不明的情况下被各大媒体纷纷引用,一个原本为2002年7月就有定论的事件就这样在2003年的10月之后被炒得“有鼻子有眼”。

  其中,格力电器1亿元存款挪用案也与账外账问题联系起来了。格力电器于2003年4月15日在某国有银行存1亿元一年期定期存款,但在2003年9月中旬发现该项存款被挪用并报了案。据称,这笔存款的消失是源于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之间的内部争斗,与格力电器设立“小金库”、建账外账、烧账本有关。

  但事实并非如此。据珠海市人民检察院立案调查,该行的行长等人涉嫌伪造格力电器公司印鉴与签字挪用该项存款,涉案资金、资产已被冻结,现所有7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被起诉,其中没有格力电器人员。

  7月4日,董明珠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目前这笔1亿元的资金连本带息已于4月15日到期收回,这个事件的发生与格力电器没有关系。她同时认为,借此事炒作,并与已经有定论的账外账问题联系,可见这些人用心之险恶。

  然而,今年3月份的一份某报内参又让格力电器与朱江洪再次面对珠海市的纪检部门。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该内参在没有采访格力电器以及第三方的情况下,再次对已有结论的账外账问题和1亿元存款大做文章。对此,珠海市纪委又进行了认真调查。7月11日,格力集团董事长叶志雄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珠海市纪委已经转达了关于格力电器账外账等问题最终结论,这些问题将届此划上句号。

  此时,《中国经济周刊》从知情人士获悉,同为格力集团子公司的凌达公司也同样发现重大财务问题,而因此被计划抵押出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凌达抵押风波

  徐荣曾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他最欣慰的一件事就是集团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广州办事处(下简称“东方公司”)达成重组协议,凌达公司将作为抵债的一部分抵押给东方公司。

  事实上,这一切并没如徐荣所愿:格力集团更换新任领导后,凌达公司并没有抵押给东方公司,目前已经开始了新的发展之路。

  又是从2003年5月16日的格力集团董事会会议开始。据该会议纪要表明:东方公司的机场债务是国家财政部重点追收的债务,该机场的部分设施由于格力集团的担保而成为债务人,而格力集团又没有足够的现金资产偿还债务,东方公司愿意接收凌达公司抵押部分债务的方案。

  而在2003年10月13日的格力集团董事会决议中,提出了以“现金5000万+凌达公司权益+格力商务中心大厦+部分土地”整体作价3.16亿元人民币一揽子东方公司机场债务的重组方案,其中非现金资产部分以评估值为准,东方公司同意豁免剩余债务(截止2003年10月13日机场债务本息合计约6.5亿元人民币)。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朱江洪当时对决议投了弃权票。

  为什么要选择凌达公司作为抵押呢?徐荣说,凌达公司生产的压缩机没有成为格力空调的配套产品,格力电器也一直没有采用凌达公司的产品,凌达的产品反而成为海尔、科龙等厂家的配套产品,凌达公司已经不符合集团的产业布局了。更重要的是凌达公司也愿意抵押给东方公司。

  “在2003年10月13日的格力集团董事会形成决议前后并没有向珠海市政府汇报过。”一知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

  2003年10月27日,集团有关高层向珠海市政府作了汇报。

  珠海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冼文2004年7月5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回忆说,在与东方公司签署协议的前一天,珠海市政府就决定凌达公司不再抵押给东方公司,东方公司也表示同意。

  此前,据知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格力集团在2003年10月27日下午获悉市政府不同意把凌达公司抵押给东方公司后,专门为此召开董事会,预先通知凌达公司部分中、高层10多人(非董事会成员)进入了会场,他们声称只愿意卖给东方公司,而不愿意接受格力电器收购等等。

  7月3日,原格力电器质量控制部部长、现任凌达公司总经理陈达光向《中国经济周刊》回忆会后的情形时说,当时有凌达公司一员工向他打电话,说凌达公司总经理高国萍声称将会对他可能出任凌达公司总经理施加威胁,要让他知道事情的严重后果。

  同时,陈达光说,在他3月份接任凌达公司总经理一职后发现凌达公司此前存在很多问题,光欠的货款现在就达5000多万。接手之后还发现有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而且,1999年之后凌达公司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也存在私设小金库。

  2004年3月高国萍被免职,同月被检察院批捕。据了解,高国萍在任职期间,利用手中权力,采取各种方式,套取企业资金,侵吞转移企业资产。《中国经济周刊》发现,高国萍涉及自己注册的各类公司就多达20个。

  高国萍等人纷纷反对格力电器收购是否另有隐情,到底是亏空了国有资产,还是其他,这就不得而知了。而据知情人士透露,高国萍批捕以及所牵涉到的问题,在凌达公司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朱江洪惹谁了?

