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林园:远离股市才能看清股市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 07:41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从2001年6月2245点高位跌到2005年6月998点谷底,沪综指4年的漫漫熊途,使得网民将炒股称为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在股市亏钱效应到处弥漫之时,深圳股民林园公开披露了一段投资传奇——1989年以8000元进入股市,至去年底,其投资的股票市值升至4亿元,16年间年均增长98%。相比之下,美国股神巴菲特旗下的哈撒韦公司在过去的41年间,每股账面价值从1965年19美元增长到去年底的59377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仅为21.5%。 传奇故事并未就此终止。今年3月初,林园声称要“满仓+透支”式的操作。结果如何呢?林园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到9月份,其投资的股票市值已迅速升到10亿元左右。如此赚钱速度,到底源自哪一种推动力? 时间是投资的好帮手 国内外股市的统计大多显示,从长期来看,股市生态结构是,一成人赚钱,二成打平,七成人亏损。因为大多数人受股市情绪干扰,总在暴涨时买入,狂跌时认赔出局。一波大牛市之后,往往有很多人破产。 可是,翻开林园的投资经历,他总能在股市狂欢时悄然退场,在股市萧条时前来捧场。让很多股民羡慕的是,在沪综指1993年至1995年最大跌幅近八成和2001年至2003年最大跌幅逾四成之时,他都能置身事外,将牛市的果实保存下来。 “1992年,市场要扩容了,股票的供求关系要发生变化,就决定退出。2000年,市场不是以公司好坏来决定股价,而是按盘子大小来定股价,而且市场总市盈率偏高(40多倍),几乎找不到可投资的股票。”林园承认自己的选择有运气成分,但是,“远离股市,根本原因还是找不到好的股票。” 林园举例说,1997年2月底,他以20多元的价格大笔买入四川长虹,然后分批在60多元套现。选择长虹时做过精确地算账,对它每个月业绩都有跟踪,心里绝对有底。因此,长虹在1998年初遭遇进口彩电冲击利润大幅下滑时,林园早已获利了结。 和林园同时代的投资者,很多走上了操纵股票甚至坐庄的道路。这批人大多在过去4年的熊市中散尽财富。“你看过坐庄成功的没有?99%的人操纵股票都失败了。”林园直言,公开投资组合,是因为相信公司的内在价值,不怕空头来狙击自己的仓位。 一个典型的事例是,在“5·19”网络股狂飙中,林园由于搞不懂网络股的盈利模式,没有买一股网络股,并在市场狂热情绪中实现了全线退场。“其实买股票就是买企业,买业绩。我从投入股市开始,崇尚的就是价值投资,对于看不懂的东西,我就不碰,宁愿错过。” “时间是好投资者的朋友,坏投资者的敌人”。长线价值投资之道,让时间成了他投资时的最大利好。 用两条腿来决定投资策略 除了在熊市中远离股市,林园平时的视线也远离股市。他出外从来不带手提电脑,因为他对自己持有的股票有足够的信心。记者昨日致电林园采访他时,他正在领略三峡的秀丽风光。 “旅游也是一种投资,边看风景边考察上市公司,沿途还可观察各地经济的冷暖,不同行业的兴衰。”林园这个陕西汉子,通过手机传来的声音格外自信:“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我的投资策略就是调研,用两条腿来决定投资策略。” “只要有5%的不确定,我都不会买入。”林园的选股铁律是:1.选股时要买跟踪3年以上的企业;2.选自己熟悉的行业;3.选未来3年“账好算”的企业,不买未来盈利不确定的公司。 目前,林园的投资组合为贵州茅台、五粮液、云南白药、招商银行和铜都铜业,这5只股票在总仓位中的比例约为9成。另外还有云天化、赤天化、东阿阿胶等近10只处于观察期的股票。 为了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林园脑子里装的股票总共不超过10只。每年新增加跟踪的公司股票也就是5只以内。对公司销售状况和经营前景的熟悉程度,林园自认为有时比公司董事长还要到位。 “没有一个基金经理会像我这样进行调研。”林园透露一年里会花很多资金用于调研,他还从竞争对手、经销商甚至消费者那里摸上市公司的“老底”。他是第一个去调研赤天化的投资者,在贵州盘山公路上14个小时的路程让他吐得快虚脱了;非典期间,他想方设法飞至北京参加同仁堂的股东大会;调研招行时,他硬是走遍对公司利润最大的几家分行;他会在商场货架上对比五粮液和茅台,看谁卖的好,来决定投资仓位的分布…… 即使是如此调研,也不一定能买到股票的谷底。2003年,股市熊市阴影未尽,林园将1.7亿元资金的大部分砸进了茅台和五粮液。2003年3月开始买茅台,持续到7月。价位从26元一直买到22元,越跌越买,亏得最多的时候,我每一股被套了7元钱。“我去贵州茅台调研,按照当初30块钱股价计算,市值也就90个亿,而茅台的老酒就有300亿元,茅台品牌是没有跌价的。”上周,G茅台的复权价接近200元,林园账面利润超过8倍。 “我买入的股票60%以上都是买了就跌,都套惯了。”林园此时会唱着自编的小曲,聊以自娱。