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业:坚定看好银行业长期投资价值(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 13:40 顶点财经

  2、银行体系流动性有所缓解,但总体仍较充裕

  在2007年频繁出台的紧缩性政策调控下,对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起到了一定作用,尤其去年下半年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由于我国的流动性来自于外部,人民币升值趋势仍将持续,并且美国降息使得资金流入我国压力增大,因此2008年资金面仍较为宽松。银行体系充裕的资金有利于各项业务的开展。

  二、从紧货币政策对银行盈利影响有限

  2008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信贷投放总量和投放节奏。短期虽然会对我国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带来一定的压力,但长期来看,通过宏观调控可以减少银行经营的风险,使得银行业的经营更加稳健。我们认为基于银行业在我国经济中重要地位,并且农行正处于上市前的关键时期,国家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同时会兼顾银行的利益,实现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2007年以来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目前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5%。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利率只有1.89%,远低于发行央票的利率,因此,央行更倾向于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的使用,这也是央行频繁使用这一工具的原因之一。

  由于上半年大量央票到期,1月份和3月份的央票到期量均在5000亿元以上,有着较大的对冲需求。并且每年的1季度都是信贷投放的高峰期,因此央行在一个月内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显示出贯彻从紧货币政策的决心。本次上调后将冻结1950亿元资金,上调0.5%的幅度也小于预期,因此不会对资金面产生较大影响。只能对冲已经存在的流动性,而不能消除未来的流动性。

  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除对银行流动性产生影响外,还对银行的盈利产生负面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收益率在6%左右,远高于存款准备金的利率,因此存款准备金的增加会减少银行的盈利。但实际操作中,银行首先会减少收益率较低的同业拆借和债券投资等业务,把资金划转至存款准备金。当资金业务的划拨不能满足增加存款准备金的需要时,银行将减少收益率高的贷款业务,商业银行一般用此种方法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经测算,最近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使用收益率最高的贷款划拨至存款准备金,对08年上市银行的平均影响不超过1%,实际影响应更小。

  (二)加息使得存贷款利差扩大

  2007年的几次加息都使得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有所扩大,以12月21日加息为例,此次调息与之前的前五次加息有很多的不同点,活期存款利率下调了9个基点,这一方面体现了对存款定期化的政策取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宏观调控政策对银行业的呵护,此次利率调整后定期存贷款的利差缩小,而活期存款与短期贷款的利差却在扩大。静态来看,大多数上市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有所扩大,对于存款利差扩大的银行,存贷比越高,受到的正面影响越大。

  三、我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有所提升

  对银行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的评价主要采用"骆驼体系"(CAMEL),即考察资本充足状况(Capital)、资产质量(Asset)、经营管理(Management)、盈利能力(Earning)、流动性(Liquidity)五大方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