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国有股权交易监控系统的建立别再拖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 17:12 财经时报

  股权分置改革启动17个月以来,逐步走出限售期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开始成为一股足以左右股票市场价格的重要力量。这不仅取决于国有股或法人股在市场中极高的占比,而且,这批持股人握有足够充分的内幕信息。

  早在2006年6月19日出版的《财经时报》中,我们就曾通过当期时评《警惕国有股操纵市场》提出,有关监管部门急需完善对这部分庞大股份在全流通过程中的监管。

  比如,国有股东用何种方式增持或减持?少量增持或减持前要否公开披露?减持后的资金去向如何?等等。之所以提出这些问题,在于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管手段或体系存在,恶意操纵市场的行为在所难免。

  最近,

股票市场流传国资委将与证券交易所或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联网,建立一个国有股权交易监控系统。如果传言属实,当可防范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非流通股入市的机会操纵股价。

  说操纵股价,并非危言耸听。比如,全流通之后,就算国有股或法人股不能随意减持,持有者也完全有条件进行投机性卖空操作——先悄无声息地卖掉部分股票,然后放出负面消息,乘大量抛盘压低股价后,再补回等量仓位,最后公司出面证实消息为假,股价回复原位。

  据国资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国837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有735家已完成或正在进行

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占总数的87.8%。

  对于某些上市公司而言,它们的国有股和法人股持股规模高达30%~70%。这样的持仓量足以操纵这家公司的股价。因此,建立国有股权交易监控系统实为当务之急。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这套系统似乎还难以独挑大梁。这是因为,目前国资管理模式是分级管理,中央国资委只能监控旗下的央企上市公司,而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权限,在地方国资委。

  分割格局加剧了监管难度。

  按照市场人士的判断,目前,建立国有股权交易监控系统最现实的做法是先建立中央国资委的监管系统(争取在明年实现联网监控),然后,再逐步建立地方国资委的监控系统,最后实现全国联网。这意味着,完整的全国性系统建立,还需很多时日。

  而国有股的全流通已时不我待。据公开统计资料显示,今年年内获得上市流通的限售流通股数量有104亿股左右。此后,2007年4、5月份将面临解禁规模的最高峰,随后可能的大规模解禁还有2007年下半年、2008年下半年。

  如果全流通都已完成,全国性国有股权交易监控系统才能完全建立,这样的系统还能发挥什么监管作用?

  加快全流通背景下的国有股权交易监控系统建立,各级监管部门应勿再拖延。

  邓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