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宏观研究 > 正文
 

让经济向右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 19:11 证券导刊

  高辉清

  提要:

  现在,有很多人反对让经济往上走。同样,也有很多人反对让经济往下走。如果要满足双方的要求,在坐标轴上经济增长曲线就只能往右走了!

  显然,这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但问题在于,交锋的双方都拥有各自实在的道理。

  经济为什么不能往上走?

  本轮紧缩型宏观调控的出发点有二个:一是防范通货膨胀,二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实践证明,在目前环境下通货膨胀是一个“被夸大了”的问题。本轮经济景气周期是我国买方市场出现之后的第一个周期,在消费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下,物价水平自然不再象过去那样扶摇直上。与此同时,本轮经济过热的本质是投资过热,投资品价格的高涨最终出口大部分被传导至房地产价格之中,而房地产的价格又没有被计入CPI之列,从而导致了物价走势的异化。统计数据表明,这一轮经济上升期内,居民消费物价的年度增幅最高只为3.9%,月度增幅最高也只有5.3%,最近2个月甚至一直维持在1.8%的低水平上运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热的固定资产投资却被证明是一个难以下咽的馅饼。今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增幅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降低,但从月度数据的变化轨迹看,加速增长态势非常明显。当然,有专家指出,这种加速增长是由于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前高后低”的基数所导致,我们还无法根据这一点来下结论:固定资产投资在反弹。然而,我们实际上没有必要在“固定资产投资是否在反弹”争论不休。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由于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存在着“前高后低”的格局,在基数的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断加速的态势在全年都可能得以保持。换句话说,如果经济运行趋势不改变的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全口径)增长至少应高于一季度的22.8%。而22.8%(即使不将去年高基数这一因素考虑进来)就已经高于我国正常年份的投资水平了。

  固定资产投资还远为调整到位的另一个理由还在于,目前我国在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太大高达近20万亿元,足够未来花3年来消化。由于本次宏观调控的方针是“有保有压”,在抑制一些过热行业投资规模膨胀的同时,也加大一些薄弱领域比如农业、能源等的建设。这会使得政府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时间会变得更长。

  另外,现在地方政府上项目的冲动还比较强烈。比如说,今年我国农用地转建设用地计划为400万亩,各地申请的用地量却超过了1200万亩。根据中央有关部署,今年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还包括一项重要的内容,即给过热的房地产价格降温。从目前的情况看,各地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势头虽然有所走软,但基本还处于顶部盘整状态。而不管是从国外经验看,还是从国内实践看,房地产价格从顶部调整至底部企稳至少需要5~10年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放松有关调控,过热的投资立刻就会变得炽热!2006年GDP可能就回归去年的9.5%,2007年GDP可能就回归去年的10%,2008年是奥运年,GDP增长速度则可能更高!

  然而,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改变之前,我国的自然资源系统已经无法再支持10%以上的增长了!

  所以,宏观调控不能停下来,经济增长不能升上去!

  经济为什么不能往下走?

  经过长达两年的宏观调控,景气顶峰时期已过,经济增长开始进入减速阶段。从目前情况看,经济景气下滑幅度较为平缓,但其中却蕴藏着一些风险。

  第一个风险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急剧下降。剔除价格因素之后,上半年外贸顺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至少在2个百分点以上。换句话,如果没有外贸出口的贡献,上半年国内需求所拉动的经济增长幅度只有7%左右。但是,上半年出现如此之大的外贸顺差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许多企业都赶在了欧美对中国产品正式设限之前加速出口。目前,中国与欧盟就中国纺织品出口问题已经达成了协议,受协议影响,下半年中国对欧盟纺织品出口的增长速度将明显放慢。而中国与美国之间至今还没有达成协议,对下半年中国有关产品对美国的出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然会更大。与此同时,下半年世界经济将有所回落,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加剧,人民币汇率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一切都将对中国产品出口带来不利影响。很显然,如果外贸顺差的贡献消失了,中国经济增长就可能接近7%这一警戒线的边缘。

  第二个风险是通缩。本轮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动因是粮食。今年4、5月份在粮食供需总量仍然存在一定缺口的情况下,粮食价格环比分别下降了1.7和1.6个百分点。今年夏粮生产将获得丰收,预计在去年2020亿斤的基础上,增产100亿斤。在这种预期指导下,粮价增幅回落速度将更快。除了粮食之外,其他消费品大多处于供过于求状态,物价水平具有天然的下跌趋势。尽管政府可以择机上调一些服务价格,但是所起作用将有限,如果没有消费热点做支撑的话,未来我国出现通缩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我们担心通缩的出现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依据,即当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过慢。2005年5月份,M2增长14.6%,增幅甚至低于1998到2000年通缩间的平均14.9%与2002年通缩时的15%的水平。M1同比增长10.4%,低于2001、2002年同期水平4个多百分点,低于2003、2004年同期水平8个多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2个百分点。在商品供过于求的环境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大一般不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但是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则一定会促进通缩的形成。

