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业:坚定看好银行业长期投资价值(8)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 13:40 顶点财经

  (二)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的风险

  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损失到底有多大尚不可知,使得2008年我国的宏观环境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当今世界各国依存度越来越高,目前出口占我国经济增长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对美国的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如果世界经济下滑,我国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将进一步导致企业盈利水平的下降和经济增长的放缓。同时,花旗银行和美林证券去年第四季度分别亏损98.3亿美元后,瑞士银行宣布受140亿美元的次贷相关资产冲减的拖累,去年第四季度预计出现114美元的亏损,远超市场预期的损失严重打击了人们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和对金融体系稳定的担忧,引发了我国的银行股出现了大幅下跌。

  从银行个体来看,我国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持有美国次按债券,国际业务最多的中国银行持有量最大。中国银行在2007年中报当中详细披露了持有次贷的情况,面值为89.6亿美元的次贷债券中75.38%为AAA级债券。工商银行持有次贷债券面值为12.29亿元,全部在AA级以上,建设银行10.62亿美元,但未披露持有次贷债券的等级情况。在下表中我们对工行和建行持有次贷债券的结构进行了估计。

  由于在2007年第四季度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也遭受到了损失,预计三大银行的减值准备仍将增加。至2007年底,我们按照AAA级债券损失率20%,AA级债券损失率40%,A级债券损失率60%计算三大银行的损失,结果如下:

  在估算计提的减值准备时,准备金完全计入了损益准备,用以估算对盈利的最大影响。从计算结果来看,工行和建行的影响很小,中行受到的负面影响也小于市场预期。但若三大银行的次贷资产等级低于计算的标准,或2008年次贷市场违约率进一步上升导致次贷损失增加,三大银行损失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三)银行房贷风险

  虽然我们认为在我国经济的持续向好和房地产调控的背景下,2008年房地产市场发展更加理性和健康,出现大面积违约的风险可能性不大。但美国次贷危机向我国银行业敲响了警钟,应高度重视银行房贷的风险,做到未雨绸缪。银行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贷款主要是对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贷款和个人购房的按揭贷款。

  由于我国对房价上涨的预期以及目前低的违约率,各银行纷纷把房贷作为优质资产项目开展。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之和,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普遍在20%以上。上市银行中,兴业银行和深发展占比最高,分别为36.9%和29%。商业银行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地承受了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各个环节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虽然宏观经济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近期银行股股价下跌正是反映了银行可能遭受到的负面影响。但我们认为对投资者心理的影响大于对银行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同时市盈率的下降更加凸现了银行股的长期投资价值。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对银行经营的积极作用是可持续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提高,中间业务的发展和所得税率的降低等有利因素,提升了我国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我国银行业正处于高成长阶段,对银行股的股价构成了强有力的支撑,维持银行业的"买入"评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