  就在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纷争弄得沸沸扬扬之时,朱江洪更没有想到,他怎么又成了“褚时健第二”?

  2003年12月18日,《粤港信息日报》刊发了一篇署名仲大军的《格力再现褚时健式人物》(以下简称“《仲文》”)文章。《仲文》以点评格力集团公司与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两者之间关系为引,矛头直指朱江洪,把朱评析为“褚时健式人物”。

  此时,业界人士分析认为,《仲文》对加剧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双方的矛盾,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仲文》见诸报端后,朱江洪受到极大困扰和严重打击,导致身体不适、失眠,工作一度不能正常进行。朱江洪于是向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香洲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今年3月29日香洲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后,5月31日做出一审判决,判决仲大军在《民营经济报》上以相同篇幅刊登消除2003年12月18日失实评论影响、向朱江洪赔礼道歉的文章。并判仲大军赔偿朱江洪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10万元。

  事件以仲大军一审败诉而告终,日前,作为民营研究机构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的仲大军已提出上诉。

  《仲文》中称,朱江洪“欲将格力集团在格力电器中拥有58%的股份分离30%归其个人所有。”,“透过这场权力之争,我们看到一幅国有资产如何流向私人的画面”。

  《中国经济周刊》在采访中问及朱江洪是否提过股份要求的事。所有被采访人中除徐荣以外,均表示没有听到朱江洪讲过。他们说,要是真的有此事,也不会向徐荣提出,因为他也没有这个权力。徐荣说,私下里有过交流,但是这是无法取证的。

  对此,珠海政界资深人士肖先生认为,《仲文》已经把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之间的纷争分身到徐荣与朱江洪之间去了。

  然而对于《仲文》,朱江洪更是感慨,“文章不负责任地发表,受伤的不仅仅是我个人,对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而言都是伤害,而对‘格力’的品牌伤害更大。”

凸显机制弊病

  仅是父弱子强吗?

  综观整个纷争过程,在外界看来,徐荣与朱江洪成了纷争的两个核心人物,而有的也从这场纷争中“悲情”出局。

  7月1日,徐荣向《中国经济周刊》说:“我是带着遗憾离开的。”2004年1月13日,徐荣在珠海市干部交流中出任另一国有企业华发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业内不少人士认为,格力纷争表面上看是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父弱子强的较量,而实质上是徐荣与朱江洪之间权力斗争的结果。

  据格力集团披露的2002年数据显示:集团工业总产值达220亿元,其中210亿元是由格力电器贡献的。格力电器总产值占了整个珠海经济的半壁江山,除此之外,格力电器还为国家和地方贡献6亿多元的税收。

  随后《中国经济周刊》在调查中发现,从1999年至2003年,格力集团发展一直停留在1999年之前的发展水平,其中2002年集团总资产52亿元,而在2003年总资产为51.25亿元,处于亏损状态。期间除了格力电器发展迅猛之外,其他的并未得到发展。

  从数据上看,似乎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是父弱子强。在外界看来,因为格力集团是格力电器的控股股东,占有格力电器58.66%的股份(珠海格力集团公司占50.28%,珠海格力房产有限公司占8.38%),但格力集团发展远不如格力电器,这样就导致了格力电器向格力集团要权,从而引发了“父子之争”。

  事实果真如此吗?《中国经济周刊》在采访中发现,父弱子强并非导致这场前前后后一年多的纷争的真实原因。

  机制之弊

  2003年11月8日,珠海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冼文代表市委市政府在格力电器四期工程竣工仪式上正式表态:“(格力电器)稳健的发展和优良的业绩使得近期对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的各种不实传言和恶意诋毁都将不攻自破。”

  冼文副市长曾于1985年至1999年任格力集团首任董事长。7月5日,他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说,“整个事情在我看来是人的问题,当然机制也有问题。4年了,我们不是没有给机会,但时任集团的领导连企业基本的发展思路都没有,调整是必然的。”

