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晨鸣纸业融资迷雾 > 正文
 
一年又一年越审越多 审计又能怎么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 14:39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

  ★评论/贺晓东

  6月23日发布的国家审计署2003年审计报告,被称之为“席卷全国的审计风暴”。之所以如此,想来一是因其震撼力。本来,近些年腐败丑闻无论级别多高,案值多巨,民间心态早已见惯不怪,处之泰然。但以官方朗朗之口而非媒体披露或小道口传,公开历数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各部委的腐败问题,倒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二是因其措辞无遮无掩,无所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索爱K700c新上市1元拍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顾忌,严辞厉色,剑指高官,一反传统的官方审计报告八股腔调,让大家有些耳目一新。一时间,铁面审计似乎为中国反腐倡廉行动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风暴者,一阵狂飚也,纵使电闪雷鸣风狂雨骤,终难为日久。君不见,昔日有监察部隆重设立,也有中纪委重拳出击,还有反贪局横空出世,加上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的监督和整党、整风、自查等运动,以及“社会风气基本好转”的承诺,更有一阵阵反腐的疾风暴雨,不可否认,这一系列的行动,也产生了成效,但审计署一年又一年还是审计出越来越多的经济问题,难怪有人丧气。

  审计显然不是目的。审计本身,尤其是我国这种事后型审计,既谈不上有效约束审计对象的行为过程,也难说完全的“亡羊补牢”。事实上,面对缺乏透明度和大众约束的公权,仅仅靠审计的一个巴掌,不要说看护好羊群,就是想点清羊只也是不可能的。数年前,笔者有过为某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递交清产核资财务报告的经历,知道那些大至数以亿计的数字是怎样算出来的。那些荒唐的数字照样庄重地被盖上了审计的公章。我慨叹前总理朱?基“不做假帐”的要求在中国具有怎样的高难度。审计长李金华坦率地告诉我们,还有很多假帐没有查出来。真实的情况也许是,大量违法违规现象还穿着隐身衣,真正查出来的仅仅是冰山的一角。不仅如此,由于国有体制,我国的公共财政不同于西方国家,不仅限于公共产品,而是遍布所有经济非经济领域,应审计对象何止百万。2003年审计了3000个单位,只能是挂一漏万。还有,审计署是在政府序列中,审计属于政府内部审计,且不说政府自我审计手脚能否放得开,即使搞得再好充其量也还是政府的内控机制范畴,哪块审哪块不审以及审到什么程度,还要服从一届政府的首长意志,肯定要受政府目标和政府自身利益的掣肘,远未达到独立的国家审计的要求。因此,目前阶段上,以审计制约腐败,有效,然而有限。

  其实,都已经意识到了目前审计的局限和尴尬。审计机关在大家欢呼的时候冷静而低调,李金华纠正“风暴”的提法,说“不是风暴是透明”。透明,意指体制的变革,远比风暴来得自然、深刻、长远。欢呼“风暴”的大家显然也没有局限于审计清单曝光的快感,纷纷要求提高审计地位,充实审计的制约职能,改变审计的隶属关系,增强审计的独立性,呼唤政府的问责制。所有这一切,实际上是社会在期待包含审计制度在内的整个经济、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改革。人们相信,惟其如此,审计才能不仅仅是一场过眼烟云的风暴。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国家审计署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审计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