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投资类试点券商呼之欲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 14:01 证券时报 | |||||||||
国有企业投资股市限制性规定的取消,将使一度关紧的国企理财之门重新开启,券商不能坐视这些机会被基金夺走。如果管理层给予更多券商创新理财业务资格,券商在争取客户时也就师出有名,这有利于改变券商在理财市场上的形象。 (记者 于凌波)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华西证券、申银万国证券等5家市场信誉较好、但因各种原因尚未获得创新试点资格的券商,有望率先成为“投资类试点券商”,开展创新理财业务。 虽然这一说法并未获有关方面证实,但近期取消对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等一系列政策表明:券商委托理财的业务空间正在扩大。如果创新理财业务资格只局限于创新试点券商,券商将进一步失去在理财市场上的话语权,券商创新理财业务圈子必须扩容。因此,这一消息还是受到业内广泛关注。 理财成为特许能力 目前,只有12家创新试点券商拥有申报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等创新理财业务的资格,其它多数券商资产管理部则处于无活可干的状态。对此,有不少券商指出,券商理财能力好像已经成为一种特许能力,谁有创新试点资格,谁就有能力理财。这实际上不利于券商在理财市场真正以投资能力取胜。 深圳一家券商资产管理部负责人说,经过几年低迷市场的洗礼以及监管层“查底数”的政策压力,资产管理部往往成为券商最危险的部门而忙于自查自纠。传统理财业务的大部分客户已经撤资,新业务无法上马。许多资产管理业务的优秀人才已经跳糟到基金和保险公司,剩下的员工也人心不稳。 在资产管理业务成为“摆设”的现实中,深圳一家中型券商甚至宣称,将关闭资产管理部门,而重拳出击经纪业务,特别是金融销售业务。这一动向既代表了券商集中优势兵力培养特长业务的努力,同时也是一种难寻用武之地的无奈选择。 许多券商正尝试推出不保底而仅收取管理费的资产管理业务新模式,但在实践中很难获得投资者认同,新型定向理财业务对投资者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在集合理财管理业务仍然是少数人游戏的情况下,资产管理业务只能长期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而长此以往,券商代客理财的能力无疑会钝化。 投资类试点券商机会何在 虽然投资类试点券商的说法尚难证实,但很多券商认为,任何能够扩容创新理财券商业务队伍的政策支持,都有利于提升券商在理财市场上的地位。 “实际上理财市场有相当多的机会值得券商去争取。”有券商透露:“近期正在召开年金投资管理人的选拔会议,如果仅有创新试点券商参与,仅在数量上券商就会逊于基金。另外,有不少非创新试点券商此前曾在企业年金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能够赋予这些券商‘投资类试点券商’的资格和头衔,无疑会增加其参与竞争的底气。” 有券商向记者强调:国有企业投资股市限制性规定的取消,将使一度关紧的国企理财之门重新开启,券商不能坐视这些机会被基金夺走。如果管理层给予更多券商创新理财业务资格,券商在争取客户时也会师出有名,改变券商在理财市场上的劣势形象。 “拥有创新理财业务资格券商的增多,也会增加券商理财产品的丰富性。”有券商指出,仅就已推出的8只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而言,有一定的雷同性,发行效果也不甚理想,更多的券商参与进来会提供更多既合规又有创意的理财产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