  7月1日,珠资局一位高管也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4年了,我们给徐荣机会了,但是我们没有看到他要做什么。

  据了解,从1999年5月开始至2004年1月,徐荣是集格力集团党委书记、法人、董事长、总经理四职于一身。

  珠海市政府一主要领导还透露了一件不为外界所知的事情。2003年5月,在召开格力电器换届股东大会前夕,市政府在接到格力集团另一高层有关徐荣计划会上罢免朱江洪的汇报后,在5月23日召开格力电器股东大会前一天,采取紧急措施,当天深夜做出决定,不准徐荣参加第二天的股东大会,而让他写下委托书委托他人参加。7月6日,《中国经济周刊》见到了徐荣的委托书。

  由此看来,整个纷争的焦点似乎成了格力集团董事长与格力电器董事长位置之间的较量。此时,徐荣任格力集团董事长、格力电器副董事长,而朱江洪任格力集团副董事长、格力电器董事长。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室主任黄群慧对《中国经济周刊》解释说,按照中国现行的证券法规与上市规则,母公司的董事长是不能兼任上市子公司董事长一职的。

  据此,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之间的纷争看来是很“滑稽”的。而很多格力集团工作人员也表示,集团与格力电器之间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斗争”,如果有,也只是人事间的矛盾。

  徐荣认为,集团与格力电器之间的问题根本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格力是模拟出资人的问题导致了权力不能到位,我想换他,但是又动不了他。

  董明珠表示:“凌达公司收购是集团与电器矛盾真正的焦点,也是保护国有资产与侵吞国有资产的斗争。”

  然而,黄群慧与张玉杰教授都同时认为,“格力纷争”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在目前中国企业尤其是有国资背景的企业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是现有的国有企业管理机制出了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是企业内部人事机制没有完全地建立,以致产生了类似的内耗,政府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如何定位也是大问题。

  同时也有专家认为,很多母体公司希望通过一家企业的上市为其它下属企业提供资金与形象上的支撑,而作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又往往为规范公司法和考虑自身的业绩与利益与母公司进行资源的争夺。这种矛盾几乎弥漫在中国股市中的每一家企业,直到今天一些上市公司依然没有改变其成为母体公司“提款机”的功能。

  对于企业而言,张玉杰认为,由于企业的内耗,受伤最大的是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品牌,以及企业的管理组织,使得企业领导者沉溺于“斗争”之中,无暇顾及企业的经营发展问题,损伤的是企业,企业的员工,作为国有企业,最终损害的是国家利益。

  而事实上,类似的国有企业也不单只有格力一家,如何解决此类纷争问题以及建立起一种有效的管理机制,依然摆在相关政府、企业的面前。

  未来之路

  任何事情都有尘埃落定的时候,《中国经济周刊》在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采访中看到,工作井然有序,一切已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那么,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未来之路将走向何方?

  新任格力集团董事长叶志雄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目前,集团正在产业重组,已经基本确定了以后的发展方向。集团将按工业、房地产、商贸三大板块进行发展,工业将依托格力电器进行重组,这一块已经初步成型。

  冼文认为,在1999年之前,格力集团已经形成了很好的产业链,现在需要在产能结构多元化上下工夫。

  朱江洪说,格力电器已经提出了“打造百年企业、创造国际知名品牌”的长远目标,我们的近期目标已经确立,2004年将实现销售600万套,随着五期配套工程的扩建。预计到2005年,格力电器的产能要突破1000万台,争创“世界空调销量第一。”

  此时,也有业界人士仍然对今后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是否还会再现此前纷争表示忧虑。因为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管理与控制模式,集团公司如何处理与控股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国资监管部门如何按市场规律有效地管好国有企业等等问题依然存在。

  对此,专家建议:国企管理者的激励制度必须改革,除了MBO(管理层收购)之外,应该要将激励制度多元化;同时对于企业功臣的管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必须认清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和外部人控制问题等等。

  7月6日下午,《中国经济周刊》在格力电器采访时发现,叶志雄正在朱江洪的办公室欢快地交流问题。此情此景,格力电器似乎已经走出了重重迷雾。

  《中国经济周刊》封面文章评论:

  当儿子长大……


  相关专题:

  《中国经济周刊》封面秀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格力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