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业:坚定看好银行业长期投资价值(6)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 13:40 顶点财经

  (五)中间业务进入高成长期

  传统的存贷业务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利率市场化导致的利差收窄及利率波动风险、资金脱媒现象的影响。而中间业务相对较为稳定,对资本金的占用、需要的风险拨备均较低,能够平滑和缓冲各类冲击。一个银行的中间业务占收入的比重越高,银行的收入就越稳定,受到宏观经济变化冲击的影响就越小。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实践看,由于传统存贷业务增长趋缓,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发生较大转型,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和盈利增长点。美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收入的比重从1980年的18.8%上升至2003年的45%,非利息收入比利息收入增长高出2倍以上,花旗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高达70%。中间业务突破传统银行经营范围的限制,已经涉足证券、保险等领域。投资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信用卡、财务咨询业务发展迅速。

  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涉及结算、代理、银行卡、担保承诺、资产托管、电子银行等品种,业务种类上仍处于初级阶段。招商银行中间业务的占比最高,达到了16%。建行、中行等国有银行中间业务占比在12%以上。国有商业具有庞大的银行网点和广泛的客户资源,与股份制银行相比有一定优势。

  (六)成本控制能力增强

  银行的营业费用主要由员工成本、折旧费和其它三部分组成,其中员工费用约占一半左右。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以及运营效率的提高,营业净收入增速快于营业费用支出,各家上市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均较去年全年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考虑银行正处于业务扩张和业务转型期,我们预测一些银行的07、08年成本收入比可能有所提高,但仍可控制在合理水平。

  五、竞争日趋激烈推动业务转型

  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当企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居民收入偏低的情况下,金融需求主要集中于传统的存贷款和结算业务。长期以来,我国银行的竞争环境较为宽松,商业银行缺乏转型的动力,导致业务严重同质化。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凭借一站式的全面服务能力,给国内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动力有所加大。

  (一)零售银行业务,指专门向个人提供银行商品的银行,包括零售资产业务、零售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历史上是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上世纪90年代之后,在企业融资"脱媒"的压力下,银行业开始将零售业务市场的拓展作为战略转型的重要内容。我国的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环境逐步成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小银行往往以中间业务和资产业务为零售银行业务的重心,以带动负债也务的开展。主要包括个人贷款、银行卡和理财产品三个部分。

  1、 个人贷款业务

  公司贷款易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当经济下滑时,企业贷款需求下降。而个人贷款则相对稳定,受经济波动影响小。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是零售银行业务的核心内容,一是由于住房按揭贷款的时间较长,银行可以与客户维持较为长期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银行可以较为容易地推进其他零售金融产品,促进整体零售业务的发展;二是由于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要比较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