  第三个风险是房地产行业可能崩盘。统计数据显示,“七五”时期,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例为1.4%,“八五”时期提高至4.2%,“九五”时期再升为4.8%,而去年为9.6%。今年上半年则超过了10%。但随着房地产业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房地产经济可能将进入衰退期。1-4月份,全国土地购置面积9716.4万平方米,只比去年同期微增2.4%;完成土地开发面积4622.1万平方米,同比则下降了12.1%。与此同时,商品房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增幅也有所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意愿的持续减弱。鉴于当前房地产对固定资产投资和整个国民经济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崩盘,整个国民经济增幅也可能由缓跌转为急落。

  在上述3大风险中,第一个风险几乎必然出现。但如果保持当前调控政策不变,第二个风险也是在年内来临。而如果加大紧缩型宏观调控力度,第三种风险则就会爆发。

  所以,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让经济按目前的惯性继续往下走,确实是件危险的事情。

  我们该如何保证经济往右走?

  根据上面的分析,下半年我们既不应该放弃当前的紧缩型宏观调控,也不应该加大紧缩力度,这就决定了我们只能大体保持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不变。

  同样还是根据上面的分析,下半年我们如果我们维持当前的宏观调控模式不变,未来也可能出现巨大风险,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保持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大体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结构性微调。

  相对应地,从经济增长的目标来看,我们既不能允许GDP的增长就此见底反弹,也不能允许GDP的增长持续下滑。这就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内GDP的增长只能在一个“箱体”内震荡。由于本轮经济增长的高点是9.5%,我们不妨就把它设为这一“箱体”的上限。而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看,中国经济如果一旦低于7%就会出问题,所以7%就可被视为这一“箱体”的下限。

  换句话说,由7%到9.5%应该就是未来2、3年我国经济增长所能够变动的全部空间!由于这“箱体”的高度是如此的小(2.5个百分点),而时间持续的长度又是如此之长(前后6、7年),从历史的角度远观,由于这一细长条的“箱体”实际上就可以近似地视为一根水平线,维持在这“箱体”内波动的经济增长曲线就可以看成是在向右走了。

  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做到这一点?未来我们的重点应该是放在防止经济反弹,还是放在防止经济失速?

  从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看,只要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发生大的变化,景气回落的态势也将不可改变。除了上面谈到的外贸出口的增势将趋缓之外,不利的因素还有2个:一是自主型投资需求在减弱。上半年固定资本投资规模虽然不小,但从资金来源看,只有政府的支出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加速增长,民营资本支出的增速则有所放慢,而外商直接投资则更是罕见地出现了负增长。二是消费需求将降温。上半年工业企业效益大幅度滑坡,城镇居民收入将随之受影响。农村粮食虽然获得丰收,但粮价涨幅要远低于农资涨幅,农民收入增长势头将不如去年。再加上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时期,居民购买住房的热情也明显下降。这一切都给消费需求的扩张带来负面影响。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宏观调控在保持方向和力度大体不变的情况下,未来结构性微调的侧重点应该是放在防范经济失速的风险上!

  为此,我们重点应做好以下二件事情。

  1、 暂时冻结利率,并适当放松银根。

  尽管迄今为止我国继续维持了负利率,但由于物价水平下跌速度出人意料,未来存在着通缩的风险,在这种的情况下,我们暂时不宜动利率。与此同时,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名为“稳健”,实为“偏紧”。信贷增长速度最近几个月虽有微幅提升,但总体水平依然偏低。这种偏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不赶紧采取措施让货币政策回归“稳健”轨道的话,对下半年通缩的阴影就可能真的降临。

  2、 大力推动中低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发展。

  房地产对当前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影响。如何保证对房地产的调控健康发展是保证当前中国经济健康运行的一个重要措施。做好这一点,实际上就牵住了宏观调控的牛鼻子。

  房地产具有的二重性,既是投资品,又是消费品。首先,房地产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例大概为五分之一左右。房地产的调整能够有序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就不会出现急剧滑落。其次,商品房又是当前居民消费的一个巨大热点,房地产市场如果不急剧降温,社会消费需求就有保障。

  这里我们需要澄清的一个问题,当前我们需要调控的主要是房地产过高的价格,而不是它的供给数量。但从实际效果看,房地产价格下调有限,房地产供给减速则相对明显。前5个月,全国完成土地开发面积同比下降了7.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近8个百分点,其中,经济适用房投资下降了16.7%。

  这表明,当前对房地产的调控实际上偏离了轨道。下半年有关部门很有必要下大力气,去进行纠正。其中,一个简洁、有效的方法就是进一步加大中低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

  很显然,中低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供给一多,购买就会旺盛,同时过去过高的高档商品房的价格将被牵引下来。与此同时,将缓解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并继续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企业效益和职工收入不至于急剧下降,从而使得经济的调整变得更平缓。

  大力发展中低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对银行也有好处。消费信贷迄今为止是银行最优质资产。中低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发展必然会给银行带来更多的优质客户,从而有效缓解银行“有钱没处贷”和整个社会资金供应偏紧的困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