不过,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大量买入股票都是基于对公司质地的把握,虽然当时会跌,但一般在12个月内就会创新高。 买进后一年内不亏损,三年内涨一倍。这是林园对投资股票的最低要求。 高调亮相打造赚钱标准 在17年的中国股市个人投资史上,赚钱神话并不少见。但是,像林园这样高调而且较真的,却是头一遭。 “16年从8000元到4亿!”如此跳跃的财富数字,令林园这个名字,在网络上褒贬不一,有崇拜者称他为“中国股神”,有怀疑者笑他为“股市里的芙蓉姐姐”。 或许是质疑声太多,以至于林园在公布投资组合之余,还在3月21日公开以100万元建立新的投资组合,每周公布收益率。截至上周五,林园组合收益率达36.54%,跑赢同期涨幅为29.22%的沪综指。 “我想树立一个中国股市的赚钱标准。”林园如此解释自己的高调亮相行为。同时,也是要传达股市是可以赚钱的信息。“中国股市已低迷多年,很多股民赔了很多钱。而股市中有一批被严重低估的公司。等我哪天不‘高调’了,那时可能市场就有‘风险’了。” 林园的底气,除了来自于过往的业绩,还有对股市长期趋势的判断。“深沪股市已有牛市的苗头,有可能进入长达5年以上的大牛市。” 年近中秋,林园透露下一步将投资的行业会趋向保守——银行、客车、旅游还有基础设施板块,如港口、机场和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板块目前是市场冷门,却因为价值低估且成长潜力佳,被他列入近期调研对象。对于目前市场上热得发烫的地产股,林园表示看不懂高房价的未来走势,因此不会纳入新组合。 一些能左右一时投资潮流的大师,振臂一呼的目的往往是因为利益。对自己四处开讲座,公开投资组合甚至写博客,林园对记者的解释是,打发时间,好玩,更重要的是,相信如果自己的投资决策都是对的,那将会形成一种赚钱效应。这等于是“在帮自己赚钱”。 一个纯粹的个人投资者,能否拥有像股市大鳄一样的话语权,从而迎来个人投资理念的新时代?如果说林园的过去是17年中国股市一个成功者的另类标本,未来或许更值得期待。 人物素描 如果走在大街上,林园的脚步也许会像大多数深圳人一样匆忙,相貌装束绝对看不出富翁的样子。平常的穿着,和平常的小平头,却有自信和专注的眼神。有媒体甚至称他为“投资猎豹”。 投资简历 1989年林园向全家人筹集8000元入市,买入深发展等股票,几个月盈利12万元。 1990年至1992年沪综指以99.98点开盘后狂涨14倍,林园大量收购原始股深锦兴、琼民源等,并在二级市场炒作,8000元因此变成1000万元。 1993年至1995年沪综指最大跌幅近八成,林园因找不到好股票而离开股市。 1996年至2001年沪综指最高涨幅逾3.3倍,林园抓住龙头股深发展和四川长虹。其中持有四川长虹逾百万股,赚了4000多万元。 2001年至2003年沪综指最大跌幅逾四成,脱离股市去投资房地产等实业领域。 2003年底至2005年底沪综指最大跌幅逾三成,林园1.7亿元的股票却升至4亿元。投资组合包括深万科、云南白药、贵州茅台、千金药业和铜都铜业。 2006年初至今股票市值再度翻番。 对话记者:你的投资组合强调以稳健为主,对白酒企业有无过度配置的担忧?组合会经常调整吗? 林园:目前的组合,是过去几年沿袭下来的。根据市场的不同,未来还是有灵活的配置。像2003年的组合与现在的便有很大的不同。不过,对于白酒行业,还是相信其增长潜力。G茅台现在虽然市盈率超过36倍,但国外奢侈品龙头股市盈率都是50倍。何况,中国人的白酒文化有可能随着中国企业的扩张,逐渐全球化。 记者:操盘1000万与10亿元有什么不同? 林园:没有任何不同。我还是坚持我一贯的投资策略。 记者:你高调在媒体上宣传自己的投资策略,是为了收会员,还是别的? 林园:我永远都不会代客理财。如果那样做,包括做一名基金经理的话,我可能不会有今天的成功。因为,投资心态将和今天不一样。 记者:你除了用脚跑上市公司等草根调研方式外,会不会像巴菲特一样,进入公司董事会,甚至干预公司决策? 林园:不会。如果出现董事会决策对上市公司不利的风险,会选择抛弃股票,而不是改变董事会。 记者:如果将巴菲特比作是投资界珠峰的话,你觉得自己现在爬到了什么高度? 林园:我对巴菲特不了解,也没有读太多他的书。我有我自己的估值方法。 记者:请总结17年炒股的成功之道。 林园:能有今天的收益,不是靠运气。以下几条缺一条都不会有今天的成功。(1)聪明度:看问题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2)读书能力。(3)有灵敏的嗅觉。(4)忍耐力。(5)果敢。股票是要靠买入才能赚钱的。(6)17年的炒股经历。这点使我对牛市熊市的变化有亲身体会,也就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因为牛市与熊市的操作思路是不一样的。林园炒股守则 一、选中个股,主动做“乌龟”。发现被低估的公司后买入,“猫”在里面,等着上涨。 二、心态是赚大钱的关键。 三、投资一定有时赚钱,有时赔钱,波动会有的,道路会非常“曲折”。因此,我们在痛苦中赚钱。 四、投资组合中所选公司,都是行业中的“龙头老大”,如果有老大,就不选择老二。 五、我不会选择在成交“清淡”时卖出手中的股票,要看市场上有没有人“接受”,有没有人买进。我会采取“你不买,我也不卖”的投资方法。我看着你,你要想买,我才卖出。 作者:本报记者熊元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